
当活100岁成为常态——超人类主义之我见
尘埃落定后人们会发现,抗疫运动重塑了科学和工业的价值。人类在能源、材料、机械、交通、信息等领域已经积累了那么多技术,如果不用于我们自身,它们的价值何在?这也是超人类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单从技术角度看,这是以健康长寿为诉求,以医学为龙头,很多种新技术的综合。超人类主义的价值远远不是它的参与者所理解的那样狭窄,它在重塑整个科学工业体系的意义。所有这些进步,最终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现在,与transhumanism有关的人士多为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专家。我们听不到宇航专家、海洋工程专家或者建筑专家就此发言。然而,无论延寿还是扩能,最终要依靠整个科学体系和工业体系的进步。它甚至能把由于过度分科而四分五裂的科学共同体重新凝聚起来。
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长寿,也不存在抽象的扩能。它们终究要以支配更多资源为成本,为目标。
特别是考虑到transhumanism只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肯定最早惠及精英群体,他们追求的不会是在轮椅上多活几十年,而是要保持旺盛精力去施加社会影响。那么,这种延寿扩能的技术努力,势必增加潜在的资源冲突。
以李嘉诚为例,通过投资ChromaDex公司,他已经获得了有显著效果的延寿药物。假设他能够以现有精力再生活几十年,意味着他要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运作其公司几十年之久。
李嘉诚已92岁高龄(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人如此,一群人也是如此。现在就正有一群70+的老人争夺美国总统宝座,这还仅仅是常规医学进步造就的结果,还不是ChromaDex。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年龄超百岁的国家元首会成为常态。
老而不死是为贼。如果只有transhumanism,而社会整体财富不增加,现有的财富和权力就会向极少数长寿者集中。因此,这批人必须履行为全社会增加财富总量的义务。只有能给后代拓宽生存空间,拿到自己那一份才更有合理性。
这个目标不是虚的,不是靠制度调整就能实现,它需要勘探大地、深入洋底、飞向太空,需要开发新能量,制造新材料,需要整个科学领域协同进步。简单来说,如果你想多活几十年,你就要全力支持整个科学事业,让这多出的几十年不是在单纯消耗社会财富。
所以,transhumanism将会成为科学价值观的核心。当然,那时它已经不是今天的样子。
其次,transhumanism将是下一轮阶级斗争的新焦点。阶级斗争从来都存在,变化的只是谁在和谁斗。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早就成为过去,随着社会的白领化和中产化,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也正在成为过去。
人类正在朝信息社会、科学社会发展。在这种社会里,科学技术是财富和权力的基础。支配它和不拥有它的人将分裂成对立面,这种苗头如今已经出现。展望将来,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的冲突会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transhumanism恰恰产生于知识阶层,是他们各种诉求的一部分。
超人类主义者曾宣称,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冲突,这个表述是错误的。冲突双方不是科技与伦理,而是科技催生的现代伦理与小农时代的旧伦理。这种冲突已经发生了几百年,超人类主义将让它演出新的戏码。
现代伦理始于文艺复兴,成熟于启蒙运动,最终扩张到全球。其出发点就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反对血统论,强调把行为当成道德评价的对象。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社会看出身,现代社会看表现。
现代伦理一路推进,不断打破血亲家庭、族群和种族界限,促进不同血统的人群互相融合。今天它遇到了天然边界,人类本身也是一个族群。用技术手段改造人体,势必跨越这个界限。
transhumanism要把现代伦理扩展到这条边界之外,不管一个人是经历过基因编辑,还是人机合体,或者意识上传,评价标准仍然是他的行为,用天然手臂做的善事和用机械手做的善事没有本质区别。
相对而言,传统人文主义者从反封建开始 ,但是止步于这条边界。他们不知道这些“非传统人类”将会做什么,于是便预设他们会做恶。
当然,今天的transhumanism自身也有问题。我们要先优化谁的身体?允许谁更长寿?transhumanism的回答是全凭自愿。事实上,谁愿意接受这些新技术,并且有钱消费,谁就可以。
新技术一出现,肯定是稀缺资源,不能惠及所有人,当然要优先给那些更善良、更智慧、对人类更有价值的个体。而谁是这样的人,必须要预先设定标准,这实际上是对伦理道德的推动。
某种程度上,社会抵制transhumanism,是由于担心它会成为富翁的盛宴。而如果它能成为对人类优秀行为的奖励,公众顾虑就会减少很多。比如,政府公开为一名伤残消防员配备机械义肢,或者向有成就的老科学家配备长寿药品,能有多少人反对呢?
再次,作为中国人,需要知道transhumanism的内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中世纪时代,中国文化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儒家讲究通过道德和功业来成圣,佛教追求通过心理修练来成佛,道教讲究用物质手段成仙得道。
两千年来,三教互争长短,但是并行不悖,没发生西方那种宗教战争。原因就在于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就是都要求信徒通过个人努力超凡脱俗,从普通人变成精英。
而这恰恰是transhumanism的精神内核,它从诞生起就不是大众文化,不是民粹文化,而是精英文化。直到今天,也是由一批科技与产业精英在推动。
(图片来源:网络)
反观西方宗教,以创世理论为出发点,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为落脚点,天生就有民粹倾向。他们忌惮和敌视各种精英化倾向,transhumanism恰好犯此大忌。
同时,神创作用又让他们在技术进步上背着沉重的伦理负担,即要不要僭越神的职能,能不能做上帝做的事。而这些问题在以朴素无神论为传统的中国,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中华文化本来就有transhumanism倾向,一直都有延寿和扩能的传统。只不过在技术条件不具备的古代,这些追求只能导致巫术迷信。但是剥掉这一层,仍然要看到transhumanism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西方人追求transhumanism时,要承受自我怀疑,中国人反倒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做。
总结一下:超人类主义是科学事业的总向导,是人类新伦理的再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授权请联系
kpsbsh2017@163.com
征稿启示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内容以反伪破迷为核心思想,科学普及、科学文化、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领域均可涉及,旨在将科学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避免公众上当受骗。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kpsbsh2017@163.com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崇尚科学 反伪破迷
好看你就 点点我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