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1篇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指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这三要素组成,爱情的三要素就像一个三脚架,三者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爱情是一种平衡结构,其核心是自信,爱情能推动自我完善,爱情是人性的学校,在爱情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1] 而针对大学生来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呈现浪漫性、易变性、多元性、突击性的恋爱特点。[2]也有研究认为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常伴有轻视恋爱结果、注重恋爱过程;缺乏理性、盲目跟从;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摆脱孤独寂寞、填补心灵空白的心理误区。[3]究竟这些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章从哲学层面探析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从心理学层面探析的文章分析很浅显。处于“第二次断乳期”的大学生们,产生这种心理误区不仅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并且还和其自身内在心理因素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本文着重从人格特点、依恋方式、认知偏差、人际交往能力的角度探析大学生产生恋爱问题的原因。目的是为了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恋爱观和心理成熟程度、对异性或恋人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客观、正确、全面的估价。进而能够通过恋爱问题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学会合理地分析解决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格特点与大学生恋爱

  心理学界将人格定义为,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4]。人格特征是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人格特征包括气质类型和性格倾向,而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类型又影响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及恋爱表达方式与程度。在大学生的恋爱交往当中,人格更是其中重要的心理基础。它就像一个潜藏在内心的“自我”,无意识地影响爱情的价值观、恋爱态度、恋爱方式等方面。

  首先,人格特点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表现在人际吸引方面。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较容易得到异性的喜爱,在人际交往的理论中,个性品质是决定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5]。或许有些同学有这种疑惑:“为什么他(她)有那么多人真心地喜欢,但我就没有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她)的人格特点起了关键作用。因此,在渴望一份真诚恋情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另外,除了人格完善,具有吸引力之外,性格相似与互补也是恋爱得以长久的一个因素[5]。但由于我们的情感来之匆匆,因此,相互了解后因为性格不合而最终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体现出了大学生恋爱草率的特点。

  其次,人格对恋爱更为深刻影响的表现是,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对待恋爱的方式、恋爱表达的方式、处理与恋人关系的方式、恋爱情感的表露程度大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性格内向者在恋爱中多表现为情感体验深、被动、冷静、悲观和谨慎;而外向者往往主动而狂热、开朗而冲动[6]。有研究表明,在人格特质方面,易冲动、任性、喜欢浪漫幻想、稳定性差、敢为性强、独立性差、紧张性强的个体更容易陷入“网恋”[7]。

  再者,恋爱双方已有的人格状况往往直接影响着恋爱的质量,不良的人格特征甚至会导致恋爱畸形发展或失败。如有些大学生由于过去形成的诸如孤僻、退缩、冷漠、自卑、冲动、暴躁、骄傲、虚伪、自私以及不负责任等不良人格特征,对恋爱有消极的影响,在失恋的处理上表现得更为明显[8]。其中,自卑的人格特点容易导致产生孤独和压抑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情感采取敏感的态度。这种人格的个体还容易在处理恋爱关系时孤芳自赏,又或者发展为爱情虚荣心理,进而掩饰自己的自卑情绪[6]。又如,叛逆型人格的大学生,在处理恋爱关系时,通常以“叛逆行为”“对立态度”来作为表达与众不同的恋爱个性方式,以借此获取他人的关注,如过分开放、滥交朋友、过分追求性体验、只追求“曾经拥有”的恋爱等。

  依恋方式与大学生恋爱

  依恋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最初专指婴儿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后来逐渐扩展到了成人领域。依恋一般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依恋具有安全性(即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感到安全愉悦)、分离焦虑性(面临分离时则会产生分离焦虑)、对象的有选择性、身体的亲近性、深层性、持续性等特点。在儿童依恋的扩展上,成人依恋指成人对其童年期依恋的回忆和再现,即当前对其依恋经历的评价[7]。因此,孩提时我们对母亲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模式是影响成人以后依恋风格的关键因素。

  1987年,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r发表了一篇论文《浪漫的爱情可以看成是一种依恋过程》,第一次将依恋理论运用在成人恋爱关系的探讨上,随后研究也逐渐发现,依恋理论是成人恋爱、婚姻关系最具有说服力的依据之一。依恋模型预测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他人那里都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那么人们就比较可能要保持这种关系[4]。依据依恋理论,审视当前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发现依恋风格对大学生的恋爱模式、特点有很大的影响。

  当前,广泛认为成年人的依恋有四种类别,即安全型、过分投入型、淡漠型、恐惧型。其中,后三种类型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最为持久。这四种不同的依恋风格通过与恋人的沟通方式、解决冲突的方式、情绪调节的方式、认知归因的方式来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效果[9-12]。

  安全型。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研究发现,此类型的个体对待恋爱的方式是比较成功的,其会更多看到与恋人在一起的好处,不回避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正由于对恋人的充分信任,发生婚前的情况也比较多。成人依恋是其对以往依恋经历的评价,因此,若处理不当,也很容易由于婚前的不良后果这段痛苦经历而导致安全型个体改变自身的依恋方式,逐渐对感情及他人抱以怀疑的态度。

  过分投入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是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以接受的。过分投入型个体常扮演依赖者的角色,且因为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因而容易向自己的恋人施加压力,控制冲突解决的过程,表现出更多不友好的情绪,但冲突后又感觉到内疚和伤害,从而导致恋人的疏远,恋人的疏远行为又会强化他们的不安全感和担心。他们为了寻求安全感,在交往中又会更加控制。

  淡漠型。此类型的人崇尚独立、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否认渴望亲密关系,该类型的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作为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手段。他们较少与恋人亲密接触,认为恋爱关系不必刻意维持也能很稳定,回避情感的卷入、自我表露和相互依赖,压抑与依恋有关的想法和情感。

  恐惧型。这种类型的人常表现出焦虑和信任、害怕和拒绝。他们投入爱情的程度不高,也较少主动与恋人发生亲密的接触,也不愿倾听和处理恋人的烦恼;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容易退缩,对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表现出不自信,常对恋爱进行灾难性的归因,从而容易导致消极的情感反应和冲突不断升级。

  认知偏差与大学生恋爱

  认知偏差即认知失真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在恋爱过程当中也更为常见。容易导致恋爱出现问题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以偏概全、角色认知偏差、过分理想化、自我中心等。

  心理学中有“爱情地图”的说法[13],指我们会容易爱上或追求那些与预先设置在我们大脑中信息最符合的人。或许正因为如此,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常出现在我们的恋爱交往中。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我们很可能只因为对方某一个特征被深深吸引,而忽略了另外你不喜欢但对方却具备的特点;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失恋观,如失恋后认为“天下的男(女)人都不可信”“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世界没有真情在”等,这是以个别事物、个别经历推测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处在社会中是具有不同角色和身份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其不同的社会角色及正确表现这个角色所应有的行为和心理品质。如作为子女的角色时,爱护家庭、孝敬父母;作为学生的身份时,认真学习、尊敬师长;作为国家公民时,爱护环境卫生等。在恋爱关系中,我们对恋爱双方所应该扮演的角色认知不足或错误时,也很容易导致恋爱问题。如缺乏责任感、缺乏平等性、缺乏互相关心、认为男生一定需要负主要经济及恋爱责任、恋人不是朋友关系等,即是对男朋友或女朋友这个角色产生认知偏差而出现的错位爱情价值观。

