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7-09
手机版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广大教育龙年专题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在中国日益融和到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人要寻得更多资源,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避免被边缘化,国际化能力已经成为基本配备。

    只有让孩子具备国际化能力,才能给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国际化能力:全球化下的必需品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里则指出,国际化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包含了对文化的尊重、学习与不同族群的人相处,了解不同文化、不歧视他人。

   

    依偎着秋日的枫红,韩国安山英语村在幽静中传来年轻孩子的交谈声,仔细一听,全都用英文,一群韩国中学生正在与他们的英语老师们,讨论今天上课的内容。

    这里是由韩国京畿道地方政府所打造的英语村,中学生只要支付一笔不高的费用,就会机会来这里住上一周,实境体验全英文的学习与生活。像这样的英语村,在韩国目前已有两所,预计到2008年,第三所会开始营运。英语村的设立,是希望透过英语能力的提升,让韩国民众能学习世界文化,参与世界的活动,成为东亚的领袖。

    翻开芬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题目出现加拿大多伦多电视铁塔,标高 553米;埃及某金字塔,标高139米;芬兰铁塔168米;马来西亚双塔450米……教科书上清楚标明建筑物名称与所在国家,这是他们教科书里的加减法的题目。一道数学题目,就让芬兰的小学生打开了国际的视野。

    在香港,他们提出“提升香港语文水平行动方案”,强调香港是国际都市,香港人要具备两文(中文、英文)三语(粤语、普通话及英语)的能力,以顺应全球化趋势及中国市场的崛起。

    不论从经济、文化、国际影响力来看,国际化能力,已经成为各国培养未来公民的核心。在过去,复杂的国际运作主要透过外交、经贸代表、跨国企业的经理人来进行,国际化教育在培育金字塔尖端的菁英。但现在,任何人要在全球化下寻得更多资源、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避免被边缘化,国际化能力已经成为基本配备。国际化能力,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教育必须提供给人民的必需品。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国际化能力的内涵

    用外语沟通的能力,是培养国际化能力的第一步。欧盟国家就把此列为学生应具有的关键能力之一。但是外语本身只是工具,培养国际化能力需要各方面能力的学习与整合。

    丹麦大学所提出的外语政策报告里,指出国际化能力的基础应包括:外语能力、运用资讯科技、文化了解与沟通能力,尤其是沟通能力更是重要。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里则提出,国际化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包含了对文化的尊重、学习与不同族群的人相处,了解不同文化、不歧视他人。

    也因此,除了强调外语的学习之外,世界各国教育,也透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芬兰就把文化了解融入各科的学习之中。

    例如小学四年级英文教科书主题是“梦想团队”,讲五个好朋友游伦敦所见的形形色色。不但教英文,也教国外生活的体验与礼仪。不论是在数学课里,认识马来西亚,或是在英文课里见识到伦敦的面貌,芬兰教育从一开始,就把世界融入教科书。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增加国际接触的体验

    增加国际接触的体验,像是在国际间的教学合作、老师、学生的交流、教育旅行、义工旅行等,都是开拓学生国际视野的方法。

    例如,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全球学校计划”大力推动英国中小学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美校结为伙伴,相互交流,发展跨文化的课程,而且课程都必须包含“全球面向”,也就是公民意识、解决冲突、多远、平等、永续发展等概念。

    为了鼓励欧洲学生跨国交流合作,欧盟订出目标,在2007年到2013年之间,至少10%的教师和学生能参与跨国的合作交流计划。

    跨国交流中,学生能接受更多文化刺激,也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化介绍出去。

   

  用网络连线世界

    例如,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发展出的“TUFS语言模组”教材,就放在网站上(),任何人都能免费上网学习包括德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十七国语言。

    《纽约时报》与英国BBC网站都设有学习中心,提供新闻的相关背景,帮助大家从新闻中认识世界。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国际化应从自己的文化出发

    美国2003年教育评议会拟定的国际化学习目标,首先就指出,国际化学习的目标要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文化。

    参与日本“TUFS语言模组“教材开发的东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林俊成则认为,“国际化前应先认清自己,再想办法用外语介绍本国文化。”人们常常将学英文与国际化划上等号,其实是一种误区。看看其他国家培养国际化能力的做法,都不会只局限在英语的学习。

