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社区医疗问卷调查十篇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1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需求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我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42个社区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2080份,收回203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合格率97.8%。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社区老年医疗服务需求调查表”,并由社区责任医师将调查表随机发放至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处,由其填写表中各项内容。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基本情况、医疗服务项目需求、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2
关键词:社区医院;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2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39-2
1 绪论
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就医心理的驱使,大医院就诊人数居高不下,总是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看病难成为了现今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城市来说,分级诊疗制度意味着社区医院的改革是重点。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医院对于社区居民信息和医生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医院改革的首要工作。社区医院的改革可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大病在大医院解决的目标,大大缓解大医院看病人多、看病难的问题,是我国公共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近几年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诊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工管理可能会造成病人信息错误、遗漏,医疗流程混乱等问题。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及社区医院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社区医院的日常运行提供帮助,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同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连接,既可以提供并同步更新居民的医疗信息,还可以结合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就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相关病症开展研究,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2 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对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首先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将相关记录和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从中了解和总结被调查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社区医院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域针对性。其次,笔者还选取了江苏省其他城市作为文献调查的对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调查其社区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使得本次调查结论更具普遍性。为了很好地了解南京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在选取调查对象的时候选择南京市不同行政区的社区医院作为调查的样本。
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社区医院员工对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及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现有信息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建议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观察法。笔者使用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和实地考察,获取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
②访谈法。分为对社区医院员工的访谈和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两部分。
③问卷法。本次调查设计了关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水平的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在社区、每年平均去医院就诊的次数、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次数占就诊总次数的百分比、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和现阶段未满足的需求等问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获得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于2016年7月下旬开始,到2016年8月中旬结束。首先通过在南京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包括有报刊新闻、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 8月初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亲友分发给居住于不同社区、不同年龄层段的南京市民。在等待问卷回收期间,笔者走访了南京部分社区医院,体验其信息化服务水平,并对社区医院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了访谈。八月中旬收回了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访谈记录,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内除个别偏远地区的社区医院,基本开展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社区医院大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工作进行管理,已经可以实现从挂号到结算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通过访谈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以来,江苏省就在不断进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南京某社区医院为例,信息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周边居民日常医疗的需求,南京市鼓楼区的十二家社区医院还与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这四家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构建了共享与交流病患健康信息、医疗资源的通道。然而,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功能不完善,没有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居民就诊仍存在着不便因素。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一是从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角度,二是从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的角度。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采用具体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评价,每一项有具体的得分,综合得分分析。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通过问卷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评价。
如表1所示,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考评平均得分为50分,可以看出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医疗信息共享交流等指标的得分仅仅过半,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如表2所示,所有5个问题回答的平均满意度在50.84%、基本满意30.52、不满意度在18.64%,虽然有81.36%的人对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对于社区医院具体每项的信息化功能的不满意度有的却达到了3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并不高,尽管大多社区医院已经普及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仍有许多信息化功能没有被满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①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建立信息化连接。目前,南京市各大医院已经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较缓慢,两者间的不对等导致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病人信息和医疗资源无法使用信息化方式交流,以转诊为例,社区居民在社区医院首诊后若要转入大医院继续就诊,需凭借社区医院开出的转诊单去大医院办理转诊,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建立了信息化交流平台就可以简化这一过程,减少复杂的人工操作。
②社区医院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与组织。在所调查的社区医院中,大部分社区医院都没有建立信息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医院内只有一两位负责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当有限,只能处理计算机层面的问题,不能对社区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改善。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具体的规划方案。调查的结果表明,60%的社区医院都没有制定本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而他们给出的长期信息化建设目标也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社区医院。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也没有确立每一阶段建设方案,
导致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形同虚设,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也不能带来显性的经济效益,使得社区医院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相应的投入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不到平衡。
针对上述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①社区医院管理者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信息化是未来社区医院的生存之道,加大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社区医院配备好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社区医院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结合社区医院自身的发展现状,共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内容,实现规划目标。
②社区医院管理部门应适当引进具备医疗、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在职的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专人授课、实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提高他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社区医院应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保证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并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
③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应加强信息化交流,交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社区医院与邻近的大医院应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社区医院可以选择简化大医院的信息系统作为自己的信息系统,减小差别,进一步打破院与院的独立模式,实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便于交流的优势。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发展,医疗改革的进行使得社区医院成为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社区医院发展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对社区医院信息化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南京市大部分社区医院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医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 考 文 献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3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疗保险;医疗卫生体制
Research 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community hospitals of zheng xiang district of Hengyang city
LONG Li-liang, ZHAO Ying, LI Feng-hua,et al.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troduce the actuality and the traits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community hospitals of Zheng Xiang District of Hengyang City,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nowadays is so strained in China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Methods Using the central area of block-style survey method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9 community hospitals.Result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community hospitals of Zheng Xiang District was strained.Patient believes that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doctor was the medical effects of low levels of bad treatment, and the doctor believe that the patient suffering from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was the low quality of trouble for no reason.The worst service attitude was the main problem of medical ethics.Tension caused b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the main reason for high drug prices, the existing health care system is unreasonable and so on.The main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ere reducing drug prices and inspection costs,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increasing medicaid patients and medical insurance and so on.Conclusi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 in community hospitals was strained.The main measures for establishmenting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ere reducing drug prices and inspection costs,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increasing medicaid patients and medical insurance and so on.
