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全网最干最全的回避型依恋相关指南,建议屏幕前的你点赞收藏再看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4
手机版

  之前有人私信我说:沐然老师,焦虑碰上回避被分手了,该怎么办?

  我特意出了这篇文章,详细解答一下。

  失恋的你一定很痛苦、很难受。

  现在,请暂时安抚住抑郁低迷、生无可恋的内心。

  我知道:

  也许你在四下无人的夜晚不断的回忆你们的美好瞬间和彼此的甜蜜时刻;

  也许手机一响的瞬间都觉得是ta发来的消息;

  也许你还在一次次反复翻看你们的聊天记录和亲密照片;

  也许你满脑子仍然是ta的影子,挥之不去

  然而当你不断的死缠烂打,疯狂的短信轰炸,发了一长串小作文,对方却回复冷淡、或者毫无回应甚至直接拉黑删除的时候,你特别痛苦和难受。

  我也特别理解你焦虑、急切、绝望的心,但是这种糟糕的状态,只会给对方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让你们的彼此关系更早的进入分手后的厌恶期。

  现在,跟着我的节奏一起回忆一下你们的交往经历

  你的前任是不是总有以下表现和特征:

  以上11条如果恋人中了6条以上,基本可以确定对方是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

  而你是否有以下表现

  我能够理解,你被焦虑控制的那种心情。

  忍不住的去打电话:

  发了疯的去找他;

  .....

  只有在见到对方或者对方回应之后,你才能稍微的缓解那种焦虑的情绪。

  这个时候的你,完全是情绪化的,丧失理智,无法自已的。

  一旦你的依恋系统被回避的恋人激发,焦虑性的你就难以自己,脑子里面所有的念头都只有一个,我想和这个回避保持亲密,我不能失去ta。

  这也是依恋理论当中的“激活策略”。

  这里说下什么是激活策略:激活策略是指焦虑型依恋者因为敏感和情绪化,往往难以自已,所有的想法就是和对象在一起,要和对象保持亲密,这一现象在依恋理论中被称之为“激活策略”

  在激活策略的作用下,你就有了以上焦虑型依恋的表现。

  与此同时,当你开始情绪化的时候,你就很有可能做出伤害对方的一些行为

  类似:

  主动提分手

  辱骂对方

  跑办公楼和小区蹲点

  让父母劝说

  。。。

  这类行为对于回避型依恋的恋人而言,如同灾难。你们的关系只会越来越恶化。

  你越是这样靠近对方,他跑的越快,陷入一个追逃模式。

  宝宝们

  你如果继续坚持这样的迫近压倒模式

  把重心放在对方身上,不去关注自己

  就会进入死胡同。

  所以

  不要傻乎乎的等待对方去改变

  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我做咨询的时候,我常跟来访者说的一句话:

  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既然,是你陷入了痛苦的局面,想维系住这段感情,那么就不能寄希望于对方改变了。

  如果你坚持这么想的话,请你一定要早点离开他。

  因为这样的恋爱,高低位不平衡,价值不对等,互相伤害,注定没有好结果。

  现在的你,只不过是在硬撑,当你撑不住的时候,也就是放手的时候。

  其实,回避型所有的行为,都是防止对你产生依恋关系,这样在离开的时候,才能不受到任何情感的伤害。

  (能够看到这里的朋友,说明你被回避型依恋折磨了很久了叭,双击下屏幕,给自己一些肯定)

  如果你接受自己想要改变的想法,

  那么接着往下看

  接下来的文章内容会以

  【焦虑型的你为什么会爱上回避型的恋人】

  【Ta为什么会成为回避型依恋】

  【如何判断回避型依恋的7条黄金准则】

  【当你爱上回避型恋人怎么办】

  【如何挽回回避型依恋的恋人】

  【对焦虑型/回避型依恋者的一些心里话】

  等内容出发,深度阐述关于焦虑和回避相爱相杀的因果

  (由于内容确实很长很干,建议先点赞收藏留存,以后再看)

  焦虑和回避一个像生冷如铁的冰山,一个像炽热无比的火山,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其实焦虑型更适合找的伴侣是安全型的恋人,因为安全型的恋人能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他们

  那为何焦虑型的他们却一再和回避型的人相恋呢?

  为什么如此渴望亲密感的人,会爱上与其保持距离疏离的回避呢?

