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1

  3月12日至21日,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组织全省8个红色旅游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及其景区负责人前往江西省,对红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在整个考察活动中,自己在饱览江西这片大好河山和学习他们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还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涤荡,重温革命的历史,感受先辈的磨难,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升华之旅。

  一、江西省红色旅游工作的基本情况

  江西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伟大精神,也为江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党中央十分关心江西,十分重视红色旅游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亲临江西视察、指导江西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江西: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李长春在江西视察时鼓励他们,要把井冈山革命纪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江西省委、省政府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先后于2001年和2002年下发了两个一号文件,明确将旅游业特别是红色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全省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氛围日益浓厚,成效日益显著。2004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0余万人次,红色旅游总收入77亿元,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近二分之一,红色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2.2%。

  二、江西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明确思路,制定目标,完善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规划

  江西省在2004年就制订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提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的总体目标,在切实搞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红色旅游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旅游“三色”互融、品质超群的鲜明特征;将瞻仰访习与观光浏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将省内红色旅游与省外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与兄弟省市联手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品牌,在规划布局上,按照“一个龙头、四个基点、两个集散中心、六条精品线路”展开,以井冈山为龙头,以南昌、瑞金、萍乡、上饶为基点,以南昌、赣州为集散中心,以六条精品线路为骨架,打造富有魅力的旅游精品。到2005年底,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要占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二分之一;到2007年要力争占40%。

  (二)加强保护,加快建设,开发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1、加快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和加强革命文物保护。江西全省有336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部级9个,省级58个。省委省政府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与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结合起来,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爱国主义基地的建设和保护规划,通过购买土地产权等方式解决归属问题,采取分群划块封闭式管理。对井冈山、瑞金和南昌八一起义等30多处重要的革命旧址进行了修缮复原,还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征集革命文物、维修革命旧址和更新文物陈列工作。省政府投资1.7亿元新建设省博物馆,其中专设革命馆。

  2、加快红色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2001至2004年间,累计投入红色旅游项目建设3亿多元,主要用于改善景区公路和游步道,修建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恢复和维修革命遗址,改建和修缮纪念设施,更新陈展手段。为了进一步扩大井冈山接待容量,在山下兴建了新市区,将市直行政机构下迁,使井冈山茨坪成为一个完全的游客游览和接待中心。瑞金连续5年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城区已建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工程50多个;八一起义纪念馆建立了起义首领群雕,制作了三维动画,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布展;南昌八一广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上饶集中营、方志敏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都按要求作了维修和改造。

  3、努力改善红色旅游外部交通条件。近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陆续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大大方便了国内外游客。高速公路建设进展很快,三年增加10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现已达1500多公里,实现省会南昌到各设区市道路全部高速化,使井冈山、南昌、瑞金、上饶等红色旅游景区都有快速通道。井冈山不仅有了火车站,建好了机场,而且随着泰井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井冈山拥有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瑞金修通了京福高速公路江西段、昌厦一级公路江西段和赣州到瑞金二级公路,并将建成赣州至龙岩的铁路,渴望使瑞金的外部交通条件有一个更好的改善。

  4、出台优惠政策。对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星级饭店,实行水电的优惠价格,各星级酒店水费实行与工业企业同价,在用电紧张的状况下,星级酒店电费平均每度优惠0.15元;旅游汽车实行每个座位减免90元的客运附加费等优惠政策。

  5、加强区域合作,努力拓展客源市场。去年1月江西省连动北京、上海等六省在河南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重视,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还和有关省区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广州)宣言》,加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旅游联盟。签订了《广东省与江西省旅游交流与合作协议书》,开设了赣州通往广东省的“红色之旅”旅游专列。签订了《江西一香港旅游合作备忘录》。

  (三)紧扣主题,抢抓机遇,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教育活动

  1、为了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红色旅游调研活动。专门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新四军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先后举办了井冈山精神研讨会、秋收起义研讨会、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瑞金中央苏区理论研讨会等。近年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委十分关注江西,组织专家到江西对红色旅游进行了广泛调研,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旅游理论研究和宣传水平的不断提高。

  2、举办“2004年中国大型红色旅游节事活动”。先后举办了大型心连心艺术表演活动(遂川)、井冈山杜鹊节、井冈山旅游文化节、瑞金中华苏维埃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萍乡安源秋收起义旅游文化节、上饶红色旅游文化节等,扩大了影响、吸引了游客。

  3、举办一系列大型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1998年,提出红色旅游宣传主题“红色旅游,绿色家园”;2000年,在南昌招商会首次推出江西红色旅游文化精品线;2001年在成都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推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整体形象;同年7月,由江西人民政府组办的江西全顺直通车宣传促销活动,配合江西党政代表团访问上海、江苏,大力宣传“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2002年,举办《血染的丰碑-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全国巡回展》;特别是2003年底和2004年全年,主办了井冈山精神大型巡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2004年10月,联合15个省市在全国第一次举办“中国奥克斯汽车红色之旅万里行”大型宣传活动,被国家旅游局领导评价为“亲生实践和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的一个创举,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

  4、开展一系列的影视创作宣传活动。先后拍摄了电影《井冈山》、《朱德上井冈》、电视剧《井冈情》、《井冈抒怀》、《井冈英魂》、《红都瑞金》、《铁血共和》、《上饶集中营》、《山歌情》、《围屋女人》、《长长的红背带》。出版了《中华正气歌》、《井冈山精神一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华圣地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视》等大量图书。其中,省委宣传部组织拍摄制作的“红色摇篮”三部曲,《共和国之魂》《共和国摇篮》及《军旗从这里升起》三部文献电视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在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人民军队摇篮南昌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引起较大反响。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2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解放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本刊在此以京九铁路为主线,向您推荐京九铁路沿线上的若干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我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分别是: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北 京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全国1000多名设计师、建筑师参加了当时天安门广场改建工程的设计竞赛,在以后的岁月里,又几次改造才形成今天的格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8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丰台区宛平城内旧衙署位置落成开放。宛平城是日本侵略中国时“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国民党二十九路军的拒绝。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占地2万平方米。