    在韩国安山英语村里,有一个主题课程为“世界文化”,除了介绍欧美的文化、艺术,也用心地介绍纽澳、非洲的艺术文化,目的是要让学生尽量接触到世界不同的文化。

    香港人要国际化,强调具备两文三语的能力,除了英文,也积极提升中文能力。

    要迎向世界,不仅要把世界放进来,也要有能力把自己的文化放进世界,让这一代的孩子,有一个充满自信的出发点,迈向国际。

   

   

  世界上的孩子在学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要培养4大关键能力

   

  能力一:学习知的能力(Learning  to  know)

    奠定孩子学习基础的第一步,在于给他学习的能力。阅读,是开启学习潜能的发动机,也是通往其他能力的大门,更是学习知的第一步。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给父母:10招让孩子爱上阅读

  1.       每天大声朗读故事给孩子听;

  2.       做孩子的榜样;

  3.       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家;

  4.       在购物时鼓励阅读;

  5.       和你的孩子一起看食谱做菜;

  6.       一起探索书中内容;

  7.       和孩子一起唱歌念诗;

  8.       和孩子一起说故事;

  9.       和还孩子一起写作;

  10.   经常带孩子上图书馆;

   

   

  能力二:学习动手做(Learning  to  Do)

    资讯科技的发展,让知识本身不再具有高价值,背诵、记忆、满腹经纶,已经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下取得优势。

    未来需要的人才,要能从浩瀚的资讯中,口取有用的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敢于创新、创造、具备动手做的创业家精神

    包括:

  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让孩子连接全球智慧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形态,能够善用资讯科技于教育,等于为孩子引进全世界的智慧,带领孩子来到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全球教室里学习。

  创新&创业精神,让孩子自信迎向全球化

    不论从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或从个人面对全球化挑战的准备,创新与创业精神,都将越来越重要。放眼全球,新加坡、芬兰、挪威、荷兰、冰岛等许多国家,都试图提出具体的策略来培养孩子创新与创业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5个方法

  1.       开拓孩子的学习经验

  2.       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活动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

  4.       鼓励学生参与冒险犯难的活动

  5.       公开肯定学生与老师创新、创业的精神

   

  能力三:学习与他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在这个多元文化交流频传的时代,每一个孩子,都需具备世界公民的素养,学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让世界走进来,让自己走出去,拒绝封闭边缘化,要能从认识自己的文化语言开始,进而培养国际化能力、具备文化欣赏的美感,这些是迎向全球化时代的关键能力。

   

  能力四:学习自我实现(Learning  to  BE)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一个更好的人,具备更高尚的行为,并能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帮助孩子展现天赋潜能、实践个人的责任与目标,成为热爱生活、有品格的人,是学习的最高目标,也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学习。

   

  学校如何教品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专家瑞安的五E

  1.       榜样(example):教师身教,历史、文学、社会的典范。

  2.       解释(exlpanation):不靠灌输,与学生真诚对话,解惑、启发道德认知。

  3.       劝勉(exhortation):从感情上激励善良动机。

  4.       环境(enviroment):创造一个彼此尊重与合作的环境。

  5.       体验(experience):教学生助人的方法,安排校内外活动。

   

  在家如何教品格

  美国品格与伦理教育中心提供建议

  1.       把做父母的责任摆在第一:建构亲子关系。

  2.       回顾一下你如何使用一周的时间:参与孩子生活。

  3.       做个好榜样。

  4.       用心注意、观察孩子正在吸收的东西:读书、上网、看电视的内容。

  5.       跟孩子清楚解说品格的内涵:告诉清楚、了解意义。

  6.       带着爱的处罚: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被处罚。

  7.       聆听孩子:真心聆听孩子。

  8.       深度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9.       把全家一起吃饭当做重要的事。

  10.   不要把品格教育简化成说教。

   

   

  新加坡  国际学校受宠

    新加坡有超过30所国际学校,这些学校的学位近年来炙手可热,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新加坡走向国际化,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这里接受高素质的国际教育。

   

    “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半途转校,毕竟我在培华中学念书已有两年时间,对学习已有一定的感情。”

    “这是一个极不容易的决定,因为我必须离开我的好朋友,同时还必须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

    原本在培华中学求学的博慧珍(15岁)今年1月转换学习报道,报读了圣约瑟国际学校。她说:“父亲去年问我想不想和弟弟一同去新设立的圣约瑟国际学校念书时,我犹豫许久,因为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制度。”

    “然而,想到一个国际化的环境或许能为我的学习带来新的激励作用时,我最后决定转校。这里的校园布置充满着国际化的氛围,有很多机会和外国学生交流切磋,不但扩大我的国际视野,也提高了社交能力。

