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家厂商围攻海彼,谁才是最后的幸存者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4
手机版

  

  上手门槛低、易上头,“杀时间利器”可以说是铭刻在肉鸽游戏身上的烙印。

  近几年,肉鸽类游戏市场发展如其品类产品特性一样,出新节奏快,题材多样丰富。从斩获2020年TGA最佳独立游戏大奖的《Hades》,到2022 BAFTA力压群雄的《吸血鬼幸存者》,游戏头部市场总有肉鸽一席之位。

  当然,细分来看肉鸽游戏也有着不小的区分。例如上述两款代表作,前者为动作闯关类型,后者则在生存割草的基础上加入了Roguelike玩法。只不过,二者均使得肉鸽品类的游戏性大幅延展。

  尤其是随着《吸血鬼幸存者》的出现,直接掀起了一波“幸存者like”风潮,不少同类型产品相继在聚光灯下大放异彩。例如Steam上的《黎明前20分钟》《土豆兄弟》《原点计划》等,手游方面则由《弹壳特攻队》扛起了大旗。

  或许是得益于“幸存者like”的兴起,以及海彼同类型产品在移动端取得成功,2023年不少厂商试图在这一品类中纵横挖掘。例如日前《土豆兄弟》不仅发布了正式版本,同时也推出了移动试玩版。在很多人看来,“幸存者like”或许是肉鸽游戏新的金矿。

  

  策略深度提高,割草爽感微降

  《土豆兄弟》是由法国独立游戏制作人Blobfish(Thomas Gervraud)研发的一款“幸存者like”游戏。

  该作于去年9月在Steam开启抢先体验测试,接近4万的评价好评率达到了96%。根据SteamSpy数据预估,该作销量约在100万-200万,称得上是“幸存者like”中的典型。2023年6月23日,《土豆兄弟》推出正式版本,并在不久后开启了移动版试玩,游戏也一度登上TapTap热门榜首位。

  而对于被贴上“幸存者like”标签,制作人本人也相当坦率。在移动版测试公告中他表示:“如果你喜欢《吸血鬼幸存者》、《黎明前20分钟》和《以撒的结合》,我想你也会喜欢我的《土豆兄弟》!我期待看见大家的测试反馈,谢谢!”

  

  回归产品本身,在游戏玩法表现上,《土豆兄弟》与《吸血鬼幸存者》颇为相似。例如玩法模块部分, 后者主要包含战前准备、角色系统、武器系统、操作系统、怪物系统、关卡系统、商店系统、胜利条件和失败条件。

  不过在笔者看来,除了题材、画风、产品元素等不同外,前者在后者玩法框架基础上,也做出了策略深度和构筑系统的升级。

  首先是在局外构筑部分,《吸血鬼幸存者》拥有天赋系统,而《土豆兄弟》则主打角色+武器系统。游戏目前提供超40个不同特性词条的角色,比如节俭者角色,每拥有25材料获得1%伤害;公牛角色,生命再生的修改增加50%等。

  

  而武器系统主要包含武器羁绊、武器类型、武器属性和解锁条件。玩家可通过标签分类,有策略的进行混合。当玩家使用相同标签武器的数量越多,可以获得越强的加成。

  角色+武器系统的局外构筑,简答来说即让玩家确定好后续局内战斗的构筑路线。而具体到局内战斗中,玩家根据角色特性,选择用相应属性的羁绊武器,能够更快构建通关套路。

  值得提出的是,相比《吸血鬼幸存者》一套属性值系统的设计,《土豆兄弟》则拥有两套属性系统:主属性与所有构筑关联,次属性与角色、武器、道具形成关联。主要属性主要包括最大生命值、生命再生、生命偷取、近战伤害、远程伤害等;次要属性对于角色强度基本没有直接提升,但是会在多方面带来其他相对的体验。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升游戏策略深度,丰富玩家探索流派。但这种注重不同构筑策略的选择,也提高了游戏上手门槛。同时,游戏无复活、跳过、重置的属性设计,也增加了玩家游戏失败的挫败感。

  此外,从武器和道具系统设计来看,《土豆兄弟》强调卡牌的策略选择与核心构筑数值的契合度,大部分战斗的心流体验较为紧张(需要多走位,而幸存者可以站桩)。此外,在武器特效上,前者没有那么花哨,这也造成了游戏看上去视觉冲击力一般,游戏整体的割草爽感有所降低。

  总言之,《土豆兄弟》讲究根据流派集中投入性价比更高的属性,鼓励玩家按照角色属性探索不同构筑,策略性和目标性较强。当然,游戏策略维度和深度相对较高,也不利于新手体验。此外,后续玩家可能因为疲于探索构筑,而选择部分角色固定套路降低体验。

  坦白说,“十全十美”的游戏设计是追求,多数游戏产品都是优劣并存。就像《吸血鬼幸存者》爽快的割草之外,也存在策略套路化,站桩无聊的体验瑕疵。

  

  题材差异化, 玩法框架再设计

  可正如文前所述,在2023年还未有头部肉鸽游戏跑出来的情况下,更为年轻的“幸存者like”多少会成为中小研发团队的香饽饽。

  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市场现象,也是最好的论证。

  根据笔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在Steam上发布的“幸存者like”游戏超十款。其中不乏一些国产小团队制作的“小爆款”。

  

