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和道德的角度出发,为长途飞机上哭闹不止的婴幼儿(两三岁及以下)采取助眠措施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题主在最近四五年一直保持一年 5-10 次长途飞行 时常在航班上遇到哭闹不止的孩子 一哭就是几个小时 飞行体验和休息质量严重受到打扰 甚至个别孩子尖声的哭闹会导致生理上的不适 题主遇到的其他乘客和朋友也有相同的反映 却又无可奈何 据题主观察 小孩子的父母在哄小孩入睡无果后也对此无能为力 只能任小孩哭闹 在这里想请问 1 医学上是否有对小孩子身体完全没有伤害的助眠措施使其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安静2 采取如此措施在道德和社会学角度是否有所不妥欢迎一切理性讨论 谢绝毫无意义的抖机灵 / 争吵 / 人身攻击补充:虽然题主现在十几岁 没有孩子 但也懂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然而 前面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是需要考虑到的 试想你的父母如果已经年事已高 体力不再充沛 在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需要休息 然而被哭闹不止的孩子吵得头痛不已 那些「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的说法并没有考虑到机舱里的老年乘客吧以及 考虑到头等舱容量以及大部分人的经济能力 加钱坐头等并不现实如何平衡飞机上婴幼儿及其家长和其他乘客 尤其是需要休息的老年乘客 / 病人的利益【再次补充 据此题下面空乘答主的回答原来婴儿哭闹还有调整耳内外气压这个原因 受教了!】=======人贩子集团肯定很喜欢题主这个主意。公共场合,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婴幼儿,如果持续好几个小时不吵闹,仔细一看,根本就是没清醒,请大家注意:这很可能不是小孩子睡的熟,也不是你遇到了中国最有“素质”的“好家长”,很可能,你遇到人贩子了,悄悄报警吧。

  从医学角度上说一下。1.目前所有的镇静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灌肠等方式,均有副作用,且大多儿童禁用或者是在儿童上没有临床实验证明其利弊。2.绝大多数的镇静剂都应在心电血压监护下使用3.提两个药,咪达唑仑,这个药在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很常用,而且很好用,但是市面上大多数厂商的这个药的说明书都没有提及儿童用药剂量或者是儿童禁用。氯氨酮,一般用于麻醉前,但是因为它的使用只能由有资质的麻醉医生开处方,所以不太现实使用。

  综上,从医学角度上讲,飞机上用药物镇静不太合适。

  你在美国玩过打枪吗?就用那个耳罩,3M牌子的,两三百块钱而已不贵。简直是神器,比什么QC35牛B100倍。如果在配合耳塞,简直一路安静睡到下飞机,路上飞机坠毁了都听不见。。。

  ~~~~~~~~~~~修改换行:

  回去查了一下,型号是X5A

  全景是这样:

  另外,如果耳罩里面要配耳塞加强隔音的同学,耳塞请务必在平飞阶段使用。上升下降时候最好拿出来,否则容易耳膜受压痛。

  耳塞就是下图这种东西,可以捏扁放进耳道,然后它缓慢自然膨胀塞住。如图:

  我曾是一枚空乘,从飞行的角度跟你说一下吧,在飞机上如果遇到小孩哭闹虽然让乘务员也很头疼,但这个确实不建议用助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飞机在高空中由于气压稀薄导致耳膜疼痛,经常乘机的人大多都有压耳的体验,尤其感冒的时候因为鼻咽不通气,体内外压差更不易调节,耳膜会压得非常难受。

  我经常感冒的时候强撑着飞航班,一天四段八次起降,耳朵里面疼得我恨不得在天上把舱门一开跳下去。别问我为什么当乘务员还没习惯,这不是晕机晕车吐几次就能习惯的事,飞了多年的老乘都对耳膜穿孔很熟悉,当然你问我为什么你坐飞机就不压耳,他坐飞机就压耳了,这个和人体质很大关系,就像你晕车他不晕车一样。

  好,扯远了,为嘛不能助眠孩子停止哭闹呢,因为其实孩子如果是因为压耳哭闹,那哭闹是有助于调节他的体内外气压差,不信你坐飞机就会有打个呵欠就能感觉到耳膜里面轻微一震的体验,除了打呵欠,咀嚼、吞咽,都是调节压差的方式。