  卢沟桥宛平城

  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15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800年历史。象这样雄伟古桥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宛平城始建于明崇祯11年,至今已有300余年。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它的原址是原北京大学红楼。1918年8月红楼建成后,改用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北大文学院。1915年9月,《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兴起。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传统礼教发起全面挑战。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主张各种思想“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民主。在他主持下,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陆续到北大执教。青年毛泽东也曾在红楼一层图书馆工作。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北大出现了许多革新团体和进步刊物。红楼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营垒,并成为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

  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部地区的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东直门60公里,距顺义城区30公里,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顺义区龙湾屯镇。在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不断总结了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斗争经验,于1943年春开始挖地洞并在实战中不断地改造、扩展,到1945年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全长达23华里的地下长城,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为冀东人民的抗日战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位于北京西长安街, 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伟。军事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综合性军事博物馆。基本陈列展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军事历史与军事文化,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历史和中国国防建设的新成就。藏品丰富,陈列形式多彩,具有民族风格。

  天 津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是一座园林式的伟人纪念馆。建筑高21.3米主体为三层,布局呈“工”字型,屋顶采取传统重檐形式并结合现代工艺,石材屋面,外檐镶嵌花岗石,色彩朴素淡雅。馆外纪念广场、巨型花岗岩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纪念林、草坪花卉与主建筑相互衬托,环境幽雅,气氛庄重。馆内藏品丰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现已征集文物、文献、照片及其他资料8000余件,珍品达百余件。

  平津战役纪念馆

  位于天津市子牙河桥西侧的植物园内,展馆包括序厅、战史厅、专题厅等。室外建有国内地方类规模最大的“军威园”,展出包括海、陆、空三军退役的大型兵器20多件。纪念馆主体建筑雄伟挺拔、气势磅礴,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前区是暖灰色花岗岩饰面斗拱造型的三层展馆,古朴庄重;后区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恢宏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盘山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建在盘山南麓,清泉奇石,苍松翠柏,果树成林,风景秀丽。总面积300亩,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盘山抗日斗争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整个建筑富有民族风格,宏伟壮观,肃穆庄严。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在陵园北部最高的地方。碑基 1177平方米,碑身用汉白玉石块砌成 ,上面镌刻着齿轮麦穗图案 ,象征着工农联盟。碑高27.5米 ,在一二十里外就能瞻仰它的雄姿 ,它象征着革命先烈的崇高形象。碑身正面,镌聂荣臻元帅的亲笔题词 :“光荣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光芒耀眼。左侧镌谢觉哉题词:“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右侧镌宋劭文题词:“抗日英雄浩气长存”;后面镌李运昌题词:“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题词表达了党和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 。

  河 北

  河北省革命历史文化深厚,红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全省136个县中有131个是革命老区县。全省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120余处,其中,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8处。

  西柏坡

  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我党离开延安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国土地会议”等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在这里有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公场所,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留下光辉的一页,蒋家王朝的墓志铭在这里书写,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保定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是一块具有悠久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土地,这里有以人民战争闻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 有全国模范抗日根据地――冀中抗日根据地 ; 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等等。

  保定境内的黄土岭战役、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事件名扬中外。同时 , 保定还培育了以著名作家孙犁“荷花淀”派为代表的保定作家群。 《荷花淀》、《红旗谱》、《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 、《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 、《狼牙山五壮士》、 《烈火金刚》 、《风云初纪》 、《新儿女英雄传》 等一批著名电影、文学作品都让保定烙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迹。

  山 东

  济南市济南战役纪念馆

  55年前的9月16日,我华东野战军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发起了伟大的济南战役,经过8天的激战,我军全歼国民党济南守敌,实现了“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役决心,并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中共中央在1948年9月29日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在济南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有5000多名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9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50周年纪念日之际,济南市确定将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扩建为济南战役纪念馆。济南战役参加者、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济南战役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济宁市微山湖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因电影《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全国的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位于枣庄薛城区临山路东首,共有广场、甬道、纪念碑、碑廊,清风台,金山墓、八大亭、电视转播塔八大景观。

  临沂市沂蒙山孟良崮战役遗址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纪念馆前矗立陈毅、粟裕的巨型雕塑。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纪念馆前矗立陈毅、粟裕的巨型雕塑。

  青岛海军博物馆

  青岛市海军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莱阳路8号。

  莱芜市莱芜战役纪念馆

  原名莱芜革命烈士陵园。1948年始建于矿山南麓,1972年迁于现址。莱芜战役纪念馆坐落于莱芜市城区中心黄山之上。莱芜战役是1947年初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打响的,被称为运动战的光辉战例。

  河 南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

  座落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始建于1956年,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确山革命纪念馆”的匾额。

  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1926年党在这里就建立了基层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创建了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李先念等同志从延安先后来到竹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竹沟很快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竹沟又是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我党在这里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教导队等形式,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其他骨干力量。新四军二师、四师和五师的基干队伍都是从这里出发的。竹沟的重大革命作用,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极端仇恨,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反共势力以重兵突袭竹沟,我军民奋起反击,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离,敌人惨杀我军民2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惨案”。此后,竹沟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南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主要包括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军委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箭厂河革命旧址等革命旧址和纪念地。

  新县

  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腹地。属信阳地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在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3支主力红军。现存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保留了原貌,再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这首影响几代人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1929年桂花盛开的季节,于鄂豫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新县柴山保诞生时首唱,并最终唱红全国的。新县素有“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称,她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南阳市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叶家大庄革命纪念地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旧址,原属叶氏家族村落,属典型的民居式建筑风格。1945年10月,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北返,河南军区部队南下和新四军五师会师桐柏后,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行署、中原军区驻此,中原局书记郑位三,副书记李先念、陈少敏,行署主任许子威,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王树声在此工作至1946年。1945年10月24日“桐柏三军会师”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电影《小花》中桐柏英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郑州市二七纪念堂

  郑州市二七纪念堂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区钱塘路中段路西。为纪念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及全路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7日,在帝国主义驱使下,反动军阀吴佩孚对京汉铁路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1951年9月郑州市人民政府拆除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旧址一一砖木结构的普乐园戏院,兴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七纪念堂,总面积3100平方米。中部为礼堂(影剧院),两侧陪楼为工人俱乐部,内设“二七”史迹陈列馆、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和其他各种游艺室。?