  从上述图表中,其实我们能够最直接得到的信息是,大多数“幸存者like”游戏基本会在题材上与《吸血鬼幸存者》做差异化。例如国风仙侠题材的《通神榜》《道无穷》,末日生存题材的《末日幸存者》,此外还有机甲、西方魔幻、丧尸、克苏鲁魔物等题材。

  但若从玩法层面来看,大多数游戏并未跳出《吸血鬼幸存者》基础框架,更多是像《土豆兄弟》这类做加减法。

  

  图源:游戏设计师知乎@大乖喵

  例如由国产2人开发团队Rolling Studio制作的《异世界幸存者》,游戏同样采用了西方魔化题材,且强调纯粹的构筑玩法和爽感满满的动作乐趣。某种程度上,除了画风和系统设计存在略微差别之外,该作可谓是“幸存者like”里面的“典中典”。

  当然这并非笔者从个人体验和感官上做出的总结,Rolling Studio在Steam游戏介绍中坦然表示:异世界幸存者是一款受幸存者类游戏和经典游戏的启发,制作而成的动作类Rogue缝合怪游戏。

  

  2023年6月27日,《异世界幸存者》于Steam平台推出抢先体验版本。或许是因为游戏体验存在相似性以及产品刚上线不久,该作销量暂未有起色。值得提出的是,除了售卖单款游戏外,在游戏Steam详情页,《异世界幸存者》则与另一款国产“幸存者like”——《原点计划》进行了绑定打折销售。

  《原点计划》研发商为Emprom Game,也是一个6人规模的国产小团队。该作与其它主打“幸存者like”产品的不同是,《原点计划》肉鸽味显得更浓些。这主要体验在游戏差异化的玩法和整体游玩设计上。例如以每波次数十秒到2分钟的怪物波次潮,取代幸存者10-30分钟的大关卡设计;武器、道具等局内构筑元素设计,采用双属性设计。

  

  某种程度上,这与《土豆兄弟》设计思路类似,也可以说是在《吸血鬼幸存者》玩法框架基础上做加减法。据悉该作上线三天,销量就达到了10万,这对于独立游戏小团队而言,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而除了上述作品外,此前由元气弹工作室开发、雷霆游戏发行的国风纸片“幸存者like”游戏《通神榜》也曝出上线卖出10万份的成绩。游戏系统框架、玩法设计方面,也都是基于幸存者进行再探索。

  值得提出的是,从多个案例中我们能了解到,打造一款“幸存者like”游戏并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相比肉鸽大品类产品而言,“幸存者like”更加轻量化,同时有着不错的玩法挖掘空间。

  或许是因为高度适配性,“幸存者like”也成为小团队开发者眼中的香饽饽。此外在“幸存者like”手游领域,也有一些厂商已先下一城。

  

  大佬端转手,弹壳会有压力否?

  打通“幸存者like”九重试炼,最早、目前最成功的当属海彼《弹壳特攻队》。

  2022年9月13日,《弹壳特攻队》全球公测一举拿下全球18个地区iOS畅销榜Top10。在那一年,该作与网易游戏《蛋仔派对》堪称国内新游领域最大的两匹黑马。

  谈及海彼,可以说这是一家以动作+肉鸽为游戏玩法设计核心的公司,旗下《弓箭传说》《砰砰法师》《SSSnaker》以及《弹壳特攻队》等,都是在这一框架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

  

  但回到“幸存者like”,其实在《吸血鬼幸存者》盛行那段时间,也有不少复刻、变种手游出现,可大多数没能跑出来。值得提出的是,《弹壳特攻队》早期版本与正式版本也有一定差异,并非如今的“幸存者like”。

  竞核曾在《超休闲时代要落幕了?海彼要在中度游戏掀起风暴》一文中提到,一位资深游戏从业者表示,海彼内部早期对弹壳进行多次尝试,也失败了多次。在持续调整产品、测试数据的过程中,团队注意到了“割草、生存”玩法,并快速进行了融合(当时一度闹出过“弹壳抄袭幸存者”舆论风波)。这才有了现在的《弹壳特攻队》。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海彼能成功打开“幸存者like”手游市场,除了自身在肉鸽领域的积累以及不错的手游化能力外,其实也得益于先发和题材优势。

  但眼下,除了《吸血鬼幸存者》有推出手游计划外,包括《黎明前20分钟》《土豆兄弟》等“幸存者like”的典中典产品,也已发布Steam移植试玩版。此外,除了前文我们提到Steam平台“幸存者like”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移动端亦是趋之若鹜。

  

  根据好游快爆平台显示,目前开启试玩、预约、下载的“幸存者like”手游将近60款,其中不乏一些国内知名厂商产品,例如Ohayoo《纸上谈兵》、雷霆游戏《通神榜》等。

  换句话说,单就“幸存者like”新游(PC+移动端)市场形式来看,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当然,我们首先得肯定“幸存者like”拓宽了肉鸽玩法路径,同时也推动了肉鸽市场发展。

  不过笔者认为,随着“幸存者like”题材、玩法被海量测试,或许会再堆出数个爆款,但这种快消式的生产消费模式同样也会逐渐消耗玩家耐性。或许在风潮过后,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像《吸血鬼幸存者》一样打破品类桎梏,而非“画皮不画骨”。

  举报/反馈

上一篇:找准未成年人保护与惩治平衡点
下一篇:原创为何40岁的柳岩无人敢娶?当她蹲下的那一刻,网友:这谁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