  最专业的当然是捏鼻鼓气法,潜过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潜水教练在下水前也会教你用捏鼻鼓气的方法应对在深海下巨大的水压导致的压耳。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他一直哭闹不停,可能是在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他的耳朵疼,如果这个时候哄他睡觉了,相信我,睡醒后他会更加疼得哭闹不停的。甚至对于过于幼小的儿童,还有可能发生危险。所以如果坐飞机有孩子在你身边哭闹,还是多多体谅吧~

  最后虽然我已经辞职不飞航班了,还是替所有在职的乘乘们说句话吧,飞行很辛苦,高空作业对身体的伤害真的特别大,耳膜穿孔是很常见的职业病,如果您乘坐的班机延误了,请不要为难乘务员们,她们比您更希望飞机能快点起飞早点下班,不然不管延误多久,也意味着她们的工作时间被倒霉催的无工资补助的延长。

  最后祝大家旅途顺利~^_^

  ———————9.2更新———————

  这几天比较忙,没想到我的回答得到了这么多的赞,说明现实中很多人对孩子和带孩子的家长还是相当能够理解和包容的,谢谢你们。

  夸我家宝贝可爱的人们,虽然我一直在努力告诉孩子做好自己就好,不要太在意陌生人对你的评价,但是作为她妈的我看到这么多人夸奖她还是开心的要命,谢谢你们。

  夸我温柔的人们,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这种评价,容我得意一会先。讲真,我先生都没有这样夸过我,唾弃他一秒钟。

  昨天发生一件事,说明我闺女也有“熊”的时候。吃过晚饭我在家里刷碗,姥姥带她出去玩,没一会嚎啕着回来了,原来她在小区里摘了一朵花,想回来送给我,半路上没拿住掉在地上花瓣全部摔掉了,给她伤心坏了。孩子一片真心,我实在是不忍心责备。但是不要摘路边的花这件事我强调过很多遍啊!后来我感谢了她,谢谢她的心意。然后告诉她妈妈不想要小区里的花,第一每个人都去摘的话就没有漂亮的花给人看了,第二小花被摘了也会伤心的。最后我给了她五块钱,答应她周末去用这五块钱去花店买一朵专门送人的花来送给我。

  至于我妈,她说她本来阻止了,可是看花就快谢了,孩子又是一片真心,就没有坚持。可见得人是会变的,我小时候她可绝对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啊。所以孩子还是得自己亲带,哪怕要上班,下班回来也可以“控制”一下。

  说到这又跑题了,我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问题下回答一个这样不切题的答案呢?

  首先,我觉得题主的问题戾气太重了。可能是他刚遭受了真·熊孩子的折磨,对此我表示同情和理解。我作为一个家长也很怕熊孩子,因为熊孩子的出现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可能被欺负,被打扰休息心情不爽更加闹人等等不良后果。相信我,家长是最希望孩子能在旅途中睡觉的人,因为只有孩子睡了我们才能看会电影/打会游戏/歇口气/眯一会/吃口饭等。很多成年人都会有睡眠问题,但是用药来解决的还是少数吧,更何况孩子呢?要知道儿科医生用药可是相当谨慎的啊。

  其次,我觉得熊孩子真的被妖魔化了。就像老人要求别人在公车上让座一样,其实这样的老人还是比较少的,可是一旦有类似新闻就会有大批类似现在的老人如何如何的评论出现,我真心替我父母公婆冤得慌。可能坐十次车才能遇上一个熊孩子,或者十个孩子里有一个是真熊,但是很多人只要在车上遇见小孩第一时间就会觉得完了,这次旅途绝对不会舒服,舆论导向得承担一部分责任才行。

  再次,我想说的是,绝大部分父母其实是会阻止孩子哭闹的,他们自己也会烦啊,无动于衷的那种奇葩爹妈,唉,我只能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为人父母。但是公共场合绝对不是训斥孩子的理想场所,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啊,逆反心理一上来闹得更厉害,而且孩子做不到令行禁止,你苦口婆心半天他们可能一个字都没听进去,需要想点别的招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才行。