  安 徽 省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泾县云岭乡。军部机关建筑物保存完好,陈列有大量革命文物。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发生在泾县,该县城郊建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十五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濉溪县双堆集的南面。始建于1976年。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碑高22.5米。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位于陵园东南部,其内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文物200余件,作战地图、图表、美术作品20余幅,并有电动沙盘模型1台。这些展品从双堆集歼灭战作战方案的实施过程到战役的各阶段,历史地、形象地反映了战役的全貌。

  双堆集地区围歼战: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的密切配合下,经过阻击合围、紧缩包围圈、阵地攻击三个阶段,将国民党第12兵团全歼于双堆集地区,俘获敌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并且阻击了徐州、蚌埠国民党重兵集团的增援,为最后歼灭杜聿明集团,夺取淮海战役全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整个战役“承先启后的关键”。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12月中旬,歼灭国民党黄维兵团后,淮海战役总前委全体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在蔡洼杨台子李春华家后院召开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会议休息时,五位首长在院内合影留念。在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军指挥部已迁入该村,到49年元月,淮海战役结束,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共在蔡洼工作28天。现该村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及总前委会议旧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室内用具〈老式床、桌椅、条几等〉保存完好。

  六安市革命老区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成为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县城梅山史河西侧西山上。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业绩,激励后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人民,早在60年代初就兴建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以后逐步扩建,现已建成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以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馆、堂、墓为一体的大型烈士陵园。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八角形,酷似红军八角帽,寓意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湖 北

  江汉区“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

  汉口鄱阳街135-139号。此为一幢西式三层楼房,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宁汉合流”,革命处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为执行主席,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撤销其领导职务,选出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馆名。

  武昌区毛泽东旧居

  武昌都府堤41号。这是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昌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地。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此写成。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武昌红巷13号。这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主办的一所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农讲所学员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共800余人。

  麻城市烈士陵园

  麻城烈士陵园里矗立着一座黄麻起义烈士纪念碑,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堂,园内苍松翠柏,万花竞开,王树声大将的墓地掩映在鲜花绿草丛中。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麻城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全境有13.7万多人牺牲于战火,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在血雨腥风的战斗中,煅造出王树声、陈再道等28位新中国第一批授衔的将军。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

  位于湖北省红安县稞子山,是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而于1990年在原红安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湘鄂西老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洪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贺龙、周逸群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贺龙在这里组建了红二军团,正式形成了以洪湖地区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也是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原型。

  江 西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转泥建筑,是当年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建于1956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二万多起义军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

  硝烟散尽,至今尚存革命旧址五座: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井冈山得天独厚的风光特色。朱德委员长称其为“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1927年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

  黄洋界

  位于距茨坪西北面17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黄洋界哨口是五大哨口中最著名的哨口,毛主席的光辉诗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使黄洋界名声大振,风靡全球。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大井:“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这是当年井冈山群众流传的一首歌谣。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冈山上的五个村庄--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峰峦叠嶂的群山层层环抱着五个村庄,其形状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大井是五个村庄中最大的一个村子,距茨坪七公里。大井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一代伟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地之一。

  八面山:八面山哨口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九公里,海拔1484米,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站在哨口上极目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峰尽收眼底,故得名曰:“八面山”。

  上井:有革命人文景观“上井红军造币厂”和自然景观“百竹园”。

  茨坪

  茨坪明末建村,因当时满垄遍布柿树,故名“柿坪”,是井冈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接待的中心,原市政府的所在地。茨坪各式新型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掩映在湖光山色、绿树花丛之中。主要景物景观有:革命旧居旧址、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墓、南山公园、挹翠湖、兰花坪、五马朝天等。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首次来到井冈山茨坪,这里就成为红军主要驻地之一。尔后,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于1928年5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于1928年12月,也先后到达茨坪。红军的最高指挥部和湘赣边界党、政、军等领导机关也于1928年先后从茅坪迁入茨坪。茨坪作为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她的名字与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伟大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茨坪革命旧址群落就坐落在茨坪的东山脚下,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陈列开放的革命旧址共有七处,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在上饶市南郊茅家岭。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

  广 东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即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中山四路42号。所址原为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是一座庄严古朴的建筑群。从南至北有棂星门、泮池拱桥、崇圣殿,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整座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斗拱,石雕木刻,陶瓷彩塑,超凡脱俗。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

  广州起义纪念馆和烈士陵园

  座落在中山三路东较场北面的红花岗上,是为纪念l927年共产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而牺性的烈士修建的陵园。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员张太雷、苏兆征、叶剑英和周文雍等同志领导举行了这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12日中午召开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亦叫“广州公社”。苏兆征为政府主席,这是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城市政权。红色革命政权仅存在了三天。其后,反动派五天内屠杀了5700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于195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30周年纪念日落成,周恩来亲笔题写陵园名。 该园占地18万平方米。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毗邻叶氏宗祠,同属典型的客家围屋。故居为普通农舍室内陈设简朴,有叶剑英当年用过的床板台凳等用物,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业绩,由海内外乡亲捐资在故居旁兴建“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叶挺纪念馆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管理 运用 “武昌农讲所红色文化”

  一、“农讲所红色文化”简介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文简称武昌农讲所)旧址位于武昌红巷 13号。旧址占地面积约为128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建筑面积约为4739平方米,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同邓演达、瞿秋白、彭湃、李立三、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共同努力,指导来自全国17个省区的学生学习革命理论和农运常识,进行军事训练,参加社会斗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运骨干,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从而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初始之基。

  目前,武昌农讲所旧址所在的417米长的都府堤街区有毛泽东旧居、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中共五大会址、武昌廉政文化公园、党风廉政馆(暂定名),从而形成了以武昌农讲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建筑群,并为武汉革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提升和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越来越受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在此大背景下,如何依托“农讲所红色文化建筑群”,来管理和运用好一个“有思想,有规模,有内容,有水平,既能吸引旅游观光者,来推动武汉社会经济发展,又能教育感化人的‘红色旅游区’”,即“武汉?中国红谷”,是武汉革命博物馆近年来的一个工作设想。

  二、高度重视宣传“农讲所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1.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建设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红色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软实力支撑。

  从党的历史来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兴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意识形态作用的实现,则有赖于党的宣传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2.有助于更好地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

