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耽美漫画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日本耽美漫画可以在书店有单独的展位并公开售卖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里面涉及到的社会因素、时代因素、文化因素相当之多。乃至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题材和日本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深深挂钩的。日本的耽美漫画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这样一个规模,绝不是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神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的耽美漫画家积年累月的努力而来。

  这个话题是我一直想要探讨的一个话题,也刚好看到了这个提问,因此会在这个提问下把我一直以来的思考、大量相关资料书籍的整理融入其中,以文章的形式呈现。

  鉴于这篇文章的内容会非常的长,因此没办法一次更完,会分成几次来更新,希望喜欢耽美的朋友们可以看到最后。

  ----下面是文章会很长的分割线----

  最近回首了一下自己的青葱岁月,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入腐十余年了。想到这些年看了这么多耽美或是暧昧向的作品啊,却一直没做过什么贡献。因此思来想去本打算开个系列的视频、从头开始把日本动画中这个大类的作品做一个较为彻底盘点、梳理、介绍和推荐。

  整理的时候发现,日本九成以上的耽美动画都来自于漫画改编。

  日本耽美漫画作为耽美动画的最核心构成,对其影响可以说是深入骨髓。而耽美漫画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产物,又往往会带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印记,整体的创作风格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及思想潮流变化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化体现。

  同时由于上世纪动画制作水平的限制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耽美动画对漫画原作的改编往往是片段式、浓缩式的,这使得现代观众在看动画的时候,如果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所处年代以及思潮趋势没有一个大致了解的话,便很难明白动画为何要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也很难领略其中魅力和精髓。

  比如一个永恒的话题:老作品为何而虐?《间之楔》动画

  这让我决定先抽一些精力出来,单独讲讲上个世纪日本耽美漫画大致的发展脉络,当然由于手头资料的有限以及日文水平的限制,并不敢说完全无错漏,只能尽力而言。有不同意见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那么因为后面会频繁用到这个词汇,先解释一下:《同级生》动画

  耽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是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耽”即沉溺、入迷的意思,耽美概指唯美、浪漫、沉溺于美的事物,包含一切能让人触动的,最无瑕的美。初期是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派系下的一个分支。耽美主义也就是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①

  这个词汇最初和BL是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一切可以给读者一种纯粹的感官享受的、到达了一种唯美境界的文学内容都可被称为耽美。但6、70年代以后,这个词逐渐从原意中脱离,由于当时但凡跟男同性爱相关的创作漫画普遍都具有超越真实、追求浪漫、人设美型等特点,因此耽美一词在男同性爱题材的漫画中被大量使用,以至于时间长久后,这一词汇逐渐被广泛认知为是专门用来表述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爱情的用语。甚至于到了现代连追求唯美这一含义都已经基本丧失,只要是男同性爱题材的漫画大都可被称为耽美漫画。[稻荷家房之介]百日蔷薇

  由此可见,最初的时候耽美题材所囊括的范围其实要大得多,而我们现在所称的耽美漫画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且商业化后的娱乐产物,与它一开始的文学内涵大相径庭。我们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后面提及的耽美漫画则均指代以表达“男同性爱”主题为核心的漫画。

  不过,既然这个系列视频主要的目的是要沿着日本耽美漫画的发展脉络向上探寻它的缘起。而耽美这一词汇是在后来逐渐被赋予了专指同性爱题材作品的概念的。

  那么我们所需要知道的就是,在这一共识达成之前,这一题材是如何被创作且定义的呢?

  这里可能用另外一个词汇:“少年爱”来形容会更为精确。

  即最初的一批女性漫画家们,首创的以少年为主角的 、主要用来描绘产生于少年之间的(注:也有发生于少年和少女之间)、纯粹无瑕情感的漫画,普遍被称为“少年爱题材漫画”。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耽美漫画前身。《风与木之诗》同人图

  这里面传递了一个再直白不过的信息,那就是:

