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动物福利伦理争议的动物实验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动物福利击败了抗体巨头

  2016年5月20日,美国农业部(USDA)对抗体巨头Santa Cruz Biotechnology(SCBT)开出了巨额罚单——由于其“蓄意违反”多项联邦《动物福利法》的规定,将被处以350万美元的罚款。SCBT与其他抗体制造商一样,对山羊、兔子等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然后从其血液中获取、纯化抗体进行销售。只要动物活着,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抗体。根据动物福利法,动物应该获得符合规定的饲养条件,如果动物健康状况受损达到一定程度(消瘦、疾病、肿瘤等),应对其实施安乐死。在USDA 和动物保护组织对SCBT的多次调查中发现,由于外伤、疾病、肿瘤等本应该安乐死的动物却还活着。同时,该公司还被发现在记录上弄虚作假。在农业部听证会前的数月间,SCBT公司“清理”掉了4000只研究动物。到2016年底,SCBT公司动物研究资格被注销,其出售、购买和进口动物的许可证也将被吊销。这对开发、生产、销售抗体的公司来说是致命一击。

  动物福利要求如果无法以其他方式解除动物的疼痛时,应在动物呈现垂死、死后组织自体溶解、或死后被笼内其他同类相食前以人道的方式实施安乐死。这个处死时的时间点即是仁慈终点。处死动物的决定由兽医在充分考虑动物生命的尊严而又无其他解决办法时决定。抗体公司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希望最大限度的使用动物。即使动物处于严重消瘦、肿瘤等疾病状态,仍要从其血液中获取抗体。即使动物到了仁慈终点仍不实施安乐死,是不仁道的行为。

  未经批准进行的动物实验论文被撤销

  2017 年3 月韩国一名研究人员向《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期刊承认自己伪造了所在研究机构同意进行动物实验的证明,并撤销了其发表于2015年的一篇论文。撤销声明指出,这篇发表论文并没有收到韩国建国大学动物研究中心动物实验审查委员会的许可,但作者却在文中声称所有实验程序都得到了动物实验审查委员会的同意。

  按照动物福利的要求,任何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均应通过所在机构的动物使用和管理委员会(IACUC)的批准。《Science》《Cell》等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有60%是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项目。该类杂志对于动物实验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动物要求必须获得作者所在机构的批准。IACUC 会对使用实验动物的目的、种类、数量、试验操作方法、仁慈终点的判断、安乐死方法等内容进行审核,实验只有在不违反动物福利伦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批准。如果没有获得IACUC的许可,该实验在此机构中将不属于合法实验。

  动物没有被执行安乐死

  2015年12月5日,西安某医学院一实验楼楼顶上,数十只狗刚做完手术,身上满是伤痕,有的疼得抽搐。校方经了解情况后,发现在按规定程序做完动物实验后对动物尸体处理中有不合适行为,动物没有被执行安乐死,动物尸体未进行无害化处理。

  培训医学生用动物做实验本无可厚非,只有经过在动物身上练习,才有可能在给人做手术时不出差错。按照通常做法,动物实验结束后,如果不需要动物存活,则应采取安乐死措施,事后由专业人员确认动物死亡,并将动物尸体恢复原貌(皮肤缝合等),尸体由经过环保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这个事件不是错在使用实验动物,而是错在没有给动物实施完整的安乐死,导致部分动物从麻醉中苏醒,增加动物额外的痛苦。

  随意放生实验动物

  2015年10月20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出现96只白鼠,因北京市自然环境中不存在野生大白鼠,故该区域内出现的大白鼠为人为投放的实验动物。北京疾控中心通过对鼠体进行寄生虫检查和病原学检测,表示此批大白鼠基本可以排除携带或感染主要病原体的可能,推测是有人购买实验动物后到野外放生。

  放生这批实验大白鼠的人没有考虑到,白化动物是实验室中培育的品种,是为了便于实验操作和观察,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把它们放生到野外,会更快地被天敌发现和捕获,实际上是害了它们,好心办坏事。

  研究人员为了追求实验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微生物、寄生虫等方面要求很高,同时也为实验动物提供了优于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生存条件,这已满足了实验动物的福利要求。但饲养实验动物的目的是用于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生命的本质,制作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评价治疗疾病的药物和疫苗,最终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各种类型的科学实验都会给实验动物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痛苦,这就需要科学、合理、仁道的使用实验动物。动物福利不是极端的动物保护,它要求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降低动物的疼痛、痛苦、悲伤,以及持续损害的时间。这就需要在动物实验开始前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该动物实验会产生的效益,效益如何产生,何时实现效益,哪些人将受益,有多少人将受益,以及是否会有一些效益无法获得认可等。最终在科学研究和动物福利伦理之间找到利益平衡,以当代社会公认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兼顾动物和人类利益,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动物所受的伤害和应用者由此可能获取的利益基础上,进行相关试验研究,这样即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又不违反动物福利伦理。

  结 论

  在2016年香山科学会议第568次学术讨论会“实验动物科技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是生命科学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活的试剂”,是食品、药品评价中的“活的天平”,是医学、药学、航空航天、疾病防控研究中的“人类替难者”,是人类健康与安全的“活的屏障”,是应用于人体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科学成果不乏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质疑,个别事件已影响到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可度。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退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的质疑,严重影响了中国科技大国形象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视动物福利伦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基础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医疗器械评价等均会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保障实验动物福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保证国家科学安全、建设人文社会环境和创造有利国际环境的基本条件,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更需要疾病免疫和兽医治疗,适宜的居所、管理、营养、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实验动物的福利贯穿于实验动物的饲养、运输、检疫、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及实验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外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

  作者简介:高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实验动物福利及饲养管理。

  (责任编辑 刘志远)

  注:本文发表在2017年第24期《科技导报》,欢迎关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事宜未及落实,欢迎图片作者与我们联系稿酬事宜。

  注:本文发表在2017年第24期《科技导报》,欢迎关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事宜未及落实,欢迎图片作者与我们联系稿酬事宜。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大全11篇
下一篇:《未成年人保护法》66个法律要点全梳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