  指出: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就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突出了不可偏离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指南。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国际形势在风云变幻中经历着大变局,我国社会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出现这些丑恶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民的价值观偏离、道德不断弱化。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应对巨大挑战和困难,越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就越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正面宣传鼓舞干劲、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的作用,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借红色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尤为重要。

  3.有助于扎紧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我们的“根”与“魂”,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借用“根”与“魂”,旨在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性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以的重要论述为指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三、充分挖掘武昌都府堤上的红色文化资源

  1.武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毛泽东旧居复原陈列馆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曾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组织领导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主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该馆是一栋典型的晚清江南风格的民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青砖黑瓦,三进三天井格局,面积436平方米。与农讲所相距300米左右,形成T字形的布局。

  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自1967年10月1日复原对外开放以来,复原了毛泽东的卧室、蔡和森、郭亮、彭湃、毛泽民、毛泽覃等人先后住过的房间以及前客厅等。2004年,等七部委将武昌农讲所、武昌毛泽东旧居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基本陈列为《毛泽东在武汉》,展览展厅面积481.6平方米,展线长度95米,上展文物近100件,历史照片近200张。该展览分为“烟雨莽苍苍”、“极目楚天舒”和“她在丛中笑”三个部分,用专题的形式,以毛泽东在武汉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支撑,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毛泽东的国之情、民之情、家之情。其不仅全面反映了毛泽东在武汉从事民主革命的实践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活动,而且还展现出了武汉的红色文化底蕴,还原出武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陈潭秋烈士纪念馆

  距武昌红巷13号不到200米的地方,武昌都府堤20号,原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小是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对这处旧址进行修缮。1983年9月27日开始对外开放。陈云题写了馆名。现有基本陈列《陈潭秋在武汉》和复原陈列陈潭秋卧室。

  陈潭秋烈士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和卓越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的坚强拓荒者,他一生的革命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湖北黄冈是陈潭秋的故乡,武汉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也是他早期从事革命斗争的舞台。陈潭秋参加了武汉地区的五四运动,是武汉地区学生爱国运动的先驱者;他出席了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之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五大会址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30日,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的建成,不仅完成了民主革命时期,党在国内召开的六次党代会会址都有纪念馆的宣传系统工程,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对中共五大和中国大革命史的研究。

  “中共五大会址展览”通过文献、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真实地反映了中共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经过和历史影响,客观地评价了中共五大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性,着力宣传了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艰辛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壮大的发展历史。

  中共五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并在各省委中设立了监察委员会。2006年底,武汉市政府将毗邻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旧居的武昌公园打造成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并在廉政文化公园设立中共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领导成员群雕铜像、廉政长廊、宣传画廊以及廉政名言警句石刻。2009年3月,湖北省纪委和武汉市纪委在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诞生地――中共五大会址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专题展览,这是全国第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高科技元素众多的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史的展览,极大地丰富了武汉红色廉政文化的内容。

  综上所述,武昌都府堤上这四处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重要革命旧址遗迹形成了以武昌农讲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景观一条街(红色文化建筑群),其生动、具体地呈现出大革命时期党在武汉奋斗和发展的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着鲜明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永恒精神财富,是反腐倡廉教育中最厚重、最值得挖掘的教育素材。

  作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胜地,武汉革命博物馆将以“坚持科学发展,推动都府堤片红色经典景区建设”为指导思想,依托农讲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聚集区,进一步管理好以武昌农讲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建筑群,来着力打造“武汉?中国红谷”,以更好地推动武汉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30

  [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5,100

  作者简介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4

  摘要:南岳衡山为国内知名久远的历史文化名山,其爱国主义传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从而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本文对其爱国主义传统进行了分析归纳,对其红色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英雄事迹以及重要的经典红色文化品牌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南岳衡山;爱国主义传统;红色文化

  南岳衡山是座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山,自古至今反帝反封建的抗争活动此起彼伏,可歌可泣,一浪高似一浪,从未间断。尤其是近代,更是空前绝后,形成了激扬厚实的红色文化而成为今日南岳衡山人民的宝贵财富,本文仅就其发生发展进行初步探析。

  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抗击民族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南岳名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湖湘文化的奠基人之一的胡安国(1074-1138),南宋著名理学家,于绍兴三年(1133)迁居南岳,在紫云峰下筑室定居,研讲《春秋》、著《春秋传》,深得圣人之旨,为抗金主战派。其子胡宏、胡寅、胡宁,都是同一宗旨,与主和派秦桧等水火不容。胡宏的弟子张(1133-1180),更是抗金名将张浚之子,张浚死前嘱张兄弟“尝为相国,不能恢复中原”,深以为耻,命葬其于衡山,以北望中原。张继承和发扬了其家学和师传,与朱熹进一步讲《中庸》格致治平之学,提倡经世致用,把讲述《春秋》之义与抗金实际相结合。宋末,向士壁在南岳衡山大败元将兀良哈台,为危在旦夕的南宋王朝争得了20年的偏安[1]。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1596-1692),寓居和隐居南岳衡山其间,批判并吸收了宋明理学,高举朴素唯物主义旗帜,以民族利益为核心内容,创立了空前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并与谭嗣同、罗权直、僧性翰等聚合一批僧俗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于莲花峰下的方广寺起兵抗清。及至近代,辛亥革命时期推翻清王朝和袁世凯的政治军事斗争、“五四”时期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大革命运动时期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武装暴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支前工作等,形成了南岳衡山爱国主义历史篇章,形成了其特有的红色文化。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英雄事迹