【Key words】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Insuranc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作者单位:421001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医患矛盾给社会成员带来诸多的不便,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目前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为寻求改善日益恶化的医患关系,本课题采用中心区拦截调查方法,对衡阳市蒸湘区9所社区医院的医患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衡阳市蒸湘区9所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患者(住院患者、门诊患者)。
1.2 测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患关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医患交流和沟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医患矛盾等。
1.3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采用中心区拦截问卷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共调查240名医务人员和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R×C行列表的卡方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对医方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4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23%;患方发放问卷155份,回收问卷1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61%。调查对象中男占52.83%,女占47.17%;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为(38.59±10.73)岁;文化程度构成中小学、中学、高中/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占5.42%、12.50%、14.17%、22.92%、34.16%、10.83%。
2.2 对医患关系的总体认识 医患双方大部分人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有点儿紧张,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
表1
医患关系的总体评价(例,%)
医务人员患者
很和谐9(9.18)8(5.63)
比较和谐16(16.33)25(17.61)
有点儿紧张42(42.86)80(56.34)
很紧张31(31.63)29(20.42)
2.3 医患关系紧张的责任
对医方所承担的最主要责任的调查中,有近40.00%的医务人员选择了“医院收取的医疗费用太高”,有近一半的患者选择了“医术水平低,治疗效果差”,经卡方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6,P
表2
医务人员承担的主要责任(例,%)
医务人员患者
服务态度恶劣,不能细心引导患者5(5.10)20(14.08)
医术水平低,治疗效果差29(29.59)67(47.18)
医院收取的医疗费用太高39(39.80)49(34.51)
医生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大25(25.51)6(4.23)
对患方所承担的最主要责任的调查中,医患双方有近50.00%的人认为是患者“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客观对待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经卡方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5,P
表3
患者承担的主要责任(例,%)
医务人员患者
不能严格按照医生题词的治疗方案治疗14(14.29)37(26.06)
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客观对待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50(51.02)62(43.66)
素质偏低,无端惹是生非31(31.63)21(14.79)
患者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大3(3.06)22(15.49)
2.4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对医患关系紧张原因的调查,共设计了10个选项,要求被调查者从中选择2项。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认为“现行的医疗体制不合理,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和“药品价格过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
表4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在医疗服务供求双方认识的比较(例,%)
医务人员患者
药品价格过高27(13.78)60(21.13)
部分医生技术水平不高11(5.61)27(9.51)
部分医生服务态度不好3(1.53)14(4.93)
医疗效果欠佳22(11.23)47(16.55)
患者的期望太高难以满足19(9.69)3(1.05)
医生的回扣、红包等医疗腐败12(6.12)27(9.51)
医生和患者缺乏交流与沟通25(12.76)15(5.28)
媒体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12(6.12)7(2.46)
现行的医疗体制不合理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55(28.06)56(19.72)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10(5.10)28(9.86)
2.5 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
对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8个选项,要求被调查者从中选择2项。结果显示:医方认为最有可能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的两项措施是:“增加对患者的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和“增加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财政投入”;患方认为是:“降低药价和检查费用”和“增加对患者的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9,P
表5
缓解医患关系的措施在医疗服务供需双方人员中认识的比较(例,%)
医务人员患者
降低药价和检查费用39(19.90)78(27.46)
严厉打击医疗过程中收受红包和回扣的行为20(10.21)10(3.52)
增加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财政投入45(22.96)41(14.44)
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教育15(7.65)30(10.56)
增加对患者的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47(23.98)83(29.23)
媒体多报道医院和医生的正面消息9(4.59)3(1.06)
制度与医疗纠纷相关的法律保护医患双方13(6.63)34(11.97)
患者多学习一些医学知识8(4.08)5(1.76)
3 讨论
目前的医患关系总体趋于紧张,与秦小康等[1]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对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责任,其中医方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医方认为是由于目前的医疗费用太高造成的,而患方认为是医术水平低、治疗效果差造成的;对于患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医患双方都认为是患者缺乏理性思考,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
本次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均认为“服务态度恶劣”是目前医德医风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次是“开大处方”、“滥开化验单”、“送红包”等问题,提示医务人员,应提高医生的医德和人文素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同时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掌握医学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2]。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我意识,避免医疗纠纷[3]。此外,美化医院的外部环境和完善的医院设施也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举措 [4]。
在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和改善途径方面,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现行的医疗体制不合理,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和“药品价格过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这与武惠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提示政府增加对患者的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增加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财政投入、降低药价和检查费用是最能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的措施。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既需要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和积极努力,也需要政府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相信随着全社会对医患关系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及各种协调医患关系的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会逐步得到改善,并最终实现医患和谐相处。
参 考 文 献
[1] 秦小康.定点医疗机构中的医患关系研究以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为例.劳动人事学院,2006.
