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4
手机版

  近年来,聊城市关工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把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市关工委下发了《聊城市关工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把“持续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和“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今年重点工作。市、县两级均组建“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团”和“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会”两支队伍;成立了170人的全市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宣讲团;全市共有“‘五老’志愿者工作室”298个,“五老”志愿者2.3万人,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用好红色资源,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工程

  一是先后编撰了《井冈山精神》《红色歌曲100首》、红色基因传承丛书、《聊城红色故事》等系列红色书籍。其中全市已有233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使用红色基因传承丛书,覆盖中小学生和幼儿超过100万人,去年10月28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该经验做法作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二是发挥各级关工委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团作用。全市各级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宣讲200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60余万人。三是深化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青少年“颂歌献给党”演唱活动、红色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国庆文艺联欢会等。

  三、深化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

  一是加强各级法治宣讲团和“五老”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市关工委在全市120余所小学和职业院校配备了“五老”法治副校长。充分发挥各级法治宣讲团和“五老”法治副校长的作用,认真开展法治宣讲和法治进课堂活动。全市各级关工委共开展法治宣讲600余场次,受众青少年40万余人次。二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普法好少年”选拔暨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三是集中挂牌了12处聊城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观844次,受教育13.8万余人。

  四、加强基地建设,拓展教育活动阵地

  一是命名授牌了聊城市图书馆等30处关心下一代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其红色文化资源和环境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固本培元、强基铸魂。二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科普知识教育基地评选活动,按照有场地、有解说词、有解说员、有安全措施、有优秀案例、有教育意义、有教育成果的七有原则,共评选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18个,科普知识教育基地22个。三是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节日、纪念日前夕发出倡议,组织青少年到纪念馆、纪念园、党史馆、革命旧址、烈士纪念地参观瞻仰。全市累计有200多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加了校外红色基地实践研学活动。

  五、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打造良好教育生态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关工委把家庭教育作为关心下一代的一项重点工作,联合市妇联等部门印发了《聊城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的五年规划(2021-2025)》,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促进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朝着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组织“五老”参与指导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工作落实。组织全市家长收看“家庭教育公益课程”,提升了我市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三是开展“新时代三好少年”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以“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位好公民”为目标,积极争做“新时代三好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全市形成树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浓厚氛围,让身边的榜样影响和激励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许中媛) 编辑:马晓红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上一篇:快手发布《2022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
下一篇:【直通校园】挥洒汗水 迎“篮”而上 | 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男子篮球队在区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