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调查报告十篇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1

  图书馆调查报告对读者问卷调查可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完善图书馆馆藏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图书馆调查总结报告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书馆调查总结报告范本一

  在新年将至、20__岁末之际,本人将过去一年思想、工作等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时参加每周三的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并在认真学习中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进步。

  二、配合图书馆年度发展计划,出色完成日常工作

  20__年是我馆的“图书馆资源·环境建设优化年”,我先后在流通部和技术部任职。在新的岗位上,我重新梳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恪尽职守,规范工作流程和常规管理。

  前半年,在流通部综合书库五,日均接待读者20余人次,其中,解答读者咨询10余人次,外借图书30余册。另,上架新到和归还图书数百本,并针对性地为读者推介相关书籍,积极配合了我馆的读书活动和资源环境优化。

  秋期至今,我与另两同事一道负责一楼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用户接待、机房维护和读者培训工作。本人,日均接待用户30余人次。利用机房管理系统机房使用知识,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职能;并打印用户下载、整理的文档,为其提供便利。

  三、积极参加图书馆、学校组织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20__年,我积极参加馆内、校内的各项活动;如,全校教职工篮球赛、图书馆阅读与健康宣传月等等,实现个人成就感,也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馆秋期开展了新生图书馆知识讲座活动,我为计算机、新传等院系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推介我馆资源,传授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激起新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收到很好效果。

  四、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以科研促进工作和服务

  20__年,我主持南阳市社科项目《图书馆参与我市__传承保护之研究》并结项,圆满完成了个人科研工作,也为更好地服务读者、优化图书馆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图书馆调查总结报告范本二

  一、加强政治学习,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按时参加每周三的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并在认真学习中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进步。

  二、配合图书馆年度发展计划,出色完成日常工作

  20__年是我馆的“图书馆资源·环境建设优化年”,我先后在流通部和技术部任职。在新的岗位上,我重新梳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恪尽职守,规范工作流程和常规管理。

  前半年,在流通部综合书库五,日均接待读者20余人次,其中,解答读者咨询10余人次,外借图书30余册。另,上架新到和归还图书数百本,并针对性地为读者推介相关书籍,积极配合了我馆的读书活动和资源环境优化。

  秋期至今,我与另两同事一道负责一楼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用户接待、机房维护和读者培训工作。本人,日均接待用户30余人次。利用机房管理系统机房使用知识,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职能;并打印用户下载、整理的文档,为其提供便利。

  三、积极参加图书馆、学校组织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20__年,我积极参加馆内、校内的各项活动;如,全校教职工篮球赛、图书馆阅读与健康宣传月等等,实现个人成就感,也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馆秋期开展了新生图书馆知识讲座活动,我为计算机、新传等院系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推介我馆资源,传授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激起新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收到很好效果。

  四、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以科研促进工作和服务

  20__年,我主持南阳市社科项目《图书馆参与我市__传承保护之研究》并结项,圆满完成了个人科研工作,也为更好地服务读者、优化图书馆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图书馆调查总结报告范本三

  书就是知识里那一望无际的海洋,它不仅让我们在烦恼中放松心情,还使我们学到了无数的课外知识……我想大家一定都非常爱看什么童话书,科技书,小说书,散文集,漫画书等等。当然,我们班的同学也不例外,我们也很喜欢读书。我做了一个关于我们班的读书报告。

  我们班的同学喜欢各种各样的书:喜欢童话书的同学有21%人,可喜欢科技书的同学却少之又少,只占7%的人数,而喜欢小说书与散文集的同学则达到了44%,漫画书也是非常被同学们喜欢的,他占了28%的人数。从这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十分爱读书,特别是故事内容比较有情节的书。此外,我还调查了爸爸妈妈们带同学们去图书馆数量的情况:经常去图书馆的同学有26%,偶尔去图书馆的同学有25%,不去图书馆的同学占到了48%。这又说明了同学们并不是很愿意去图书馆看书,以后有空,家长们一定要多多带孩子们去图书馆看书,使孩子们更加热爱图书。然后,我有调查了同学们的读书时间:一天之内读1小时以内的有54%,读1小时左右的有32%,读2小时的有9%,读3小时的有5%。从这,我看出了同学们一天读书的时间并不多,我们要经常读书,这样我们就可以增长许多知识。

  经过调查,我知道了读书不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许多好处:它可以令你在苦恼时放松心情,可以在你有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许多知识……虽然多读书是好的,它里面的内容可以让你利用在各种地方,比如说漫画书里的卡通人物可以让你在有空时画下来,但是画也要选好时间,就是在上个星期的一节音乐课上,我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位同学在地这同做些什么。我仔细一看,原来他在画漫画。我连忙提醒他,可他好像没听见,直到老是盯着他看后,他才停下来。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2

  1 调查思路与方法

  (一)调查思路

  本次调查以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图书馆为例,以期通过实地走访、自填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小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评价和需求,厘清南山区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拓展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建设适应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校园图书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1.文献法

  利用方正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期刊、论文等文献中反映的研究问题,整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构建合乎逻辑、有据可依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作为调查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学生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对学校图书馆管理各方面实际状况的满意程度,采用了问卷法,较为客观的全面的呈现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实际情况。问卷调查内容设计涵盖以下范畴:(1)校图书馆的阅读基本条件,如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光线明亮等;(2)文献满足学生情况,如图书的种类、数量、更新频率等;(3)借阅制度及开馆管理,如借书制度、阅览制度、开放时间、开放时长等;(4)校图书馆开展文献教育和阅读活动情况,如是否会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是否会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等;(5)馆员的基本服务,如校图书馆老师的服务态度、借阅手续的流程和效率等;(6)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情况,如是否经常去校图书馆、是否经常谈到校图书馆;(7)对校图书馆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56份,回收1052份,有效问卷1050份。

  3.访谈法

  本此调查采用结构式访谈,笔者对部分学生以及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对学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看法、建议及评价等,并用访谈资料佐证问卷调查所得结果。

  2 调查的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从阅读的基本条件来看,95%的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包括整洁程度、光线、空间布局、座椅的硬件设施)非常满意,但是也有3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电子阅览室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与图书管理员的交谈中,也有35%的图书馆员希望可以引入自助借书的网络平台建设。从文献满足学生情况来看,7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基本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也有5%的同学表示,希望图书馆能多进一些图书,包括电子书。对于学校的借阅制度及开馆管理,65%的学生都感到满意,更有10%的学生希望开馆时间可以延长,或是周末可能开馆。8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98%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校开设有阅读课,而且他们非常喜欢上阅读课。但是关于图书馆员的基本服务方面,60%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态度可以有所改进。75%的学生都表示他们经常会去图书馆。

  (二)图书馆开展的读书活动

  笔者通过与图书管理员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到, 近年来学校图书馆举办或参与的各种读书活动,每年每校平均达16.58次;许多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学社团、书评会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校报校刊的编制、交流工作步入常规。除了开展常规的图书活动,各个学校还会根据各自的情况,探索开展特色活动,如邀请专家、名人到图书馆共读一本好书;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成立教师读书协会;开展校级、班级“小书迷”评选活动;开展全校性图书漂流活动等,通过各种形式推动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对图书馆功能利用情况不足

  在访谈中,有60%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就只是一个看书、借书、还书的场所,他们对图书馆的功能感到盲然,缺乏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但是,在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推进的今天,学校图书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随着学校图书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学校图书馆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3 学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笔者对中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建议如下:

  (一)顺应时展的趋势,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虽然有一定的馆藏量,但主要仍以纸质图书为主,电子阅读还不是主流。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中小学生的阅读呈现数字化、便捷化、交互化的特点。由此可见,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学校图书馆的建设要紧形势,关注中小学生新的阅读特点,添置适合中小学生的数字化阅读设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购买电子出版物。同时,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尝试向网络化、自动化转变,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