[2] 岳贵山.树立人文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8):50-51.
[3] 吴小龙,毛向群.医疗纠纷192起分析与思考.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4-75.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4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医疗保障
农村卫生是中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我们想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浙江省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情况,包括其房屋质量、医疗卫生人及医疗设备的配备、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情况等。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浙江省各农村地区卫生医疗组织的基本情况,探究是否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反应农民最迫切的医疗愿望。论证其所作出的有效举措,在浙江甚至全中国是否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通过对农民意见的收集,农民需求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我们和老师的努力,促进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有鉴于此,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创新小组于2009年8月1日至8月12日在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绍兴县齐贤镇、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
一、资料和方法
1.调查对象。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中的操作性等情况,本次调查以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绍兴县齐贤镇和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当地居住人(包括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当地的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服务中心、农村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的被调查对象具体的个人情况如下。第一,被调查者年龄。18~30岁的占27.0%,31~45岁的占38.0%,46~60岁的占24.3% ,60岁以上的10.3%。第二,被调查者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19.3% ,1万元~2万元的占25.7% ,2万元~3万元的占16.7%,3万元~5万元的占21.0% ,5万元以上的占17.3%。
2.调查方法。对抽样的农村卫生机构和当地居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县级卫生人力总量、配置情况、人员构成(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以及当地居住人民的就医选择、药品价格、新农合的参保情况等。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由16个问题构成,询问农民对于卫生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的基本看法。问卷的发放、调查、回收均由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创新小组成员实施和完成。访谈主要深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和病人交流,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对新医改的看法。本次调查问卷总数为300份,回收问卷为300份,回收率100%;有效样本量266份,有效率88%。
3.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1.5,利用频数分析、交叉分析,图表操作等手段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4.调查结果保证。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前中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的人力、财力、时间等问题,本调查在设计阶段召开了若干次的小组会议,就所调查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在问卷发放、填写、回收以及数据输入和处理环节中,也遵循了科学、效率的原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看病贵——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各地药品价格不一致
医药价格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事关社会和谐公正。当前的医药价格过高,医疗改革没有“中立”的领导机构来管理,存在着投入不足、以药养医、流通不畅、广告泛滥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是看小病大病老百姓对于药品价格的一些反应。可以看到,无论小病48.7%,还是大病65.7%都认为医药价格高的占多数、尤其是大病。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医药价格,包括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前面所说的都是药品价格,而生大病的时候,医疗服务价格就显得异常重要,手术费、检查费、仪器损耗等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很庞大的数字。大病药品需要一段时间服用,所以百姓普遍对大病的药品价格抱怨更大,但这并不是说小病百姓基本满意,药品价格过高是百姓很大的一个反应。
丽水是浙江省最困难的市,在这一方面有集中的体现,将近80%的农民认为药价高,这代表大多数低收入农民的想法。有54.3%的人在使用药品中经济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一般的非处方类药品,所以在希望药品降价问题中,非处方类药占据了46%。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5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指标;全科医疗服务
在人体组织运行过程中,一旦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生物功能受损,会导致人体血糖水平升高,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糖尿病的形成,随着病程的增加,可能或出现一定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糖尿病的病因来看,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临床表现方面,I型糖尿病主要以多饮、多尿、口渴以及消瘦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而II型糖尿病主要以疲乏无力和肥胖为主要表现。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对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下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明确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同时,推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某社区内糖尿病管理登记人数中随机抽取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调查的对象。
1.2调查方法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以自制调查问卷来对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就调查问卷的总体内容来看,其中包含人口学特征、患者生活方式、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机体指标、患者用药情况、服药依从性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等调查内容。全科医师持此调查问卷进入社区开展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以标准的统计学软件SPSS18.0来对问卷调查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为全科医疗服务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2 社区全科医疗服务的开展
就全科医疗服务的总体情况来看,实际开展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全科医师应当定期对在册管理签约全科医疗服务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在此过程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机体信息,并对患者的实际用药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以此为主要依据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全科医师应当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群组,以促进全科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明确全科医疗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开展诊疗管理的试运行工作,当签约社区居民到所签约的全科医师门诊进行就诊时,全科医师应当提供个别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治疗服务。
3 结果
在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后,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实际用药情况见表2。糖尿病患者在参与全科医疗服务治疗后,能够自主控制饮食的有140例,未能自主控制饮食的有60例;能够坚持规律运动的有40例,运动不规律的有110例,不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有50例;在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后,能够接受知识的有160例,未能接受知识的患者有40例。
在机体指标控制方面,以糖化血蛋白≥7%为控制不良病例,以血压130/80mmHg及以下为良好,血脂和空腹血糖以就诊标准为指标控制标准。就糖尿病患者主要指标控制情况来看,在接受全科医疗服务后,本社区内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空腹血糖指标的控制情况较好,但是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控制情况不尽满意。
4 结论