  同样的,为什么向往独立和自由的回避会爱上一个容易侵占他空间的焦虑呢?

  他们相爱相杀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以我接待了很多来访者的经验和总结而言,焦虑和回避的相爱相杀无非有以下几点缘由:

  焦虑和回避恋爱初期,彼此觉得对方是梦寐以求的恋人,因为在焦虑这里,回避看到了一束光,耀眼而明亮,在回避这里,焦虑看到了深不可测的黑洞,神秘而诡异。

  焦虑和回避恋爱时,他们的爱情观和错误认知得到反复强化,通过和焦虑恋爱,回避觉得自己内心坚韧、精神自由,会冒出恋人侵占自己的空间,剥夺自己的自由,焦虑是依附于自己的。通过和回避恋爱,焦虑觉得回避像带刺的玫瑰,暗红色的罂粟一般,对自己致命的吸引,悲剧不断重演,二者从而进入反复伤害与被伤害的轮回和诅咒中。

  回避型的忽冷忽热让焦虑的你心态起起伏伏,就像做过山车一样,焦虑心神激荡,认为这是爱的状态。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吊桥效应。

  所谓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为了验证吊桥效应,心理学家专门做了有一个实验。参与实验的是一帮大学男生,实验内容是要他们根据所给图片,编一个故事。实验中,都会给他们配备一名漂亮的女助手。不同的是他们参与实验的地点不同:第一组在安静的公园,第二组在低矮稳固的石桥,最后一组在危险的吊桥上。实验结束后,美女助手留了电话,告诉大学生有问题可以联系她。最后发现,在危险的吊桥上参加调查的男生中,给美女打电话的人数最多。明明是危险的吊桥,使他们心跳加速,但是他们却误认为是美女的魅力所致,从而对美女产生好感。只是爱得浓烈,往往消散得也迅速。

  吊桥效应其实在提示我们,要区分我们情感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区分我们的心跳到底是爱情的撞击,还是情境导致的幻觉。

  一些焦虑爱上回避,就是如此。

  安全型的人往往都进入了长期关系,他们及其容易安定,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很难进入深度的长期的关系,因为他们在亲密关系里面扮演的是关系破坏者的角色。

  焦虑型人格,如果用性格色彩来说,多是红色性格,有很强的表现欲,起源于他们从小得不到稳定的安全感,他们需要从外界获得认可,去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因此,他们学习去关注别人,联结和影响别人,于是形成一些积极、快乐、热情、有影响力的正能量,让喜欢待在黑暗角落处的回避,眼前一亮。

  回避内心有“不被看见”的创伤,他们希望“被看见”,他们往往是性格色彩当中的蓝色,孤独而忧郁。

  他们已经建立了“我不需要感情,我不需要关系”的防御模式

  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见

  被尊重认可

  被满足。

  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需要,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

  所以他会被那些热情明亮有光环的人吸引,来照亮自己渴望被看见的部分。

  于是,看到如此有能量自带主角光芒的焦虑,回避心想,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完美恋人吗?

  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就像一艘孤独的小船瓢泼在漆黑无人的大海上

  而此时的焦虑,就像一束光一样,让他们的漂泊有了一些方向。

  至此,焦虑和回避相遇了。

  在生命中遇到了回避之后,焦虑圣母心爆棚,感觉自己能成为那束光,能把回避拉出黑暗的深渊,但是拉着拉着,却发现对方像黑洞一样,把自己内在的能量都吞噬掉了,所以这些人会感觉面对回避,心有余而力不足。回避内心也没有表现出恋爱初期的那么稳定,不断消耗着自己的热情和能量。

  而回避看到无能为力而且纠缠于情绪中的焦虑,心想,你也不过如此,虚有其表。

  他们先在对方身上发现了缺失的一部分,也终究会像照镜子一样,镜映出自己不愿面对的缺陷和无力感,然后品尝痛苦和无助。

  说白了,两个人爱上的,都是幻想中的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两个人终究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人。他们甚至不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真实的自我。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那种吸引力也是一种熟悉感,之所以成为焦虑,我觉得父母中肯定有一个是回避或者用回避的方式去和焦虑互动!

