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堂线上课,中国古代服装复原首次高校开讲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复原中国古代服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仅仅是美,或是一个非常能吸引大众眼球的话题?这不仅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教育从业者和院校学者在思考的问题。

  2022年,北京服装学院的教授蒋玉秋老师做 “中国古代服装复原研究与实践”硕士研究生课程安排时,大胆地尝试邀请了一些在传统服饰复原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来给学生们做讲座,借以打开学生们的视野,对中国传统服饰和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立体的认识。

  

  楚汉观照展览所复原的古代服装-汉未央系列,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虽然这个选题可能有点专业,但我们还是想介绍这个很有意义的项目。在我们看来,这个系列讲座在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古代服装的复原绝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做衣服而做衣服,它的魅力在于不仅要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

  先说说开讲座这事儿

  目前主流的复原服饰大多来自社会团体和自由学者,专业学校在正式课程中设置实践复原古代服装,这是头一回。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12名专家和学者从各个角度分享了古代服装复原的思考和经验。为了照顾各界旁听的需求,蒋老师同时开放了课程线上直播。谁知道来听讲座的学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最高的时候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0人,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宣传的小众专业课程来说,无疑是出乎意料的。

  

  “中国古代服装复原研究与实践”课程讲座海报

  蒋玉秋老师对传统服饰一直充满热爱,2021年北京服装学院的举办的“楚汉观照——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展”,就是她和同事们以楚汉时空中传承至今的服饰等文物作为文化研究对象展开的有史有据的艺术创作,问道早期中国的艺术之初,探索教学、科研的新可能。

  

  

  

  

  

  “楚汉观照——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展”现场及作品

  虽然这门课程仅有48个课时,但是显然蒋老师有更加深远的目标设计。在她看来,“古代服装复原研究与实践”是一门关联着中国服装史、服装设计、文物保护等交叉内容的课程,她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像自己一样,由衷地热爱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同时通过复原实践,用一种“道器并重”的方式去认知中国传统服饰和开展古代服装复原。

  因此仅了解服装历史还不够,只是讨论服装款式过于局限,服装如果不能放到社会人文和艺术的大环境中去讨论,不足以体现其全部价值。恰巧因为这次疫情,线上授课变得更普遍,老师与学生也能跨越地理的不便进行交流,使得有些时间错不开的学者也可以参与到这次线上课程之中。

  

  蒋玉秋老师服装复原线下指导,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我觉得进行服装史研究,应该多和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专长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我的工作地点在北京服装学院,但在上海东华大学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博士求学过程中,深感学术交流的重要,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至今延续的丝织造传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对技艺实践的重视。此外,我所遇到的各位前辈老师们都有着各自的专业执着,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教学观念上的不断优化与提升。”

  

  蒋玉秋老师团队唐代人物形象复原,模特:(左)马凯丽,(右)王迎;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蒋老师坦言刚开始这个课程的安排并不是像最终呈现的12讲这么系统,而是在每一讲后有了新的需求认知后不断调整。“我是按着最理想的方式去设定这门课,但是很多方面我并不擅长讲,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请这个领域最擅长的专家老师来讲,在第一位老师分享之后,我觉得还得讲织造、纺织纹样、染色、印花……”

  

  (明)佚名《夏景货郎图立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一梳理,就觉得需要很多方面的分享和答疑,甚至我还想到要扩展到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视角。这样一安排起来,需要邀请的专家、老师、团队越来越多,听众也就越来越多了。我在其中更像是一个串联整个服装复原内容的搭桥者,几乎每一节讲座里都有其他老师、学者参与听课,互相学习。通过各个老师的讲座,才能知道在哪个领域哪些人做得更好,最好的又是什么。”

  虽然12堂课程内容我们无法在文章中为大家一一呈现,但我们根据每一期讲座专家所分享的干货,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份清单,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服装感兴趣,那么这些点可能会为你打开学习的思路!

