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2016首部家庭伦理剧 《爱人的谎言》暖心励志


打开电视机,观众不难发现如今荧屏上播出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女医明妃传》、《五鼠闹东京》……都是一溜儿的古装剧,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看多了古人撩妹谈恋爱,好久没看到家庭剧的家长里短了。”“好怀念当年《妻子的谎言》那种传统的家庭剧啊!”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每晚19:30热播的《爱人的谎言》作为“谎言系列”的第二部,自播出以来广受热议,更加复杂的剧情与人物关系让观众大呼过瘾,并点赞称“这就是家庭伦理剧熟悉的味道!”
经典失忆梗上线,爸爸去哪儿了?
既然是以“谎言”为题,一层又一层的谎言自然是《爱人的谎言》不可忽略的看点。从上一代程康生、易正华两人的身份之谜开始,两代人、两个家庭就被谎言笼罩。一场车祸改写了两个家庭的命运,康生的失忆让这个爱恨纠缠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序幕。若干年后,霸道总裁易奕(张晓龙饰)与励志女孩童四季(贾青饰)两人不打不相识,在相处过程中,易奕深深爱上了跟自己处处作对的女孩。但随着两人情感的日益加深,“爸爸去哪儿”的疑惑却让他们陷入迷局,最终更忍痛分手。两人的生父究竟是谁?在面对家庭的谎言和内心的感情时,张晓龙、贾青都陷入了痛苦和纠结,不知该如何抉择。
“灰姑娘”自带吸金体质,“我们都爱她!”
《爱人的谎言》作为暖心励志大剧,在层层谎言的包裹下塑造了“童四季”这样一个独立、善良、乐观、励志的女性角色。明明出身豪门却意外在贫苦中长大,接连遭遇父母离世,妹妹走失的多重打击后,依然坚强地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照顾着三个弟弟妹妹。她身负家庭重担,被打工养家包围,堪称“万能打工仔”,繁忙的工作让她根本无暇顾及恋爱结婚,最终成为了大龄“剩女”。然而“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灰姑娘”重遇了儿时的玩伴,深陷“霸道总裁”与“贴心骑士”的感情漩涡中无法自拔。恃才傲物的易奕(张晓龙饰演)出生含着金汤匙,更是优生学理论的倡导者,但在遇到童四季之后,这些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全被抛诸脑后,爱的疯狂。无微不至的向阳(邱胜翊饰)暖男指数爆表,一直保护四季,男友力MAX,堪称“国民暖男”。两个优质型男在左右,“剩女”童四季迎来春天,让《爱人的谎言》一秒变身偶像剧,浪漫感爆棚。
蛇蝎心机女,“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无论是《回家的诱惑》中的“小三”艾莉,还是《大好时光》中的“绿茶”夏冰冰,似乎每一部成功的家庭伦理剧中都有一个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蛇蝎心机女角色,怪不得网友调侃“男一男二都被你们抢掉了,幸好还有个心机girl可以让我出出气!”在《爱人的谎言》中,这个“重任”落到了“浣碧”蓝盈莹身上。蓝盈莹饰演的童小夏为了得到想要的一切,化身“谎言制造机”,编造出弥天大谎,让所有的人离真相越来越远,她的谎言最终让两个家庭受到了重创。对于反面角色,蓝盈莹坦言:“演员是我的职业,再加上演反派其实是对演技有很大帮助。在大学时,我们老师说一个演员如果可以走到自己性格的反面,就能成为一个好演员。我一直记得老师这句话,为此挑战自己。”
多年以来,家庭伦理电视剧制作实为不易,由于故事接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容易让观众产生“对比”心理,这种心理导致他们对剧情以及演员表演更加挑剔,因为对眼前的生活,谁都有发言权。《爱人的谎言》来源于生活,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为观众讲述了童四季带着一双兄弟姐妹,艰难生存,并最终收获自己幸福的故事。剧中通过“童四季”所渲染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伦理准则,正是家庭剧对社会伦理与价值观的积极意义所在。
上一篇: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有趣的
下一篇:社会作文
最近更新汽车资讯
- 哲学沙龙
- 高原痛风临床研究
- 快播插件(SPSS无法启动因为应用程序的并行配置不正确)
-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陪你母乳喂养】 哎哟喂,没生孩子也能泌乳?
- 重组家庭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可以结婚吗
- 非现役人员生活待遇经费保障与管理探析
-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结合教育动画的相关研究
-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二模)高中毕业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那片星空那片海》全集剧情简介 分集剧情介绍
- 给6-15岁男孩女孩的精选主题书单(分性别,暑假必备)
- 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经验分享5篇
- 郭洪雷:汪曾祺小说“衰年变法”考论
- 章子怡汪峰吵架原因 章子怡与汪峰吵架事件详情
- 情感故事:不回家的女人
- 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
- 2018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以国家之名的罪恶——评德国影片《窃听风暴》
- 影视传播范文10篇
- 九天揽月一一敢峰证明四色定理之谜
- 挪威流产或人工流产后妊娠的妊娠间隔和不良妊娠结局(2008-2016 年):一项
- 好看的美剧排行榜(12部高分高质美剧推给你)
-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 长谈 | 内蒙古电影新浪潮:现实的结构与质感
- 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及其启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