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题完整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该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136)

  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 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4、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答: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有四个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5、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

  答: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已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

  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

  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一与学生心

  理发展特点相适应,才能取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

  6、皮亚杰:他在儿童认知发展方

  面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其基本

  内容是:(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2)

  认知发展阶段论。他的认知发展

  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可概括为:(1)

  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

  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

  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

  效的根本保证

  7、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

  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答: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

  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

  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

  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

  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

  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

  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

  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对教育的

  作用:他的心理发展理论指出了

  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

  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

  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

  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

  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

  药。

  8、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

  本观点?

  答:(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

  发展观(3)内化学说(4)教育和发

  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9、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进行教育?

  答: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

  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了解

  学生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过程中

  所采取的典型的思维方式,有助

  于教师据此引导学生,采取与学

  习任务相吻合的认知方式。

  10、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

  什么特点?

  答: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

  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

  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

  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

  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

  过程。

  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

  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2)学

  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

  的性和组织性。(3)学生的学习具

  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11、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

  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

  答: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

  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

  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12、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答:他的学习的联结说,认为学

  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

  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

  的刺激情境下与某种反应之间形

  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

  的参与。(166页)

  13、假设某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

  成作业,请根据所学理论说明应

  该如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

  为。

  答: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说,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

  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

  为。在教学过程中可对这部分学

  生进行奖励来强化,并且用不予

  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让

  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做。

  1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主要内容。

  答:他的“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

  现论”,主要内容是:(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结构(2)

  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

  价三个过程(二)教学观(1)教学的

  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三)简评

  15、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

  要内容。

  答:(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

  观和学生观(1)知识观,建构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

  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并

  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

  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

  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

  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

  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因此,

  老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

  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2)学生

  观,它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

  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强调

  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

  在自已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

  已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因

  此,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

  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老师不单是

  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

  自已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

  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

  法的由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

  自已的理解。(二)建构主义的学习

  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

  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已

  的知识的过程。

  16、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

  化的三种模式。

  答: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

  学习(175页)

  17、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答: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

  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

  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

  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

  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

  务关联起来。

  18、评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

  论观点。

  答:加涅汲取了各种学习理论的

  成分,系统的提出了信息加工论,

  他一方面认为行为的基本单元是

  刺激-反应联结,另一方面以着力

  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心智活动。他把学习按照从不知

  到知的过程分成八个阶段,动机

  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

  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

  操作阶段、反馈阶段。他的对信

上一篇:霍英东什么时候死的
下一篇:日本文化为何常常被认为是色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