  (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开放式”校园图书馆

  “开放式”的校园图书馆,既包括时间开放,也包括空间开放。一方面,在时间开放方面,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应该不分节假日,满足师生借阅需要;另一方面,空间开放可以借鉴国外“图书漂流活动” 的理念,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联网电脑搬到校园一角、教室里、走廊上,中小学开放式图书馆的功能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单纯的借阅书籍,可以拓展出各种“角”功能,例如社团角、自修角、自由开放网络、选修课等。这些“角”不是单纯的图书馆的某一块物理场所,更是图书馆的精神领域,它体现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与学习氛围,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功能角的建立也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它可以作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十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主动延伸工作触角,辅助支撑教育教学改革

  在学校,一切活动都具有教育的特性,学校图书馆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图书馆更要主动将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学科教学的课堂,通过开展各种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及参考咨询,有效发挥辅助支撑教育教学的职能。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料要盘活为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科老师保持联系沟通,了解教学进度,推荐相关教辅书籍,将图书馆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教研中,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四)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水平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中小学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重点。首先,学校图书馆应配备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管理素质较高、事业心较强的专职工作人员。其次图书馆管理员应转变工作馆内,将图书馆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只有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才能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最后,建立严格的上岗考核制度,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我区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吕星宇,占盛丽.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和对策――兼论国外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经验[J].上海教育科研,2010(1):39-42.

  [2]马国华.中小学图书馆(室)事业的现状与思考――鸡西市中小学图书馆(室)调查报告[J].图书馆建设,2005年(4):59-61.

  [3]F.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学校图书馆――2003上海少儿阅读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13(6):35-37.

  [4]王艳伟.浅谈学校图书馆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5(11):284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

  ARL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

  高校图书馆

  统计工作

  如何吸取国外高校图书馆组织在统计工作方面的优点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统计工作,使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

  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以下简称ARL)是美国研究型图书馆的专门组织,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属21个专门图书馆学会之一.ARL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共包括123名会员,由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团体组成。其中.大学图书馆占成员总数的92%,美国大学图书馆占成员总数的87%。ARL主要对各成员馆的馆藏数量、新增文献数量、现刊数量、运行经费、专业及支持馆员数量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出版ARL统计调查报告。笔者认为,ARL统计工作机制为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ARL统计工作机制的特点

  ARL有一套较为科学和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统计工作的制订有科学的标准依据

  ARL统计说明(ARL Statistics Instruction)指出,ARL统计项目的分类和定义均来源于NISOZ39.7-2004。NISOZ39.7为美国国家图书馆统计工作标准,全称是《信息使用和服务;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统计指标-数据字典》(Informa-tion service and use:Metrics & statistics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providers-data dictionary)。该标准最初由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 Organization,NISO)制订,其后为美国国家标准局(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Institute,ANSI)认可。NISO成立于1939年,成员主要来自出版界、图书馆界、互联网界和媒体服务界的70余个机构,是唯一被ANSI认可的制定、维护和出版用于信息服务、图书馆、出版社和其他与信息生产、存储、保存、共享、存取和分发有关业务的标准的组织。由此可见,NISOZ39.7作为一个根据业内大多数相关机构的标准制订,并为国家标准机构认证的图书馆通用统计标准,保障了美国各图书馆协会在统计项目设置和统计数据收集上的一致性。对ARL来说,Z39.7既保证了ARL统计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保证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其后续的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统计工作有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ARL每年都会有数份文件对其统计工作进行概述和详细说明。这些文件包括:ARL给图书馆负责人的说明信、在线提交ARL统计数据的说明、ARL统计说明、ARL统计常见问题等。这些文件基本解答了在统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和盲点,从而减少了统计人员对于统计项目错误理解的可能性,进一步保障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以ARL统计说明(ARL Statistics Instruction)为例。ARL统计说明是一份关于填报内容的详细说明和指导,规定了填报的范围、细则以及注意事项.总体要求包括:(1)对于填报数据值的要求。不能使用小数。所有的数字都应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2)对于填报问题范畴的要求。要求回答每个问题。如果合适的答案是零或无则填入0。(3)对主校和分校的处理办法。要求统计项目中的数据尽量来自主校的图书馆。对分校进行明确定义,并在填报时对分校的数据是否被包括加以注释。(4)对分馆进行明确定义.(5)规定解释性脚注将被纳入公布的统计数字内。此外,具体说明中对几乎所有的统计项目都有详细的说明,并对一些专用名词如“连续出版物”等给出了明确定义。

  1.2统计工作说明和统计项目更新及时迅速

  ARL统计项目的设置以NISOZ39.7为标准。NISOZ39.7第一版于1968年颁布,并于1983年、1995年和2004年更新了版本.2002年后,Z39.7根据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对电子资源的统计。由此可见,ARL统计工作所依据的统计标准本身就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完善的,这也决定了其统计项目会随着标准的完善而不断更新。

  此外,ARL的统计工作说明文件和统计项目填报表均为逐年,这样便保证了工作说明和填报项目可根据标准的变化或图书馆的具体发展要求及时更新,确保了工作说明和统计项目的与时俱进。例如,ARL统计说明09-10与80-09相比,在大类目名称上做出了调整,由80-09的“概括说明”(General Introduction)和“细节说明”(Specific In-troduction)改为09-10的“总揽”(General Over-view)和“说明”(Introduction),并增加了页数,使之更便于阅读。

  1.4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ARL在完成统计数据的收集后,会对数据进行完整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并定期出版-系列统计调查报告,如医学院图书馆统计调查报告、法学院图书馆统计调查报告、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性指标等。这些调查报告对了解美国大学图书馆个体发展情况及总体发展趋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数据支持。从而真正实现了ARL统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ARL统计工作机制对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启示

  参考ARL统计工作机制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ARL统计机制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启示如下:

  2.1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标准体系

  2008年7月,由全国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议,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制订的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标准》(GB/T12191-2008)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它的颁布将取代199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GB/T12191-91)。该标准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该标准在实施应用的力度和广度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其在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中的权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统计工作主要通过三个

  途径展开.一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大连博特软件有限公司研制并开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统计与管理软件“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以下简称事实数据库)。该数据库于2001年起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投入使用,是我国目前最权威规范的高校图书馆统计途径,代表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最高水平,笔者以下的论述也多以事实数据库为例。二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每年进行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该统计不是图书馆专项统计,关于图书馆的部分仅有图书馆建筑面积、馆藏图书量和当年新增图书量(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三是各级图书馆管理组织根据研究需要所做的专项统计调查。由于这三种统计途径并未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标准,造成了各统计途径在统计项目设置和数据收集上的不一致,导致统计数据在横向比较时缺乏可比性。

  综合以上情况,结合ARL及美国图书馆统计标准,笔者建议,以《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标准》为基础,借鉴ARL统计工作标准制订情况,以事实数据库为模板,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统计标准,并由教育部图工委牵头,逐步推广至各级图工委及图书馆组织。通过对标准体系的推广,规范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2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

  2.2.1做好填报统计数据前的说明工作

  一方面,包括事实数据库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统计途径并未对其统计项目和统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作出详细说明;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多采取岗位聘用制,统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样,容易导致统计人员对统计项目产生误读和误解,也容易由于同一图书馆统计人员的变动而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参考ARL对于统计填报工作的说明,笔者建议在统计项目填报表中附带一份详细的填报指南。以事实数据库为例,在数据库中加入一份详细的填报指南,指南中注明填报要求、填报范围和各填报项目的详细定义,并要求统计人员在填报前先阅读和学习指南.这样,即可有效减少填报人员对统计项目的理解误差。

