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陈赓葬礼,郭化若在灵堂前悲痛欲绝,哭喊道:知我者陈赓!
陈赓大将的一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他出身黄埔却不为权势牵绊,毅然决然地选择高举共产主义旗帜。
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里,陈赓遭遇过质疑与失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有着悲天悯人的宽广胸怀,任世俗冲刷也不改半分。
当年,蒋介石以情谊以及高官厚禄诱惑都没能让其倒戈。
为革命付出所有的陈赓大将在1961年3月16日就因病早逝了,他的离去在党内与军界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郭化若中将,更是在陈赓的灵堂前悲痛欲绝,哭喊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赓。
陈赓
陈赓大将与郭化若中将最初的交集点就是黄埔军校。
陈赓是1924年的黄埔一期生,他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郭化若则是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的四期生。
作为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陈赓的大名郭化若自然是耳熟能详。二人虽未曾相见,但同样的努力与优秀注定了郭化若对前辈的亲厚。
陈赓自黄埔毕业以来,一直南征北战,当他在前线救蒋的名声远扬时,郭化若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炮兵大队第二队队长。
当时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即将破裂,蒋介石也开始对党内的亲共者进行拉拢与清洗。陈赓与郭化若都成为了蒋介石的拉拢对象,但当时的二人早已看透国民党腐败的本质,更是对蒋介石意图窃取革命胜利果实的行为深感愤怒。
郭化若
那时候的两人虽然并没有深交,但是热爱共产主义的精神让他们注定志同道合。
当蒋介石以及他把持的国民党正沉迷在权势争夺以及党派清洗中时,陈赓以及郭化若这些人更多看到的是国民党的无所作为以及胡作非为。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正是需要归拢民心,维持安定的时候。在内民心动乱,百姓的生活也被战火摧毁得所剩无几;在外其他列强国家更是虎视眈眈意图瓜分中国的土地以及资源。
可是面对这些困境,蒋介石以及身后的国民党并没有拿出妥帖的治理方针,甚至在盘剥方面更加残酷,比之前的军阀相比更是过犹不及。
蒋介石
蒋介石更是与江浙一代的资本家们做交易,就是拿共产党做交易换取这些资本的支持。
蒋介石与美国资本势力的靠拢也让众人看清他剥削民众的真实面目。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抛弃民众,更是让那些曾经愿意为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寒心。陈赓与郭化若无疑在这个历史的分叉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他们都是拥有远见的人,不像有些人经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选择倒戈,更不会因为共产党的孱弱而放弃,他们很清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解救中国民众的唯一解药。
南昌起义
陈赓彻底倒向了共产党,这无疑让他身处险境。
1927年7月,陈赓所属部队被强行缴械,他与蒋介石的过命之情终究在不同的理想面前分崩离析,他来到了贺龙的二十军,以营长的职务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南昌起义。
而此时的郭化若也开始东进南昌进入这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
郭化若
南昌起义虽然成功打响,但是在后来的推进里还是被国民党的势力镇压了。起义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很多红色革命者就此陨落甚至下落不明。面对敌人的超强火力,即使是陈赓也无法从容应对。
他所在的队伍在对抗撤退里相继被打散,最后只得装作死人藏在一片尸骸里,即使耳边敌人的搜捕声不断,他也咬紧牙关不发一声,凭借着异于常人的坚持,终于脱困。
这场血战,让陈赓的左腿遭遇三处中弹,膝盖处更是筋断骨折,伤势严重,为此陈赓不得不前往香港进行治疗。