  现在无意识的陷入这种回避焦虑拉扯吸引的怪圈就是一种强迫性重复!强迫性重复是一种情绪习惯,指的是人会无意识地、不自觉地、不受控制地去重复某些固定的东西,比如说被误解、被否定、被忽视、被控制的难受感,比如为了验证对方在乎所以会不停的找一些事件来测试对方,以此来证明自己是被重视的。

  这个无意识地自虐的过程,就叫做强迫性重复。

  因为那种被控制被忽视的感觉足够熟悉,能够带来安全感

  大家应该知道西西弗斯,希腊神话里面的西西弗斯,不断重复把巨石推上山坡,开始时充满希望,但不断的重复让人无力和绝望,却无法控制重复的焦虑,其实这种行为就是强迫性重复。

  焦虑和回避都容易陷入强迫性重复的轮回里面

  不过强迫性重复最终的走向是治愈

  如果我们觉察力足够

  可以在关系中体会

  治愈我们的这部分焦虑

  最终走向成熟!

  当然,除非他们能够从上帝视角,搞清楚这个轮回的诅咒,并且愿意相互搀扶,打碎这个模式的桎梏,成长为全新的自己。

  否则,痛苦只会重复和继续。

  前文说过,回避和焦虑都缺爱。

  但是缺爱的人在面对爱情时,除了有常人遭遇欢喜外,会容易爆发恐惧。

  这种恐惧会让他启用自己的防御机制,把真我包裹起来,用第二个假我来保护自己。

  这样就让他在向外传达信息时,会传达出非常矛盾甚至相反的信息,比如明明是渴望想靠近一个人,却表现出了非要推开他的模式,或者一会渴望,一会推开,出现变幻不定的模式,还有的人是同时发出渴望和推开共用的模式。这样的信息传递会让他的恋爱承受者非常的迷惑和甚至痛苦,因为解读不了他到底要传达什么信息,为什么似乎被他爱上了但是却又总是被他伤害。

  这也是回避经常面对亲密伴侣采用的模式。

  这种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存在着严重的早年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如此早,很多时候已经根植于潜意识,可以说它们是一种被压抑着的遗忘了的痛苦。在这种早年的创伤中,一个人可能从来都没有被抚养者爱过,被他们接纳过,从未与他们建立过真正的情感链接,也没被理解过,他们对爱怀有犹豫,怀疑和各种不确定,因为以往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在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不值得享有好生活的,非常差的,也就是不配得感。即便现在他们通过一个伪装的第二自我掩盖了这些,甚至遗忘了这些。

  但是当他们遭遇爱情,遇到另一个人试图走进他们的生命的时候,这些被压抑的遗忘的情感就会突然地被激活,因为爱情之所以诱人,我们走入亲密关系就需要建立起深深地依恋,但是因为这种人的母子关系质量如此之差,早年的依恋感觉充满创伤,所以这时候,与一般人不一样,爱情唤起的就并不仅仅是甜蜜,而是一种甜蜜里夹杂着恐惧、愤怒和怀疑的强烈感觉。正是这种感觉成为建立亲密关系的杀手。

  所以,焦虑的你,回忆一下,你和他相处时候,他是否会或隐或现的说我很自卑,我觉得配不上你

  你对我太好了,我很有压力

  正是为了缓解这种巨大的恐惧,一些人会反复的检验对方是不是真爱自己,设置一个个的问题来考验对方,直到把对方考验的忍无可忍,转身离开,再次验证他们内心那种不值得爱,不相信爱的早年假设;

  还有一些人只能远远地注视着爱情和亲密,无法走进一步,他们也是内心从未获得过爱,并且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爱的践行者;

  最后一种就是会不间断的伤害自己所爱的人,明明爱他却又要伤害他,因为有感觉所以要伤害他,是因为他们在早年的亲子关系里积攒着大量的对抚养者的愤怒,现在的这个人激发了他们早年的那些潜意识里压抑的愤怒的感情,这些愤怒就不自觉的爆发了出来。

  这也是回避型依恋形成的原因之一

  依恋风格大家应该多少也知道,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幼时的依恋行为的影响会延续到人们成年,主要凸显在亲密关系上,由此衍生出三种不同的恋爱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