  2.2.2及时完善和更新统计标准体系

  我国的《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于1991年颁布,但直到2008年才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并颁布新的版本,这样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统计标准的更新缓慢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统计项目设置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同样以事实数据库为例。该数据库于1999年开发,2001年上线.但直到2006年才由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对其进行了升级。对比美国NISOZ39.7和ARL统计工作相关内容的更新速度,可看出我国高校统计工作在更新上的落后。

  2010年12月,由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牵头.召集全国图书情报界专家,结合之前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ARL和香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统计指标,对事实数据库的统计项目进行修订,并在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图工委秘书处和全体图工委委员的意见后完成修订工作。此次修订,有效地优化了事实数据库的项目设置。笔者建议,以此次修订工作为良好开端,结合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统计标准体系进行及时完善和更新.同时,对包括事实数据库在内的全国高校各具体统计填报途径的项目设置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2.2.3分析统计数据并定期出版调查报告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4

  摘要:文章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前期的调研和筹划过程,分析了学科服务战略目标的设定和因地制宜的学科团队组建的情况,提出学科化服务推出的模式、方式和工作内容范围,总结了学科服务的两大特色以及取得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48-03

  学科服务的创新和推广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正在成为图书馆在新信息环境下创新发展的重要出路和主流业务模式[1], 成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的一大亮点[2]。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了适应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学科资源以支撑学科创新发展,于2012年9月正式推出学科服务。我馆学科服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笔者汇总了我馆开展学科服务创新实践的案例,分别从前期筹备、开展实施(目标制定、团队组建、推出模式、服务方式、工作内容)、本馆特色以及成效和构想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实践和探索过程,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相互探讨,为共同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整体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1我馆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期调研筹备

  我馆管理层以前瞻的眼光,站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到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决心在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馆领导先后多次亲自带队或派馆里骨干人员出外考察学习,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如2011年年底,我馆派出学科服务主要负责人及骨干人员,参加了在厦门大学举办的“CALIS三期建设项目第四期学科馆员培训班”; 2012年5月,我馆派学科服务主要骨干人员参加了立足上海交大的“CALIS三期访问馆员”项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科服务培训学习;同在2012年6月底,副馆长带领员工赴北京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学科服务的调研和学习。通过这些实地的学习和调研,我馆了解了学科服务在管理层面上应该考虑和设计的原则,掌握了学科服务的模式以及工作内容和细节,为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我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情况

  2.1组建学科服务团队,设定学科服务战略目标

  学科服务是一项对工作人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图书情报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都较高的工作[3]。我馆推行学科服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问题。首先,从2006年以来,随着退休人员增加,我馆在不断自然减员,每年新近员工非常有限。其次, 2010年我馆获得第4批查新站资格。我馆查新站设立在信息咨询部,信息咨询部本身肩负着参考咨询及文献传递的大量工作,所以学科服务的开展,很难再启用信息咨询部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我馆在读者服务部,即传统的流通阅览部组建了一个学科服务小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为了保证学科服务的质量,馆里把有限的人力放在刀刃上,确定以点带面,初步以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学科服务的试点学科,确定了切合实际的、面向学校管理层面和学院科研团队的知识服务战略目标,对学科服务目标进行了精确定位[4]。我馆以战略目标为指导,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调整,希望在试点的基础上,积累更多的经验,并在各种条件成熟后向其他学科辐射。

  根据图书馆员工的特点、特长和现实情况,我馆挑选了来自流通阅览部共5名馆员组成我馆学科服务团队。通过两年多的发展,我馆的学科服务团队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流通阅览部门为主体,完全没有咨询部门、查新部门人员参与的一个兼职服务团队。现在我馆的学科服务团队以一名分管副馆长和一名流通阅览部主任为领军人物,学科馆员4人(包括1名新招聘的雇员),培训学科馆员2人,学科协助馆员3人,学生辅助人员2人,学科服务团队人员职称情况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到我馆学科服务团队人员的技术职称呈梯级形态,其中副研究馆员和馆员共占46.2%,是学科服务团队的中坚力量。兼职队伍的优势在于灵活度很高,不会对图书馆现有业务造成冲击,以免协调不好反而影响我馆的现有业务(尤其是我馆的查新业务也是一项新开展的业务)。另外我馆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在流通阅览部门发展了协助咨询馆员和学生辅助人员,这是因为随着学科服务工作的拓展,业务量不断上升,原有兼职人员也明显不够,因此发展了协助咨询馆员及学生辅助人员,来辅助学科馆员完成一些任务。辅助梯队的形成,为学科服务工作的系统深入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力量。在工作量的协调方面,兼职学科馆员减免流通阅览部门50%的工作量,以便更专注学科知识服务工作。目前我馆的学科服务已达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成为我馆深化服务、提升形象的“名片”。

  2.2学科服务的推出模式和服务方式

  我馆在组建好学科服务团队之后,制定了详细的《学科服务工作方案》。在图书馆网站上制作了介绍学科服务的网页,并设立了专门的学科服务工作室,每天轮流有2~3名学科馆员值班。学科馆员制作了读者需求调查表、教授访谈推荐函、学科服务学科总名片及个人名片,申请了学科服务专门邮箱。2012年9月,我馆领导带领学科服务人员一行亲自登门,正式将学科服务团队引荐给机电工程学院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紧接着,学科服务团队又对机械工程学院的各个重点科研团队进行了独立拜访,给他们介绍了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听取了各个团队老师的实际需求并作了记录,与他们建立了QQ、电话、e-Mail等快捷的服务对接,并对院系、重点科研团队老师进行定期联络和需求反馈。我馆对学科服务也采用了校内新闻、校报、工作会议、宣传栏等多种途径的宣传。

  2.3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覆盖范围

  我馆学科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学科咨询和资源建设服务,学科信息培训服务,宏观科研分析服务。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我馆学科服务团队在兼职服务的时间里,很好地完成了以上的学科服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操作规程和服务范式。有些老师和研究生,通过我们的名片,将需求传递到学科服务团队。下面把我馆所做的学科服务工作内容具体的加以阐述:

  2.3.1学科咨询和资源建设服务:主要包括学科咨询类的具体工作,资源荐购、资源推广和提供资源建设的建议。一年多来,我馆分别做了以下工作:①协助科研团队联系购买外文图书、期刊及市场报告等。②为科研团队提供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的原文传递。③进行学科知识库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利用。④为重点科研团队提供论文被引情况证明及报奖证明资料,协助重点科研团队申报重要项目的前期资料准备。⑤提供、更新学科SCI期刊信息、投稿指南。⑥进行科技信息跟踪服务,每月提供科技论文、专利的摘要的ALERT。⑦进行专利发明人的专利分析,为申报不同级别专利奖的申报人提供专利分析报告。

  2.3.2学科培训服务:包括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及特色培训。我馆学科服务团队成员有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馆员,在培训的方式上灵活多变,大部分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展的,主要有以下的模式:①面向学院,对学院的老师、研究生进行信息技能培训。②面向科研团队,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讲座。③面向科研团队及老师,开展一对一操作答疑培训。④开展嵌入式教学,将信息检索课嵌入科研老师的专业课程或毕业设计。⑤根据共同需求,联系企业技术人员来科研团队开展个性化的培训。