当陈赓和所在队伍准备在南昌起义的战火里浴血奋战时,郭化若却陷入了困局之中。当年的八月,他所在的教导团被扣留在了九江。
郭化若一边忧心自己无法顺利参加南昌起义,一边担心自己不知何时被国民党清洗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在经过几番思量后,郭化若决定直接脱离队伍前往南昌。
朱德
一个多月的艰难行路,郭化若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他加入了朱德同志领导的起义军准备一展抱负。可是他所在的队伍还没来得及与起义主力军汇合就听到了他们失败的消息。
这无疑是让人挫败的,郭化若很清楚自己选择的道路并没有错,但失败终究是因为学艺不精。他没有时间悲春伤秋就前往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
郭化若先是来到了闽西苏区,之后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凭借自身卓绝的军事能力,他在指挥抵抗国民党的围剿时更是捷报不断。
他的能力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更是应了当年蒋介石拉拢时周边人的调侃:以郭化若的才干,若是做不了蒋校长的参谋长那么必定是做共产党军队的参谋长。
陈赓
而这个时期的陈赓也并没有停止自己的革命事业,因为严重的腿伤,他一直处于治疗之中,但心中的革命之火不允许自己停歇。
1927年11月,周恩来同志亲自领导组织的中央特科在上海成立,这样的手段是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破裂里学来的,护卫党组织的机构尤为重要。
当时正在上海治病的陈赓自然清楚这个组织的重要性与危险性,但依旧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成为了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
周恩来
他为组织收集情报,保护同志铲除叛徒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上海经营几年后,原本陈赓是准备于1933年3月24日前往中央苏区的,可他却被叛徒出卖落入了国民党之手。
陈赓作为黄埔三杰之一,在国民党军队里拥有着大批同窗。将其押到南京后,蒋介石对其威逼利诱无果后也不敢痛下杀手,之后又将他带去南昌。
陈赓大将一生中曾有四次入南昌的经历,这一次无疑是最危险的。若不是国母宋庆龄以及数十名将军联名求情,或许陈赓大将早已身首异处,更不会有长征路上他对郭化若的照抚之情。
蒋介石
除却陈赓黄埔生的身份忌惮,蒋介石不忍杀陈赓也有自己受过其救命之恩的缘故。
最后,陈赓在南京由地下党同志救出,九死一生的他虽然回到了中央苏区,却并没有得到体谅与重用。
同样来自国民党的郭化若也未能幸免。即便是他在面对国民党围剿时那样无畏英勇也没能打消别有用心人的恶意揣度。
郭化若被卸职,成为了红军学校的教员,满腔的忧虑无人诉说直到遇到了陈赓。
1934年10月,在经历多次损失惨重的围剿后,党中央决定开启长征。原本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的陈赓,却只能做个团长。但陈赓并不因此伤感,历经生死考验,他完全不在乎一时得失,始终坚定心中的目标与理想。
红军长征
他的这份坚持与无畏鼓励帮助了很多人,也包括当时即将被留守在苏区的郭化若。身体有伤的郭化若原本是要被留下的,但是当陈赓了解到郭化若的情况后,他毅然替郭化若争取到随军长征的资格。
陈赓清楚郭化若的才华也明白他现在的处境是如何艰难,为了让心怀理想的人不失落,他为之努力地奔走。在陈赓的信任和赏识下,郭化若出任了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长。
出发之前,郭化若没有领到新军装,原本受排挤压抑的情绪自然泛滥,当陈赓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发怒为其讨要,虽然最终无果。但是陈赓大将的赏识以及关照着实温暖了郭化若的内心。能得知己,也算不枉此生,再是前路艰难,他也都不觉得辛苦无望了。
长征路上极其艰苦,郭化若又因脚上化脓根本走不快,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绝不拖累队伍。此刻的郭化若无疑是无助的,长征拼的就是一双腿,可他的两条腿都依靠不了,只能依靠自己的那一颗忠于党的心。
长征路上
战争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情,没有一个将领期望自己的队伍里有拖累,但是陈赓在面对郭化若时并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关怀与提拔。