  焦虑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人格。

  后来相关心理学家,根据焦虑和回避的程度,又发展为

  安全型依恋

  疏离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

  恐惧型依恋

  四种。

  ps:这里不得不不提到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

  陌生情境实验是这样的:妈妈和宝宝坐在一块儿的时候,宝宝坐在地上玩,妈妈在旁边静坐观察。没过多久,实验开始,安排妈妈出去,然后来观察宝宝的不同反应,得出了四种依恋类型。

  分别为

  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

  疏离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焦虑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恐惧型依恋:

  这个类型的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妈妈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妈妈相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妈妈,另一方面又对来自妈妈的安慰进行反抗。

  每一个人的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人格都和TA的原生家庭,生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一定的遗传是息息相关。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从他儿时中找到痕迹

  这些人格的养成,多半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时期的经历或者父母的相处模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依恋模式。

  焦虑型依赖在儿时面对父母的离去都会表达出强烈的反应哭闹等来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依赖。在长大成人面对亲密关系时也会对恋人有着很高的要求,无时无刻都在索取着对方的爱,一旦稍有疏忽就会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自己在这段感情里是失败的从而觉得自己这个人就是失败的。他们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仿佛自己一生的意义都在这段恋爱关系中。

  回避型人格由于在童年里对于父母的偶尔忽视和离开,他们并不会表达出自身的不开心和不安全感,因为随着次数的增加他们懂得了这并不能改变结果,他们渐渐地习惯了自己独处长大的时光,了解了世界上就是会不存在永远的亲密关系,真正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真正的长久的快乐和幸福只有在提升自我时感受得到。

  这也是回避和焦虑形成的原因。

  依恋理论的科学性,我也是在接待大量咨询者来访案例的实践当中慢慢发现可行,而且很有指导性,你一定要知道你的对象是什么样的恋爱人格,从而采取不一样的相处方式,这样做才能让对方舒服,才能更好地经营好这段感情。

  这里,我总结了如何判断回避和焦虑的7条黄金准则,仅供大家参考:(文末有焦虑和回避的测试题,可以自行测试一下)

  ①?是否排斥亲密

  如果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基本上能判定这个人是回避型依恋,因为焦虑型极其需要亲密感和安全感,而安全型也是觉得亲密是舒适是美好的,唯独只有回避排斥亲密,不只是亲密的言行,还有身体和心理的接触

  ②情绪化严重与否

  焦虑由于自身的防御机制,极其容易情绪化,而回避最擅长的就是压制自身的情绪和感受,他们极其钝感。

  ③当你表达需求和感受的时候,看对方的反应

  当伴侣对焦虑型的伴侣表达需求和感受时,会很快的做出回应和回馈,而回避往往会忽视伴侣的需求和感受,因为他们就是从小这样对待过来的,习惯性的去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不直截了当,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感觉。

  ④是否缺乏安全感

  焦虑很缺爱,他们特别需要随叫随到的爱,回避虽然也缺,但是他缺的是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爱。

  ⑤专情程度

  回避在亲密里面往往是短择,因为他们往往是关系的破坏者。

  焦虑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象身上,而更多的忽略自身。

  ⑥发生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是主动解决还是冷战

  ⑦恋爱中是否更像独行侠。

  如果你的生命中,也遇见了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

  记住,不要让自己也变成“回避型”。

  不要和对方一起堕入黑暗之中,走入死胡同。

  《依恋理论和亲密关系》这本书表明,安全型认识如果对非安全型恋人悉心照顾和鼓励,所产生的影响,足以扭转非安全型的依恋风格,

  如果你也在因为恋情而苦恼,你么你可以告诉自己,你有能力和任何类型的恋人相处,不一定单恋一个。如果你已经竭尽所能改善彼此关系,却仍感到无能为力,这时候,就该放弃了。

  安全型的人总想着为恋人负责,无线包容和原谅对方,对恋人来说是好事,对他们自己而言,却是一件坏事。

  在自己得到疗愈涅槃重生之前,千万不要幻想着去改变回避型的人。

  将自己转变成安全型,再谈疗愈和引导对方。

  这是和回避型在一起的前提。

  否则,只会加重你的焦虑程度,甚至极端到另一极严重的回避。

  与回避型建立关系的人遇到挫折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段最前面的话反复的读,无论面对什么人什么关系,都不要让自己的依恋风格受到难以修复的损害。