  富于理想化是我们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13],在爱情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倾向于把它想象得过分美好,表现为将恋爱“理想化”、恋人“理想化”等。但是万物总是过犹不及,过分追求完美就很容易因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过远而导致心理不平衡。如有些同学认为恋爱一定是浪漫的、纯洁的,不容许有任何杂质,若恋爱及恋人的现实与理想中的不相符,他们就很容易对这段感情缺乏信心,以致不满对方的任何表现,甚至会错误地将恋爱失败归因为他(她)不是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而导致的,而忽视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认知偏差还有过分的自我中心[14]。自我中心过强对一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己主义方面,恋人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信任、爱慕和给予,应该是真诚地、平等地相处的关系。因此,若在恋爱中有较强“自我中心”的人,总要求对方围着自己转、言听计从,且很少考虑对方的需要、兴趣、处境和心理承受度,甚至还以对方的俯首贴耳为骄傲的资本,长期以往,恋爱关系难以和谐发展。

  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恋爱

  恋爱关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很多恋爱关系的确立都是从正常异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难。”这里的相处即是人际交往。因此,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恋爱关系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善于交往,与同伴的友谊关系也比较深厚,他(她)就很容易与恋人处好关系[15]。

  概括而言,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人际吸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等方面[3]。而恋爱过程也可简单分为“认识、了解、相容”三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且这三个阶段对我们的交往能力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有助于增加我们的人际吸引能力从而获得他人的喜爱,从而增加相互认识的机会和可能性;其次,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我们相互准确的了解;再者,较强的人际冲突解决能力有助于我们快速、理智、正确地解决在相互了解之后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和谐相容的恋爱关系。

  但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相互沟通及冲突解决的能力。如有些女生在恋爱中总喜欢让对方猜测自己的心思,而男生却不太注意细节,这样信息就不能有效地传达,因而很容易在双方之间产生沟通的障碍;或者信息没有被正确传达给对方,使对方不能准确理解或误解了传递的信息,因而不能作出令恋人满意的行动;又或者使用的沟通方式不恰当,如拒绝沟通、缺乏沟通、不平等沟通、沟通时间、地点、语言不适当等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另外,很多大学生由于认知的偏差,并未意识到沟通对恋爱的重要性,因而忽略了与恋人的经常沟通,更不会创造恰当的机会增加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与人相处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冲突,若冲突能及时、恰当地解决,则可以进一步增强双方的关系,反之,问题日积月累之后,则很容易变成使感情瓦解的蚁穴。而一个人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人格相关联的,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我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再者,由于认知的偏差、依恋风格的影响,以致于我们对待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出现错误或偏颇的归因,进而阻碍了我们准确地解决冲突。

  综上所述,新世纪的大学生恋爱和自身的心理特点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大学生只有通过挖掘自身内在的心理因素,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大学生的感情观,才能实现爱情的积极意义。进而在恋爱的过程中,能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

  参考文献:

  [1]林艳艳,李晓旭.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42-43.

  [2]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

  [3]欧阳江宁.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其引导.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4.

  [4]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06.

  [5]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何希耕.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56-60.

  [7]程燕.大学生“网恋”心理研究――“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及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7.

  [8]王东莉.恋爱: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契机.当代青年研究,1993(2):35-38.

  [9]杨吟秋.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8]江琴.早期依恋对个体未来人际关系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03(3):42-44.

  [10]骆珊.运用成人依恋理论改善情侣亲密关系的探索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古玉.恋人依恋型的交互作用初探.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2]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9-344.

  [13]秦维红.对大学生恋爱现状的一点思考.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9-91.

  [14]黄颖,陈.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心理世界,2004(10):26-30.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心理困惑;类型;原因;对策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23岁之间,从生理上看,他们已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从心理上看,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更加促使他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追求爱情是正常现象。有学者调查统计,大学生中有55.2%的涉足过恋爱。[1]在安徽某高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2.48%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16.76%的学生正在准备谈恋爱。在对待谈恋爱的态度上,有43.43%的学生支持谈恋爱,有51.99%的学生对谈恋爱无所谓,有4.59%的学生反对谈恋爱。在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和网上咨询中,有近40%的问题与恋爱有关。由于恋爱困惑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恋爱困惑心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恋爱困惑的类型

  1、恋爱中的动机困惑

  调查结果中显示有11.9%谈恋爱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和恋爱对象结合,学生恋爱中的动机困惑主要有:(1)内心空虚。大学与中学的学习不同,大学是自主学习,中学则是被动学习。所以,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大学生活无聊,成天无事可做,想通过谈恋爱来打发时间。(2)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了对象,觉得很不错,还有的认为“大学不谈恋爱会留下很多遗憾”。(3)攀比心理。同学之间有已经恋爱的,没有谈恋爱同学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心里很羡慕。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如果自己没有,就很没面子。(4)玩乐游戏。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一些大学生把谈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新鲜感的一种方式,甚至通过频繁换交往对象,来寻求自我满足感。

  2、恋爱中的抉择困惑

  大学生在谈恋爱过程存在着抉择困惑,主要有:(1)友情与恋情。两人本是异性好朋友,但是由于交往过密等原因,分不清是友情还是恋情。(2)学习与恋情。一些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谈恋爱后发现,恋情的维护需要时间和精力,担心继续下去会影响学习,耽误学业;如果断绝关系又舍不得。(3)道德与恋情。恋爱中的人,渴望与对方亲密接触,又担心伤害了对方或者被对方伤害。(4)现实与恋情。有的已经有恋爱对象,但是在大学里又遇到感觉不错的,不知道如何选择;异地恋爱的两个人相隔很远,虽有精神寄托,但是距离使他们进退两难。

  3、失恋

  大学生由于失恋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大学生失恋后拒绝和任何异性的接触,但是内心深处又渴望被别人关怀,很矛盾。有的在遭受失恋的打击之后,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通过逃课、上网等方式寻求自我安慰。

  二、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困惑是在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下产生的。

  1、个人原因

  异往有利于大学生的情感稳定和心理补偿。但是,有些同学却分不清异往和恋爱交往。[2]在异往中,缺乏交往技巧,不能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有些大学生把恋爱当成一切,一旦恋爱受挫,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自杀等。究其原因,这些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在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耐挫力低。

  2、家庭教育原因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一方面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个性强。另一方面,很多是留守儿童长大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在与异往中我行我素,容易产生矛盾与困惑心理。

  3、社会环境原因

  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半独立状态,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其次,大学追求个性发展,校园环境宽松,使他们对恋爱行为的顾虑减少。第三,大学校园是一个男女生集体群居的地方,是一块容易滋生爱情的水土。第四,同学中恋爱风气相互影响,恋爱心理互动感染,增加了恋爱行为的内驱力,但这种内驱力并非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层面上。第五,大量的影视和网络信息中有关情爱的宣传,刺激、诱导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萌动。