  近百多年来,南岳衡山一批批优秀分子投身于革命斗争洪流,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一代女魂”唐群英,辛亥革命先驱刘道一和刘揆一,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农民领袖刘东轩与谢怀德,红军将领李实行,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大革命时期的刘胡兰式英雄小姐妹李浩和李广,以及毛泽东主席的恩师胡定一,共产党的忠实朋友赵君迈等,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革命先锋。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陶铸等革命先辈,毛泽建、欧阳海等革命烈士,都为南岳衡山这片热土作出巨大贡献并留下其传奇事迹和很多遗存。南岳名山红色文化的代表人物很多,仅择其最要进行简介:①唐群英(1871-1937),出生于岳北新桥,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是反清女子北伐队队长,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并被授予二等嘉禾勋章。同时还是我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报人、女诗人、女教育家。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是我国政府向其推荐的八位中华百年女杰之第四位[2]。2011年12月18日,其家乡衡山县人民为其举办了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并提出了要弘扬唐群英精神,再创南岳衡山辉煌。②毛泽东(1893-1976),出生于南岳衡山72峰之一的韶峰脚下韶山冲,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顺带叙述过,其孩童时,曾骑在父亲的“肩马”上到南岳进过香;1908年15岁时,曾同其两个弟弟用竹竿作的轻便轿子,轮流抬着母亲到南岳烧香;1918年曾来南岳登临揽胜,并特赞南岳衡山“诚大山也”;1927年任中央湘区委员的大革命时期,曾深入南岳衡山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农民运动,并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③周恩来(1898-1976),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抗日战争时期自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其时以其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曾4次来南岳。在这里曾应邀参加蒋介石主持的第一次全国南岳军事会议,也曾来视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并为之作题为“中日战争之攻略与战略问题”的报告,还为爱国僧人演文赠送了“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著名题词。④罗荣桓(1902-1963),衡山南湾村人,共和国元帅,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委,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1956年冬曾回家乡衡山,并顺便视察了南岳,并指示要保护好南岳大庙,要严格执行宗教政策。视察高山气象站时,盛赞了其工作人员的革命精神。表达了这位革命伟人对南岳衡山的文化建设的关切之情。⑤毛泽建(1905-1929),又名毛达湘,毛泽东主席的堂妹。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耒阳、南岳衡山一带从事游击斗争。1928年在耒阳的一次战斗中被捕,1929年被害于衡山县南郊的马王庙坪,当地群众秘密将其埋葬于南岳72峰之一的巾紫峰上,建国后在其原墓地右侧建有烈士陵园。⑥欧阳海(1940-1963),湖南桂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原班长,在一次行军途中因其驼马受惊赫将要危及飞奔列车的一刹那,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将马推出轨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英勇事迹震撼全军、震撼全国,也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雷锋式榜样。值得指出的是胡国邦、胡锦涛、陈毅、陶铸、朱基、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南岳衡山并作出重要指示。

  三、重要的经典红色文化品牌

  南岳衡山的红色经典文化丰富多彩,且品位高、知名度大、地域组合也很好,有利于组织红色观光旅游。按其地域分布,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为核心包括环其周边的南岳区、衡山县、衡东县、衡阳县,可以形成大南岳红色文化观光旅游圈。按其线路有南岳衡山景区“前山线”、“衡山县环南岳线”、“衡东线”三条,极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南岳衡山景区前山线,是南岳衡山风景名胜最集中和最具品位的一条红色观光旅游热线,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关注并最富民族激情的一条。从南岳古镇当年南岳佛道救难协会会址祝圣寺,当年叶剑英、郭沫若居住过的倪三泰旅社和桔园圃,南岳大庙遭飞机炸毁的南门楼遗迹,以及抗战胜利以后修建的胜利坊;到白龙潭当年作为南岳抗战军事会议会址、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班址、以及抗战初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院址的圣经学校;上到磨镜台别墅,这里保留有当年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居住过的卧室、小厅、军事会议厅,以及时隔60年以后才发现的蒋宋及其将领们用过的防空洞即所谓“神秘洞”;再上则到香炉峰下罗家的我国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的全国最大烈士陵园,其忠烈祠堂内供奉着张自忠等38位为抗战而捐躯的高级将领的牌位,其祠两侧山地有埋葬抗战烈士遗骨的13座集体及国民党副军长郑作民等高级将领的个人墓;祝融峰上还有当年南岳抗战游击支队的驻地,也是南岳救难协会的会长宝生为方丈的上封寺。整个南岳衡山都燃起了抗战的烽火,也为后人留下了遍地的抗战文化胜迹。衡山县环南岳红色文化线,从开云镇的曾为大革命时期中共衡山执行委员会驻地和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的住址的康王庙,巾紫峰上的毛泽建烈士陵园,到白果镇的岳北农工业旧址刘捷三公祠,再到新桥镇的唐群英故居及其纪念馆等,也都是品位极高,知名度很大而极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景区景点。衡东红色文化线,其主要品牌一是新塘镇的欧阳海品牌,那里有欧阳海奋力救列车的欧阳海烈士的英雄塑像、欧阳海烈士纪念碑、欧阳海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这些均已列为了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罗荣桓元帅品牌,那里有罗荣桓元帅故居以及罗荣桓生平事迹陈列馆、罗荣桓广场等胜迹,已将其公布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已被列为“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之一。除此之外,南岳衡山及其周边的红色文化品牌还有衡阳县的夏明翰故居、樟木市库房高墙上抗战宣传标语“抗战到底救国家、救同胞、救自己”[3],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衡保战役中牺牲官兵的烈士墓等。

  参考文献:

  [1]谭岳林.南岳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2]衡山县政协.人杰地灵话衡山[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1.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5

  2.农业"大跃进"考量农业科学家——写在1958年农业"大跃进"50周年佟屏亚

  3.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历史与方法吉笃学

  4.略论裴李岗文化"台地农业"黄富成

  5.协作式农业文明产生的特定地理环境——黄河中下游农业文明起源地理背景比较初探李友东

  6.吴文化对日本史前稻作的影响黄粟嘉

  7.论水稻是商代主要的农作物陆忠发,LuZhongfa

  8.稻作农业起源"一元与多元辩证统一论"辩析——兼答刘志一说匡达人"想当然的高论"匡达人

  9.先秦农业社会尊老养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李岩

  10.20世纪以来唐关中农业史与长安城粮食供应研究综述——兼论区域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方法问题赵建勇,ZHAOJian-yong

  11.唐代户籍制度与社会变革曹端波,Caoduanbo

  12.宋代江西的地方特产黄厚生

  13.试论张国维的农业贡献李秋芳

  14."九龙攒珠"与江西移民者的开拓——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考察报告张靖华,郭华瑜