  服装复原的进阶之路

  第一讲是这个课程的概述,蒋老师介绍了服装复原必须掌握的三重证据,即图证、物证、文证,同时也为学生阐述了服装复原中所包含的形象复原和技术复原两种原则以及这二者的区别。形象复原的对象涵盖服饰类图像、文物、文献记载,其复原途径是对文字、图像(实物)所描述或呈现的外观形象进行视觉模拟;技术复原的对象只针对服饰文物,其复原途径不仅需要对文物的物质性外观进行再现,更需对形成外观的非物质性制作技术(如织绣印染等技艺)进行实践再现。

  本课程所指服装复原以形象复原为主,在能够接触服饰文物的前提下,也进行技术复原的尝试。

  

  

  

  

  

  

  

  

  

  

  

  参与讲座的12位专家介绍及海报

  在此基础上,12位专家就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学生们做了一些深入的案例分析和基础知识培训,我们把这些课程分为四个类型。

  审美养成与复原案例

  阅读专业古代服装书籍、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复原依据,了解复原古代传统服装的案例,这些都是服装复原的基础工作。

  

  谢大勇主编的书籍《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图解》

  谢大勇老师工作于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是“十三五规划”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服饰图解》的主编。在讲座中,谢老师主要分享了书籍《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图解》,也讲述了编写整本书的故事。在编写系列丛书前,谢大勇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对中国服饰文化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很多研究者鲜少重视服饰资料的原文献,研究资料多为二手资料。这也是谢老师组织团队编写《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图解》的初衷:整理出古代图像类服装文献,供服饰爱好者查阅。

  

  

  

  《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图解》

  书中板块分为:桑蚕织染、冕服冠服、服制章纹、深衣辨析、世俗风尚、甲胄军戎等11个,每个板块都重点介绍了多个文献书籍资料,并配以图片的方式详细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了解古代服装的某一类话题,打开这本书,就能找到这部分需要阅读的书籍和文图资料。因此,我们也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想了解文献内容的朋友们阅读!

  

  贾宝锋老师的“观唐”项目中收录的部分作品

  

  装束复原团队所复原的北宋“冠帔大袖”装束,图片来源于微博@装束复原

  上海大学教师周方老师所在的装束复原团队,从2007年成立后就一直不断地致力于复原中国古代服饰,截至目前已经复原出了600多套服装,是服饰复原圈非常有影响力的强大团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周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基于服装分析对历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如通过莫高窟壁画中男子的“袍服”与“襦裙”来辨析考证壁画上人物的重要政治身份,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

  

  装束复原团队周方所分享的敦煌洞窟案例,图片为讲座分享课件截图

  周老师在讲座中提出:“做历史研究的人,不一定懂服装”的观点。敦煌288窟是个较为冷门的洞窟,通过她对洞窟的不断研究,重点关注在第288窟东壁上男性供养人所穿着的服饰上。在北朝时,这样的装束非常与众不同:穿着托地长尾裙服饰的男性,其身份不是君王就是宗室。正因为之前的考古学者对服饰不太了解,所以这一窟并没有得到重视。当她发现这一研究结果的时候非常兴奋,发表相关论文后也得到了很多敦煌学专家的认可。

  资讯影评

  装束复原团队所复原的西汉初期仕女装束,图片来源于微博@装束复原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技术部副主任王淑娟则通过另一个角度分享了自己文物修复的例子,讲述了新疆营盘M15出土的汉晋服饰修复的故事,以及北朝绞缬绢衣、福建黄昇墓出土南宋单衣、敦煌莫高窟出土元代红色莲鱼龙纹绫袍、无锡七房桥钱樟夫妇墓出土明代鸟衔花枝缎夹袄修复的案例。

  

  

  新疆营盘M15出土文物修复后的服饰细节(左)人兽树纹罽袍(右)锁绣裤、贴金绢袜,图片来源于“杭州体验”

  并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纺织品修复时常用的几种修复、加固手法:装裱法、夹持法、针线缝合加固法、丝蛋白加固法等等。通过修复的方式,为听众介绍了不少纺织工艺和制作方法,并且每个修复的故事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汉代四经绞罗复原,摄于苏州家明织造坊,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在入门服装复原这项课题的时候,多读、多看、多思考相比起直接动手操作更重要。周方和王淑娟两位学者分享的案例都是偏实操性的,这对于想要了解服装复原的过程、修复技法的朋友们来说,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经纬组织到色彩印花

