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地府一日游并骗不了李世民,真正让他上钩的是后来几件事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

  在《西游记》中,东土大唐是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不仅妖怪们不敢造次,连神仙们到这地方都得小心翼翼。

  灵山佛家为了将自己的香火推广到这里,颇费了一番脑筋,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无疑,安排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游是很关键的一步。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正是因为有了李世民的死而复生,才让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了后来的西天取经。

  可是,李世民毕竟是人王,在书中也是以贤明著称,他难道看不出这一切都是阴谋吗?

  还是说,他已经看出来了,故意配合佛家玩了这么一遭?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第274期:唐太宗派人西天取经,并非因为地府一日游,而是这之后的三件怪事!

  

  一、

  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游,处处都透着邪性,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之所以他会下地府,在之前也详细阐述过了,是灵山佛家故意设下的一计。之所以要把唐王李世民引到地府中去,则是因为当时的东土大唐根本就不信佛,缺乏西天取经的土壤。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区别,在如来佛祖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时候,是没有料到的。也正是因为观音菩萨的这次东行,才发现东土大唐确实跟想象的不同,不得不多停留了一段时间。

  按理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菩萨一到,西天取经就能成行,事实上,观音菩萨至少在长安城待了两三年时间,甚至更久。

  在观音菩萨启程之前,在灵山脚下的金顶大仙曾经问她,取经人大约多久能到灵山,菩萨回答:

  “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

  等菩萨到了长安城之后,将土地神祠占了,还对挪地方的众神祗说:

  “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

  貌似就待了几天时间,其实不然,因为观音菩萨找了好久,还是没见到取经人。而之所以没见到取经人,并非是她不知道取经人在哪里,而是因为此时就算见到了取经人,也不具备取经的条件:

  “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

  这一等,就是两三年时间,而且只多不少!

  

  二、

  要知道,当初观音菩萨花了一天的时间,就从灵山飞到了大唐长安城,在半途中收编了猪八戒。

  也就是说,当天,观音菩萨就到了东土大唐,而唐僧从长安城出发,再到高老庄收了猪八戒,花了多长时间呢?

  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开水陆大会的时间是: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法会的第二天就遇到了观音菩萨,第七天闭会后,次日唐僧便踏上了西去之路;秋末的时候,唐僧到达两界山附近,收了孙悟空为徒;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唐僧的白马被吃,收了小白龙当坐骑;次年的早春,唐僧师徒到了观音院,孙悟空大战黑熊精;几天之后,唐僧师徒到了高老庄,收了猪八戒为徒。

  又走了一个多月,到了浮屠山,在这里,唐僧师徒碰到了乌巢禅师,再往后就遇到黄风大王了:

  “且说他三众,在路餐风宿水,带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

  由此可见,唐僧从大唐起身,到收猪八戒的时候,总共走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但是,猪八戒从遇见观音菩萨,再到遇到唐僧师徒,一共用了多久呢?

  “我本是观世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教我等他,这几年不闻消息。”

  

  三、

  那么,猪八戒所说的这几年是几年呢?

  “我那太公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三年前被一个妖精占了。”

  三年!

  这样一算的话,观音菩萨至少在长安城待了两年多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两年多时间,才策划出了一系列事情,这才有了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游。

  有人要说了,正是因为李世民阳寿还在,还没到死的时候,所以观音菩萨不得不等着他阳寿到期,不然,还真没有理由让他下地府呢。

  这样一说,貌似很有道理,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唐王李世民压根就不该死,寿命也远没有到头。即使观音菩萨等人策划了泾河龙王索命一事,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去改生死簿,去策划唐王李世民的去世。

  我们看看唐王李世民在地府一日游时所遇到的蹊跷事:

  首先,他并非一个人去的地府,而是有御林军护送的:

  “却说太宗渺渺茫茫,魂灵径出五凤楼前,只见那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

  这根本就不像大限已至,人死去后去地府的场景,连当初孙悟空下地府都不是这待遇,而是黑白无常直接拿锁扣扣住就走。

  而且,李世民走到一座城池前时,有一个崔判官早早跪在路旁迎接:

  “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

  如果说崔判官以前在大唐当官,见到唐王魂魄来了,念及旧情,刻意迎接,也说得过去,但后面的场景就不同了: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四、

  为什么十殿阎王也对李世民如此毕恭毕敬呢?