   

  国际学校炙手可热

    目前,新加坡有超过30所国际学校,以及三所私人集资(privately—funded)学校(华中国际学校、英华国际学校和圣约瑟国际学校)。

    这些学校的学位近年来炙手可热,需求日益增加。国际学校的名额都爆满,可见国际学校受欢迎的情况。

    虽然说像博慧珍那样选择在私人集资学校或国际学校念书的新加坡仍属少数,但近年来却有增加的趋势。

    博慧珍的父亲博寿全(51岁,集团董事长)表示,具备国际视野是重要的,这对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他选择把两名孩子送到圣约瑟国际学校就读,就是希望他们能掌握这方面的优势。他说:“圣约瑟国际学校实行小班制度,因此教师能较好地照顾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此外,学校也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我的两名孩子,尤其是大女儿的表达能力有更大的进步,也变得更自信。”

    圣约瑟国际学校的博慧珍和赖仪如喜欢学校国家化的氛围,并让她们有很多机会和外国学生交流。

    截至今年7月,圣约瑟国际学校有128名学生,其中八成是新加坡人,其余则是外国学生。

    报读华中国际学校的黄杰愉(15岁)和吴思慧(14岁)由于喜欢中文和中华文化,又希望能体验另一种学习制度,因此觉得保有浓厚中华文化背景的华中国际学校最适合她们。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接受高素质的国际教育

    黄杰愉说:“随着新加坡走向国际化,母亲希望我能在这里接受高素质的国际教育,于是建议我到华中国际学校。”

    吴思慧也说:“这里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国籍的同学,感觉很新鲜。”

    校长杨绍强指出,过去三年,报读华中国际学校的新加坡中一生有上升的趋势,人数已从2005年的10多人提高到今年的40多人。

    他说:“新加坡近年来的教育景观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求学的选择。毫无疑问的,现在的新加坡家长为孩子选校时,已更勇于作出较不一样的选择。

    “此外,更多家长也认识到国际学校所颁发的国际中学毕业会考专业文凭相等于‘A’级文凭,并受到本地三所大学和许多顶尖外国大学承认,这多少打破了孩子必须考获0级文凭才算是有保障的观念。”

    英华国际学校过去三年也见证本地和海外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总人数从2005年的190人增加到今年的570人,其中本地学生占50%至55%。

   

  主流学校压力较大

    家长黄秉超(51岁、自雇人士)一年多前把女儿黄慧艇(14岁)送到英华国际学校就读。

    他不讳言:“主流学校的课业压力比较大,因此我希望让女儿能在非主流的教育制度下学习。该校的学习评估系统相当全面,甚至还会根据学生所作出的努力来评估他们,相信这对学生的学习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新加坡ISS国际学校目前有700名学生,但新加坡学生只有26人。该校招生和市场扩展部高级经理卓宝莉指出:“一般情况下,新加坡家长选择让孩子在ISS国际学校就读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了解到国际中学毕业会考专业文凭是受到许多世界顶尖大学承认的文凭。

    “第二,一些新加坡学生因为父母被派驻到海外工作,因此当他们回国后,这些孩子多半想回到类似的校园环境求学。”

    另外,一名郑姓的新加坡家长(53岁,自雇人士)为了让儿子更好地掌握华文和了解中华文化,在qu’n9yue为他报读了汉合国际学校(新加坡)。他说:“这所国际学校把中华文化特色与IB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把中文作为主课,因此对提高儿子的中文水平有帮助。

    “我的儿子原本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上课两年,但他毕竟只有14岁,因此我不放心他独自一人在北京上课。得知新加坡成了汉合国际学习时,我鼓励他回来这里念书。”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专家:国际化教育要整合兼容

  把中国与外国的教育方面的优势、精华进行整合,兼容。

   

    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徐楚知女士认为:国际化教育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根,兼容国外教育的文明,教育的优势。应把中国与外国的教育方面的优势,精华进行整合和兼容。徐副校长还特别强调到:“国际化教育不是纯外国的,也不是摒弃中国的,它是一个兼容。”

   