就该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总体情况来看,全科医疗服务签约在册的糖尿病患者年龄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55-75岁的糖尿病患者占据患者总人数的85%,患者在文化层次、经济收入等方面水平较低。糖尿病中肥胖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63%。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够自主对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化控制,有大部分呢的患者能够在一年内保持至少一次的糖尿病知识宣传和教育,但仅有14%的糖尿病患者能够自觉参与规律运动。针对此种情况,在开展全科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对诊疗及服务的重点进行合理的把握,适度调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行为及生活方式,建立标准化的群组管理模式,立足于当前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技术与人才的通力合作,切实提高全科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合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能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较少,大部分患者认为胰岛素使用麻烦复杂,价格贵,有的认为胰岛素副作用大而不接受。血糖降低或增高后有些患者自行减少或加大药物量,致使血糖控制不稳定。总体血糖自我监测意识较差,治疗和转诊的依从性不够。由于原来单一的疾病诊疗模式及其社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患间互动交流少。采取全科医疗全程的、个性化服务可以获得较佳的健康结局。世界各国的医疗实践表明,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将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体系的基础。
我国的慢性病管理还未建立起像英国QOF那样统一严谨的质量考核体系,而且全科医师相对匾乏。可试行患者一全科一专科诊疗管理模式,由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全科团队(全科医师,公共卫生,护理康复等)的全程管理,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菜单(据健康评估就诊、转诊、护理康复指导等)。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其他慢性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全科团队作用是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上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科医师立足社区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娟. 全科医生在糖尿病社区防治中的作用[J]. 当代医学. 2012(25)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6
(1.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中国 上海 200090;
2.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国 上海 200090)
【摘 要】目的:了解在本区多点执业的医师现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完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到由辖区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在本区多点执业的医师大都已退休,其中医类别所占比例最高,且执业点集中在民办医疗机构。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加快紧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入,逐步统一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让所有医师成为“社会人”。
关键词 医师;多点执业;现状
1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到由辖区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进行调查。从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对前来申请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进行调查,共26人次。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第一执业点医疗机构性质、多点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性质和多点执业原因等多方面,采用对调查人采用实时调查的方式,发出调查问卷26份,收回调查问卷26份。
2 2014年上半年杨浦区医师多点执业现状
2.1 年龄结构
多点执业医师中超过退休年龄(60岁以上)医师占80%,年龄最小为40岁,最大为75岁。按年龄结构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70~79岁8人次(占30%)、60~69岁13人次(占50%)、50~59岁1人次(占4%)、40~49岁4人次(占16%)。
2.2 专业分布
多点执业医师按执业类别划分,依次为临床11人次(占42%),中医13人次(占50%);口腔2人次(占8%),临床执业范围中处于前三位的专业依次为外科专业5人次、内科专业5人次、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人次、其他还包括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儿科专业、医学检验、病理专业、康复医学专业、全科医学专业等。
2.3 流向分析
从多点执业医师流向看,申请新增执业地点集中在民办医疗机构,占申请总数的96%。按照第一执业点与新增执业点机构类型划分,依次为民办医疗机构到民办医疗机构13人次;公立医疗机构到民办医疗机构12人次,其中包括三级医疗机构到民办医疗机构6人次,二级医疗机构到民办医疗机构6人次;其他还包括三级医疗机构到社区医疗机构1人。
2.4 聘用多点执业医师人数的医疗机构排名
聘用多点执业医师人数居前的医疗机构主要为中医医疗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本区依次为上海中优中医门诊部(8人)、上海立德医院(4人)、上海安泰医院(3人)、上海岳医华氏余天成门诊部(3人)、上海怀德护理院(2人)、上海天智口腔门诊部(2人)、上海瑞慈瑞杰门诊部(1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1人)、上海新光医院(1人)、上海华佳医院(1人)。
3 杨浦区2014年上半年医师多点执业特点分析及讨论
3.1 专业分布特点
上半年杨浦区多点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中中医类别所占比例最高。中医类别多点执业医师比例偏高说明此类医疗服务需求较高,这一类人才紧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中医多点执业医师监管,加快紧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入。
3.2 流向分析
申请新增执业点集中在民办医疗机构(占申请总数的92.3%)。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多点执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年龄分布
多点执业的医师大都已退休,是真正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换。为了更好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让所有医师成为“社会人”,应逐步统一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
本次调查,样本量小。但与本市卫生行政部门分析的本市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基本情况一致,具有普遍性。
参考文献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7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居民特征;社会特征;制度特征;Logistic模型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医疗服务满意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等层面出发探讨了居民对医疗制度的满意度情况,但不少研究还存在忽视了个人特质、社会特质和制度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正是因为目前学术界关于医疗制度公众满意度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设计了一份问卷,专门就北京市1000份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探讨了居民主观层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价,也全面分析了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情况产生影响的因素。
一、数据来源、变量设定与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本次回归分析主要采用了笔者所设计的问卷,于2019年底在W市完成了问卷调查。在本次问卷调查过程中,通过随机抽样等问卷调查方法,总计发放了108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000份有效问卷,经计算可知,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回收率为92.59%,说明本文统计结果有效。
(二)变量设定1.因变量。回归模型中,因变量为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问卷总计25道题目。包括选择题、主观题。选择题各个问项中,每个问项提供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这5个选项。笔者在设计问卷时,考虑到要适当的转换和处理因变量的各个选项。因此,基于研究目的,在进行问卷结果的分析时,将前三个选项合并为“满意”,将后两个选项合并为“不满意”。2.自变量。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为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发放问卷年度国家颁布的有关社保政策,本文主要从个人特质、社会特质和制度实践这三个层面设计了调查问卷中的自变量,本文的调查问卷主要有13个自变量。(1)居民的个体特质。本文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居民个体特质的调查主要被划分为5个变量,分别是:①性别;②年龄;③民族;④婚姻状况和⑤受教育水平。(2)居民的社会特质。本文所设计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居民社会特质的调查主要被划分为4个变量,这4个变量分别是:①户口类型;②职业类型;③人均月收入;④所在区位。(3)制度特征。本文所设计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制度实践的调查主要被划分为4个变量,这4个变量分别是:①医保缴费水平;②报销比例;③减负能力;④看病收费水平。