  针对这个问题,连李世民本人都很疑惑,但阎王们给了一个理由,那就是:

  “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这里说得很清楚,唐王李世民是阳间的人王,可是,此时的他已经到了阴间啊,难道还能当王?

  毕竟,李世民的亲爹李渊,也是唐高祖,这可是称祖的人王,也没见在地府中受到特殊的招待啊,甚至都成了孤魂野鬼:

  “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再有,阎王们解释唐王李世民之所以下地府,是因为,他们收到了泾河龙王的状子,非要三曹对案,他们没办法,所以召李世民来地府了:

  “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

  但蹊跷的地方在于,明明是给泾河龙王伸冤的,结果没等到李世民下来,泾河龙王却先去投胎了,为此十殿阎王还表示歉意:

  “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这也进一步坐实了,李世民并非是正常死亡才去的地府,而是另有隐情,因为另有隐情,崔判官才会在还没看见生死簿的时候,就给李世民打了包票:

  “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

  正因为另有隐情,十殿阎王才会对崔判官说:

  “急取簿子,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

  

  五、

  在西游世界,死亡的设定其实是有个先后顺序的,是先看生死簿,然后再命令勾死人去勾人,而不是先把人弄到地府,再去查生死簿。

  显然,李世民下地府是被人请来的,并非是他的生死簿已经到期,不然的话,崔判官看到生死簿后,也不会大吃一惊:

  “只见南瞻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

  是啊,崔判官的这个举动,着实让人费解,若李世民真是大限已至,到了地府,这不是非常正常的记载吗,为啥会吃惊?

  再有便是李世民的还阳过程,经过了背阴山、十八层地狱、奈何桥,等于是地府最黑暗的地方,都被他看到了。对此,李世民也产生了疑问,明明是送我还阳,为什么不原路返回呢?

  结果陪同的崔判官回答:

  “阴司里是这般,有去路,无来路。”

  可是,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西游记中有好几个得以还阳的人物,孙悟空就不用说了,想怎么回,就怎么回,管他有路没路,没路也能闯出路来。

  后来的刘全也有还阳,也没有经过背阴山、十八层地狱、奈何桥。包括后来的大善人寇员外还阳,同样没有走这条路线,而是从翠云宫到十殿阎王那,再回到阳间:

  “行者谢辞了菩萨,将他吹化为气,掉于衣袖之间,同去幽府,复返阳间。”

  由此看来,十殿阎王是故意把唐王李世民引到十八层地狱这条路上来,这才是他本次游历地府的关键所在。

  

  六、

  那么,在这条路上,唐王李世民都看到些什么场景呢?

  在枉死城那里,他看到了曾经被自己剿灭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那些枉死鬼还在,且都认得他,要他偿命。

  为此李世民向崔判官求助,崔判官说,自己也救不了,要想救的话,得花钱,除了在这里花一大笔钱,等到后面还阳了,还得花一大批钱,且得举办一个水陆法会:

  “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因此,唐王李世民不得不向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的这个人借了一大笔钱,说等还阳后,就还他。

  以上便是唐王李世民地府一日游的主要内容了,此事因泾河龙王在地府喊冤而开始,但并非是主因。因为泾河龙王的生死簿都标明了,将死于魏征之手,纵使李世民再求情,也无济于事,本就是冤枉他的,这一点十殿阎王也清楚。

  但是,他们还是将李世民请来了,让他见识到了十八层地狱的恐怖,以及曾经被他杀掉的那群人还在地府等着他,这让他惊恐万分。

  但,文章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强调过了,李世民本就不信鬼啊神的,若真信的话,他也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了。

  对此,他在遇到泾河龙王冤魂索命时,也是诧异不已,说到:

  “贤卿,寡人十九岁领兵,南征北伐,东挡西除,苦历数载,更不曾见半点邪祟,今日却反见鬼!”

  

  七、

  是啊,李世民这么多年来,只相信自己的双手,也没碰到过鬼魂,今天难道见鬼了?

  面对唐王的话,尉迟公也表示了怀疑,唐王啊,你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小了?

  “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

  是啊,怕什么鬼嘛,鬼来了,照砍不误!对此,唐王李世民也不好意思,是啊,朕什么时候开始怕鬼了呢?

  举报/反馈

上一篇:明太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对是错?
下一篇:白蛇传传说的传奇演变:白素贞不是好人、青蛇原来不是蛇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