  我女儿在婴儿时期哭闹通常是因为她不舒服了,饿、尿、困、害怕、无聊(婴儿真的也会无聊啊)前三种及时解决就不会哭了,后两种意味着妈妈得耐心安抚,有一次我抱着她在软卧车厢过道走了几乎一夜,差点没累死我,从此再也没有选择过过夜车。带着生病的孩子出门的家长,一般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自从她会说话能交流以后,就不怎么哭闹了,可是我更头疼了。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好奇宝宝对世界的探索。她看见别人拿个没见过的东西,要去问人家是干什么的;见过的东西,要去告诉人家她家里有类似的,就是哪里哪里不太一样…总之她特别热衷和别人搭讪(尤其是漂亮阿姨)。有一次我们附近座位有两个黑人,她趁我不注意跑去问人家你们为什么这么黑…人家听得懂中文啊!我好尴尬,道歉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她居然特别同情的说,你们那里的太阳是不是特别晒…别的小朋友第一次看到黑人有可能会被吓哭啊,为什么你胆子这么大!后来我有了教训,和她约定看见不一样的人一定要悄悄的先问爸爸妈妈,要是他们听见了可能会伤心的。

  现在我带她出门,首先把她捯饬的漂亮一点,干净可爱的小孩子一般能够得到更多的好感。其次既然无法阻止她和陌生人搭讪,那就在开口前先问好,礼貌的小孩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我真的告诫过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结果有人和她搭讪,她就问人家你是不是偷孩子的。要么把人惹毛生气走了,要么人说我不是她就愉快的和人大聊特聊起来。再次我真的得不停的说对不起打扰了,要是别人不愿意聊就把她拖走,要是愿意,说实话我真的感谢愿意和我女儿聊天的人,我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至于为什么她不哭闹,我想是因为她自己知道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吧。她从小就知道哭闹是无法得到一切的,在允许范围内干什么都可以,但是有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做,第一第二次以说服教育为主,再犯就有惩罚了,谁来说情也没用(真是不知道和老人怄了多少气啊)。她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去哪里做什么为什么都要解释给她听,我妈和婆婆老笑话我,现在想想还是有用的吧,因为我一直坚持和她讲道理,所以讲道理这一套在她身上玩的通啊。她一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去超市买菜,临走的时候她说想吃苹果,我告诉她东西太多了妈妈回去的路上就抱不动你了,等晚上出来散步的时候再买吧,她就答应了。旁边一起排队的老太太惊讶坏了,一个劲的说这孩子真懂事。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低估了孩子,总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主观的放弃了和孩子沟通,等他们长大一点突然又开始讲道理,给他们都整蒙了,颠覆了他们之前的世界观啊。就跟坐餐椅一样,刚会坐就用餐椅的孩子,长大了到吃饭就自觉的上去了,也不会乱跑,一岁多才开始用的,麻麻们总会说不习惯不肯坐之类的。

  最后说一句,其实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而且永远都不会毕业,我在知乎上一直关注熊孩子的话题,就是为了努力让自己不要成为一个熊家长。但是我觉得我做的最对的地方,不是时刻惦记着教育她约束她的行为。而是首先把她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自己思维和权利的人,其次才是我的女儿。讲真,你怎么对孩子,她就怎么对世界。你对她友善,她对别人友善;你不经过她的允许不乱动她的玩具,她也不会乱动别人的东西;你对她说礼貌用语,她对别人也会主动说礼貌用语。

  至于之前我举的那些不愉快的例子,以前我也是个暴脾气,该撕必须不能忍。现在大多数我都会协商解决,不行就找乘务员,我不想当着着孩子的面吵架,我的女儿这么可爱,就让世界在她眼中,多美好几年吧。

  btw,我先生虽然出镜率不高,但我可以说他是一个绝对合格的父亲和丈夫。他是真的完全没有架子可以陪着孩子在地上打滚的那种爹,没错,就是你梦想中的那种。我看很多时候他自己比孩子玩的还开心。但是在体现父亲威严的时候他也绝对不会含糊。可惜就是工作实在有点忙啊…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我女儿以后写我的妈妈之类的作文的时候,能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这将是我作为一个母亲能得到的最高评价了。