  2.3.3宏观科研分析服务:完成宏观科研分析报告是我馆学科服务的一个重点。我馆开展的宏观科研分析主要是针对学校及学科的发展进行选题,通过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情报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较全面、完整的分析报告。这些报告为充实学校行政部门和各科研院系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性的数据依据或事实依据。通常宏观科研分析报告是比较大型的报告,涉及的文献和数据较多,因此基本是团队协作完成。目前我馆已完成和即将完成的宏观科研分析报告有:①《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研报告》。②《基于Web of Science 及ESI 的广东工业大学科研数据统计分析》。③《广东工业大学专利现状与分析报告》。④《可拓学科科研影响力分析报告》。⑤《海外学术人才信息的情报挖掘》。⑥《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学科科研态势分析》。⑦《基于ESI 的广东工业大学主要学科数据分析》。

  3我馆学科服务的主要特色

  图书馆的任何服务都要满足适用原则,要紧紧围绕读者需求来开展。我馆学科服务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本着用户需求至上的原则,开展富有个性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我馆在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在尽量切合用户需求的同时,善于利用与用户联系交流的机会或者在其他场合中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引导和激发用户的需求。例如,学科团队完成的大型报告《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研报告》,就是基于我校当时正在着手进行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学校为此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方案,并成立了创新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我馆完成的这份报告,吸收和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报告中着重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特别是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设置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调研,并对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该报告是我们学科服务小组首次完成的宏观报告,它是我馆在了解到学校的需求后主动提供的知识服务,服务对象是学校相关决策部门。这份报告获得了校领导的称赞,并表示希望图书馆多开展类似的服务。

  有了成功的经验,我馆认识到在学科服务工作中,发现需求、主动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科服务不是以往大家都了解的传统服务,因此,用户有时未必了解图书馆还可以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也不了解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包括什么内容。我馆在开展学科服务的过程中,随着对用户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把握,逐渐认识到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是创建学科服务品牌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我馆在任何时候都注意抓住时机,致力挖掘和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服务,逐渐让用户了解学科服务,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深层次的学科服务为我馆赢得了多方面不俗的口碑,使我馆的服务形象、服务能力、队伍结构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4我馆学科服务的成效与展望

  4.1我馆学科服务获得的认可与好评

  我馆的学科服务开展两年多以来,获得了学校、学院和科研老师的多方认可和好评。在宏观层面上,学科服务团队完成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研报告》《基于Web of Science 及ESI 的广东工业大学科研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广东工业大学专利现状与分析报告》,获得了学校决策层及相关部门的肯定,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给科研管理者提供数据参考。《海外学术人才信息的情报挖掘》是我馆面向人事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的信息挖掘,其中涵盖了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化学院、机电学院、土木学院五个学院共1,000多人的顶级海外华人的通讯地址及代表作,受到人事处的欢迎和好评。在中观、微观层面,我馆对我校原创可拓学科的科研影响力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的《可拓学科影响力分析报告》是基于可拓学科研团队要求我馆为他们的报奖做收录证明,通过沟通了解,我馆完成了这份报告,获得了可拓学科研团队的大力称赞,同时我校科技处也将此报告中的数据作为参考。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还开展了面向学院师生的信息技能培训,分别在我校许多学院和校期刊中心举行了讲座。师生听完讲座后踊跃提问,并表达了希望图书馆也能在另外一些学院全面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愿望。

  4.2学科服务全方位深化图书馆服务

  学科服务的开展全方位深化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在资源建设方面,由于和学院科研团队的近距离接触,资源采购上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和专业建议;学科馆员和科研老师的无缝联系,原文传递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也可为我馆传统的服务建立后备力量,在这两年来,学科服务团队也承担了少量国内外查新、专利查新、专利分析报告及科研团队报奖证明等业务,目前专利分析报告这项任务基本由学科服务团队承担。学科服务团队的成立,为我馆深层次服务挖掘和储备了一定的人才,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目前我馆学科服务团队还开拓了2个信息服务平台:广东工业大学――茂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广东工业大学――番禺节能科技园科技信息中心。这两个信息服务平台为我校提供了服务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平台,也是我馆积极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切实为茂名市、番禺节能科技园的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研信息服务,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端。这也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仅服务于高校,同时也可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不仅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精神。

  5结语

  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因地制宜地制订符合图书馆馆情、适应学校科研发展的学科服务战略规划,是高校学科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引导和激发用户需求,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咨询及信息分析和整合服务,是高校学科服务工作深化的关键;构建学习型的高效率学科服务团队,多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高校学科服务工作良性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ZK(#]初景利,杨志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J].图书情报工作,2012(11):5-11.

  [2]初景利.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与突破[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4):l-4.

  [3]陆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4):59-63.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5

  论文关键词:福建师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具有功能强大的检索平台,不受时空限制,支持多用户使用,而且容易电子编辑,传递迅速,以便利性和高效性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笔者根据多年在信息技术部工作的切身感受,报告了本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对数字资源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报告。

  一、福建师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报告

  福建师大图书馆首先购买的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在用户的迫切要求及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在仓山校区组建了数字信息检索中心,共有245台电脑,分为三个区,主要是多媒体培训教室、检索区和上网区。在2006年旗山新校区继续组建了540多台电脑的数字信息检索中心。为了吸引用户充分利用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在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区实行优惠收费,并配备资深馆员专门负责解答用户在查询数据库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每个区,只要你点击IE都可以弹出我部为用户定做的本信息技术部网页,主要是指引用户进入数据库电子资源、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有益的导航等。为了满足用户教学和科研学习的需求,近年来我馆积极购买了各种中外文论文数据库,自建一万多条的随书光盘数据库和本校的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随着电子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的业务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增加横向联系。开展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开发,参考咨询服务,知识领航等项目上。福师大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要由原有的信息部和技术部合并在一起,有专深的信息咨询服务专家,又有图书馆业

  务深厚的技术高手,由他们的传帮接代下,并根据图书馆网络的进一步扩充,,招收计算机

  网络人才,强大了图书馆网络配置管理能力以及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器的配置与维护,并创

  造很多机会让他们不断开创很多技术先河,有随书光盘挂接在书目数据库,先压缩再上传上

  服务器的书目数据电子资源链接上,对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做了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对

  硕博士论文建库,将论文统一PDF格式,利用清华的TPI技术进行网络提交的改进,使硕

  博士论文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更好。要想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我馆积极建立馆际联系,于08年引进馆际合作系统,由计算机网络专家组装馆际合作系统,信息咨询专家负责使用,使馆际互借传递取得规模化的发展。同时积极加入高校馆际合作QQ群,使馆际合作工作实时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如我馆在查找论文被SCI、EI数据库收录的情况时,由于我馆没有这些数据库,需要和厦大联系,这时通过QQ可以实现第一时间获得用户被SCI、EI数据收入的电子资源。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主要是通过图书馆主页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为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编制指南性资料,并链接到图书馆主页的显著位置,同时放在相应电子资源简介页,积极开展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培训,把培训课件放在主页上,开设一个网上课堂的栏目,提供电子资源专题咨询服务,在网页的每个电子资源的入口提供网上咨询的入口链接。

  随着大学城联盟建设的发展,一个区域需要建立负责电子资源建设的专门机构,对各成员馆的电子资源配置及达到支持和加强电子资源利用的目的,进行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实现联合保障、利益互补的务实合作,各馆要根据区域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计划来进行本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从网络整体实施数字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整体建设区域内高校数字资源保障系统。