  三、处理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建议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但是不提倡不反对不代表不教育不引导。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橱窗、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要让学生认识到恋爱不是摆脱内心空虚与寂寞的手段,也不是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条件,更不是游戏。所以要理智对待爱情,不盲目追求,理性对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利弊,树立健康的爱情观。[3]

  2、指导学生与异性相处

  异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朋友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与异性间的关系,要做到自然交往、适度交往、真实坦诚、留有余地。[4]特别要正确对待比朋友亲、不及爱情的第四类情感。

  3、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恋爱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然而学业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协调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维持双方的恋爱关系。[5][6]无论是在恋中是已经失恋,都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对失恋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老师或与心理老师联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学校感到空虚,无事可做,对大学的生活没有积极的规划,总是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聊之余就想通过恋爱方式来解决,虚耗大学时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应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认真学习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5.142-144.

  [2] 张兆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3-26.

  [3] 马V.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53-154.

  [4] 向莉.当代大学生恋爱状况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朱柱,史红选.大学生的恋爱认识误区及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8-100.

  [6] 卜望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作者简介】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1924)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1922,1952)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1956)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1970)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1972)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1975)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1978)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爱情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处在青春妙龄、充满着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3.1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

  身处大学校园的爱情,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爱情真谛缺乏理解。2.恋爱动机的偏差。3.恋爱道德观念的弱化。4.恋爱行为的非理性化。而对于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王素珍(2003)认为主要有:1.爱情价值观错位;在其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后,发现大学生在爱情价值观方面,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但调查同时显示,也有一些人存在一些问题:①看重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②为了爱情影响学业。③推崇“爱情至上”。④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排他性”认识错位。2.爱情挫折。3.恋爱行为不当。。让人关注的是:如今的大学生“恋爱族”中,真正为爱情而相爱的人并不太多。詹灶福,汪琴(1997)据一项对11所大学近千名大学生的关于“你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回答的依次顺序是:满足生理和发展的需要、充实课余生活、双方接触产生爱情、作为一种消遣、寻求一种刺激、孤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对一行的好奇心、积累经验、为建立理想的家庭而选择伴侣。这一结果应该说是令人担忧的,。黄家兵(2005)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讨其中的心理问题:1、恋爱普遍化与焦虑感并存。2.恋爱“过程体验”的空虚感。3.恋爱轻率而导致的无聊感。

  3.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面对如今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深化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增强恋爱道德观念。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3.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4.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王素珍(2004)则从爱情价值观、爱情挫折和恋爱行为不当方面阐述了调适方法,认为在爱情价值观方面应该做到以下自我调适:1.要学会思考。2.要学会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成才的关系。3.提高爱情的道德修养。在爱情挫折方面,要做到:1.要端正爱情认识。2.要分析失恋的原因。3.要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爱是道德的表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大学生的爱情必须健康、文明、高雅、大方,有利于促进身心发展。

  4.爱情的测量

  综观国内外有关爱情的测量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爱情观念的测量、爱情成分的测量、爱情类型的测量。

  4.1爱情观念的测量

  Rubin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Rubin(1970)认为爱情是可以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Rubin通过项目分析、信效度考验建立了13个项目的爱情心理量表和13个项目的喜欢量表,这是第一个区分喜欢和爱的研究;并确定了恋爱中人们思想的三个主题:依恋、关心和信任。这三个主题创造的爱情心理量表可用来测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情思想强度的大小。研究者们常在问卷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中评估RLS的有效性。

  4.2爱情成分的测量

  1)Davis(1985)曾对爱情和友谊进行了比较和区分,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包括8个主要元素: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和交心;而爱情除这些因素外还包括集束:激情和关怀。研究发现这可以让人觉察到什么时候友谊已经转化为爱情关系,或爱情关系正在逐渐降格为普通的友谊。Davis和Todd在此论基础上设计出了关系评定表(Relationship RatingForm),此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由19个分量表组成,它被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友谊,并能预测不同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哪种类型的友谊。2) Sternberg(1997)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 (decision/commitment)。Sternberg通过比较爱情类型的结构模型和评价这些模型中对多种亲密关系的有效性发展了36个项目、3个分量表的三因素爱情心理量表。3)Yela(2006)使用stemberg的模型作为指导,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最常使用的爱情维度:关爱、、激情、亲密、尊重、承诺和依恋这些维度可以被合成为只有四个成分:激情、浪漫激情、亲密和承诺,并编制了相应的爱情测验量表。量表包含55个项目用来测量爱情模型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用15个项目来评价,每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作答。4)李朝旭等人则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爱情”一词为刺激,让27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再基于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内隐爱情理论包含以下5个方面: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 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5) 王娟(2006)采用问卷法,以中国五个地区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5个维度。编制了包含26个项目的中国人爱情心理正式问卷,采用6点计分,4个项目设为反向计分。

  4.3爱情类型的测量

  关于爱情类型的测量主要是爱情态度量表(loveattitudesscale,LAs)。美国心理学家Hendrick和 Hendrick(l986)依据 Lee(1977)爱情类型理论,编制了包含42个项目,每个类型7项目的爱情态度量表,包括浪漫爱、游戏爱、伴侣爱、现实爱、占有爱和奉献爱6个分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的作答方式。

  5.爱情的影响因素

  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

  5.1不同文化中的性别因素

  David(2003)的一项涉及52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世界十个主要地区中的人们,男性普遍比女性要求性方面的变化和多样性。Roy,Jean(2002)认同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都是受到压抑的。国内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李志和彭建国(2000)在对婚前性容许程度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常常使用“双重标准”,即男女标准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开放些。

  5.2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因素

  Donnellan,Larsen-Rife,Conger(2005)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青春期的家庭特点如何预测成年早期的爱情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关系状况会导致爱情关系能力的不同。家庭中父母的冲突对青少年的恋爱中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并且,早期的家庭关系能预测人们恋爱关系和婚姻是否持久。王娟(2006)采用Olsont等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第二版,共16个项目,后由我国研究者费立鹏等(1991)对该量表进行了三次修订,使其适用中国的家庭环境状况。该量表为5点计分,根据被试得分的高低,家庭亲密度量表将被试的家庭亲密度分成四种类型:松散、自由、亲密和缠结。研究发现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5个维度: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来自于亲密度过高家庭的被试在爱情心理上更倾向于对各个维度有高的感受。

  5.3其他因素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对爱情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恋爱状况、恋爱目的和动机、家庭收入等。根据王素珍(2004)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动机大多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大部分学生认为,谈恋爱是情感的依恋,他们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对恋爱以后有什么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6.爱情心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而国内爱情心理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爱情心理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研究就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6.1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大多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中学生和研究生的爱情心理的较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发育成熟较早,中学校园频频出现学生早恋现象,有关其对爱情的认识,因此,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而研究生虽然在年龄和心智上都比较成熟,但现有很多研究生处于单身,并从而有过恋爱关系,其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6.2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对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存在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理论研究和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上,对于爱情心理形成的原因机制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具体探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爱情心理。如何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以当今中国人的爱情恋爱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国人幸福满意度应该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6.3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单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质的研究虽然能够发现和说明一些问题,但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实证研究。从研究工具来看,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量表可以使用,大部分测量工具要么借鉴国外的量表,要么是研究者自编的量表,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

  针对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爱情心理的理论问题,如恋爱观、爱情心理教育、结构模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关注,但是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的爱情心理原因机制。同时,对爱情心理的教育对策的效果评估也同步展开。

  第二、探索并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的中国人爱情心理量表,为有效地诊断和预测不正确的爱情观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第三、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将量表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结合起来,相互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娟.(2006).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张于.(2009).爱情心理及其与人际关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武汉:化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常泓,侯赞华.(2008).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与对策.中国商界,10,223-224.