  是的,即使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认为耽美漫画和少女漫画其实是两种受众互不相干的漫画产品。但事实上,日本耽美漫画的发展源起和日本少女漫画是同根双生、密不可分的,两者完全不可割裂而谈,直到2000年也就是21世纪的起始,当时代表性的女性向漫画报道评论月刊《杂草社》才在每月漫画分类介绍时,为这类漫画独立标出一个分类[Boy’s Love],在此之前其一直被归类在[少女]类别下②。

  而随着这一细分才逐渐有耽美漫画家这一认知并使这些漫画家们逐渐从少女漫画家的阵营中分离出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意识到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这将会让我们对耽美作品有着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

  耽美漫画本质上其实最早是少女漫画家们(注:后也逐渐有男性漫画家加入这个阵营)创作出来用以服务女性、传递女性创作者们某种精神诉求的产物,而并非是为了反应现实中的同志生活,这也是长久以来很多人对耽美作品的一个误解。

  也正因如此,当最初少女漫画家们的力量在日本漫画创作领域爆发的时候,她们的笔触所会触及的耽美漫画的随之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这里,我主要会讨论和提及的,主要就是日本战后一直到21世纪前的少女漫画家们对日本整个现代耽美商业体系的建立所做的贡献。《妖精王》动画

  由于本系列整个介绍篇幅将会很长,所提及的漫画家和作品也会非常之多。因此为了让大家在后续看的时候不至于晕头转向,我在这里会采用流行于台湾漫画界的一种代际划分法,参考台湾漫画学者李衣云教授的观点将活跃于20世纪的日本少女漫画家们按照每十年为一个世代大致分为四代。

  第一代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六十年代中,以众所周知的漫画之神手冢治虫为代表,他奠定了日本后续一系列故事性少女漫画的基调。[手冢治虫]缎带骑士

  第二代是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这一代最为闪耀的就数被后世统称为[二十四年组]的新浪漫派少女漫画家们了,这批少女漫画家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浪漫幻想气息和浓郁的文学性③,她们的出现除了正式开启70年代少女漫画界的黎明外,同时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漫画派系,即“少年爱”,这便是后世耽美漫画最早也是最为扎实的奠基。《风与木之诗》《托马的心脏》

  第三代是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以吉田秋生、树夏实、高桥留美子等为代表,这批少女漫画家们画技画法更为成熟,个人风格明显,主要是延续上一代际对角色内面性的探索,将少年间的Soulmate这一概念进一步的诠释并发扬光大。《banana fish》《出云传奇》

  第四代则是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这个代际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同人少女漫画家的壮大崛起并向商业少女漫开始转型,以我们现在所熟知的CLAMP、尾崎南、高河弓为主要代表,画风趋于华丽繁复,从长篇连续性叙事逐渐向单元回故事模式迈进④。

  她们由于均是同人创作起家,因此即使转战商业全年龄之后也经常会将自己故事中男性角色之间的暧昧关系玩的炉火纯青,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少女漫画乃至诸多的少年漫们。《X战记》《loveless》

  这个目前流传较广的代际划分基本是参考这些少女漫画家们经典成名作的发表时间和集中创作领域划分的,这个分法尚存在一定争议,因为这些少女漫画家们的作品发表肯定不仅局限在被划分的代际时间段内,他们所涉及的的创作领域也会相互越界融合。⑤但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大,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姑且引用一下。

  那么接下来我会沿着这四个代际少女漫画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进行讲解,同时将与之交叉的商业耽美漫与同人耽美漫的启蒙、崛起并逐渐走向鼎盛的脉络融入其中。

  这一篇作为这一系列的楔子,由于篇幅关系,在以下的部分里我会简单说下以手冢为代表的第一代少女漫画家,以及其作品对第二代少女漫画家们所起到的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最后再稍微了解下第二代少女漫画家的地位和成就。

  先说为何我将一代少女漫画作品称为启蒙和解放?