  二、福建师大字资源利用问卷调查报告

  研究用户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对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上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08年在旗山校区来馆用户对数字资源利用的问卷调查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对图书馆目前购买的数据库资源的满意度达到74%,满意度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有17.8%的用户对数据库资源不了解,说明有接近两层的用户基本没用过数据库,图书馆对数据库的宣传做的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刚入学,对数据库或电子图书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要加强对新生的电子资源的利用教育,图书馆通过网上通知、主页宣传、检索培训及学科联络员深入院系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电子资源及其服务,让他们第一时间认识图书馆有丰富的电子资源,了解电子资源的轻松好用,掌握电子资源的各种基本使用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主要地点选择在图书馆的占54.6%,说明图书馆是电子资源的主要利用场所。我馆已积极配置七百多台电脑组建数字信息检索中心,提供给来馆的用户检索电子资源,基本每天都会坐满,排队现象常有发生,利用率很高,所以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加强对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资源服务器、用户终端的配置等升级改造,加强网络计算机病毒的防控,使读者检索效率更高。

  通过问卷调查,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作业、撰写论文和科学研究,三者分别约占三层,所以我们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从专业教师的教学大纲开始,在新生入学的就有意识的布置利用电子资源完成作业的题目;其次是积极开展毕业生利用电子资源撰写毕业论文的讲座;第三可以选派学科馆员针对某个课题项目开展数字资源的讲座和培训。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不利用或不常利用电子资源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占40%,需要但使用有困难占26.6%,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加大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不仅每台电脑开机首页设置为图书馆网站,在学校主页的新闻栏目上报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培训、数据库试用信息,在图书馆的主页上提供各种数字资源的导引、使用指南以及各种数字资源的培训课件;也可以通过学科馆员制度来实施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利用学科馆员与具体院系读者直接见面机会多的优势尽心尽责做有针对性的数字资源宣传培训。

  参考文献:

  [1]张金凤,刘柏嵩.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图书馆论坛,2008,(3)

  [2]王红.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探讨.图书馆论坛,2007,(3)

  [3]董文鸳,吴娟仙.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嘉兴学院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建设,2008,(9)

  [4]刘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策略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7,(2)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6

  摘 要:分析了国内移动阅读及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现状,阐述了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指出,“移动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最好体现,图书馆应加快新技术推广及应用,大力发展图书馆移动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52-02

  1 移动阅读发展现状

  移动阅读是指使用手机或带有通信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等通信终端进行的口袋化、移动化、个人化的电子阅读行为。阅读的内容既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博客、原创文学等,也包括专门定制的手机报、手机杂志、动漫及各类互动资讯等内容。

  据有关统计,当前全球3G用户普及率达到20%,移动互联网已经超越了桌面互联网[1]。3G上网、互联网手机的概念正在迅速普及。据CNNIC2010年7月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 占网民总数的65.9%[2]。可见,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并将持续、快速地扩大规模。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阅读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据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联合的《2010~2011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3],从电子图书阅读终端来看,以手机为阅读载体的比例从2009年的10.7%激增到2010年的34.8%。2010年,电子图书读者达到1.21亿人,比2009年的1.01亿人增长了20%。易观国际的《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10》称[4],手机阅读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达到45%。此次调研结果显示,手机阅读用户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大专、研究生比例较大,分别为52.1%、19.7%、14.2%,尤其以本科为主,超过一半份额。其次为高中/中专/职高/技校等,初中及博士或以上学历的人群较低。移动阅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没有时间进行传统阅读,而移动阅读具有的优点恰恰可以弥补传统阅读的缺点。移动阅读具有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方便查找图书,环保等优点。只要拥有一个手持电子书阅读器,查找自己想要的图书只要输入书名、作者或其他书本内容,大约1-2秒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书本链接和书本信息。移动阅读还减少了纸张的使用,这也符合目前所倡导的低碳节能生活模式。可以说手机阅读开创了一种高效、快捷、环保的新兴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2 国内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

  国内的数字图书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业务服务进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趋势。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纷纷开展了移动图书馆服务。

  2.1 开展移动服务的图书馆少,以提供基本的业务为主

  高校图书馆对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都有涉及,但从全国范围内看,还没有形成大的潮流。以国内“211工程”院校为样本,在访问的107所图书馆中,只有15所图书馆开展了手机相关服务,占全部“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的13.39%[5]。这说明我国高校图书馆手机服务工作开展还很不普遍,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已开展服务的学校多分布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从调查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提供的移动服务项目主要有短信服务和建设手机版图书馆网站两种形式。短信服务首先包括一些活动通知、新书到馆通知以及图书状态的查询等。这些内容基本上是基于图书馆的OPAC系统所做的增值和开发。第二个比较常见的短信功能是短信参考咨询。第三个是读者指南。主要是针对大学入学的新生,包括图书馆新闻、介绍、到馆路线等。再一个是图书馆的常规搜索,可以提供检索、注册、登记认证等。

  对于建设手机版网站这种方式应用范围不广。在调查的国内107所高校图书馆中,只有6家开通了手机版图书馆网站[5],除了提供各种查询任务外,还为读者提供免费访问本校电子资源的服务。但是手机版图书馆网站大多处于试运行阶段,网络运行尚不稳定,功能有待开发。

  2.2 提供的服务及渠道单一,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开展手机图书馆服务也是以基本的图书馆业务为主,主要开展短信服务,包括简单的信息服务和馆务介绍,而且有些图书馆只停留在简单的短信应答阶段,这种服务需要读者先发起请求等待回复。整体来讲,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未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基础环境。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尽管不少学校已经出现了手机图书馆服务,还远远没有展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图书馆的内涵――即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查阅图书馆资源。

  3 图书馆延伸服务

  3.1 延伸服务概念

  延伸服务的概念是从经济领域兴起的,自2007年起,国内图书馆行业开始关注延伸服务。2007年5月,由文化部主持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天津召开。2008年4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浙江嘉兴召开“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高层论坛”,会议围绕分馆模式对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进行研讨。2008年5月,由甘肃省图书馆等机构在天水市联合举办了“全省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专题讨论会”。2008年6月,在上海市召开了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讨会,会议达成――“图书馆延伸服务浦东共识”。2009年10月,由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学会、文化共享工程山西分中心在阳泉市举办了“山西省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馆长研讨会暨文化共享工程技术服务经验交流会”。

  王子舟教授认为图书馆具有三大基本功能:知识存储、知识检索和知识优控[6]。图书馆的一切服务都是紧紧围绕这三大基本职能展开的,因此图书馆服务实质上就是帮助读者获取更适合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图书馆的延伸服务是相对基础服务来说的,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就是图书馆在实现基本知识服务功能的基础之上,利用本馆的文献、馆员、设备、馆舍等各种优势资源,为读者提供外延。

  3.2 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时间延伸、空间延伸和内容延伸[7]。时间延伸是指图书馆在基础服务时间之外,利用各种方式延长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时间。比如开放时间延长、设立自助借还书系统、利用网络平台延长服务时间等。空间延伸就是指图书馆在馆舍之外为读者提供各种知识服务。例如流动图书车模式。内容延伸就是指图书馆利用现有的馆藏资源、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组织图书馆员、专家学者和读者等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开发而提供给读者的各种附加服务。例如自助打印复印服务、自助手机短信提醒服务、会议室借用服务、数字加工服务等都属于利用设备资源提供延伸服务。图书馆开展读书周活动,利用读书周聘请专家讲座等。

  高校图书馆在延伸服务方面虽然形式多样,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服务对象单一,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及职工;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呈个性化、层次化发展,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积极推广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含量,使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

  4 移动图书馆与图书馆延伸服务

  4.1 移动服务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最好体现

  在经历了十余年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后,“移动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形态。移动阅读克服了需要电脑、网络以及固定位置才能阅读的限制。图书馆将因为引入移动数字阅读而扩大使用范围, 发挥更大作用。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可以节约读者时间,盘活图书馆资产,加大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价值。可以说,“移动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最好体现。