  [4]王素珍.(2004).大学生爱情心理调查与思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4-17.

  [5]林艳艳, 李朝旭.(2006).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40-44.

  [6]黄家兵.(2005).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与心理健康. 经济与社会发展,6,87-89.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4篇

  有人讲了一个玩笑。奇怪,我没有把它当作玩笑。这是一则不荤不素的测验题,内容很简单,就是在任何一句中国成语前冠以“新婚之夜”状语时,肯定有另类歧义。比如褒意的成语“生龙活虎”、“水到渠成”、“一日千里”、“锲而不舍”等等;再比如贬意的成语如“狼狈为奸”、“鸡鸣狗盗”、“贼头贼脑”、“鼠目寸光”等等。好笑之余且慢一笑了之,我似乎觉得这谐谑玩笑的背后,表明人们对爱情的不再神化和充满困惑的含意。有一次到西安某学府拜访一位著名性学专家――一位极具魅力的老太太。她说:爱情是一种精神体操,它的教练是情感,而展示的舞姿却是性感的,是欲望的线条。她给我看了篇大学四年级心理学本科生的论文,其中一段话被指导老师画了个大大的问号,称心理学家的指导老师的批语竟然是“下流”。原文是这样一段话:“爱情恰恰是驯化的欲望,它从欲望中来,还要回到欲望中去,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因为狂热激情而全身心投入的恋人,嘴里不住地说‘我爱你’,而行动却是在欲望支配下的攻坚战,粗野的说法就是‘你’。”老太太很幽默地指出:该论文的指导教师也许是个高尚的道德家,却不是个称职的学问家。学生的错误全在于真话说多了,而老师的错误只在于渴望听见把假话说成真话的声音。后来,我打听到那位论文指导老师我竟然认识,是我当年的同班同学,即我们全班男生讴歌过的女班长。她曾经因为堕胎事件而丢失了班长的位置,我至今还珍藏着女班长极为舒心的美女照,偶尔还向妻子炫耀当年与她特别亲切的友好交往。

  有人说现在是个情人大客串的时代,友情出演了爱情,爱情则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战争,战场已从公园移师在床上、从内心移师到肉体。真这么惨吗?TMO(国骂的汉语拼音声母缩写)!科利华总裁宋朝弟说现在是量子时代,我同意。但是量子时代的爱情如何呢?我想大概也会是量子化的吧。量子爱情的特征是:爱得快,变得快,爱得多,爱得怪,爱得狂,爱得呆,爱得无忧无虑,爱得痛且快乐,总之是爱得来去自由无牵无挂。19世纪末尼采喊道“上帝死了”,现在该上帝对21世纪的人喊“爱情死了”。试图从哲学上解释心的独身老夫子克尔恺郭尔,自己没有达到、任何人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找一位举世无双的女人,既能够点燃又让心儿狂跳,让灵魂有大欢喜的女人。

  只不过“每个女人都有她自己的妙处,这一个决不会照抄另一个。”我相信,对照克尔恺郭尔所设计的理想女人图像,我仍根本找不到真正的爱情,即使偶尔闪烁了一下爱情的火花,也不能将爱情进行得如火如荼。事实上,爱情的命运向来是半途而废,不是终于婚姻,就是止于金钱。短暂的爱情就如同瞬间的一样,不缺乏实例。永恒到让上帝也目瞪口呆的爱情,只能向小说家要,向导演们要,向神话和童话要,真实的生活是给不出和给不起的。生活往往应验了这么一句话:相爱无故事,分手是长篇。那些长痛短痛死去活来悲欢离合的所谓爱情故事,说白了就是把心情搞得一团糟。还是美国佬来得裸的痛快:纽约大街上有个叫“流氓商店”的熟食店铺,进去购物的可不是流氓,而是上帝一样的消费者。他(她)们付钱购买各种“流氓造型”的食物,吃个威猛,仿佛爱情和都是可以调动食欲的。你看这样无所遮掩的生活,不是比酸酸甜甜真假难辨的爱情空手道来劲得多、提味得多吗?