  在了解了复原服装的基础审美和想要深挖的朝代服饰之后,就需要了解非常具体的染织工艺与织造方式了。不过,这类非常专业的内容教学通常面对的是纺织品系的学生,非纺织专业的人对面料的组织结构往往不是很熟悉。但如果对于纺织品的组织和质感不了解,会造成对于时代风貌的印象模糊片面,这是很多服饰复原研究者的大坑。

  

  讨南羌织锦原件,和“五星出东方”织锦一起在尼雅遗址出土,图片来源于微博@鸢尾

  鲁佳亮老师多年从事纺织品研究和开发,并在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品系教授纺织品相关课程。她在讲座中简单介绍了专业的织造知识,从机织物的几种常用组织(平纹、重经重纬、双层、起毛起绒、纱罗组织)到多种丝织物(绢、绫、缎、锦、罗)的组织结构,受益匪浅。

  蒋老师在互动时说到,人们在服装复原时往往忽略材料的重要性,了解“蚕之成丝,丝之成纱,纱之成布,布之成衣”非常必要,认知中国古代服饰必须从了解中国古代丝绸开始。在这里,我们也推荐几本关于纺织品织造的书籍:《织物组织结构》《中国丝绸艺术史》等。

  

  传统织造,摄于苏州家明织造坊,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讲完组织结构,我们就必须了解天然染色了。天然染色也是学习服装复原过程中不能跳过的重要环节。

  

  唐三彩仕女俑,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崔岩作为北服敦煌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一直专注于研究敦煌服饰文化研究与天然染色工艺,她的讲座在一开始就对听众抛出了一个问题:“色彩从何而来?”崔老师列举了莫高窟的供养人像、唐代的舞伎图、三彩釉陶女立俑,这些不同类型文物的服饰色彩来自大自然中的植物、矿物和动物染料,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颜色并不一定就是千百年前的色彩。

  崔岩老师在讲座中非常详尽地讲述了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铝媒染剂、还原染剂等,并列举了常规色素萃取的方法和染色的工艺,以及传统的洗涤剂(草木灰、皂荚、猪胰)都有介绍。想具体了解的朋友,可以阅读崔岩老师的相关著作《敦煌五代时期供养人像服饰图案与应用研究》《红花染料与红花染工艺研究》《日本草木染:染四季自然之色》等。

  

  孔府旧藏香色麻飞鱼贴里,图片来源于微博@民艺无香-蒋玉秋

  说到印染,除了染色之外,我们一定还要了解印花。谢敏(谢太傅)收藏了3000余件汉族传统印、染、织、缋、绣纺织品实物,其中涉及了10余种印(染)花工艺,还有800余件套棉、麻服饰。因此,在谢敏的讲座中,他梳理了印花工艺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发展,以及每个工艺出现的时间节点。例如,型版印制织物的技术可能早于秦汉时期;汉代作为印章艺术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蜡缬、绞缬、漏版印花等工艺……

  服装复原要尊重时代特征,选对某个历史时期正确的印花工艺,避免张冠李戴的失误。谢太傅不仅搞收藏,还有自己的印染工艺社,想学习更多印染工艺的可以搜索,直接垂询!

  

  

  图片来源于微博@谢太傅印染工艺社

  苏淼老师是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副院长,她为我们系统讲解了中国丝绸与丝绸纹样的关系,非常生动且逻辑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古代丝绸纹样的发展,展示了将古代丝绸纹样提取运用在现代图案设计中的过程。通古贯今、学以致用也正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服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与意义。这里我们也推荐一套苏淼老师参与编写的书籍:《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图片由蒋玉秋老师提供

  周礼与“人衣关系”

  在这个系列讲座中,有两位学者的听讲门槛较高,需要有充足的知识积累作为前期基础。相较于前文我们所列举的内容,礼仪和人衣关系听起来更像是在复原服装的实体物质基础上,叠加了更深入的文化精神内容。

  

  莫高窟第158窟壁画:唐·汉族王侯冕服,这是唐代后期的礼佛图中等级最高的汉族王侯形象

  在这个部分,罗婷婷作为清华大学的历史系硕士,以及《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乡射礼》复原片花,图片由罗婷婷提供

  《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礼”,它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也对历代礼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规定了吉服、丧服等的形制等级。在服装实物复原制作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的古代礼仪制度、行为方式,才能产生古代复原服装正确的打开方式!