  15.明清时期宗族、乡绅与基层社会——以万载县辛氏宗族以例施由明

  17.《诗经》农事诗的礼乐文化价值分析刘刚

  18.古代游记的农史价值探索徐臣攀,XuChenPan

  19.宋代诗词农事录(续)孙开铨

  20.元代诗词曲索引研究及其咏农诗歌检索例释王雅戈,李华,WangYa-Ge,LiHua

  21.阮大铖农村诗歌的内容与特点李玉栓,孙良同

  22.山东地区刺绣工艺的艺术特征探究许崇岫

  23.农民生活的晴雨表——凤阳花鼓曾智泉,黄美瑜

  24.《诗经》中的农具研究陈朝鲜

  25.试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农具与农业生产——以河西走廊墓葬壁画为例孙彦

  26.楚国水井文化初探贾兵强,郑庭义,麦婵妹,向安强

  27.隋唐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李增高

  28.张履祥与明末清初浙北水利问题周邦君,ZhonBangjun

  29.明末清初社会变动与海塘的修筑——以漴缺海塘为中心冯玉荣

  30.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的经营与管理陈恩虎,惠富平

  31.古代荞麦种植及加工食用研究何红中,惠富平,HeHongzhong,HuiFuping

  32.汉代鱼价考丁邦友,魏晓明,DingBangyou,WeiXialming

  33.笔记小说所见宋代淡水鱼的养殖和捕获熊燕军

  34.食鱼习俗雅趣多林蒲田

  35.安徽寺院古林的探析关传友

  36.从林木种类变化看明代以来贵阳森林资源的变迁严奇岩

  37.英国园林中的"中国风"桂强

  38.试论唐宋食疗学的发展刘朴兵

  39.宋代饮食文化王惠

  40.泛谈我国酒的起源与酒文化考古黄文川,姚政权,任予连

  41.汉画中的酒文化略论王瑞峰

  42.高昌冻酒与冰酒起源陈习刚

  43.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对古代粮食安全的影响吴宾,党晓虹

  44.从出土简牍看秦朝应对农作物虫害的举措刘向明,LIUXiang-ming

  45.试论我国早期家猪饲养的方式与规模罗运兵

  46.古羌人对我国养羊业的贡献与影响薄吾成,BoWucheng

  47.日本《假名安骥集》疑难土草药考注冯洪钱,冯新英,王成

  48.古今中外鼠趣和鼠害冯洪钱,冯英英

  49.罗马统治时期埃及的私人土地租佃制研究谢振玲,韩志新

  50.略论古代中国与菲律宾的农业技术交流李未醉,魏露苓

  51.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农作物、农业工具陈文华

  52.东张西望纪事——访美日记摘抄(续)陈文华

  1.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闫向云

  2.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特点探析欧阳凌,李曦

  3.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认识王员

  4.南宋名儒陈亮的农业经济思想陈剑峰

  5.西周金文农产品赏赐吴红松

  6.从睡虎地秦简看秦代粮仓虫害、鼠害的防治刘向明

  7.从四川汉画像砖图像看东汉庄园经济徐勤海

  8.试析三国两晋时期的江淮农田水利建设魏新民

  9.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籍(藉)礼的特征与功能初探高二旺

  10.晋唐人丁为本农税制的历史渊源探析谷小勇,张波

  11.宋代蜀地茶马互市特殊形式刍议谢天开

  12."鱼鳞册"制度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完善及促进土地流转的借鉴戴天放

  13.明末清初浙北自然灾异与荒政措施——以张履祥的视野为中心周邦君

  14.清代皖江圩区的组织功能与社会控制赵崔莉

  15.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李中恢,杨爱珍

  16.论许真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李星

  17.农业之乡南涧的土地资源考袁登学

  18.《吕氏春秋》的生态伦理观徐立熬

  19.《读书敏求记》著录农书之考察谭光万,冯风

  20.从两件清代告示看中原农村祖先崇拜邵凤芝

  21.论中央苏区乡村的选举运动袁礼华

  22.论阎锡山"村治"改革的措施和成效郭友亮

  23.试论建国初期党对农村妇女婚姻家庭解放的积极推进马慧芳

  24.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村民自治均衡发展陈锦梅,贾兵强,向安强,邹静琴,周倩怡

  25.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共同社会行动——以重庆三个村的抗旱行动为例周绍宾,王友华

  26.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王新华,贺庆

  27.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探讨项波,段春霞

  28.新农村生态环境价值诉求伍小涛,胡勇

  29.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变革与路径选择钟添生

  30.赣州模式: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程宇航

  31.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功能邓彦

  32.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统一战线的作用发挥王欢,涂欢

  33.论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肖永忠,钟小明

  34.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王荣珍

  35.从社会工作理念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周振浪,郭俊位

  3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农村建设对环洞庭湖区的启示覃永晖,吴晓,尹振国,姚玲玲

  37.中日稻作农耕文化地名的比较研究张慧荣

  38.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金翰钧

  39.农村文化与乡村秩序——走出集体行动困境宋辉,钟涨宝

  40.农村音乐文化的培育——以在农村中小学推广器乐教学为视点熊志音,熊志明

  41.农村体育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潘军,张金(令鸟)

  42.对农民工群体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马春建

  43.农村体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界定和探讨袁艺红,黄宏

  44.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构想李秋萍

  45.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曹毓

  46.对当前全国农家乐开发热潮的反思罗文,陈国生

  47.试论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施琦

  48.加快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及策略邱卫林,邹晓明

  49.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开发可行性研究张学玲,杨荣,陈美球,蔡海生

  50.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考魏琦

  51.森林小铁路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以赣州森林小铁路为例陈平平,吴水田

  52.论江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施小蓉,卢丽刚

  53.赣州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喻荣春,万佳选

  54.发展衡阳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问题、成因与思路戴旻,陈国生

  55.促进衡阳农家乐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李运祥

  56.江西吴城方言农业词汇例释肖萍

  57.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农业类词语比较研究温昌衍

  58.梅县客话詈语及其文化心理解读冯丽云

  59.《方言》与鲁南农村生活用语本字考杨晓红

  60.粤东客家传统农耕习俗略论肖文评,王濯巾

  61.中国历代农诗研究的宏观构想赵(王月)萍,万桂莲

  62.黄遵宪文学创作与客家山歌周晓平

  63.从一位农妇的追求中看女性文学——解读斯坦贝克小说《菊花》陈骋

  64.弗罗斯特诗歌乡村生态意识分析黄洪玲

  65.从英汉农谚比较看中英两国传统产业地位及影响尹根德,肖平平

  66.从乡村情结中解析女性的边缘生存状态——福尔斯作品《收藏家》赏析白爱娃

  67.民间龙狮运动起源与发展的文化审视余文斌

  68."泥泥狗"的造型与审美特征郭新生

  69.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相互依存关系探析衡晓丽

  70.弋阳腔曲牌音乐与南戏诸腔的关系樊凤龙

  71.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下的江西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罗奇,许飞进,罗吉祥