(三)模型选择本文主要研究了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居民的个人特质、社会特质和制度实践这三个层面出发设计了13个自变量,通过这13个自变量,对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产生的影响的回归分析,能够为我国相关部门的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提供参考。本文回归分析中的因变量为满意和不满意,而这两个因变量属于二分类变量,因此,在本文的回归分析中,不适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因此,本文不适用需要对多元状态分布进行整体评价的Probit模型,而选择不需要服从正态分布的logistic模型,该模型的适用范围也更广。假设:y-因变量,其中,y=1时,表明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较高满意度;y=0时,表明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感到十分不满。x-自变量,本文总计有13个自变量,分别记为x1,x2,......xm,(1≤m≤13)。p-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满意态度的概率。i-居民。因此:事件发生比主要指的是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满意态度和不满意态度的概率之比,因此,本文的事件发生比可以简写为Odds,Odds均大于0。通过对事件发生比进行对数变换,即可得本文回归分析模型的线性表达式:βi-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方向和程度产生影响的自变量系数。
二、基本医保制度居民满意度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一)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总体满意度根据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81%的居民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持满意,只有19%的居民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感到不满,从该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新医疗保险制度自2009年改革以来,居民已经对该项制度的效果给出了肯定态度。从不同的险种来看,85.6%的居民对公费医疗制度保持高度满意,82.9%的居民对新农合制度保持高度满意,77.4%的居民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保持高度满意,76.7%的居民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保持高度满意。不同保险制度的筹资方式、报销比例、待遇给付制度等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也是用于不同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的参保者,因此,不同类型的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中不同类型险种的满意度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二)回归模型检验结果为了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回归检验,本文主要采用了正向逐步筛选策略,对13个自变量对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逐步加入了筛选出来的自变量,可以得到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即:其中,X1,X2,X3,X4,X7,X8,X10,X13,在经过回归分析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后,其检验结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在回归分析模型中剔除这8个因素。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也可以表明本文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具备合理性。此外,本文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正确率达到84.3%,这足可以证明本模型在回归分析方面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偏回归系数方程中,可以看出X5,X6,X9,X11,X12等5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结果显示:1.农民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会受到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当参保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较高时,就越容易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较高的满意度。从回归分析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参保人员受教育水平和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74.25%的中专文化程度的参保人员对制度保持满意,83.98%的硕士文化程度的参保人员对制度保持满意,这一研究成果与李志健(2012)提出的研究成果保持高度一致。2.农民社会层面因素的影响。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会受到户口类型、所在区位这两大要素的影响,尤其是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不同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看法和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经过计算可知,农业户口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较高,从前文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3.22%的农业户口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表示满意,只有73.58%的非农业户口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表示满意,这也间接验证了回归分析的结果。3.制度层面因素的影响。从本文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92.8%的参保人群觉得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比例比较高,68.5%的参保人群认为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比例比较低,只有33.2%的参保人群认为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比例很低。由此可见,我国适当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比例,居民就必然能够对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持较高的满意度,但此方法治标不治本,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仍未得到缓解。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8
1.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东莞市大岭山镇辖属大塘朗、新塘、马蹄岗、金橘及中心社区5个社区400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71份,其中男195名,女176名;平均年龄70.6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小学为主,分别占32.39%、22.25%、34.79%;职业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分别占52.84%、31.75%;月收入以大于1000元为主,占56.20%;医疗保险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占75.70%。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无严重视力、听力障碍和精神疾患及语言沟通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结果修改完善后进入正式调查。正式调查前全面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标准。采用入户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调查,所有问卷由调查人员填写并当场收回。
1.2.2调查工具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东莞市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现状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水平、医疗保险状况等;患病情况,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护理需求,包括对健康指导、定期体检、上门诊疗服务、家庭访视、家庭病床等的需求;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经济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医疗保险等。
1.3统计学方法用EpiDate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371名调查对象中,患调查问卷中所列举疾病者267名(71.97%),其中患两种及两种以上疾病者105名(28.30%)。患病居前5位的依次是高血压病、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分别占39.34%、15.90%、10.51%、5.40%、2.70%。
2.2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现状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服务项目中,目前需求最高的前5项分别是定期进行体检、提供健康知识宣教、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和家庭访视、慢性病长期护理、上门诊疗服务;需求性较低的是提供生活护理服务和临终护理。
2.3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选择护理服务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患病情况、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越低,护理需求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护理需求越大;所患慢性病程度越重,护理需求越迫切。
3讨论