  这需要先从日本漫画最初的发展开始了解。日本虽然在二次大战前便有着一定的漫画创作和阅读的社会基础,但其真正得以不断的充盈、完善和推广其实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战败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同时由于美国对日本的强势驻军,大量的美国新文化和思潮迅速卷入日本,在未知新文化与惨淡现实的综合刺激下,饥苦贫困的社会民众对精神粮食的追求和狂热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得战前已有一定基础的日本漫画在战后得以迅速发展,到了6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从单行本或者是杂志的销量,还是从优秀作品的质量来看,日本在这个阶段都迎来了空前的漫画热时代。《战后漫画50年史》部分节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轰轰烈烈的日本漫画热潮,和女性创作者明显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当时整个漫画业界都以男性漫画家为主,他们所创作出的故事自然也主要服务于男性,即使有少数漫画家创作了以女性为主角的所谓女性漫画,其内容和女性真正想要看到和追求的东西大抵也是南辕北辙的,服务于女性的漫画在此时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而这与当时日本社会女性地位低下,文化创作领域被男性所把持有很大关系。不仅仅是忽略女性创作者的存在,乃至她们的精神需求都是不需要被注意的。

  但与此同时,又有一股力量在酝酿,这股力量来自被称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大神,这位在今天来看各种意义上都不愧被封神的男漫画家,早在1953年受宝塚歌剧的模式的影响下便创作了第一部真正意义服务于女性的故事性少女漫画《缎带骑士》,又名《蓝宝石王子》。《缎带骑士》同人图

  这部故事大致讲的是一位恶作剧的天使误将男性的心放入银之国公主蓝宝石的灵魂内,而由于银之国规定女性不能继承王位,因此公主便一直女扮男装以王子的身份长大,长大后的她心理定位忽男忽女、不仅面临着公爵夺取江山的阴谋,更是与邻国的法兰玆王子陷入苦恋。①这部漫画的内容不仅仅是少女漫画的开山之作,其中公主性别不明的暧昧设定更是引发了少女漫画日后对该主题的不断探索。

  蓝宝石以男装王子的身份登场,拥有男性的心,被当成男性养大,在这种状态下的她与法兰玆陷入热恋,在战场并肩作战之时,法兰玆爱的究竟是身为男性的他还是身为女性的她呢?《缎带骑士》动画

  不得不说医生出身的手冢治虫大神早在上个世纪50年就借由这部漫画提出了这样一个有关性别跨越、社会性别与心理性别话题的探讨,无疑是极有远见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本被公认的日本漫画界第一部具有故事性的少女漫其实是被身为男性的手冢治虫画出来的。事实上,在少女漫画四个代际的发展中,第一代所谓的少女漫画家们除了手冢治虫的徒弟水野英子外,其他几乎全部是男性漫画家,可见此时女性漫画家的稀缺。

  虽然现在来看《缎带骑士》的很多故事情节不免有落于俗套之处,但在当时这部作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开启了少女漫画故事性的萌牙,其对于性别越界以及角色内面性的初步探索更是深深影响了后续带领少女漫画进入黎明时期并使之彻底独立于少年漫的、被统称为花之二十四年组的第二代少女漫画家们。[竹宫惠子]风与木之诗

  那么在《缎带骑士》出版后,开始有零星的少女漫画家受其影响尝试故事性的少女漫画创作,典型代表有此后的一系列少女漫画《星星的竖琴》、《玻璃之城》、《热情如火》等。但一直到1967年前后,少女漫画家们才开始逐渐迎来少女漫画的创作爆发期。

  这一阶段,正是日本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发展、大众文艺百花齐放的黄金期,披头士音乐的革新、青年向SF科幻小说的流行、东京奥林匹克所带动的对运动励志精神的传递、一大批西方哲学、文学家的创作理念的灌入、以及《缎带骑士》的动画化都对少女漫画家们的创作欲望产生了进一步的刺激③,1964年树村实的成名作《野餐》更是打破了一直以来传统意义上童话性少女漫画的桎梏,开始探讨女性内心世界的诉求。

  在这一时代和文化下,1968年大岛弓子发表《波拉的眼泪》、竹宫惠子发表《苹果之罪》、1969年萩尾望都发表《露露和咪咪》,后来被称为“二十四年组”的少女漫画作家们接二连三粉墨登场了③。

  她们所创作的少女漫画无论从题材还是创作思想上都已经超脱了既往的传统少女漫,形成了独特而具有某种个性特质的漫画世界,这不仅让少女漫画终于从少年漫画的附属脱离出来而变成一个独立的门类,打破了漫画界基本被男漫画家所统治的现状,更是引领了日后少女漫画至少半个世纪的创作模式和潮流。[荻尾望都]托马的心脏