  72.乐安流坑村传统聚落形成与演变的特色探讨许飞进,刘强

  73.试述竹在园林意境创造中的作用孙英,高光林,丁志敏

  74.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时树菁

  7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缘由分析及对策建议刘香丽,舒斯亮

  76.城市扩张与地区就业关系的回归解析及实证研究——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崔风暴

  77.论地方政府合作扶贫的构建许源源,李小飞

  78.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张春美,曾庆连

  79.贫困生的休闲与全面发展——来自广东省四所高职高专的调查报告宁晓菊

  80.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文福华

  81.基于农业工程中计算机声像技术应用的研究王生保,夏振华,罗亚萍

  82.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纵深推进陈少锋

  83.我国农村公共卫生财政投入问题探讨姬艳飞,郭金方

  8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彭秋玲,刘庆相

  85.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邓小英,伍学滨

  86.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平安建设李小强

  87.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三农"工作新的着力点赵霞

  88.我国农村政策金融的发展及其功能分析陈振华

  89.浅析新形势下农信社金融创新刘飞

  90.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竞争力培育赵排凤

  91.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皮艳清,万志乾

  92.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陕西榆林:一个个案研究高谋洲

  93.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王金河

  94.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探索——以欠发达的镇江茅山老区农民收入为例姚永康

  95.有机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浅析——以新疆伊吾县有机农业发展为例刘瑞峰,陈彤,RainerHaas

  96.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研究陈晓江,徐佩华

  97.新型农民培养与农民教育体系重构贾兵强,邹静琴,向安强,易钢

  98.性别公正与贫困地区女性健康促进张励仁

  99.从农村教育视野论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林楠

  100.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赵翠萍,杜奋根,汤文华

  101.农民工对流现象形成与对策浅析田禾

  102.农村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江西为例王少东,张国霞,陈园

  103.构建农民创业能力的提升体系余长春,黄蕾

  104.农村人才与新农村建设杨东明

  105.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中骨干教师外流现象原因反思龙绍赟,李道柏

  106.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教育公平研究范松仁,余三乡,朱向华

  10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王子原

  108.农村成人教育中情绪性行为特征探究赵永磊

  109.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调控措施陈晓明

  110.浅谈加强我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王思萍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株洲地区红色资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27-01

  株洲地区管辖炎陵县、茶陵县和醴陵市等五县和市五区,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是井冈山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早期在这里进行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一大批红色文化资源,创造诸多“全国第一”。株洲市2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红色文化资源有25个,部级红色旅游线路1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茶陵中国第一红色政权诞生―湘南起义―广州起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株洲市流芳园、杨得志故居和株洲电力机车陈列馆。毛泽东等党的老一代革命领导人在株洲地区就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农红军的建设、红色革命政权的探索、革命道路摸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红色株洲同时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孟雄、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等数十位近、现代的革命先驱和军事将领,为新民主主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株洲红色文化的杰出元素,也是留给当代大学生的无穷精神财富。

  一、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问题更突出,95后学生基础知识差,思政素养低,自我个性强,网络特色明显,形成“上面高度重视,下面强烈抵制,中间非常尴尬”的局面。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精选思政教育《概论》课的内容,改革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思政教育考核标准,增强教学的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一种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依靠教育者单纯通过理论说教就能完成的强制过程,需要受教者能动的参与,情感的融人,产生感情的共鸣。因此,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

  1994年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各地“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株洲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株洲地区的革命旧址、遗址、文献文物,标志性历史事件以及凝结其中的精神,它承载着株洲人敢为人先、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这些鲜活的历史就发生在学生母校所在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情感上更易接受,思想上更易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理论的信服力。正如加里林曾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二、运用利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路径

  1.依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概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

  将株洲地区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概论》课教学,推动红色教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充实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育体系,使理论教学历史底蕴更为深厚,结合现实更为紧密,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基于个性发展的学生课堂自主选题实践,这必将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如《概论》课前半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章节中就可以将毛泽东同志在株洲地区进行的首创革命实践和株洲人民英勇的革命精神穿插进去。在讲授中国革命道路选择时,让学生了解到1927年1月毛泽东早期考察包括醴陵县农民运动,最后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部署株洲参与秋收起义。1927年10月进行叶家祠连队建党,决策上井冈。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后,创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株洲在革命时期的首创精神和敢为人先革命勇气;谈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就讲到1927年12月,毛泽东亲赴茶陵湖口平叛,挽救了中国革命。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两位历史巨人在炎陵十都万寿宫镇实现了第一次握手,开启朱毛红军时代。1928年6月攻打酃县县城,粉碎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1928年8月召开酃县三级会议,巩固革命根据地;讲到土地革命试点时,结合毛泽东1928年3月,在炎陵中村授课,插排分田等。将株洲人民的爱国主义事迹贯通其中,结合何孟雄左权、李立三等,“苟利国家身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进行讲授,部分学生正是英雄的家乡人,这些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历史材料,易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宣传了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株洲精神―火车头精神。讲授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专题,“一五”时期,株洲被定为中国八大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将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项,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为株洲成为新型工业城市打下坚实基础。1965年5月,毛泽东途径株洲,住宿茶陵县委大院,重上井冈山。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历史伟人参考书目和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如《井冈山》、《中国共产党株洲史记一人民革命史》、《抗日名将左权》、《李立三》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实地考察学习,增强体验感悟