  据《2010~2011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电子图书读者的近80%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以手机阅读为主。在电子图书类别上近50%是教育科技类图书。购买电子阅读器的人群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或需要阅读大量文献的学术研究人员。高校图书馆馆藏大部分为专业图书、期刊、论文,有浓厚的学术色彩。可以预想,如果“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在学校图书馆普及的话,不仅能盘活图书馆资源,还为学术研究者开辟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子图书、电子阅读器的行业发展。随着3G网络的推进、智能手机在高校的普及,移动图书馆将是中国电子图书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4.2 移动图书馆服务能充分利用馆藏数字资源,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

  当前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利用率却不容乐观。首先,由于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读者对于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不清楚,读者习惯通过网络获取各种资源。其次,各种数字资源均有各自的检索方式和阅读条件的要求,包括各种浏览器、阅读环境,检索时的组配方式等制约着读者的查询要求。这样,大大增加了用户检索和利用数字化信息的难度,从而影响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面对日益丰富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查询数字资源的统一检索平台,简化检索操作,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应该关注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利用和发展。

  移动图书馆的完整应用服务,除了简单的短信通知服务外,最主要任务是解决图书馆的各类数字资源可以在移动设备上统一检索和全文访问的问题,读者可以对需要的文献随时随地查看。从读者角度看,移动设备的便捷和随时在线的特点,可以使浏览信息变得更加及时和随意,同时还能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应急速查和闲暇时间速览将成为很好的图书馆扩展服务。

  4.3 移动图书馆将成为新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

  移动图书馆服务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动。比如科研人员或老师检索到有学术价值的文献,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分享给他的科研团队或学生;同学之间也可以就某本新书或某个新的学术动向通过短信的形式推荐和评价,这样就实现了知识的快捷共享。随着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逐步发展,移动图书馆将成为一种新的专业学术交流、学习平台。

  5 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理想目标就是信息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图书馆的任何图书资源。借助3G移动通讯技术及高速无线网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应加快新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逐步使这一目标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搜狐IT.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越桌面互联网[EB/OL].(2010-4-19)..

  [3] 读吧网.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EB/OL].(2010-4-18)..

  [4] 百度文库.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10[EB/OL].(2011-2-22)..

  [5] 马爱芳.我国高校图书馆手机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211工程”院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87-90.

  [6] 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科技查新;嵌入式教学

  一、引言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1974年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时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涌现,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素养也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包括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团体的一系列综合能力”[1]。如今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检索、获取、使用、传播、共享、评价等能力,也包含了对信息及知识内容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是无法达成的,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则能事半功倍。

  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2019年3月1日至15日,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10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8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为主、以专题讲座和培训为辅的传统模式,还很少开展嵌入科研和教学的信息素养教育;在被调研的18个高校图书馆中,18个馆均有面向师生的关于数据库使用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有17个馆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有12个馆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只有广州大学图书馆进行了基于科技查新的嵌入式信息素养的深度实践。

  三、广州大学图书馆以研究生开题查新为载体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一)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工作的开展。科技查新是指以反映查新项目主题内容的查新点为依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以获取密切相关文献为检索目标,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2]。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对选题方向、实施方案等的修正调整都是以文献检索、获取、研读、综合分析对比为基础的,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开题查新服务可以将信息素养各种能力的培养嵌入到学生的科研和学习中,是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广州大学图书馆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服务与一般的科技查新服务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不仅仅是项目委托人,而是要参与到完成报告的每一个环节,是完成报告的主体,查新员的定位是指引和辅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二)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的成效。2013年3月至2019年5月,广州大学图书馆先后为来自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学院和数学学院的506名研究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论文开题查新服务,指导研究生熟练使用检索工具、全面准确地收集文献、深度阅读并综合分析文献,进而调整选题方向、提炼创新点、优化研究方案,显著地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效率,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的肯定和好评。(三)经验总结和方案优化。广州大学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两点:(1)采取了合作式教学,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是基于图书馆与相关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图书馆在开展研究生开题查新服务前,有针对性地推广普及科技查新服务,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的支持,2012年10月,研究生处拟定了《广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查新暂行规定》,要求理工类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开题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和科技查新报告,各相关院系也在研究生开题前积极配合图书馆安排学生参加开题查新培训,开题查新过程中查新员与研究生导师之间也有频繁的互动交流。(2)采取了体验式学习。不同于传统文献检索课与应用剥离的模式,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检索、评估、使用等技能的学习是依托也贯穿于具体的研究任务(论文开题)中,老师的教学是问题导向式的,学生的学习是深度体验式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因而掌握得更全面而深刻。广州大学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存在两个局限有待改进(图1虚线框部分):(1)因广州大学图书馆没有开设文件检索课,学生的检索技能较差,导致个性化辅导环节效率较低,存在很多重复性讲解,可充分利用图书馆既有资源,比如推送数据库使用培训、各种专题报告、微课资源、慕课资源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辅导效率。(2)因人力资源有限,未能好好利用用户反馈系统。开题报告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结束,重视用户反馈,提供追踪服务可使信息素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能累积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优化现有流程和模式。

  四、启示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尸检报告;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PEST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26-02

  高等教育的兴起显著加速了图书馆学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被形象地誉为“大学的心脏”[1],另一方面其在信息社会中的命运又堪为人忧:BrainT.Sullivan的《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2](以下简称《尸检报告》),就为现代图书馆人敲了一记警钟。

  一、倾听《尸检报告》发出的呼救

  《尸检报告》指出:高校图书馆将会消亡。主要原因有:一是过时的传统馆藏;二是聊胜于无的图书馆培训;三是被纳入普通教育的信息素养;四是信息技术部门亦囊括了图书馆工作;五是销声匿迹的参考咨询服务;六是经济压力造成的服务质量低下[3]。

  由《尸检报告》引发的争论与反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者认为:图书馆业的确正在衰败,其原因在于:与学科建设脱节、经费匮乏、故步自封等;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随之取消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源,那么图书馆员也就失业了;即使加大宣传力度或发出“请关注我”的恳求,却并不能摆脱其尴尬处境。

  反对者则为其贴上了刻薄无理、哗众取宠的标签。认为报告中说的“培训和馆藏过时”言过其实;普通教育课程中包括信息素养教育更是无稽之谈:新技术再强大也远不及“取代谁”;数字资源的完善亦不会是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的魔障:在高校,学生仍需要实体图书馆作为文化传递、学习交流的中心;经费欠缺仅是让图书馆“病了”,远不及“消亡”。

  更有中立的述评认为:《尸检报告》虽有耸人听闻、哗众取宠之嫌,但所指出的问题是图书馆人无法否认、无法回避的。正如兰开斯特曾很失败地预言了无纸社会的到来,但这一失败的预言给人的启迪远远大于惊悚。图书馆若要长生不老,唯一的道路就是因变而变。

  何谓“尸检报告”?医学解释是:对已经死亡的机体进行剖验的一种医学手段,通过检查尸体的病变查明死亡原因,并运用病理解剖的有关知识诊断发病诱因,进而形成的书面表述。《尸检报告》是以预测的形式出现的,是一记警钟。1977年兰开斯特“无纸论”语言的破灭正说明了图书馆的免疫力,其间现代图书馆也实现了数字化、虚拟馆舍、兴建了电子阅览室、数字资源7*24的全开放式服务。正所谓“历史不能假设,未来大胆预测”,有了这一警示性预言,图书馆人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

  二、PEST分析-高校图书馆不会消亡

  图书馆“消亡论”主要是受了技术决定论的影响。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代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但同时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PEST(Politics-Economic-

  Society-Technology)分析是战略管理的基本工具,旨在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