  花之二十四年组又称昭和二十四年组,这批才华横溢且知识阅读面极为广泛、文学素养极高的少女漫画家们因为基本都出生于1949年即昭和24年前后,因此得到了这一统称。

  除了出生于昭和24年间前后,24年组的少女漫画家又以是否经常参与增山法慧、萩尾望都、竹宫惠子三人主办的[大泉沙龙]为主要评判基准,以萩尾望都、竹宫惠子、大岛弓子、山岸凉子、木原敏江为核心,其外延也可拓展为树村实、大和和紀、冈田史子、池田里代子、仓多江美、里中满智子等人。(关于24年组的具体名单以及评判标准众说纷纭,这里仅选择了一种较为稳妥的说法)。

  她们所代表的是当时最顶尖的少女漫画家们中较为左派或者说是较为新潮的一批少女漫画家,又称新浪漫派。

  她们乐衷于“大胆尝试幻想的、文学的、少年爱、男色、古代历史浪漫、科幻等”全新且敏感的创作题材⑥;打破以往单一以少女为少女漫画主角的创作思路的限制,首创使用少年作为少女漫画的主角。注重于作品的文学性和审视人的内面性。分镜手法也打破了传统少年漫横平竖直的方格,取而代之的是不规则的漫画格、随着剧情和主角心态变化呈现出一种连续流动的状态。[竹宫惠子]风与木之诗

  这种创新的分镜手法和呈现形式后来又融入于少年、青年漫中,比如以大尺度和揭露人性而知名的奇幻漫画《剑风传奇》的作者三浦健太郎在访谈中就提到过这部漫画的创作曾参考过包括大岛弓子等多位少女漫画家的描绘技法和情感表露形式。⑦[三浦健太郎]剑风传奇

  在整个70年代中,这一批少女漫画家们是如此耀眼,以至于日本著名漫画评论家竹内长武在著书《战后漫画50年史》中也承认:

  如果战后日本漫画以10年为一个周期划分,70年代显然就是少女漫画的年代。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不谈他们的作品为后来少女漫画界所带来持久影响的模式指引以及对少女漫画题材领域的极大拓展。

  我们要看的是,在这一背景下,少女漫画家们除了对现如今主流受众所认知的少女漫画进行创作外,她们对一种极有代表性题材的探索也开始了,这便是“少年爱”题材,即后来耽美漫画流派的前身。

  她们对少年爱题材的探索、创作以及拓展也是日后被日本漫画界所公认的,花之二十四年组这批少女漫画家们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风与木之诗》动画

  那么因为长度关系,这一章节就先说到这里,其实到这里只能算是日本耽美漫画璀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细微曙光。

  下一章将正式围绕花之二十四年组们在少年爱方面的具体成就展开来说。

  并对

  “为什么说在当时的日本漫画创作环境中萌发耽美漫画的前身是一种必然?”

  “日本少年爱题材绝不能绕过的、出版时震撼业界的、具有极大历史意义的三部经典漫画是什么?”

  “耽美文化得以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并高度商业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几个话题进行介绍和探讨。

  ----11.13日更新----

  在第一大章节中,

  我提到了日本耽美漫画在日本最初的缘起归属,即耽美漫画最早是由少女漫画所衍生出来的一个核心分支。这也解释了为何耽美漫画和现实中的同志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简单的对21世纪前少女漫画家的四个代际进行了划分;

  并介绍了第一代少女漫画家中的领军人物:有漫画之神之称的手冢治虫以及由他所创作的经典的含有性别跨越元素的日本首部故事性少女漫画《缎带骑士》;《缎带骑士》同人图

  同时我们也初步提及了第二代少女漫画家[花之二十四年组]的横空出世,这批少女漫画家们不仅彻底开启了少女漫画的黎明时刻,更是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耽美漫画最早的启蒙之作。[荻尾望都]托马的心脏

  那么这一章节我将围绕:“上世纪70年代末少年爱题材得以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日本文化及社会背景”这个主线展开来说;

  尝试性探究“此时期这一批杰出的、思想极具叛逆和先进性的女性漫画家们在获得一定成就后,纷纷开始创作少年爱题材漫画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日本女性社会地位问题”。

  以及进一步科普”这一时期三部少年爱题材的经典巨作是什么?它们何以会得到如此高的社会评价?”