陈赓知晓郭化若内心的委屈,在任用他为自己的参谋时便故作幽默地说到:"你可是咱们红一方面军的参谋长啊,现在让你给我这个团长当参谋;实在是大材小用,委屈你了。"
听完陈赓的话,郭化若自然是充满感激,那些被污蔑与折辱的怨恨与痛苦在一刹那间灰飞烟灭。陈赓于他而言无疑是迷茫路上的指路明灯。
在后来的回忆里,郭化若也是满怀感激地说到:"若不是陈赓的信任和鼓励,我根本无法跟着红军走完长征,走向革命最终的胜利。"
在追随陈赓大将的日子里,郭化若总是愿意打头阵冲在最前面。
当然他也没有辜负过陈赓大将的期望,用一次次的胜利回报陈赓大将的同时,也让党中央切实地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才华与坚守。
长征顺利会师
红军顺利会师陕北后,陈赓成为了八路军129师386旅的旅长,自1937年8月开始投身抗日战争之中,郭化若则主要从事训练和教学工作。自延安分别各自投入新的革命征程后,陈赓与郭化若再没有共事过。
但郭化若心中始终记挂着陈赓大将对自己的提携之恩。
当年的长征是很多共产党人革命生涯的分水岭,能够跟随队伍闯过长征苦难的都成了新中国的股肱之臣。若是当年身上有伤的郭化若被留在失守的老苏区,或许他根本没有机会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若是没有陈赓大将的赏识,他也无法展现自己参谋的本领获得认可从而有后来封将授衔的造化。
或许对于陈赓大将而言,他不过是提携了一个被埋没的有才华后辈,这样的举措在其一生中可谓是不胜枚举。与人为善天性乐观的他,从来都是那样愿意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秉性才造就了他的大将之才。
陈赓
能力越大者,需要肩负的责任就越重,而他所要遭遇的伤害与磋磨自然也是更多。以陈赓大将奔赴革命以来,他受过的伤痛以及折磨都是数不尽的,在被国民党扣押时期更是遭遇了电刑。这些病痛苦楚并没有随着时间消散,而是累积得越发沉重。
陈赓的最后岁月里,都被心肌梗塞的病痛所折磨。
极其痛苦的时候甚至抓破了自己的衣服。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一心系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事业上。在他生病疗养期间也向毛主席写信表达自己想要早日回归岗位的迫切。
住在上海华山路华东局招待所期间,更是打算撰写《作战经验总结》,原来计划共写6章:《序言》、《作战准备》、《进攻》、《防御》、《追击》、《转移》。可惜在序言部分完成后,他的心脏病再次发作只得搁笔。
一向天性豁达乐观的他并没能战胜病魔,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在其夫人傅涯的陪伴下在上海与世长辞,时年58岁。
陈赓与夫人傅涯
得知陈赓逝世后,李克农直接摔了酒杯,直呼:"陈赓都不在了!这酒喝了还有什么意思。"听闻噩耗的郭化若也非常悲痛,他无法想象只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学长竟然英年早逝了。
听闻陈赓离世的消息,周恩来暂停了在广州的工作也是唯一一次暂停工作,他期望陈赓同志的追悼会一定要等他回去。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对陈赓逝世大表悲痛,更是在家中为陈赓设立灵堂祭祀。聂荣臻元帅听到消息后,更是捶着桌子连声直呼:"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作为陈赓的老上级,刘伯承元帅在陈赓的遗体前默默地流泪不愿离去,陈赓的葬礼上林彪是主祭,罗瑞卿负责致悼词。
郭化若
在陈赓大将的灵堂上,郭化若悲痛欲绝只恨自己没有抽空前往上海探望。看着满堂的期期艾艾,他仿佛看到了他们曾经年轻充满热血的年代正在缓缓放下帷幕。
他们这一代的革命者们终究要随风而去,郭化若悲泣的不仅是自己的学长以及老战友,更是他们所有走过艰苦岁月满身伤痛革命者们的青春。
斯人已逝,但是关于陈赓留下的革命精神以及人性光辉并不会被抹去,相反在岁月的淘洗下变得越发熠熠生辉。
陈赓
晚年的郭化若撰写了很多著作,除了军事方面,最多的就是对陈赓大将的缅怀。或许在自己的字里行间里,他还能感受到那段滚烫的岁月。
1995年11月,郭化若将军也走到了人生终点。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他又恢复了年轻模样,再次见到肝胆相照的革命同志们。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半夏办钢厂改变4人命运,伍建设全盘皆输,陈宇宙结局有惊喜
下一篇: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农历七月份,“教孝月、报恩月、普度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