  ——————以下是原回答—————

  作为一个孩子家长,自认为也还算有素质,目前为止自认为孩子教育的还算成功,想来说一下很多没有素质的成年人。

  我家孩子很小(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早教课程了,经常出入公共场合,她对陌生环境的接受度比较高,很少发生害怕哭闹的行为。

  一岁左右,我开始带着她乘坐地铁,去一些离家比较远的地方探索。那时候都推车,避开高峰期,她一般都坐在婴儿车里,津津有味的品尝一些果丹皮之类的不会掉渣又能磨时间的小食品。我也知道地铁禁食,但是对于五六岁以下的小孩来说,食品是除了手机以外最具有安抚效果的东西。后来她可以自己走了,我就带她上残障车厢,找个宽敞角落把妈咪包放在地上给她坐,她也不会哭闹。上车前告诉她,公共场合不能大声说话,要不然你和妈妈的秘密都被别人听去了,她会觉得很有意思,有话都悄悄的说,一旦控制不住音量,我也会制止她。久而久之,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种事情,就形成习惯了。

  基于以上,孩子快两岁的时候,我带她回了一次姥姥家。火车要20几个小时,所以我选择了飞机。为了舒服点我还选择了头等舱。那次我也有失误,航班有点早,8点多,我本以为她会犯困一觉就睡过去了,忽略了她第一次坐飞机也会有点怕,引擎一启动,她吓坏了,拒奶,搂着我的脖子开始大哭,空姐也来安慰她,大概也就三分钟吧,她已经被空姐送的糖果吸引了注意力,开始小声啜泣的时候,旁边有个看起来就很精英的四十左右的男人突然对孩子破口大骂,小崽子再哭就把你扔下去之类的。结果孩子又被吓得嚎啕了20多分钟。回程的时候也不愉快,为了方便哺乳我选了靠窗的座位,上了飞机被个大爷和他儿子占了,平时就算了,我带的哺乳巾只能遮一边啊,好声好气说了好几遍,充耳不闻,后来干脆假装睡着了,空乘来才解决的。

  还有一次我从上海出差回来,上午的高铁,车厢里很安静。正是暑假,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都是九岁十岁的样子,两个孩子上车既没喊也没叫,拿出扑克牌来玩,比正常说话音量还压着点那种,可是有个非常时髦的美女不愿意了,嫌他们吵到她睡觉,侵犯她的权益,俩孩子越打越小声,这还不满足,后来俩孩子玩到高兴处嘻嘻笑了几声,终于惹怒了她站起来大吼一声,喊乘务员来管教,说实话我比这位美女离的还近两排,一点也没觉得吵,可这位美女猝不及防大喊一声真是吓的我一哆嗦,这算什么呢,大白天的你想睡觉,别人也有不睡觉的权利啊,不是很懂她们的世界观,大白天的火车上,能和家里一样安静吗?

  更别提我闺女经常眨巴她那犯规的大眼睛懵懂的问我:妈妈,为什么那个阿姨不排队…妈妈,为什么那个奶奶可以大声说话…妈妈,为什么那个叔叔可以看电影不插耳机…妈妈,为什么那个爷爷可以脱了鞋把脚翘那么高…妈妈,为什么他们可以乱扔垃圾…

  我看到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人对于懵懂的无自控能力的孩子零容忍,如果对方是妈妈独自带着孩子出行,那更是指责没商量。他们听不见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声音,看不见家长制止孩子的行为,以为孩子都是机器人,给个指令立马就能执行。如果吵闹喧哗乱丢垃圾的是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或者是个战斗力超群的大妈,他们基本只会翻个白眼,如果是个花臂的光头大汉,一般他们都选择性失聪及失明。

  说孩子小别出门的,也许他们小时候家里特别有钱,都有私家车、私人飞机,或者他们的父母都把他们关在家里玩泥巴十岁以前没出过门,或者他们从小天赋异禀,生下来就懂很多道理。除此之外想不出什么样的人会说这种话。

  总而言之,我觉得就是这种总是认为错在别人,总是强调个人权利的人,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熊孩子,成长为一代又一代的熊家长。

  谢邀。

  先回答问题:

  您可以劝导、建议、试图说服监护人对孩子使用类似措施,将此措施作为一种可执行选项。

  但得看监护人是否乐意。

  若将此作为标准强制执行?不可行。

  飞机的环境(气压、光线、座椅舒适程度等),成年人都会不适,遑论孩子。

  绝大多数镇静剂都带有副作用。

  逼迫孩子服药,对他们而言,实在不算公平。

  更进一步,本问题中,有个逻辑很微妙:

  因为孩子吵,影响到周遭休息,本着为公共利益打算,应当对他采取助眠。

  听起来还蛮顺的?