  对以上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也许就可以揭开一直以来所困惑着我们的问题的一角:《书店里的骷髅店员本田》

  先从少年爱题材的诞生开始说,这其实是与当时日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就日本传统而言,它对于男同性之间的性爱崇拜和古希腊美少年文化极为相似。在公元10世纪前后,日本的佛教徒之间便遵循着古希腊式传统,年长的僧人作为师傅和保护人,而年轻的僧人则以爱和献身作为回报,也常有和尚同漂亮少年同居同眠的事情发生。⑧进入江户时代,随着武士阶层兴起后,武士之间的男同性恋关系又渐渐与其“主从关系”的价值观结合起来,逐渐演化为在后来流传深远的“日本众道传统”。发展到后期对这种关系甚至有明文著书对其阐释,其中对“一生忠于一人、不可始乱终弃”的要求极为严格。曾一度是日本社会上的风雅潮流,这让日本民众对这种现象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叶隐闻书》卷一:论武士精神(男色章节节选)而就当时文化环境而言,1964年法国电影《特殊的友情》、1971年意大利电影《魂断威尼斯》这些传递同性情愫的电影在日本相继上映,《缎带骑士》、《黑暗的左手》、《百亿之昼、千亿之夜》等性别跨越或是带有对性别反思的作品也纷纷出版并在电视上播放,以及当时日本极为流行的由男性美少年演员对女性角色的反串的一系列经典影视作品,都为后来24年组们创作少年爱题材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创作根基。法国电影《特殊的友情》

  而从社会背景上来看;

  当时的日本女性普遍社会地位低于男性,在长期受到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的社会环境中,她们的现实生活显然并不具有那么多可能性,而是循规蹈矩的按照少女-妻子-母亲这样的传统程序来完成自己的人生轨迹,这让她们普遍都有着较为强烈的社会窒息感或者说是性别窒息感。

  此外当时日本还有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便是1968年由学生群体发起的寻求个人政治主张的“学潮运动”遭到当局的血腥暴力镇压,这让当时的大部分人都将个人的情感抒发到漫画这一幻想的世界中去。

  这其中尤其是这一批具有高度文学素的高知女性漫画家们,她们的政治主张无法得到认可、同时社会地位还受着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的压迫。

  双重社会压力让她们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心理状态下,这让她们的创作思绪当寻找到漫画这一途径得以迸发时便格外的浓郁和激烈。[有吉京子] 芭蕾一世情

  也正因此相比于更注重剧情性的少年漫画,她们的漫画作品格外注重于对内心、对归处的探索。

  并且由于身为女性这一现实的窒息性以及对由成年男性主导的男权社会的排斥抗拒,让她们在探索归处时,将目光投向了对他们具有一定陌生感和距离感的、性征分化并未明显,且尚未踏入成人社会的少年作为他们故事的主人公,并让这些少年在脱离现实的、幻想的世界中充分展开其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和带有无限希望的精彩纷呈的故事,而在这些少年身上,你也很难看到胡须、喉结、结实的肌肉等这些明显能表现出成熟男性特征的描绘。《风与木之诗》明信片在文学意味上,参考竹宫惠子及木原敏江在访谈中的话来看,他们是“为了避开轻而易举就可以安定下来的异性爱世界”,为了追求一种文学创作上的“紧张感”并充分倾泻冲破藩篱的欲望⑨。[杨伟]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从对创作主体的内心分析来看,由于当时社会大环境对女性的压抑和制约,选取与自己有着一定距离感的干净的少年或者彻底释放性别限制,塑造性别越界、性别模糊的角色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有助于漫画家们脱离自身,得以站在一个不会受到伤害的“他者”视角上来审视少年间们同样具有破坏社会禁忌意味的反叛情感。