  如何你和回避型依恋的恋人已经到了分手的局面,你实在无法放下这段感情,想要挽留住这段感情

  我的建议是放下挽回。

  你想挽回,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你爱他,而是因为你爱自己,你害怕失去。

  很多焦虑挽回,很大的动机是不习惯、不甘心,这和有些男孩女孩心理始终放不下坏坏的那个渣前任一个道理。

  所以拼命想让对方回来,说到底,图个心安好受。

  当然,我这里说的放下并不是放弃。

  “放下”是一个人寻找机会成长,通过失恋这件事,能明白我们在感情中欠缺的东西,我们不懂觉察情绪,那我们就学会管理自我的情绪,倘若情商过低,那就学情商,不懂沟通,那就学习如何沟通,不懂异性,那就学异性思维。

  当我们的内功修炼到家,打通了任督二脉,这些人生的恋爱必修课学完,我们自然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挽回就是自然而然的。

  我想那时的你,已经成长了,你更优秀了,你能发光发热了,可以照耀别人了。吸引不到他,还能吸引到别人。

  此时的你,会觉得,ta不过如此我怎么会爱上ta呢?

  如果,以上这些话,你都视若无睹,置之门外,一股脑的想要去挽回对方。

  记住下面【十六字秘诀】:

  【低需求】

  【高吸引】

  【建壁垒】

  【稳情绪】

  【有效沟通】

  由于回避自身对于独立空间的需求度很高,所以作为回避的对象,你需要降低自己对对方的需求感。

  他们时常会陷入矛盾纠结中而产生回避,在这种时候你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千万不要去指责和追问。要知道他们天性如此,既然你选择了在一起,那就需要去承担这些,这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他们回避的时候,你可以做适当的陪伴和主动,让他知道你心理有他就够的,然后你要做的就是等待他从自己的洞穴里走出来,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够陪在他身边。

  焦虑最爱干的事儿,就是不停不停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需要——这就是从王者通往青铜的不归路。

  在恋爱的初期,如果你能让一个心如死灰的回避对你产生撩的欲望,足以证明你在他心里(当下这个阶段) 能量和段位够高了,但此时还不到必胜的局面。

  最好沉住气,不要比他更着急宣告关系什么的,先不要把所有底牌都亮出来。

  要在你和ta之间建立安全堡垒,让ta知道你怎么都不会走,ta可以完完全全依赖上你。

  这个也得慢慢来,比如明确彼此的未来。

  他们对感情通常都是悲观消极的,对于不确定的关系宁可不要以规避可能受到的伤害。所以可以多聊一些未来的规划,越具体越好,并有计划的去推进,建立起他们对于感情的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是安全的,才能让他们依赖上你,然后去投入。

  安全堡垒的建立,打破ta不确定的枷锁,这也是导致回避不敢依赖的最终原因;

  【回避型的可悲可叹之处在于】:

  他们天生慕强

  故而能持续吸引住他们的

  必然是真正的王者

  是一个内心强大

  情绪稳定

  经济独立

  发光发热的人

  因为只有这样的人

  才会有独立自主的情感和生活,他们才不会给回避排山倒海的压力。

  同时这个人,还得有深度的共情能力,能敏锐细节的捕捉到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你要建立高吸引,首先就需要比ta强,情绪/经济/能量更方面,这样才能去降维打击征服这个回避。

  不主动找她,骚扰她,让她回归自己舒服的领域。

  保护机制开始,怒要主动找ta,一般十几个小时,一两天总会找你的。这样的相处模式回避才不会有压力,慢慢的真正接受生活中多了一个你。千万不要死缠烂打追问你什么不回我,为什么不出来等,各种短信轰炸等等,这样只会让回避非常焦虑。

  寻找到一个回避舒适的聊天见面频率,这个需具体分析,不过还是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得到的。

  此外,回避一般喜欢精神上的共鸣,有一种双生火焰的说法,回避和焦虑其实很像。

  当一对灵魂伴侣或双生灵魂相遇后,他们内在的创伤编程就被启动了,这些创伤都是源自原生家庭、孩童时代的创伤。

  其中一方感到恐惧,因为又回到孩童时期所受到的创伤(潜意识的创伤印记),也因为感情让他感到窒息,所以想要要逃跑。而另一方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就想要去追逃方,其实是在向外索求爱,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这两种相反的创伤机制启动后就很类似于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创伤编程和行为模式后,想要逃跑的一方就不会再逃跑了,被抛弃的一方也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样他们就能在一起。灵魂伴侣和双生灵魂会带出你内在无法面对的东西,它可能会让你感到恐惧,你也可以和你的伴侣说出你的恐惧。