  (一)P-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未了

  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国际图联将其概括为:一是为人类保存文化遗产;二是社会教育的开展;三是科学情报的传递;四是智力资源的开发等。于是,没有一个图书馆能说自己完成了历史使命。对于“高校图书馆使命”[4]一词,欧美5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中至少23所高校有所提及,汇总为7个方面。

  ■

  由此可见,图书馆应当自信地作为高校的支柱之一,通过思考和创新,为读者主动提供优质服务,成为高校科研教学不可或缺的助手,成为师生的学术交流中心和学习科研空间。

  (二)经济的(Economic)

  从经济学原理上讲,图书馆成为文献中心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分工产生效率。文献的长期积累和储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足够的空间,实体图书馆作为现代学习、交流中心,完美、宽敞的现代化馆舍完全可以满足条件;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组织需要专门的知识队伍,将专业的事交给专家来做,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二是规模效益。套系文献价格昂贵,个体鲜有用到其中的哪一部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大批地、系统地购置。而作为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斥巨资批量地、系统地购进纸质图书、电子书、数据库等,对于上游供货商又有了强大的议价能力。三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图书资源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读者效用的实现并不会减少图书的价值,图书资源可以多次、无衰减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三)社会的(Society)

  十年来,本人所在的高校先后对近20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图书馆是校园里学习研讨、读书交流的最佳去处,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开设更多的阅览室,希望阅览室开放的时间更长;另外,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笔者所在的大学图书馆连续七年针对市民的4 000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的市民强烈表示业余时间愿意到图书馆去看书、充电。大学生的75%,市民的52%都认为到图书馆看书学习特别能找到感觉,人多学习气氛好,容易进入状态。可见,图书馆除资源服务以外还有环境服务,以其充满人文情感的气和场,是其他任何场所都无法替代的。

  (四)技术的(Technology)

  新技术是把双刃剑,高校图书馆有可能为剑所伤,亦可以乘着技术的翅膀拔剑起舞,数字图书馆便是很好的出路。自1993年的英、法两国的数字图书馆发轫以来,先后有美国、日本等国加入了“e-lib”重点计划,2009年在巴黎正式启用的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更是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里程碑;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逐步在理论研究、标准体系、技术研发、资源建设及信息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并逐步完成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开世览文、CADA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大型数字图书馆工程。自此,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浪潮便势不可挡了。

  三、高校图书馆长足发展的战略方案

  当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长足发展的战略方案包括。

  (一)大力推进图书馆数字化进程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首先,图书馆人应秉持着标准统一、文献专有、共享互补,把自家现有资源实现数字化;其次,充分利用好各项网络资源、共享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再次,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面前,高校图书馆人应着力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素质,加强兄弟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诚团结,共建虚实结合的馆藏资源、传统与现代化有机融合的办馆模式,有理有节、有条不紊地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

  (二)深度嵌入教学、科研

  未来科研过程的演化不仅体现在每个科研人员的计算机能查询图书馆的网站及电子期刊文章和电子图书的内容,而且图书馆员还将嵌入到各个院系,与科研人员在其所在的研究领域展开合作。图书馆员能否走出图书馆进而嵌入教学科研过程,顺利走完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是对图书馆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实行学科馆员制,分散式或是挂靠式[5]的管理模式都能有效促进学科馆员的培养,促使其隐性知识向显性化的方向转化[6],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如:RSS、Blog、WiKi等等)实现学科馆员与用户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

  (三)打造可移动的图书馆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移动设施日益普及,其功能也空前强大,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资源与服务使命之一,图书馆必须重视移动服务[7]战略。正如KlausCeynowa勾画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框架:OPAC和网站等基础服务的移动化,特色馆藏呈现的新场景,多种设备解决方案,获得在整个网络空间的显示度,拓展现实(真实世界的视觉表现),通过完全渗透性的互联网,实现日常生活信息的全集成,从而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图书馆。

  (四)创新服务模式

  当前所处的信息大时代,高校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是极为丰富的,除馆藏纸质文献外,尚有数据库、电子期刊、博硕论文库乃至网络上的免费资源,文献载体也已由单一的纸质扩展到光盘、电子出版物、共享数据库等,具备强大的资源支撑;资源建设方面借助地区文化优势创办别具一格的特色数据库;同时坚持“开放、合作、共享”,与兄弟高校、兄弟馆之间密切合作,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8];依托技术联盟[9],搭建统一的共享检索平台,争取为读者提供借、阅、咨询、检索“一站式”跨库检索。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消亡说是悬在图书馆人头上的利剑,图书馆人敬畏现代技术,更应该对图书馆的未来充满信心,技术不可能取代学术,虚拟不可能取代形神,高校图书馆形神兼备,学术并重,名副其实,这一切都不可能被取代,其存在将源远流长。也许,书不再是将字写在纸上的书,但书终将是书,高校里图书馆终将是图书馆。图书馆是高校的附属机构,虽不直接产生效益,但一个“因变而变”的图书馆对所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来说举足轻重,图书馆的长足发展便是所在高校的生长状态。

  参考文献:

  [1]SHERA.J H.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for librarian-ship.New York: Becker and Hayes,1972: 143.

  [2]Academic Library Autopsy Report,2050[EB/OL].(2011-01

  -04)[2011-01-06].http:// /article/Academic-

  Library-Autopsy/125767/.

  [3]冯佳,张丽,陆晓曦.《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解读.图书馆建设[J].2011(2):13-15

  [4]张焕敏,陈良强.国外知名高校图书馆使命、愿景、价值观研究,图书馆建设,2010(9):106-108.

  [5]何琳,刘迎清.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8):94-98

  [6]王萍,王强,周丽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J].情报科学,2010(8):1253-1257.

  [7]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9

  论文摘要:针对学科馆员和科技查新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和科技查新工作的进展,重点描述“以科技查新为导向,培养学科馆员”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提出专职查新人员做兼职学科馆员的新思路,并探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论文关键词:学科馆员 科技查新 南开大学 图书馆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高级专业人员对口服务模式,科技查新是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两者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充分发挥学科馆员在科技查新中的作用,面向科技查新,培养学科馆员,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是南开大学图书馆重大战略调整,是适应新的信息环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新服务模式。

  1学科馆员制度

  1.1学科馆员的缘起

  学科馆员这种服务模式最早源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随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 brarian and Free Guide)等。清华大学图书馆1998年率先推行学科馆员服务,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图书馆相继开展。截至目前,国内已有百余家高校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

  1.2学科馆员现状

  目前,由于各个高校对图书馆人才引进重视不足,导致学科馆员人才匮乏;馆员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因而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另外,待遇低,留不住人才,造成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使学科馆员制度流于形式,服务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科技查新

  2.1南开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

  业务开展科技查新是国家科技部为避免科研课题重复立项和客观地判别科研成果的新颖性而设立的一项工作,由具有科技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承担完成。查新机构根据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要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提供有偿的科查新服务。

  1989年南开大学成为全国最早使用Dialog、ESA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的用户之一,一直联合有关单位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同时凭借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其它科技查新单工作站。目前,南开大学查新站开展的主要服务:科研立项;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专利申请;技术咨询(技术的引进与转让、新产品开发、专题调研等);其他(博士论文开题等)。我馆查新站根据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制定了自己的查新制度,同时制定了查新工作流程。其主要程序包括委托人提出查新委托一查新受理一订立合同一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策略一查新检索---草拟查新报告一审核查新报告一形成正式的查新报告一提交查新报告一文件归档(纸质文件、电子文件)。一项国内查新报告的正常周期是5个工作日,一项国内外查新报告的正常周期是l0个工作日。