  由后来的电影评论人吉田真由美的观点也可窥探出一些缘起。

  吉田真由美认为在男和女的生物性角色分工演变为社会的角色分工的现代社会里,异性间的恋爱带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即沿着相遇、恋爱、结婚、生子这样一条稳定的社会繁衍的道路前进着 。而当时的少女漫画家们所塑造的少年间所追求着的恋爱是与社会的秩序乃至良知本质相反的个人欲求,是一种单纯的感官表露,也就是反社会规则的行为。⑩

  这种爱不一定要有结果、甚至不一定需要身体上的结合。

  本质传递的是当时女性对其在社会中边缘感和被动感的反抗,以及对绝对纯粹的爱、对人的归处在何方的探索追寻,这种探索通过当时同样游离在社会铁则边缘的同性爱元素所呈现出来。[荻尾望都]托马的心脏

  这一创作源起后来在国内逐渐被一些所谓的社会学家和学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简单粗暴的扭曲为“耽美作品是腐女们性欲压抑/性欲释放的产物,是一些痴女的自我带入和精神自慰”,这一观点我个人认为既愚蠢又余毒。

  身为对公众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既未对一项事物或文化做出客观且深入的研究,且无视任何产生该文化现象的社会土壤因素,便以一种猎奇和高高在上的视角去指点它、定义它,这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固有偏见了。

  因为我认为起码最初期的这批作品想要传递的、

  本质上是对超脱社会规则制约下的“纯爱”的诉求,而并非“欲”的诉求。“欲望”或者“性”只是她们描绘心中所理解、向往的“爱”的一种呈现手段。《Banana Fish》动画

  那么知道这一点之后,我们便不难理解,

  为何[24年组]早期都不是因少年爱题材作品而成名,但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却都开始毅然投身于少年爱这种具有“异端”性质的题材尝试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在这一背景下,先是《凡尔赛玫瑰》、《玉三郎之恋爱狂骚曲》、《波之一族》等对于性别模糊和性别越界题材的探索取得成功,这让这批少女漫画家们进一步放开了脚步。

  直到1974年,第一部探索少年爱题材的漫画,萩尾望都的《托马的心脏》诞生了。[荻尾望都]托马的心脏(又名天使心)

  这部漫画的创作其实是受到前面提到的法国电影《特殊的友情》的影响。萩尾望都在观影归来后便产生了创作这部作品的想法。

  她在《托马的心脏》中塑造了一个同样位于欧洲之中,封闭且与世隔绝的、极致而又富有诗意的幻想世界,并试图在这个世界中将纯粹的少年之爱提取出来,传递爱与救赎、希望与死亡、纯洁与堕落的主题。

  漫画中的台词非常唯美,具有高度的诗歌感和文学性。一位少年用其肉体意味的绝对死亡来换取另一位少年精神上的救赎和新生,甚至为此不惜碰触了基教徒不能自杀这个绝对的信仰禁忌。

  这个由多位少年所演绎出的远离尘世和现实的校园故事,封闭而又纯粹,耽于美学而又极致浪漫,即使现在来看,仍然会被作品中传递出来的的强烈而又极具震撼力的情感所冲击。可见萩尾望都老师的功力之深。[荻尾望都]托马的心脏(又名天使心)

  不过如果说这部作品因为还带有浓郁的宗教思考性质以及对人间大爱的诠释而并非纯粹为了表达同性爱美学的话。

  紧接着就是1976年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的发表。

  这一部作品因为含有大量的同性性爱场景而撼动了整个业界,其中性欲的展露十分直白,也是现如今的耽美漫画真正的鼻祖。

  这部漫画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也不为过。

  要知道当时少女漫画对于男女恋爱故事的描述往往都结束于互诉衷肠后的纯情一吻,对于性的描述是十分抑制的。

  为了保持少女的纯洁感,少女漫画中的男性仿佛被阉割了一样,绝不会有过于外露的欲望描写,而女性也绝不会有追求性欲的画面③。

  即使1974年萩尾望都《托马的心脏》对于少年爱故事的描绘已然为漫画界投入了一颗悍然巨石,但是其仍然侧重于爱的描述而并非欲的描述,对于性爱的描绘是非常隐晦的、情感也是柏拉图式的。[杨伟]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此书中提及了当时日本社会对少女漫画的一些固有道德桎梏)