  不懂爱情的人,以诗人、学者、演员、作家的身份,对爱情给予了廉价的吹捧。然而,充塞我们眼帘或耳畔的真实却是“生命之箭已丧失了生气,将生命吹入人体的创造者已不知去向,气势磅礴的酒神宴会已人去楼空,狂热的舞蹈、令人感奋的神迹已杳无踪影,甚至田园般的陶醉也随风飘散。现在的确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是一个纵饮百事可乐的无聊酒徒!”(罗洛?梅)我认为,世上男人女人都有极聪明者,都很适合爱情,只是爱情的确不是怎么摆弄都成的。恋爱中的人只有三种道路,在爱情中短暂停留、被爱情狠狠地击打和把爱情沉重地撕毁。不管哪一种道路,每走一步都是胜利,勿论成败。极聪明的女人多于极聪明的男人,都应列在12生肖外属黄花鱼,因为她们自由自在活泼可爱而且永远是看不够的风景,并让世界也因为她们而赏心悦目。突然想到“黄花闺女”这个词是很好的奖励用语和优质恭维,得好好保鲜使用。我忠于这个词,便情不自禁地要献给她们,不管是未婚还是已婚,因为她们配。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属黄花鱼的女友已经离婚。她造了婚姻的反,为了爱情。这一年她35岁。35岁的女人不是爱情的宠儿,但也不是婢女。她说:稀里糊涂做了多年原配夫妻,发现还忘不了自编自导的原创爱情,所以我起义了。女人到了35岁,四舍五入可以约等于40岁了,“中年”这个妖怪像支野蛮的毒箭,咄咄逼人,扰乱了刚刚还青春着的心态。我的女友大学时代是有名的才女,整个儿一个“量子女人”,想得多、说得快、写得好、做得棒,大学四年不是奔跑在赞美中就是奔跑在爱情里。在一次非常过瘾的大专辩论会上,她一马当先喊出了举座皆惊的名言:放男人一马,让他们去掌管世界,我们去掌握男人就行了。好像男人全是子公司,而她是控股母公司似的,威风折倒了须眉。毕业后,同班女生都被不同层面的男人重组了家庭,而她红旗飘飘入了党做了官并改造了一个男下级成为点头哈腰的丈夫。据说她私下里管自己的丈夫叫“寸夫”。我常写信埋怨她,怎么能叫他这么难听的绰号呢,叫“村夫”都比这个好,反正他家除了他不是农民再找不着一个城里人。她回信拒绝了我的提议,扬言那是她的绝对隐私,我必须三缄其口不得妄言。等我的孩子都9岁了,还不见她生个一男半女,就催促她“春播万颗粟,秋收一粒粮”。很长时间不见她来信,以为她执行了我的建议。然而去年,上个世纪最后一天,她扯回来一张离婚判决。我无言地聆听她在电话里叙述她如何造反有理:“寸夫”嫌她不是处女,质问她的那个一次性的膜被谁用掉了。她特坚贞不屈,一言不发任他修理。有待倾向的“寸夫”,其实还性无能,把一吨的伟哥喂给他也还是那样,就这么个蔫茄子却不依不饶地折腾她,人五人六地状告她破鞋什么的。她已经做到了副局级,管着偌大一家旅游集团,实在无暇让他旅游似地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于是就两条腿走路:先是离婚,紧接着辞职。现在她只身一人,打算回江南老家住一阵,然后准备从过去的情人堆里找个彼此惦记的人生活。我问她为什么不再发展一个新面孔干嘛吃回头草,她的话坦率极了:“恋爱、婚姻、婚外恋、婚外性统统经历或尝试过之后,像我这样的约等于40岁的女人已经不想起波澜了。在这个年龄光景,是花也凋零了,是草更枯萎了,幸运点的被婚姻钉在了幸福柱上,不幸的干脆就是被婚姻判了个终生监禁。对我来说,婚姻就是自由的反面,我还是找个不在婚姻中爱的人吧,想要孩子就生一个,不想要了就弃权,我已经过了什么都在乎的年纪……”我听着听着,仿佛她就在我眼前,而我正在她的泪水里荡着惊奇的桨。不管她今后的命运能不能跑赢人生,我都预感她会非常吃力地瞄准岁月的经纬,发现一个极其普通而真实的生活坐标――也许那就是不能进行彻底却分明能够永远行进着的爱吧!M

  (责编 阿人)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5篇

  心理学的“曝光效应”表明,只要一个人或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

  >> 治疗爱情,药不能停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不能停 药给力:药不能停 哪些药不能说停就停 药妆不能代替药品治疗 一个药不能停的时代 “候鸟老人”降压药不能轻易停 药不能停的莫斯奇诺 苗药痛风停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 冠心病患者须知:安装冠脉内支架不能停抗凝药 清热中药最好凉服/夏停降压药不能想当然 刷榜是条不归路,因为药不能停啊 药不能停!二次元整蛊完全教程 蓝正龙 电,不能停! 价值创造不能停 药别停 爱情不能买卖 爱情实验不能做 爱情不能“随大流” 同情不能当爱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治疗爱情,药不能停 治疗爱情,药不能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周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先混个脸熟

  心理学的“曝光效应”表明,只要一个人或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所以,有喜欢的人,就从“不断偶遇”开始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效应。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冲突,或者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让出个人空间,走近Ta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和罗伯特?扎伊翁茨发现,简单的相伴就能让人产生正面感觉。如果两人有目的地接近,并适度让出个人空间,亲密的感觉会迅速增强。

  试试看,两人相隔约1米站定,然后每隔10秒将距离拉近一点点,一直到双方快要碰到为止。会让你们很快亲密起来。 是自由的,又是一致的

  行为分析经济学家丹?阿莱利认为,尽管差异很大的人之间有可能相互吸引,但是人们更容易同与自己相似的人―不论智力水平、出身背景还是个人魅力方面―成为情侣。甚至有研究发现,有时仅仅模仿一个人也能够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可以做些有关模仿的练习:两人靠近站着或坐下,随意地挪动自己的手脚,但是同时要模仿对方的动作,做到两人都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但双方的动作又是协调一致的。 别扛着了,你可以暴露自己的脆弱

  阿伦?斯普雷特研究发现,当人们彼此分享了自己的秘密后,相互的连接会更紧密,其中关键是向对方暴露自己的脆弱。

  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双方都把自己的一个重要的秘密写在纸上,然后交换看并进行讨论,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彼此之间没有秘密为止。 善解人意,这是在展现你优秀的基因

  演化心理学家米勒列出的赢得的首要条件是“善良”。没错,是善良,它甚至排在聪明前面。科学的解释是道德高尚是基因优秀的指标。因为遵守道德的代价很大、很困难,几乎任何伤害身体或脑的状况,像突变、脑受损、脑伤都能让人变得更自私、更不道德。

  所以人们喜欢善良又善解人意的伴侣,如果发现对方为了迁就自己的需要而特意改变行为方式,会很快产生好感。虽然,从基因角度来看,善良也不是你能控制、能假装的事情。 “喝杯热水”真的管用

  接上一条,耶鲁的心理学家约翰?巴格(John Bargh)专门研究启动效应―一种内隐记忆效应,指前一个或多个刺激会影响到后一个或多个刺激的反应。在实验中,巴格让被试者拿着热饮或冷饮,并设想他们的同盟有温暖或寒冷的个性。他发现,拿着热饮的被试者会判定同盟生性热情,而拿着冷饮的会判定同盟个性冷漠。 幽默,和能欣赏你幽默的人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心理学家埃里克?布莱斯勒认为,在考虑长久伴侣关系方面,男女双方对幽默的重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儿。他的研究要求受试者在异性中选择一个潜在的约会对象,布莱斯勒发现,女性考虑的是会搞笑的男人,而男人考虑的是能欣赏他搞笑天分的女人。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6篇

  穿越题材其实算

  >> 廖信忠:记住过去的每个当下 为过去与未来所观照的当下 过去的爱情是那么美好 革命与爱情的当下延续 倾心教育的大爱情怀 “邻居奶奶”的大爱情怀 革命者的大爱情怀 曾卓诗中的博爱情怀 兼济社会的大爱情怀 老党员的大爱情怀 让过去的过去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过去、当下及未来 能者情怀:当下中国大片的一种诗学品格 阿里木:平民“慈善家”的大爱情怀 “妈妈”刘晓庆:母爱情怀是温柔的海洋 对中国青年的关爱情怀 浅析《故乡》中鲁迅的大爱情怀 陈锦石 海门好人的大爱情怀 江苏书法名家彭玉香的大爱情怀 大爱情怀下精雕细琢的旋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当下的爱情过去的情怀 当下的爱情过去的情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倚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 让穿越显得不敏感有头有尾的故事包装