  最重要的是要意识的自己是逃方和追方。

  因为回避喜欢一些精神上的共鸣,多半是艺术文学哲学的偏爱者,我们在这方面去建立一些交集,让对方感觉到精神共鸣,这是建立联系最高效的方式。

  当两个人交集越小的时候,他的回避成本就越小,因为就只回避了你一个人。而当两个人交集越大,他的回避成本也就越大,他同时回避了你和你们的交集。

  所以在相处过程中,尊重对方的意愿和兴致的前提下,多建立一些共通的社交和爱好,让他多走入你的生活,你走入ta的精神世界,是很有必要的。

  上面说到了,回避慕强。

  你渴望对面的这个人,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不被他的回避机制干扰,不会愤怒或自我怀疑的境地。

  他渴望看到那么明亮的你——你可以充满善意的理解他,而不是无底线的忍让和讨好,卑微的求复合。

  如果你是焦虑型—在你感觉快要采取防御措施之前,先采取有效沟通。

  当恋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比如回避的冷暴力,不回信息,让你感到坐立不安,想用短信轰炸甚至分手来防御并发泄情绪的时候,先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是什么。

  通过有效的沟通,向对方表达。

  具体沟通的内容,这里先不详细赘述;

  我简单说下沟通的原则:

  坦诚/具体/不要指责/自信/说需求

  如果你是回避型依恋,但是觉得自己虽然有时候内心确实矛盾纠结,我文章说的表现你也确实有过,但是你又觉得那些都无所谓或者程度不是很严重,而亲密关系对于你来说又不是什么问题,你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并且一辈子都不太想与任何异性有深入接触组建家庭,那么你大可不进行任何调整。一个人怎么开心怎么过就好了。你可以放心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个人过,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活成孤岛。

  但如果你确实是回避型依恋,你又并不喜欢自己当下的状态,内心纠结矛盾,负能量满满,并且在感情上犹犹豫豫一直与另一半走不进,最后不得不分手,并且反复多次都是如此,内心希望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但是做不到,希望与身边的朋友也能进一步走进关系也做不到,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去改变一下你当下的这种状态。

  要记住,改变这种事只能通过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走出来,旁人只能引导和辅助,主要靠你自己。

  那文章读到这,我相信回避型依恋已经大致可以知道自己问题的点在哪里了。回避大部分原因是原生家庭及以前的恋爱经历导致认知发生扭曲,认知扭曲导致无法正视自我正视他人,所以你们对自己与对别人的态度都是不太正确或者说不太客观的。

  明明这世界是有爱的,你们感受不到,这世界明明有正能量你们也感受不到,明明你很优秀,各方面还可以,有时候你却觉得自己就是个垃圾。

  那么你们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告别过去的你,从新建立你的认知。当然这些都是心理咨询的范畴了。

  我主要说几点:

  ①重塑认知

  对你来说,面对真实的自我,反而是一种痛苦。去面对你的自卑自负,面对你的恐惧,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及恋爱中的创伤。

  但改变就是这样的,它必须伴随痛苦,因为你要逃离自己的安全区,这需要勇气。成长就是这样,面对客观世界真实的自己,是你走出来的第一步。

  ②尝试进入亲密关系

  反复的因为孤独进入亲密关系,却又因为害怕被抛弃和觉得配不上而逃离亲密关系,然后再次进入亲密关系,再次逃离亲密关系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真的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并且每一次逃离你都会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的废物。请问,你这么做有意义吗?验证自己是废物如果能让你开心也可以,但是请记得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事,陪你一起的还有你的伴侣,你的伴侣真不一定愿意陪你验证你是不是值得被爱,是不是废物,大家都挺忙的。

  所以,当你想真正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中时,你就要做到对自己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开始慢慢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些事情,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了,能够分辨出父母是因为情绪宣泄才抱怨给你听,并不是你真的做错了什么,你开始不那么自卑不那么想逃了。你开始能接纳别人走进你的内心,至少不会恶心得想吐,你愿意说一些一直不敢跟别人说的话了(你可能觉得你自己的过去很糟糕,你的原生家庭很不好,你的遭遇很不能被人接受,相信我,大家都差不多惨,只是你没听过那些比你更惨的故事。