3.1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需求现状东莞市大岭山镇辖下共24个村委会(社区),老年人(60岁以上)所占人口比例约为12%,人口结构已经呈现老龄化趋势,个别社区60岁以上老人所占人口比例更是高达17%,老龄化的情况不容忽视。本次调查显示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71.97%,其中患两种及两种以上疾病者占28.30%。说明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且年龄越大,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比率上升,这与国内王春梅等的调查结果一致。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决定了病人康复过程主要围绕家庭和社区开展,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越多,病人就越希望获得来自社区快捷、有效的护理服务,以促进其早日康复。本调查显示,在家庭护理需求中排在首位的是健康体检,其次是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和家庭访视。但目前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较低,社区护理服务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乡镇社区护理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力资源有限,以及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及范围还不了解等。调查发现影响老年人选择社区护理主要是费用问题,慢性病患病程度、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均不同程度影响其生活质量,从而制约着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
3.2建议及对策
3.2.1进一步完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岭山镇已初步为镇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社区老年人存在的不同健康问题和患病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但仅限于建档时社区老年人的患病情况,缺乏阶段性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监测和护理需求记录,健康档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实现动态管理,大岭山镇政府2012年举办了“情系社区,呵护健康”为主题的社区健康服务,为所辖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身体检查,对老年人的患病情况及护理需求进行了跟踪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体检结果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完善和更新了健康档案,实现了动态管理。这项举措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普遍欢迎,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首要需求。
3.2.2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保健工作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医院外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工作。本研究调查发现老年人护理需求比例较高的是上门诊疗服务和家庭访视。大岭山镇现有1个社区医疗中心和9个卫生站,目前10个社区医疗站点均有一支医疗“单车队”,这支由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医疗保健小分队,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形式深入居民社区、家庭。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测血压、进行身体检查,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提供定期的复查,了解病人服药的效果,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针对一些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宣教,针对老年孤独等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医师团队足迹遍布乡镇社区,每月随访人数超过4600人。
3.2.3拓展多种社区护理形式设立家庭病床:提供专业的基础护理服务,如注射、换药、导尿、吸氧、鼻饲、造瘘护理等。慢性病的长期护理:制定监测卡,定期上门访视进行监测,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并做好记录,同时教导病人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血糖。多形式健康教育:如开展热线电话健康知识咨询,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小讲座等。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9
关键词:社区医疗;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居民需求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93-02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对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方针作了明确阐述,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世界上实施全民保健的国家行列。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思路
(1)从社区居民开始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医疗的看法以及对现有社区医疗点的意见建议,了解现有社区医疗点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社区医疗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的影响。
(2)从对社区医疗人员的采访,得到相关工作人员对医疗改革政策的看法,了解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达到的效果之间的差距。
(3)从调查的结果出发,对社区医疗点存在的问题,如人员、医疗设备、服务质量、医疗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对社区医疗建设点以及国家相关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其能够响应国家政策,做到真正为居民服务,健全社区医疗网络,使群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使社区医疗真正深入人心。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对社区居民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问卷由基本信息和10个问题构成,其中有关联选择题和多项任选题等共9个题和一道主观题。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实际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问卷970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964份,有效率为96.4%。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则以访谈为主。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3.1.1 武汉社区居民选择就医地点的现状
在国营性的大医院、社区医院和小型私人诊所这三者中,居民就医地点的选择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结构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67%的人在生病的时候喜欢去大医院看病;20%的人通常选择在社区医院看病;13%的人会选择离家很近的小型私人诊所看病。由此表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面临着国营性大医院的挑战。
3.1.2 居民对社区医疗改革的认知情况
居民对于“新医改”政策的了解程度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调查显示,仅有3%的人非常了解政策的内容,17%的人了解大致意图,61%的人仅仅是听说过有“新的医疗改革措施”并不知道其具体内容,还有19%的人完全不知道,这也反映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3.1.3 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
居民对于就医地点的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对于就医点的信任度,本文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分为非常信任、信任、一般、不信任四个层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信任度为一般,其人数比例为58%,信任的人数比例为15%,不信任的人数比例为18%,仅有9%的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是非常信任。
3.2 社区医疗服务站自身的具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3.2.1 社区医院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喜欢向大医院靠拢,不愿意在小医疗机构屈就,这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性因素。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占16.2%,中级职称的占30.9%,初级职称的占52.9%;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占8.0%,大专学历的占37.5%,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4.5%。这些都说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3.2.2 大学生对于在社区医院就职的需求现状
大学生对于在社区医院就职的需求决定了社区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本科毕业生应在社区医院就职,多为社区做贡献,服务社区。53%的人认为大学生盲目倾向于大医院的做法很不好;32%的人认为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就业自由,不能强求;10%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无所谓;还有5%的人对此有其他看法。
3.2.3 社区医院工作者服务现状
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态度决定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看法。由调查可知,69%的居民认为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一般,能基本负责;21%的居民认为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很认真负责;10%的居民认为,其态度很差,不是很负责。由此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好评率并不是很高,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过程应在服务态度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改进。
3.2.4 社区医院的药价现状