  穿越题材其实算是个烫手的山芋,创作者们对于穿越题材也小心翼翼。《时光恋人》讲述李小璐饰演的当下女大学生无意中实现了脑中闪过的一个想法,回到了革命年代,关于这一穿越行为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人物的梦境中,故事开头并没有交代,这给叙事发展的空间埋下了足够的伏笔,实属讨巧。果不其然,在过去时光事件达到高潮的时刻,因为主人公“穿越”回来戛然而止,紧张情绪凝结。而穿越归来的场景是在床上,睡梦中醒来的场景也可理解为这是主人公做的一场奇幻梦境。

  《时光恋人》的现代戏份全部都融在这一头一尾之中,现代戏中有旁白,回到过去戏份中规避掉了旁白,不滥用旁白,让这部影片增加了许多可看性。 2 让爱情显得不假古今碰撞带来的情感方式

  革命年代的爱情戏由于时展水平带给人一定的情感局限,没有激情戏没有爆点的情感关系在商业片的范畴中显弱,也很容易陷入假大空之中。《时光恋人》的这对恋人,一个是来自现代社会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一个是一心只有革命情怀的战士,而女方知情男方不知情的这种“代沟”,也让爱情至上的女主角深深陷入了这种她生活年代中不曾有过的信仰之中。影片既然建立在“花痴”带来的穿越之上,在时光倒流后,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无限崇拜,也让她加入到革命事业中的故事发展合乎情理。如果脱离掉这个前提,片中的一些台词会让人觉得做作,比如:“你去哪我去哪”“我只知道不能和你分开”。 3 将谍战戏拍得养眼暴力美学必不可少

  片中的战争戏基本上是谍战情节,革命年代我党的情报获取,由这对时光恋人,同时也是谍战情侣承担。谍战的任务线和爱情线合二为一,剧情中并没有让人物用台词或行为相互确定爱的关系,而是将无声的爱的确定一点一点地通过细节展示。比如一次交待任务的小纸条安置在放着浪漫爱情音乐的音乐盒中,在二人躲避敌党的搜索式追捕时,在一个幽闭角落,男主角紧紧拥抱着女主角。剧情高潮的一场重场戏,也是这对恋人的爱情高潮,至关生死的重大任务安排在他们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中,二人结为夫妻的同时也面临生死分离。爱情进程和节奏和谍战情节的发展相统一,让《时光恋人》的爱情线更立体,也让谍战线索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4 如何呈现爱国主义教育情节替代说理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晚唐 李商隐 温庭筠 诗变 词体

  唐诗历四时三变,跨度大。对于晚唐“温李”诗歌向词体发展演变的状况,1943年缪钺先生《论李义山诗》一文从总体上明确提出了李商隐诗与词体的关系――“意脉相通”[1];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才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并有一定的研究,主要涉及李商隐诗与唐宋词、温庭筠诗与唐宋词、李商隐诗与温庭筠词、温庭筠诗与温庭筠词等四大关系。本文按年代顺序就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地综述,或许能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世纪80年代,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较少,主要有万云骏《晚唐诗风和词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吴肃森《谈李商隐爱情诗与温庭筠恋情词艺术风格的亲缘关系》、杨海明《“心曲”的外物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刘学锴《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王希斌《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等论文和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论著《唐五代北宋词研究》。

  万云骏文从语言题材、艺术手法、感情倾向等方面论述了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风对词体风格形成的影响,吴肃森文也从这些方面论述了温庭筠恋情词的婉约风格是李商隐的绮词艳语从正面推动的结果。杨海明文论述了温庭筠把晚唐诗中香艳纤弱的风气纳入到新兴的词体中而创造出比诗较狭却又较细、较深的词境。刘学锴文从比较中说明了“温李”诗歌的词化特征,论述了义山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王希斌文认为温庭筠的乐府诗在韵律、句式和格调上引进了词的创作机制。村上哲见在“温飞卿词论”一章中认为温庭筠的诗与词在描绘感情世界的手法上、“在那根柢里的诗思方面”[2]是相近似的,有很多共同性。

  20世纪90年代,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依然较少,主要有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杨世明《唐诗史》、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等论著和赵山林《晚唐诗境与词境》、迟宝东《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等论文。

  霍然在“梦断魂消的晚唐词”一节中认为温庭筠等人把诗歌创作的着眼点从男子的外在世界转移到女子的内心世界,自此“描绘各色女子的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成为曲子词的创作心理定势”[3]。林庚在“词的成长”一节中论述了“温李”的恋情诗,为词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杨世明在“为婉约词开道的绮艳诗人――李商隐、温庭筠”一节中认为李商隐的艳诗“为词的转写恋情发出嚆矢”[4],温庭筠的“乐府诗善于描写,精丽纤细,对于他写作曲子词,是有帮助的”[5]。刘扬忠在“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一节中认为李商隐诗在题旨、意境、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及感情倾向等方面都接近了词的艺术规范,“接近了长短句词的内在特质和主体风骨格调”[6];温庭筠等人把晚唐诗风带进新兴词体之中,铸成了花间词风,促成了词体的独立和繁盛,“温庭筠的典范性创作,使古典诗歌形式完成了从齐言诗向长短句词的演变”[7]。赵山林文以李商隐的诗歌为例,从深情与苦调、艳体与曲笔、细意与静境等方面论述了词体的形成受到晚唐诗的深刻影响。迟宝东文论述了温庭筠诗词在撷取物象及表现手法上有统一的风格。文艳蓉文论述了李商隐的爱情诗在情感基调和艺术表现方式上与词有相通之处,认为他是由诗向词过渡的转递人。

  21世纪前十年,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有倪进、赵立新、罗立刚、李承辉《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等论著和许总《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李中华、韩樱《晚唐温李诗风评议》,李然《温庭筠的诗词比较――兼论晚唐文人的诗体与词体观念》,张煜《温庭筠歌诗研究》,陈如静、王冬艳《幽艳晚香沁词林――论晚唐诗歌对唐宋词的影响》,慈波《温庭筠绮艳诗刍议》,蔡燕《徘徊于诗境与词境之间的义山情诗与白石情词》,高慎涛《论温庭筠词》,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林春香《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张巍《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刘霁《温庭筠诗歌艺术研究》,余祖坤《中晚唐诗变与词体独立》,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高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叶帮义、余恕诚《“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中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走向》,李定广《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李静、唐颖菲《论李商隐和朱淑真两位爱情诗人之以词为诗》,王伟《唐五代诗体背景下词体的形成与发展》,黄立芹《温庭筠品行及其诗词若干问题考述》,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余倩《从温庭筠诗看晚唐诗的词体特征》,过元琛《从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到温庭筠的爱情词》,张丽丽《晚唐艳情诗的兴盛与诗学观的转变》等论文。