  思政教育《概论》课不仅进行理论灌输,更多是学生要体验教学与情景再现,特别是95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组织学生进行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醴陵烈士陵园、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考察,并要求学生做“走进红色基地”的观后汇报,进一步提炼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株洲红色革命人物及后代的访谈,学生亲自采访,亲笔纪录,一段鲜活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在九零后出生的学生面前,多次进行思想上的洗礼;除了参观考察之外,还可以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医学宣誓、入党宣誓、演讲、讲历史故事,在学校协议的德育实践教学基地―株洲市流芳园,现场还原历史,从历史中追寻未来的足迹等等,可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乐在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爱国情感,帮助大学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认同和遵守。

  3.充分利用主题节假日、纪念日,加强高职院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感知、体悟的重要场所,将地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寓入校园精神文化之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株洲地区的丰厚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并从中受到感悟。“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和“抗日战争胜利日”和校庆等主题节假日、纪念日,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素材,通过手机短息平台、学生QQ群,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让学生了解一下这些节日的由来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意义,或在本地革命烈士牺牲和诞辰日发一些短信,让学生缅怀革命英烈,追忆英烈的先进事迹,既接地气又形式多样,构建内容丰富的校园红色文化教育校园氛围。以“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为题组织学生开展“地区红色人物”的故事演讲比赛活动;组织学生汇集红色革命歌曲,在班上开展“唱红歌”活比赛动,让学生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精神。使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发奋图强。

  参考文献

  [1]胡爱明,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课堂自主选题实践,《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5年第12期

  [2]薛华,地区红色资源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湖南社科院学报》,[J]2013年第5期

  [3]薛华,地区红色资源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湖南社科院学报》,[J] 2013年第5期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7

  一是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带头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为搞好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引导,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只能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传统观念,要告诉农民什么是文化产业、怎样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文化产业是精神产品的物化或精神化的物质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盈利为目的,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有确定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把农村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是整个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再认识,是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在正确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真心实意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思想,自觉通过及时而又准确的新闻舆论,宣传党和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法令,帮助群众从当地实际出发,挖掘、培育和发挥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报道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事例,传播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引导农民在实际运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发展,走好以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二是要认真抓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专门人才的培训,激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农村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使之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就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懂农村文化产业、热心于农村文化产业、善于用新闻舆论宣传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记者和编辑。为不断提高他们的报道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关单位就需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考评、奖优罚懒、科学管理;组织他们加强学习,严格要求,在实践中发扬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那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同志,要理直气壮地把荣誉和物质奖励给他们,让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名导演等人才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新闻战线上宣传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带头人。

  三是要深入实际,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增强新闻舆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早在1927年,他为了回击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责难,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农村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确指导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了解新闻线索,才能掌握更多的新闻素材,也才能不断提高其本身的思想水平,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新闻报道指导性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面对能帮助农民扩大增收空间的这一“朝阳产业”,新闻工作者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广泛了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采取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科学方法,下工夫抓准运用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的最佳宣传点,使关于农村文化产业方面的新闻报道既真实可信、切合实际,又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所反映的问题既能回答群众所急、所难,更能做到帮助群众所需。

  四是要把创新作为搞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的动力。创新是一切事业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要搞好新闻舆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引导,使所宣传的东西能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同农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使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实现其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引导的根本功能,也必须坚持创新。

  首先要创新宣传报道的内容,满足群众对做好农村文化产业各种信息的需求。因为,在农村发展新型产业,农民担心的不是党的政策,怕的是不懂行情、不知方法、投入打水漂。如果新闻工作者能正确运用各自的阵地,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对各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增收致富的好经验及时宣传,对各地农民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搞好文化产业的做法及时推广,正确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抓好文化产业照样能抱上“金娃娃”,并且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就会自觉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有的乡村通过搞好寻根拜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的做法,通过宣传农村美丽的山川河流、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朴实的民风民俗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做法,通过搞好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和开发组织红色旅游的做法,利用民间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开发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组织好乡村旅游,效果更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收入中农村旅游收入占5%~10%,我国近些年乡村旅游收入已使2000多万人脱贫。为此,新闻工作者就要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告诉群众,将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出去,把那些不断发展变化的充满生活气息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好新闻宣传出去,以满足群众的需要。

  其次是创新报道的表现手法。因为,好的内容必须要通过好的表现手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下工夫提高自己的采写与编辑技巧,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多样的题材、一定的版面、不同的栏目进行宣传。如《河南日报》不断推出靠农村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也经常介绍先进文化产业为群众打开致富之路的经验,《河南商报》开设的《乐游天下》专版中开设了“美景推荐”、“乡村旅游大篷车”栏目等,不仅形式活泼、信息量大,而且也强化了报道的深度,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对于农村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要使之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产业,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坚持用新闻舆论加强对提高农村文化产业认识的引导,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项目选择到科学发展的指导。为做好这项工作,使新闻舆论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报刊社、电视台与电台等媒体还应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在一起进行学习与交流,定期进行总结,必要时还可请相关报刊社在一起共同探讨,或请上级有关部门设立相关新闻奖项,以鼓励记者、编辑及媒体不断提高为农民群众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增加经济效益服务的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篇8

  8月30日至9月2日,到xx省xx区、xx县进行学习考察。通过一路看、一路问、一路交流,大家感受很深,受益匪浅。现将学习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xx区

  xxx区于20XX年1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系全国仅有的x个部级新区之一,新区区域范围涉及xx、xx两市所辖x县(市、区)x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

  (一)创客联盟总部基地

  1.基本情况

  创客联盟总部于今年6月13日,在xx区成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高效的原则,由国内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自愿组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非营利性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该总部位于xx区花溪大学城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重点承担释放高校创业潜力、集聚高端人才创业、着力打造"xx创谷"等具体工作任务。通过积极建立众创空间合作联盟平台,联动新区"两城三园"(即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资源优势,以建成具有西部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先行区为目标,按照立足前沿、集聚高端、弄潮引航、共营发展的原则,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着力培育成为xx增速换挡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支点,构建创新创业要素充分聚集的生态孵化系统,将xx打造成"xx创新驱动先行区,西部创客梦想实践地".到2020年,有望打造孵化加速放大的创业生态链,集聚大学生创业者、草根创业者、连续创业者、归国创业者、国外科技创业者等各类科技

上一篇:重阳节的感想作文
下一篇:原创为什么吴京在拍摄《战狼2》的时候能够借到那么多军事器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