  设想一个场景:吵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睡着必打鼾,打鼾沉重的彪形大汉,是否可以本着为公共利益的原则,给他服药或采取某种措施,勒令他在长途飞行时不得入睡呢?听上去似乎不大对吧?

  不能对成年人使用的措施,同样不应该用在孩子身上。这一点上,起码该做到一视同仁吧?如果我们平时无权逼迫成年人闭嘴,那么同样,无权逼迫孩子禁声。

  当然,身为同享一架飞机的公共,有权利提出抗议,表示不满。

  但……怎么说呢?无权逼迫其他公共接受某种措施。

  举个例子吧。巴黎的公共汽车,车中部有固定空间,默认是给推摇篮车的乘客或轮椅乘客使用的。某教授跟我们聊公共道德时挑过这事:作为健康且没带孩子或器具的男性,是否会觉得,自己在类似情况下自由受到侵害?那位教授自己提了个意见,我觉得很对:

  当你乘坐一个公共交通工具时,已经默许了自己将会承担一定程度的非自由(包括洗手间可能要排队,包括可能被吵到)。

  再直白或者粗鲁一点,有些上海老阿姨爱说的:嫌地铁挤,嫌阿拉吵,侬去打叉头(出租车)啊!——这话很粗鲁,但道理有一点是对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飞机)的乘客,是默认无法获得完全自主的。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是监护人。

  据我观察,至少欧洲和亚洲航线上,有种较好的、可参考的情况,是这样的:

  有经验的家长,懂得给予积极反馈。孩子要吵时,家长一边哄,一边会向四周致意。我见过有泰国家长,刚上飞机,就给四周座位送礼物合十道歉的。类似状况,周遭多少会忍一忍。然后,孩子闹累了,就歇了。

  许多招人恨的家长和熊孩子,则是反例:熊孩子闹腾,家长不管不顾或大声呵斥;周遭提出抗议,家长来一句“你又没孩子你不懂!”“我们的孩子要你们管?”自然招人恨。这里的问题还在于,这类监护人通常意识不到:越嘈杂的环境越容易刺激孩子哭叫。持续的争执和大声呵斥,未必能让孩子安静,经常会起反效果。

  故症结不在孩子,在监护人的态度。

  善用耳塞与找空乘吧。前者屏蔽声音,后者出面,比我们亲自交流效果要好很多。

  遇到确实没谱的监护人,偶尔也可以对症下药。监护人不管孩子,大多出于溺爱,那么……

  某次卡塔尔航空飞回国。邻座一个老阿姨带着孩子,一路嚎。中间有人问过几次,老阿姨说也没法子啊,孩子要哭怎么按得住呢……

  我凑过去,说:这样哭,对孩子不大好。

  老阿姨:?

  我:卡塔尔航空都是新飞机,新飞机跟新房子一样,刚涂好料。一般人闻了没事,孩子吸得多就不好。哭呢,要喘气啊,会吸进去很多涂料,气压又大,会压到脑子里去,孩子会戆掉的。

  老阿姨:哦哟喂!

  后来这一路,老阿姨很用心,恨不得禁止孩子呼吸,孩子要张嘴她就虚掩住,哦哦哦我们宝贝不要哭不要叫,好好睡……

  我们没法给孩子服药。但借着孩子哄哄家长,还是可以的。

  哪位会问:这么好骗吗?答:不懂得管孩子的监护人,基本有个共性:自我中心,缺少逻辑,动不动就“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你跟他们讲道理和权利,他们跟你讲感情,恨不得全世界都一起溺爱自己的孩子——这种普遍的受教育程度,那真是相当好骗的。

上一篇:jy灌溉系统NPCapp
下一篇: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