  倪进、赵立新等在“缘情侧艳与诗词一源”一节中论述了温庭筠的词风是其诗风的自然延伸。董希平在“晚唐五代诗歌的演进与词体的确立”一章中论述了李商隐缠绵悱恻的诗情与晚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的色彩是相一致的,已经具有了温庭筠开创的花间风味;“温李”写情之作在意象、表述方式上是相似的。许总的文章指出温庭筠情爱题材的诗歌创作侧重于感官的描绘,这一特点在温词中得到极端化发展。李中华、韩樱的文章从情感意境、语言技巧、配乐歌唱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风对词风的影响。李然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的诗与词在意境与意象运用上的异同以及他如何以乐府入词。张煜在文章中认为温庭筠的歌诗中出现了词在题材上相对集中的现象。陈如静、王冬艳文从表情深挚婉曲、景物细小静止、意境与凄艳美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歌对词的影响。慈波的文章论述了温庭筠的绮艳诗是诗词过渡阶段的产物。蔡燕的文章论述了李商隐情诗具有从诗境向词境位移的过渡色彩,境界走向狭窄深隐。高慎涛文论述了“温李”诗歌的词化。蒋晓城文论述了“温李”艳情诗在表现方式、意境、风格、体式上与艳情词十分相近。徐秀燕文从女性形象和绮怨风格等方面论述了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与其词的亲缘关系。林春香文从女性形象、意象、主体风格等方面揭示了温庭筠对诗词两种文体的把握和运用以及其恋情诗在婉约词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巍在文章中比较了温诗温词的异同之处,论述了温庭筠以诗法入词。刘霁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由诗入词的诗歌艺术特殊性.余祖坤文论述了“温李”诗歌在意象、意境等方面已极近于词;温庭筠等人将诗歌的移情、烘托、象征等艺术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中,促成了词体美质的形成.张英的文章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无题意义等方面论述了李商隐诗与婉约词的关系。高骅文论述了“温李”的古体诗、近体诗与词的关系。叶帮义、余恕诚文从题材、境界、意象、情调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歌渐入诗余的现象。李定广文论述了温庭筠艳情诗词的一体化。李静、唐颖菲文论述了李商隐的爱情诗表现出以词为诗的特点。王伟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借鉴诗情景相交之法而形成委婉含蓄的词风。黄立芹文论述了李商隐诗中的词化现象,论述了温庭筠绮艳诗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对其词的影响,探讨了温诗温词在女性形象、意象运用、意境表现等方面的内在关联。余恕诚文从表现“迷魂”、“心曲”,心象融铸物象,意象错综跳跃,接受楚辞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温李”绮艳诗风与花间词风的关系。余倩的文章从总体风格、题材、绮怨形象、意境等方面论述了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的词体特征。过元琛文通过李商隐无题爱情诗与温庭筠爱情词在笔法、意象、意境等方面的比较来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张丽丽文论述了“温李”艳情诗在题材风格、艺术手法、营造意境、语言声律等方面对词的影响。

  由此观之,唐诗流变中关于晚唐“温李”诗歌向词体发展演变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不够丰富,尚未出现专著。陈伯海先生曾在《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一文中对唐诗研究趋向提出建言:“唐诗流变及其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还要进行深入的探察和剖解,务使历史的总体风貌能得到较为全面而准确的展现,这也是科学总结工作的必要前提。在这方面,我觉得目前兴起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很值得提倡,无论是对诗人群体、流派、诗歌体式、类别、历史时段、地区风貌以及诗歌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乃至各种文体间的交互影响,均尚有深入发掘的余地,只有把这方方面面的环节把握住了,一代诗史的精细脉络才能清晰无误地显露出来。”[8]因而笔者认为,对本文所综述的这一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注释:

  [1]缪钺:《论李义山诗》,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25期。

  [2][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3]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4][5]杨世明:《唐诗史》,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第661页。

  [6][7]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第56页。

  [8]陈伯海:《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缪钺.论李义山诗[J].思想与时代,1943,(25).

  [2]万云骏.晚唐诗风和词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及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1981,(1).

  [3]吴肃森.谈李商隐爱情诗与温庭筠恋情词艺术风格的亲缘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1982,(5).

  [4]杨海明.“心曲”的外物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J].文学评论,1986,(4).

  [5][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6]刘学锴.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7]王希斌.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J].学习与探索,1989,(Z1).

  [8]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9]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11]赵山林.晚唐诗境与词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12]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3]迟宝东.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J].天津社会科学,1999,(5).

  [14]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

  [15]许总.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16]倪进,赵立新等.中国诗学史[M].陈伯海,蒋哲伦主编.隋唐五代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17]李中华,韩樱.晚唐温李诗风评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

  [18]李然.温庭筠的诗词比较――兼论晚唐文人的诗体与词体观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19]张煜.温庭筠歌诗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20]陈如静,王冬艳.幽艳晚香沁词林――论晚唐诗歌对唐宋词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1]陈伯海.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2]慈波.温庭筠绮艳诗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3]蔡燕.徘徊于诗境与词境之间的义山情诗与白石情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4]高慎涛.论温庭筠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25]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D].苏州大学文学院,2004.

  [26]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7]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8]林春香.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9]张巍.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J].中国韵文学刊,2006,(2).

  [30]刘霁.温庭筠诗歌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31]余祖坤.中晚唐诗变与词体独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6.

  [32]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33]高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

  [34]叶帮义,余恕诚.“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中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走向[J].东方丛刊,2008,(1).

  [35]李定广.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J].文学评论,2008,(2).

  [36]李静,唐颖菲.论李商隐和朱淑真两位爱情诗人之以词为诗[J].咸宁学院学报,2008,(4).

  [37]王伟.唐五代诗体背景下词体的形成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8,(4).

  [38]黄立芹.温庭筠品行及其诗词若干问题考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39]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J].文学评论,2009,(4).

  [40]余倩.从温庭筠诗看晚唐诗的词体特征[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

  [41]过元琛.从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到温庭筠的爱情词[J].理论界,2010,(3).

  [42]张丽丽.晚唐艳情诗的兴盛与诗学观的转变[D].太原:山西大学文学院,2010.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8篇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反思——基于民族教育的视角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教师自我意识的生成与培养——兼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层拓展与发展导向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研究

  对提高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思考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欧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趋势探索

  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新时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策略

  “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办学之道研究

  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

  高校学士学位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

  加强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巡礼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

  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

  论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新变化

  挪威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及启示

  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让园本培训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契合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课桌文化的狂欢化特征与疏导机制

  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

  孙铭勋乡村幼稚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教学

  论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

  建国六十年来德育导向的演进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

  大学英语教学秘书的工作定位与职责

  撰稿规范

  对农村教师缺乏与素质提升的多维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高师教师身心素质可持续发展

  师范生“对话”素质探析

  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

  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定向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衔接

  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品味爱情篇章塑造健全人格——以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大学为例

