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误”转化为教育资源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原标题:将“错误”转化为教育资源

  又到了繁忙的期末复习阶段。前两天我正在办公室批阅模拟测试试卷,这时班长气喘吁吁跑过来,报告说,本班学生小王,看到同桌受到邻班学生欺负,立即“见义勇为”,拳脚并用,大打出手。最后小王被同学拉到了我的面前,还是一副行侠仗义却又蒙冤受屈的样子。我耐心追问,发现他原本动机是好的:想帮助弱小同学,但方式明显不对。我想,如果简单粗暴地批评他,一定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我沉思了片刻,让他回到座位。

  下一节恰巧是我的复习课,我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照常讲解疑难知识点,这时我看到小王表情逐渐平和下来。下课后,我把他引到走廊拐角处,单独跟他说了一会儿悄悄话,最后他同意了我的设想。

  几天后,一场特殊的班会开始了。首先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是班会的主题“请不要用拳头说话”。这几个大字是小王自己手写的,虽略显稚嫩,但一笔一画却透出股认真劲儿。小王接下来出场参演了小品《拳头,能解决问题吗?》,把打架场景进行了模仿还原。然后两个“当事人”现场接受采访,学生们各抒己见,形成了共识:那位同学恃强凌弱不对,但立即用拳头反击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伤害了同学友谊。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哥儿们义气,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同学之间遇到矛盾冲突怎么解决?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小王发言时,竟搬出了思想品德课本,说自己重读了《真正的友谊》一课的课文,进而谈起自己对“真正的友谊”“行侠仗义”与“哥儿们义气”这几个概念的重新理解。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学生们纷纷上台发表感言。有的说,成长如果不能包容错误,多么单调乏味!有的说,花有复开时,人无再少年……学生的劝导之语竟然这么入情入理,出乎我的意料。

  由此我想,遇到突发事件时,班主任应冷静面对,精心设计,相机诱导,追求“无痕的教育”。只有这样,学生的“错误”才能转化成一种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学生从这些经历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1日第10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农村孩子成才难,这两方面才是关键,不只是教育和社会资源短缺
下一篇: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提供免费教学资源 助力“停课不停学”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