  2.2科技查新员的服务素质

  南开大学的科技查新人员均为专职,具有一定的情报知识、查新检索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有能力协助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和人员确定正确的查新点、选择或者更新适当的检索关键词。查新人员要对查新数据库、相关文献的确定和对比文献的筛选做出明确的判断,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文献判读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面向科技查新培养学科馆员

  南开大学图书馆将科技查新和学科馆员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统筹兼顾,发挥查新服务与学科馆员制度相结合的优势,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一方面,查新课题往往都是各学科各专业的前沿和尖端问题,查新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对研究人员多年的科研成果进行消化理解,再对查出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做出有关课题新颖性、先进性的评价。学科馆员主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进行课题查新,这样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课题要点,做起来得心应手,很好地保证了查新报告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科馆员和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所服务的学科有了深入的了解,熟悉学科研究的方向和前沿,一些学科馆员还通过定题服务等直接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因此,让查新人员兼任学科馆员,在长期的学科对口服务中,有助于拓宽其专业知识面,打下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从而提高查新工作的质量。

  3.1科技查新与学科馆员对接的可行性

  学科馆员和查新员都是为特定专业学科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的,两者在服务对象、服务目的和服务流程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从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服务流程等方面来看,查新人员完全能够胜任学科馆员的工作。因此将科技查新与学科馆员制度结合起来,具有可操作性。

  3.2南开特色的学科馆员制度

  南开大学图书馆是国内最早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大学馆之一.其初衷是为教学科研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自2002年开始实行,由具有相应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背景的资深馆员担任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均为兼职,多数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科背景涉及数理化文史哲等,少数为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经过6年多的发展和摸索,我馆学科馆员制度日臻完善,开展学科化服务,以学科馆员为纽带,组织、融人、服务、提高一线用户的利用信息能力,提高对多方信息的集成、组织和保障能力,力求为各学院各研究所提供更深入的学科化服务。我馆的图书馆讲坛“系列专题讲座”已成为颇受读者欢迎的品牌服务。

  2008年10月,在图书馆统一部署下,学科馆员以人才库建设为切入口,以E—mail、电话等形式联系对口院系主管教学和图书资料工作的院系负责人,在院系的积极配合下,深人科研一线,了解需求,互相交流,寻找建立图书馆与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学科馆员们秉承“资源到院系,服务到个人”的理念,深入到各个院系,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并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作了进一步的推介,与科研人员充分互动交流,这更有助于提高学科馆员今后的服务水平,加深服务层次。

  3.3科技查新与学科馆员统一的可操作性

  南开大学科技查新人员均为专职,兼职做学科馆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图书馆人员短缺问题,而且丰富图书馆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3.3.1人员配置。以我馆为例,我馆查新员具有很强大的专业背景,有负责化学化工方面的博士,有负责生命科学查新、数学查新的硕士等,参加过由科技部和教育部委托相关机构组织的培训和资格认定,拥有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保证了查新工作的质量。同时,由这些专职查新员来兼任相关专业学院的学科馆员,由于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情报分析研究能力,可以直接深入到课题,为课题研究提供高层次情报分析服务。

  3.3.2绩效考核。查新人员的考核分为自评和单位考评两级,均包括月考核和年考核,自评分数只作为单位评分的参考。馆里成立专门的考评小组(由馆领导、部主任组成),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创新意识、工作态度、工作量、出勤、工作绩效等方面。查新人员的考核结果按照“自我评价30%+职工互评30%+部主任考核40%”计算。考核小组在审核时充分考虑工作业绩与工作表现,以及考勤等因素,最后确定查新人员考评结果,进行汇总,并建立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作为调配、培训、职务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将职工报酬与之挂钩,突出考核结果的权重,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科技查新,激励查新人员的工作热情,维护图书馆行业的自信心。

  3.3.3继续教育。针对查新课题的不断提升和拓宽,加强学科馆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就愈发凸现其重要性。学术讲座、专题研讨、进修访问、岗位轮换也是知识更新的常用手段,但其学员的覆盖面不广,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学习的持久性不长。有组织地开展制度化非学历教育并融入激励机制,是一条持续提高专业馆员业务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新途径。对于非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馆员,接受图书情报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更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图书馆调查报告篇10

  1图书馆员专业化实现途径

  1.1专业课程认证

  目前,取得高等院校图书馆和信息专业学位或文凭已成为进入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行业从事专业工作的入职资格。ALIA作为全国性行业标准组织,负责对大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认证。目前有10所大学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认证课程,有17所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认证课程。ALIA课程认证与会员类别相关联。已学完认证课程并取得学位或文凭,同时符合ALIA章程的入会申请者可直接获得专业会员资格,其中学士学位、研究生文凭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可获得馆员会员资格,职业技术教育文凭获得者可获得图书馆管理员会员资格。上述两种会员资格通常作为从事图书馆和信息专业工作的必备条件。

  1.1.1认证目标2013年ALIA的课程认证综述表明,课程认证的目的是促使图书馆与信息专业教育提高质量,确保学生能体验到高水准的课程,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并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2]。为使未来的专业人员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专业教育必须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和捍卫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伦理价值;理解用户信息需求和动态的信息环境特点;理解本行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为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注重专业研究、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3]。

  1.1.2认证原则与标准课程认证关注的重点是确保课程质量以及课程与当前和未来专业实践的相关性。认证要求:课程包含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科目,以确保最高标准的专业实践;课程项目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合格教师和优良的设施设备,制定了质量控制政策;通过课程项目与本行业之间的协商机制,使课程获得来自行业的建议和支持;鼓励和促进教师与本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交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促进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作为审查依据的认证标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入学要求、学生支持。(2)课程内容:科目设置、课程实施、学习活动。(3)学生考评:作业、实习、学前资历认可。(4)师资力量:教师数量和专业水平、授课资格、交流与进修。(5)资源配备:设施和设备、信息与通信技术、图书馆与信息资源。(6)质量保障:设立课程咨询委员会、开展课程评估。(7)政策机制:课程对学校战略重点的体现、教师科学研究支持[5]。

  1.1.3认证方法与流程申请课程认证的学校需要提交回应上述标准的文件,并通过由教育机构相关人员、ALIA教育项目负责人和本行业从业人员组成的考察小组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审查,审查结束后ALIA将考察报告提交给该校以正式确认认证结果。课程认证一般为每五年一次,为确保长期质量,已获认证的课程项目还需通过提交“年度课程报告”的方式接受监测。所有认证和监测过程都由ALIA记录在案,有据可查。获准认证的课程会在ALIA网站上进行公布,并与提供课程的学校链接,以供有意注册的学生和有意招聘雇员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选择参考。具体认证流程为:学校提出认证申请ALIA向学校发送文件,包括认证指南和调查问卷确定考察小组成员学校返回调查问卷和有关文件考察小组成员审阅文件向学校发送认证考察计划实地考察形成考察报告向考察小组成员发送报告初稿以供审阅和修改向学校发送报告初稿以供事实核查向ALIA理事会提交正式报告向学校提交正式报告和理事会认证决定。

  1.2职业资格认证

  1.2.1认证条件与方法“职业发展计划”是ALIA开展的一项鼓励专业人员参加学习活动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进而获得职业发展的项目[6]。参与该项目满一年并符合相关条件,馆员或图书馆管理员会员即可将会员类别升级为“注册专业人员”,满三年并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获得“注册馆员”或“注册图书馆管理员”专业资格。参与该项目的会员需制订计划并参加相关学习活动以获得规定积分、记录和总结活动情况,并接受抽查。ALIA每年随机

上一篇:青年作家笔下的家庭伦理叙事分析
下一篇:精 [电影推荐]在这部最近最红的电影里,20个细节告诉你什么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