  

  绕家枫香染纹样,图片来源于微博@王增业-织绣染研究

  王增业老师是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和纹样研究者,同时他还收集了上万件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世界各地纺织品和古陶瓷,目前王老师正在开展染织创作及审美力教育。他说:“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我见到了一些服饰与人构建出来的一种统一关系,我称之为‘真实的衣服’。”

  王增业老师认为,在每个时代的风貌都通过个体之手延续在器物(服装)之中。反之,我们通过这些器物可以更了解人以及自己。王老师在讲座中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描述了在传统活动中不同心态和状态的人穿着自己的传统服装时展现出的不同神态和气场,认为“人”与“衣”的关系同样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服装复原的时髦视觉

  “复原服装做出来了,但怎么传播呢?”这不仅对于汉服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课题,对时尚圈、影视圈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说到中国古代服饰复原,大多数人对于它的视觉审美还停留在古装影视剧阶段。

  

  磁器CHINA·衣冠志在“如山如河艺术季”中发布的晚唐服装造型

  当然,熟悉我们的朋友早在讲座当天就参与听讲了。作为磁器·衣冠志项目的联合发起人,何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衣冠志所复原的晚唐服装造型和北魏鲜卑族女性造型的整个过程,以及造型发布的方式,包括“摩登中国·如山如河艺术季”走秀(

  摩登中国 x 衣冠志 | 时髦这件事,是遗传的

  )和时尚专题(

  摩登中国 x 衣冠志 | 北魏穿搭博主的ootd

  )发布,以及在复原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研究方法:1.确定造型的准确性,对取样和采信的形象做认真的甄别;2.一个时代的典型造型与出土实物之间的关系,很多资料里的形象和信息与实际历史是有严重偏差的;3.完善整个造型,而不是单一在服装上。

  

  磁器CHINA·衣冠志《摩登中国·木兰 | 1500年前,我们已经有了独立女性》

  蜃楼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不认识的进来补补课:

  他们拍的古装文艺短片,每一部我都想给9.8分

  。在讲座中他们列举了团队在多个视频作品中所复原的服饰、妆发案例和考证文献,也介绍了古代服装在裁剪上特别的排料思路和纹样排布,例如明代的大袖道袍,在腋下部分袖子和衣摆会有出摆或是褶皱的设计,那么这在内摆结构上就需要多个步骤进行缝合。在各方考证之上,整个团队不仅复原服装,还用非常高级的视觉输出了影像作品!

  

  蜃楼志团队出品的短片《闽都岁时记·采莲》静帧

  复原古代服装,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当然,现在大多数复原的作品都无法做到每项都是满分。但是当古代服装复原课程正式进入专业院校,就代表着整个社会对古代服装复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当更多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进入到社会各个行业,就帮助更多人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服饰文化。

  

  中晚唐流行的两鬓,图片来源于微博@松果sir

  

  蒋老师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一直在感慨自己的力量微薄。“北京服装学院从2018年开始做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学术会议,每次都会邀请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学者来进行学术分享,我们需要更多开放性的交流,来看看彼此有什么不同。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让中国古代服装能复原得更好,传播得更好。如果没有这么多学者、专家、老师、团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就会故步自封。”

  虽然整个系列讲座是由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生课程衍生出来的,但是它却是面向整个社会公众的,几个小时的课程全是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服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明复原传统服饰是一件必须要做好、尽快要做好的事。”就像蒋老师在整个采访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其实穿衣服这事儿,在中国特别重要,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头图:(明)佚名《夏景货郎图立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封面:(清)冷枚《春夜宴桃李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一篇:1979年,九岁。这一走,这地方就是故乡了
下一篇:23考研扩招信息汇总!报考这些院校的同学太幸运了!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