  打好本土文化是基础

    徐副校长说:“孩子在出国以前,首先应该打好本土文化的基础,然后再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选择送孩子出国的年龄段。最好选择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已经基本成形的阶段为宜。一般家庭会选择在高中二年级以后。”徐女士说:“不管选择在哪个年龄段出国,适合自己,符合自己家庭情况是很重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绝不可以崇洋媚外,跟风追潮流,也不可盲目送孩子出国,以免影响孩子一生的前途。”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将贯穿这个人的一生。也影响其命运的关键一环。因此,还习惯和好性格的培养也是国际化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好习惯、好性格的培养不仅仅是生活的锻炼,更是培养孩子家长自主、自律及自我约束的能力。

   

  早教育  早培养

    如果家长有吧孩子送出国的打算,那就要趁着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早教育早培养了。到了高中二年级以后,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就已经基本成形,所以孩子哪怕在某些地方有什么缺憾之处,如果要教育,那大概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也不能保证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将孩子培养得完美,早教育,早培养应该是家长的首选之路。

   

  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

    决不能让孩子成为“死读书的秀才”。国际化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代名词。因此,培养当今国际化的人才,不仅仅要基本功扎实,更应该从思想品德、艺术素养、人际交流、礼貌用语、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来培养。

    孩子是父母亲未来的希望,更加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把孩子培养成顺应时代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愿。为此,家长要牵手学校,牵手各类教育机构,共同携手打造孩子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家长:去西方国家培养国际化能力

    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能力,3成家长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并且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都市人成长杂志近日就培养孩子国际化能力的问题,在家长们中间进行了意向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家长打算送孩子去西方国家留学。

   

  送孩子去西方国家

    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能力,其中32%的家长有送孩子出国的打算。也有61%的家长认为孩子现在还小,暂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仅有7%的家长表示没有送孩子出国的打算。

    在选择国家方面,有35%的家长表示会送孩去美国留学;有30%的家长选择澳大利亚;还有30%的家长会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学;以其它国家为留学目的地的占6%但没有家长表示要送孩子去亚洲国家留学。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似乎对于孩子去西方国家留学更加感兴趣。

    叶女士说:“为了孩子未来的前途,应该让孩子具备国际化的能力。”她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但首先会让孩子在国内接受教育,充分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以后再到国外接受西方的教育。她认为西方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善,思想先进,有很多可取之处。而且,现在中国与西方的往来愈加频繁,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孩子国际化的能力。如让孩子多接触西方文化,学习西方语言,并且多结识一些外国小朋友等。

   

  最担心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虽然有很多家长打算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但与此同时,家长们对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普遍表示担心。调查显示:有44%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示担心;30%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自理能力;11%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有56%的家长认为在孩子出国以前,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35%的家长认为在孩子出国以前应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有30%的家孩子的家长认为在送孩子出国前,应该让孩子充分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文化;27%的家长认为还应该培养生活技能;有9%的家长认为,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能力。

    金女士说:“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孩子必须具备国际化能力。唯有具备了国际化的能力,孩子才能顺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孩子未来的前途,才会更加宽阔。”因此,在金女士选择送孩子出国以前,会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她说,自己本身就是学英文出身的,因此能够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因此她认为孩子在出国之前首先必须要通过语言关。金女士说:“人与人的相处,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下才会沟通,沟通了才能了解,了解才能交流。”因此语言关是个基础。

    其次就是在孩子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要与国际接轨。金女士说:“除了在家里或者学校可以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以外,我还会选择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培训班之类的,让孩子多与外籍的老师和小朋友接触,成为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锻炼交际能力,更能够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了解外国的文化。”

    金女士还说:“虽然与国际接轨对于孩子未来的前途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毕竟是中国人,不能忘本。还是应该首先让孩子尽量多学习本土优秀文化,然后再去吸收西方的精华。”

   

  大学时出国最合适

    至于孩子出国留学的时间,有45%的家长选择大学,另有27%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出国,还有22%的家长选择高中,各有3%的家长选择在孩子读小学或初中时送他们出国。

   

  学外语  方法最重要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外语培训机构的时候,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35%的家长考虑该教育机构的学习方法;有24%的家长考虑该机构有无外教;考虑该培训机构地点的占24%;把学费高低作为考虑因素的只占9%,其它考虑内容则为2%。由此可见,学习方法是绝大多数家长比较看中的一点。

    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都对国际化教育缺乏足够的了解,希望全面了解国家化教育理念。比如说学术方面的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等……家长送孩子出国选择的途径也各不相同,有的让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也有的希望通过自费的方式送孩子出国留学。

   让国际化能力为你的孩子加油!