社区医院的药价是影响居民对于就医地选择的直接因素之一。调查显示:有23%的居民认为药价很贵,有57%的居民认为药价适中可以接受,有20%的居民认为药价比较便宜。由此可看出社区医院的药价还需努力向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发展。
4 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
4.1 武汉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
4.1.1 社区医疗站积极推进大医院托管,组织“名医进社区”活动
武汉市的社区医院积极推动大医院托管制,通过大医院的托管采取措施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业务水平,推动“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对病患进行合理分流,吸引更多居民看病进社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居民可以信赖的“家庭医生”。
4.1.2 政府部门逐年加强重视力度
近年来,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以及在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规范、有效实施。
4.1.3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目前武汉大部分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比如南湖中央花园社区(所辖2.64平方公里、七个社区、22个小区,有近60000居民)设置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达到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的要求。
4.1.4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占地面积逐渐增大;二是医疗设备与器材得到加强与改善,如2007年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给部分卫生中心配置了5种基本医疗设备,增添了现代化办公用品,并逐步向普遍化发展。
4.1.5 积极推行“五免六减”政策
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居民提供“五免六减”的普通医疗救助,即免收普通门诊挂号、注射费、住院护理等5项服务费用,对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6项检查费用减免20%,并为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患慢性肾衰竭等6种重大疾病提供住院医疗救助。
4.2 对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建议
4.2.1 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和运行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针对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按照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工作成本等核定经费,逐步加大投入;要通过提高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补助水平,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顺利运行。积极探索制定鼓励参保人员到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政策措施,加快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销售政府补贴制度,缓解社区医疗站的资金问题;探索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应增加先进的检测和治疗仪器设备、积极引进人才,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治疗更多的疾病。民营医疗机构资源丰富,完全有能力承担服务中心的职能,可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放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
4.2.2 进一步控制药价,卫生、药监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可以实施药品统一配送制,各区卫生局通过招标选择一级市场药品批发商,按本地市场最低供货价格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配送药品,在确保药品(耗材)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压缩中间环节的价格差额,降低诊疗、检查和药品费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取消或减少医药采购中间环节的大量附加费,进一步压降虚高药价。二是探索“医药分开”改革,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将用于医疗服务的药品、医用器械、耗材的经营权、药房管理权交给医药公司。三是要通过“收支两条线”的医疗改革,切断医务人员分配和服务收入的直接联系,降低趋利动力,从体制、机制上根本解决药价和诊疗价,使“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4.2.3 加速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医疗设备的配备
加强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在职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医疗水平。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吸引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流动,引导大中型医疗机构退休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为社区卫生提供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大中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之间业务协作、人员交流与培训的长效互动机制。加大对医疗设备改造力度,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按标准配备医疗仪器、设备,对特殊医疗仪器、设备和特殊检验设备可通过与就近的高等级医院合作来解决。
4.2.4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认识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把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等印制成宣传品,让社区居民群众了解政策,提高认识,配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可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意识,使其真正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及其将带来的实惠;可以适当扩大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和比例,逐步引导居民在社区就诊与保健。
4.2.5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建设,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和监督机制
首先是强化公益服务考核,完善以服务数量、医疗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体系;其次要完善以奖代拨措施,以考评结果为依据,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细化和动态方法对各中心给予奖励;探索根据常住人口因房地产开发而流动变化的情况调整拨款的方法;最后探索建立社会民主监督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一支医技知识结构合理的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制度,运用科学规范的测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中心进行监督评价。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篇10
[关键词] 老年人;就医难;可及性;看病贵;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1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9(c)-007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various types of elderly people. Methods Zhuzhou City, Hengyang City and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under the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6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the aged over 60 and 589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ll the data were input and processed by SPSS 22.0. The statistic analysis result was researched by multivariate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The convenience of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elderly people was lower than for young people. The convenience of rural elderly people (85.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urban ones (94.7%). Under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95%, elderly people's satisfaction on medical services was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their age and degree of education. Thinking their disease not serious (41.2%) and high medical expenses (28.2%) were found as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leaded to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elderly. Conclusion Preferential medical reimbursement policies for elderly peopl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and carrying out medical providing integration can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elderly people.