  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欠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构建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令人满意的状态,如果个体能够与周围环境达到一种内部与外部相融的平衡、协调状态,并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势,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大学生“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教育者根据大学生处于17-23周岁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运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和过去传统的心理教育相比,“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更加紧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婚恋、网络、生命意识、职业生涯四个部分来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7-23周岁,正是谈情说爱的年纪。但是往往这群刚离开家庭、走出高中繁重学习压力的孩子对爱情、婚姻还处于懵懂不清的状态,他们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外界的媒体――比如电视剧、小说、网络等,而这些媒体的引导并非都是正确的。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是要帮助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爱情是社会生活中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是男女双方彼此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感情。但是当今大学生却经常因为爱情问题发生许多悲剧,将这样美好的一种感情变质为一种腐蚀自己、荼毒他人的事情,这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好良好的爱情观。对大学生来讲,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对爱情有追求的勇气,同时也能够有能力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由渴求爱情的自然属性发展为承担责任的社会属性,教导大学生学会调节弱化爱情中占有、自私的排他性,强化爱情中的奉献、付出的高尚性和互爱性。

  2 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

  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大量时间耗费在电脑和各种终端之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适当地使用网络也确实能方便生活。但是,许多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强,缺乏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沉溺于网络世界不可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基于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首先,要让大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从认知层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恰当地利用网络,自觉抵制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提升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其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介入网络,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教育完成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筛选和整合,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其三,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到网络的过渡侵蚀和大学生过于闲散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大学的闲暇时间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就很容易让许多感到“无聊”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和安排好闲暇时光,引导和教育他们在张弛有度的生活中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例如从事体育竞技、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在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享受中提升自我,那么他们在网络中占用的时间就自然会减少。

  3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之中,随之而来一系列冲突、困惑和迷茫困扰着大学生的心灵。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的倾向也使得成功学成为人们的信条,追求成功使得大学生们身负着巨大的自我压力。这种压力一旦得不到排解,当种种压力和焦虑混合在一起,便很有可能采取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建立一个适合而有期望的人生目标,并且能够为此目标付出努力,积极行动。这些目标可以是小到一门学科的掌握,大到一个宏大的人生愿景,都能够避免空虚和迷茫。另外一点就是应当注意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当目标不能实现,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跟踪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主,并提供脱离困境的具体帮助,不要陷入空洞的说教。

  4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学生缺乏一个理性可行的职业规划。首先,应考虑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扬长避短,让他们首先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再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进而在不断深入的认识中找寻到自己合适的定位。其次是应该要做好职业心理咨询的工作。大学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普遍会遇到许多心理困惑。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舒缓和消除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种种问题,促使其健康发展。其三是适当辅助职业心理测评工作,使大学生能够较好地自身定位,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不过,如何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测评,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不同情况来执行,切不能“一刀切”,而要注意“因材施教”。最后一点就要注意职业生涯指导的连续性。不是开一次讲座、做一次测评,学生就能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事实上,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随时可能有变动,也随时有可能进行一番大调整。每个年龄阶段、每个行业都有其不同特点,职业生涯的指导应该是持续性的,跟踪性的,随着人事变化来延展,比如职业选择的评估、求职之前的心理准备、择业过程中的困惑解析、就业后的自我定位,这些都应该在一个长久的持续的过程里进行下去,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10篇

  情感专家周小燕指点女研究生择偶。

  独子难教啊,我们为什么把下一代的成长搞得那么难?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研究放开二胎政策刻不容缓。

  孩子入托过早更富有攻击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警告说,把年龄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心理发育。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行为及其他的心理问题。牛津大学的研究则显示,过早上托儿所不仅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还会让他们的身体发育变迟缓,神经萎缩。

  人们不断地在前进,可爱情在倒退。上个世纪,我给我的爱人写一封信,起码要两个星期才能到,还要两个星期才能回信,这四个星期是美好的。但是现在,情人们随时可以发短信、打电话,3天之内就把爱情耗光了。爱情是需要想象的,从前你收到3页情书的时候,可能要读20次。爱情准备的心境比爱情本身更有意思。我觉得以前的男女在一起比现在更幸福。

  摘自克劳德?勒鲁什访谈

  我们的表现让球迷心寒,我们真诚地道歉,踢不好球,收钱有愧。作为补偿,球队会如数退还球迷的门票钱。

  德国科特布斯足球俱乐部网站在球队大比分输球之后的一封公开信。

  学龄前的孩子午睡并非好习惯。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对学龄前儿童的一次测试发现,睡午觉时间越长的孩子,成功解决难题的数量就越少,而且晚间睡觉的时问越晚,他们的表现就越差。那些在白天睡觉的孩子,晚上平均需要59分钟才能入眠,在周末则要花更多时间。睡午觉的孩子晚上入睡困难,早上起床时又很费劲。

  长期靠窗坐容易晒伤。

  台湾皮肤医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长期靠窗坐,靠窗一侧的脸出现的皱纹会更多,皮肤老化更明显。皱纹数量是另一侧的2.6倍,色素黑斑的差异更高达3.9倍。专家提醒,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靠窗坐,一定要擦防晒霜哦!

  父亲用胡子扎孩子可传染疾病。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多位男性的胡须,并用色谱仪对其分析,发现上面存有苯、甲苯、丙酮等数十种有害物质。专家表示,胡额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特性,加上表皮油脂分泌较多,清水较难洗去,更容易沾染灰尘和微生物。对抽烟的人来说,烟雾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也会在胡须上停留。所以,那些喜爱用胡须扎孩子的爸爸们,很可能将病菌转移到孩子柔嫩的面部,引发某些疾病。

  我妈妈每天都要听收音机。我现在70岁了,她还担心我是个孩子,她早上听到我的声音后,就知道我在哪儿,知道我挺好的,知道我在干什么。

  美国橄榄球节目主持人约翰马登说,他不再主持电视节目,但为了自己92岁的母亲,他还要继续主持电台节目。

  高龄孕妇的孩子更容易患自闭症。

  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高龄孕妇生下的孩子出现自闭症的风险要高于其他孩子。

  数字

  27岁

  维吉尼亚大学最新研究指出,许多智能退化的征状在年轻时便会出现,而人类的脑力高峰约在22岁,27岁起便会开始老化。

  30秒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新生儿出生缺陷逐年上升。每30~4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儿降生,每年新增的先天残疾和智障儿童总数高达120万。卫生部门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孕前及孕期环境污染,导致父母的和卵子质量受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婚检率偏低,一些传染病发现不及时,会经母体直接传给孩子。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在怀孕初期补充叶酸,可降低将来婴儿出现唇裂和神经管畸形的几率,最多可降低40%。

  22对

  济南民政部门一项数据显示,去年济南市离婚人数为7 92 5对,平均每天22对夫妻分道扬镳。至于离婚理由,八成夫妻在离婚协议书上写的是“感情不和”。

  关键词

  天赋信号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发现,宝贝自愿做的和能给他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在向父母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父母通过仔细观察这种信号,就能发现宝贝的天赋,尽早开发就能使他们的这种潜在天赋获得最佳发展。比方说,如果宝贝几乎还站立不稳时,就会按音乐的节奏摇晃,那么宝贝可能有音乐天赋:那些从小好动的宝贝可能有运动天赋。

  过度引用

上一篇:30个必看的经典悬疑电影
下一篇:第二章 孤身远行江湖道 茫茫尘世归何乡_烈焰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