  对于当时这种主流价值观对少女漫画创作的限制,天生叛逆的竹宫惠子则有另一番理解。

  用竹宫惠子2007年UBC讲座中的话来讲,就是:

  “既然当时少女漫画中男女在床上的身体接触描述是被严格禁止的,那么如果换成少年和少年,也许就能画出那些不能画的全部了吧”。[竹宫惠子]风与木之诗

  不得不说竹宫老师这个思路确实是超脱于常人。

  也正如此,她的作品虽然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完成,但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对同性少年间极为露骨的床戏刻画、大胆禁忌的伦理关系以及扭曲绝望的感情描绘而被多家杂刊编辑拒绝,毅力超常的竹宫历经七年都没有放弃,直到1976年才使这部作品得以发表。

  尽管拖延了七年,这部漫画仍因其过于前卫的意识,一经问世,便引起了相当大的非议。[竹宫惠子]风与木之诗(这里选取了一些较为隐晦的画面,实际漫画的开放度要大得多)

  故事一开篇便是身为主人公的少年吉尔贝尔和学长在床上毫不遮掩的性爱场景,而且这种性爱也绝非同时期少女漫画那种具有庄严肃穆意义的结合,而是对主人公一种极为放浪行为的描绘,这使得这部漫画在连载时饱受各方攻讦,竹宫所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但同时这部作品也获得了的文艺各界名人的挺身支持。

  最终得以顺利连载完成,并成为少女漫画中一部绝无法忽视的经典。

  这部漫画也让她与萩尾望都一同屹立于70年代少女漫画家的顶端,二人呈双王并立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部漫画中含有大量的性爱场景,但是仍然和今天“汁液四溅”的色欲系耽美漫画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的性爱描绘主要呈现为肢体纠缠,具有一种肌肤交融的仪式感,而不会有具体的性器官的裸露和详细的插入描绘,整体仍然是通过性爱来传递一种全然解放的创作欲望、用少年青春期间的勃发的、强烈的爱欲和情欲(EROS)来诠释作者对于那种极致的、发乎本能的“爱”的理解,进而表达出对当时社会要求少女漫画性压抑、性纯洁的社会规则的抗拒以及对家庭社会伦理关系的思考。[竹宫惠子]风与木之诗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竹宫惠子和萩尾望都这两位“撑起了少女漫画黎明时期半边天”⑥的传奇人物最初是在同一间公寓合住,这个公寓就是后来被称为24年组重要的据点[大泉沙龙]。

  而此时这里还住着一个名叫增山法慧的姑娘,增山法慧是个疯狂的本格腐女,她先是把竹宫惠子拉进坑,后来又通过疯狂传教,再带领竹宫惠子与萩尾望都一起去看了《特殊的友情》后,终于把萩尾望都也拽到了少年爱的世界,从而萩尾受此启发创作了《托马的心脏》。从这一点来看,她无疑也是最初期耽美漫画的重要启蒙人之一了。

  此后随之便是1980年山岸凉子的《日出处天子》。[山岸凉子]日出处天子

  这部漫画以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历史人物圣德太子为主人公,描绘了圣德太子与大臣之子苏我毛人缠绵悱恻 而又最终归于现实的悲剧爱情故事,其中又夹杂着大量的神幻设定、现实的政治斗争与利益冲突。

  整个故事风格婉转细腻但剧情安排却十分现实冷峻,当一个聪慧、美貌、强大、坚韧却又无比孤独寂寞的厩户王子(圣德太子原名)爱上温柔善良能给厩户以无上温暖却又不敢违逆现实社会法则的苏我毛人,这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呢。

  厩户王子在苏我毛人身上找到了他缺失一半的灵魂,苏我毛人是他毕生所爱的唯一对象,然而对毛人来说却并非如此。[山

上一篇:熬夜也要看的「韩国高分电影」合辑(二),拯救“片荒”的你!
下一篇:保胎灵片和地屈孕酮片一起吃吗,移植后马上吃保胎灵会不会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