[Key words] Elderly people;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s; Accessibility; Expensive in seeing a doctor;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roviding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人就医问题备受关注,湖南省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迈入老龄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有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值得深入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们研究发现,经济困难和就医手续繁琐是影响老年人就医方便性的主要因素[1-2]。此外,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医疗资源利用及影响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3-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抽取湖南省株洲市、衡阳市、湘西自治州三个地区作为样本,对调查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9份,回收率为98.2%。
1.2 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分别是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年龄特征、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周患病率、2周患病就诊率、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卫生资源利用和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老年人保健状况及健康医疗需求、就医满意度等)。调查人员均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且在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 22.0统一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医疗资源利用指标主要考虑2周患病就诊率、就医机构选择、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根据Pearson Chi-square检验分析各因素与医疗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否显著。将年龄、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到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现居住地、首选就医地点、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作为解释变量,对老年人就医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0,OR1 > 1,表明年龄越大,老年人就医满意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越大行动越不便,等待就医时的体验越差;此外,年龄越大身体健康状况越差,就医次数增多也导致较低的就医满意度。文化程度的偏回归系数β7 > 0,OR7 > 1,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就医满意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文化程度提高,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更高,同时更容易识别出医生诱导需求的程度,因此就医满意度下降。偏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代表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大小,文化程度对老年人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更大。见表5。
3 讨论
3.1 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湖南省老年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者占68.8%,而老年人就医的及时性与其文化程度显著相关,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健康意识更强[9],在患病时及时就医的比率也更高。因此,普及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教育是必要的。除了现有的宣教手段,可考虑采用高校医护学生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联合走进基层[10],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开展健康讲座的形式,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生病后及时就医。
3.2 医保报销政策适当向老年人倾斜
老年人经济来源有限,“一体多病”常导致其医疗消费远高于其他人群,往往使其不堪重负[11]。医保的报销政策可适当向老年人倾斜,对老年人一般慢性病治疗需要的检查费用按比例进行报销,同时完善医院的补偿政策[12],缓解老年人就医的经济压力,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3.3 探讨适合老年人就医的分级医疗模式
老年人看病经常是“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建议推进分级医疗,大医院承担大病、重病的诊断和医治,基层机构则承担普通门诊和康复护理,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13]。本次调查发现,目前湖南省的分级诊疗仍然存在基层机构设备差、医师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14],对于缓解老年人就医难来说迫在眉睫。
3.4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使敬老院、养老院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15]。首先,可以考虑在敬老院和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16],改善医疗设备,建立与大中型医院的合作机制,实现转诊的“无缝对接”。其次,鼓励一、二级医院(包括厂办、校办、民办医院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转型为康复院、护理院等,扩宽“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渠道[17]。
3.5 关注独居老年人和失独老年群体的就医问题
独居和失独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其就医难度必然较高[18]。应登记独居和失独老年群体,送医送药到家。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独居的老年人就医不及时的比率较高,影响独居老年人就医不及时的原因主要是“去医院太花钱”和“无人陪同”。政府应分区对当地的独居和失独老年人进行统计登记,提倡对独居、失独老年人送医送药上门[19],适当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医保报销比例[20]。
[参考文献]
[1] 田欣,汤哲,孙菲,等.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15-117.
[2] 王建平,汤哲,孙菲,等.北京老年人就医难相关因素分析[R].卫生部行业基金科研专项课题(2010-2011)研究报告,2012.
[3] 孔德香,孙晓阳,陈小飞,等.淮安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7):66-68.
[4] 程念,,汪早立.部分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人的住院及受益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0):36-38.
[5] 李希良,左群,刘素平.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树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的路径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4):101-104.
[6] 王梦怡,姚兆余.江苏省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的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28-30.
[7]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22-43.
[8] 吴秀颖,陈新平.全方位剖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115-116.
[9] 何资桥,曹中平.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2-534.
[10] 尹秀萍.社区健康教育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2):124-126.
[11] 朱宏晋,刘芮彤,顾倩倩.伦理学视角下老年人就医难问题探讨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5,30(9):94-95.
[12] 夏挺松,卢祖洵,彭绩.我国“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155-157.
[13] Lucy N,Victoria J,Karen T,et al. Social and Health Factors Affecting Community Service Use by Vulnerable Older People [J]. Australian Social Work,2009,62(4):507-524.
[14] 杨敬,马伟杭,徐飞鸿,等.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12):922-924.
[15] 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16] 陈娜,王长青.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养结合服务共同体探索与实践[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5,35(11):6596-6598.
[17] 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9-11.
[18] 张玲.苏州市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19] 杨晓龙,林明鲜.我国城市独居老人医疗现状满意度比较研究――以济南、郑州、兰州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5(5):112-116.
上一篇:迪士尼新电影变狗血伦理剧?两个妈妈争女儿抚养权
下一篇:《美学散步》读后感10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