  就像医院里让患者脱裤子躺在检查床上患者会觉得特别羞耻,但是在医生眼里,都不过是一堆器官,没什么特别的。所以不要太敏感,你跟别人没什么不一样),并且肢体接触和适当交流你也可以做到了。达到这些,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改变很多了,这时候可以尝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了。

  我看到过一个问题,问的是,爱上一个人是什么体验,有一个答案只有一句话:

  “像有了盔甲,又像有了软肋”。

  即有了坚定的依靠,又有了内心的柔软。

  虽然回避可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但是还是希望你们能感觉到这种极其美妙的体验。

  ③尝试心理咨询

  只要我们觉得心理不是很舒服,最近情绪可能不太好,那么我们都可以找心理医生去聊一聊。心理治疗一般是以谈话治疗为主,心理咨询师会运用所学将你与他沟通中你提到的心理困惑做以解答,并引导你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让你恢复心理健康的一种治疗手法。

  进行心理咨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你要绝对相信他,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咨询师都会替你保密,你说的一切他都不会挖苦和讽刺,你的情绪困扰他都可以帮你解决。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想说的都说给他听,把你的困惑告诉他,并且按照约定准时去做咨询。心理治疗是个持续缓慢的过程,需要不间断才有效果。

  ④其他疗愈方式,比如阅读专业的心理学书籍。

  当然阅读也是不错的改变认知的方式,可以自己去查阅一些心理学相关书籍。比如《自卑与超越》、《读懂恋人心》《亲密关系》这些就是跟回避型人格有关的书籍,还有《重遇未知的自己》这些都可以涉猎一二

  和回避这段恋情对于你们也许如同炼狱,很痛苦,很煎熬。

  就像地藏经里说的:如是等辈,当坠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

  这是你们的处境和现状。

  但是很多焦虑通过和回避的相处,慢慢走向自我的进阶和转型指路。

  焦虑看到了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人,完全是和自己相反的人格。

  不安的焦虑想向外找,想从回避那里索取情绪价值、索取爱,却发现对方是一潭死水,给不了自己任何能量。

  于是,焦虑用不健康的“压抑”的方式,无法真正改变焦虑的内核。

  他们依然很没有安全感,依然缺爱,依然怕被抛弃。

  只是遇到这样冷血的回避,焦虑只有一味的牺牲自己的感受,降低自我的段位,不配得感越来越强……

  本来想要减少痛苦所以改变,没想到,更痛苦了。

  像在一点点亲手杀死自己的人格。

  但这时候,也是你们成长和重生的机会,我们通过心理疗愈,能打破和回避的孽缘和劫难,慢慢的自我成长,成为能照耀别人的那个人,不再求助于外物,不再寄希望于伴侣,不再患得患失,所有的能量都能自给自足。

  我心自足,自无挂碍。

  这时候的焦虑,就已经开始了自我的内在的觉醒和探索,人生因而开始有了无限的可能。

  此时,看待虐你如渣渣的回避,你想和他在一起,或者转身选择更广阔的的天地,都是取决于你。

  最后,我想说的是:

  在这个内容下面,肯定有很多因为被伤害而指责回避的评论,作为这些人的伴侣。

  回避的疼痛不比焦虑型的少,这种痛苦是日积月累,长期压抑的痛苦,只是他们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对待疼痛,回避有种钝感,往往受伤的时候自己也并不知道。

  终于感到疼,想哭的时候,身边已经空无一人。

  回避的疼痛不显山不露水,像风平浪静的海面,直到很久以后,浪潮积蓄足够的力量从而冲上礁石,最后铺天盖地吞没一切。回避为玉碎,不为瓦全,被伤害过一次就会宁死不顾。

  这是由于他们内心深处无法原谅那个一次次被伤害还要上前去的,渴求亲密关系的自己。

  是回避的小伙伴,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找回自己的情绪,不再麻木,想要爱与温暖很正常,亲密并不可耻,你已经很厉害了,不必再表现得独立,只是要更勇敢一点。

上一篇:成年期是几岁到几岁,成年期是几岁到几岁埃里克森
下一篇:【剧情梳理与解答】成年人的风平浪静是疯狂挣扎后的虚脱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