  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考虑七大因素

  出国留学知识一种途径和选择,最终要获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对每个家庭都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因此,在做这个决定前,家长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清楚为什么要送孩子留学。出国留学知识一种途径和选择,最终要获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出国留学专家指出,一旦决定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还应在以下几点做好充分准备:

   

  一、    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

  专家特别强调:尊重孩子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而替他做所有的决定,否则会影响整个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二、    经济上的准备,是留学所必备

  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家长不能指望孩子出国以后靠打工挣学费或生活费。因为各国对留学生打工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过多地打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

   

  三、    和孩子一起,帮助他做好从中式教育向西式教育过渡的准备

  这其中包括:

  语言准备:中国学生在国内可能学了很多年的普通话(EFL),但是这与留学期间所要达到的学术英语(EAP)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学习方式转变的准备:国外教育非常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大胆阐述观点,积极培养管理时间的能力等。如果学生能够在出国前即做好这种转变上的准备,那么到了国外后便能比较容易地融入当地的教育中。

  专业知识的准备:中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科目以通用的数理化为主,但在发达国家,普通高中阶段属于大学国际培训课程,学生会在数十种科目中自由组合3—4门方向性的科目,更早地进入了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四、    和孩子一起,做好留学前的心理和思想准备

  家长在选择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后续跟踪服务,尤其钟点考察该留学机构是否有实力设有境外机构提供境外服务,随时随地解决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问题。

  另外,孩子自己也应该对未来的留学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包括想清楚留学的目标是什么,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否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好时间管理等等。同时,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异,需要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

   

  五、    专业选择

  孩子的决定专业选择方面会参考很多人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的咨询顾问、正在国外学习的朋友、父母的意见对孩子的帮助非常大。中国的家长有的会在孩子的专业选择方面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加入进来,并且有时侯会主导孩子的选择。而家长在选校、选专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说对名牌学校的崇拜,对热门专业的盲目跟风等,这样对孩子是不利的。如果孩子本身对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可以想象他将来学习的痛苦。因此,作为家长,应多听孩子的意见,多了解孩子的兴趣,尽量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他本人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专业。

   

  六、    投资回报

  人们已经把留学看作一种教育投资与消费,而作为家长,在付出了一笔数额不小的留学费用后,会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呢?这实际上回到了起点的问题,就是留学的目的。留学的回报是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留学所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这包括他所获得的国际上先进的知识体系、开阔的视野、从西方学到的文明和价值观、对多元文化的体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坦然面对胜利与失败的心态等等。这都是留学这段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收获。

   

  七、    人生规划

  留学只是家长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中的一段选择。家长应以更长远的眼光,从教育与成才的角度,与孩子一起,为孩子做理想的人生规划,并让留学在这一人生规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广大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

  顶级“富二代”在美国军事高中的成长… 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

  值得深思的日本教育模式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5-24 15:11:30)

  2011年全球留学国家费用万能表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5-06 23:59:33)

  为什么送孩子上高昂的美国私立学校?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4-19 18:21:55)

  留美学生必看的10个网站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3-20 15:01:08)

  美国留学费用大汇总------------大学篇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3-15 11:46:35)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2-27 10:13:38)

  童话般的小学  问题多的中学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1-31 01:08:31)

  就读加拿大高中小心被误导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1-22 00:58:54)

  费用最低廉的美国院校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1-01-15 01:48:09)

  帕劳留学介绍-高中篇美国用什么方法培养精英?(2010-06-17 23:23:04)

  [转载]美国百所大学招生网专页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9-22 01:39:47

  日本育儿流行:拼养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9-19 20:17:0

  静茹:什么才是输在起跑线上——和日本孩子吃午餐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4-28 01:01:5

  去美加读中学、大学、硕士的利与弊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4-25 20:24:

  留学市场将往何处去?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3-28 19:21:59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要求孩子出国 其目的让人担忧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3-25 11:51:1

  在家也能上名校---美国大学免费公开课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3-20 13:47:11

  日本孩子都在哪些方面努力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2-27 08:27:31

  被逼着把孩子往外送啊 ”:幼童留学潮正在从趋势变为现实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2-15 00:36:41

  低龄留学完全手则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1-28 04:08:21

  就读加拿大高中小心被误导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1-22 00:58:54

  港校读书,冷暖自知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1-22 00:32:12

  费用最低廉的美国院校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1-01-15 01:48:09

  [转载]英国教育模式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2011-01-10 23:24:02

  德国中学生开学典礼很隆重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2010-09-18 23:24:48

上一篇:代币制疗法(推荐文档).doc
下一篇:草原文化论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