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杨宁的美学原理课程笔...
杨宁的美学原理课程笔记(4)
(妈呀这两节课也讲的太精彩了,我太震撼了,大家一定要去听这两节课啊,杨老师是在我的认知水平上能把康德讲得最清楚的人!!!)
第四讲 美学本体论(3)康德美学与审美现代性
- 1781,《纯粹理性批判》= 认识论,什么是知识(知)
- 1788,《实践理性批判》= 伦理学,什么是道德(意)
- 1790,《判断力批判》= 美学(情)
一、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批判 = 分析、考察
1.背景,感性和理性,哪个才能抵达真理?
A. 理性主义 = 理性从先天来,从上帝这里来
B. 经验主义 = 后天,只能通过经验获得 = 休谟,未经经验证明的东西都不可靠,无法证明世界上有统一的勾股定理。
2.目的,迎战休谟: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知识如何可能
- 知识:判断 = 什么是什么,举例,红色不是知识,花不是知识,但是,“花是红的”就是知识。
- 先天分析判断 = 举例,红花是红的,红的已经包含在红花里了,一定具有必然性,不产生新的知识,接近理性主义的观点。比如数学,所有的数学解决思路都是先变形,一直变形变形,直到能被解决,没有产生新的知识。
- 后天综合判断 = 红花是香的,香并不包含在红花里,一定是通过经验得出来的,不具备必然性,但能产生新的东西。更接近经验主义。
- 先天综合判断 = 7+5=12,12这个概念在7和5里面吗?没有,这是一个综合判断,但又具有必然性。数学、物理学都是先天综合判断。
3.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
- 传统:自然是有规律的,科学的目的就是认识规律。
- 康德:自然符合了我们先天的认知形式,我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有特定的认知形式。
(1)先验认识形态:我们无法认知到一个粉笔盒,但我们有先天的认知形式,比如,蓝色,粉笔盒,这都是后天经验带来的。如果没有后天经验,我们会说,蓝色的正方形,或者蓝色,如果没有这些概念就很难描述。一个婴儿没办法描述它,消解了所有的概念 = 先验认识形式 = 【时间和空间!!!】,跟猫跟狗都不一样,只有人有。举例,你来想象红色,可是,你能想象一个没有任何空间的红色吗?你不能!只要红色一出现,一定在特定空间内,再试试,你能想象一个没有占据任何使劲的红色吗?你不能!时间和空间就是我们先天带来的一个认知模式。【与其说是我在认识自然规律,不如说我在为自然立法!!!!】,就是那个对象透过我的认知之后,恰好符合我的观念,【我只能知道我能知道的东西!!!!!!】。举例,实验,被试者都戴眼镜,整个世界全部颠倒一下,补到一个礼拜,所有被试者都适应了。眼镜摘掉,被试者又不适应了。【你怎么知道此时此刻你不是戴着一个有色眼镜在看这个世界呢!!!!!!!】你怎么知道天一定在上面,地一定在下面呢?数学物理化学,都是在一个我们能认知的范围内得出的一个结果,至于外面的世界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我不知道。
(2)物自体
- 至于外面的那个世界,是无法被认知到的
(3)二律背反
- a命题和b命题都成立,都具有普遍性,但它们同时是矛盾的。
- 如果主体试图去认知物自体,你就会陷入到二律背反中去。举例,宇宙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好像总要有个边吧,那如果有个边了,边外面又是什么呢?宇宙大爆炸理论,那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象不出来。举例,宇宙里有没有不可再分的东西?一个东西如果不可再分,那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又是一个矛盾。举例,世界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 【康德:我要为理性划定界限,人的理性只能认知人能认知到的东西。】
(4)感性、知性、理性
- 感性,视觉听觉味觉所形成的感觉。
- 知性,认识能力,时间空间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的认识能力,就是人的那副有色眼镜。
- 理性,感性经过知性,形成理性
- 人认知世界的先天的12个范畴,比如 1与多。
二、伦理学,《实践理性批判》
- 我们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从哪里来?
- 道德就来源于人自己,人的理性。举例,你抓到安装定时炸弹的恐怖分子,但是对方就是不交代炸弹装在哪里,此时,你要对对方严刑拷打吗?还是不说,那你要对他的儿子动刑吗?举例,电车难题,重点是,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你是参照什么样的法则和标准的?
- 前提 = 人是自由的,人是有自主意识的,人是可以自己作出选择的,否则,道德就不存在。既然人是自由的,那么人做事情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理性,因为如果人是绝对自由的,那么人就沦为了欲望的奴隶。
1.人为自己立法。
- 假言命令:这个道德准则是有条件的,举例,如果我赚钱了,我将讲诚信。
- 定言命令:无条件的,举例,无论我是否赚钱,我都讲诚信。——更道德。定言命令才是道德的。
- 道德首先是个人的,但也一定是普遍化之后的结果。举例,人借钱不还,不可普遍化,到最后连借钱这件事都不存在。所以,借钱就应该还。【这就是道德!!!!】
- 你凭什么认为人有可普遍化的能力?只能源于信仰。
2.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 电车难题,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把人当成了手段,这是不可以的。
3.必然与自由的矛盾
- 自由就是人为自己立法,必然是人经常会被当成手段。
- 现象世界的人:必然
- 本体的人:自由。
-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入和持久,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惊喜和畏惧就会越加的日新月异,一个是头顶的星空(纯粹理性批判),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实践理性批判)。
[图片]
【问题】:如何把左边和右边连起来?人还有一种感觉,虽然没有形成概念范畴,但是已经又了普遍性 = 判断力 = 审美!!!!
三、美学,《判断力批判》
- 判断力,把知性和欲求连接起来的某种能力。
- 从来不提美的本质,因为康德觉得我们无法认识本质。
- 康德认为美学不是认识论,不是一个理性认知。
【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1.无利害而生愉快。
- 美感,美感是不是快感?是,美感一定觉得爽。不然的话,你干嘛要去看?
- 快感,快感不一定是美感,比如吃冰棍,有功利性,那个爽感只对你有意义。但是,美感是无功利的!!!
- 举例,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美感还是快感?是快感,因为有功利性,只对你有意义。
2.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
(1)无概念(认识论范畴),当你认出粉笔盒那一瞬间,你会觉得它美吗?不会,因为这是一个认知过程,不是一个审美过程。当你只看到外在形式,还没反应过来它是粉笔盒的时候,没有形成概念只停留在形式的时候,你才会觉得它美。美是概念显现的过程。
(2)概念是有普遍性的,所以无概念是没有普遍性吗?不,审美判断是有普遍性的。因为它是无功利的,并不只是满足我的个人需求,所以它具有普遍性。举例,朱光潜《谈美》:假如你是一位 木商,我是一位 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 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当我看一个东西并不期待为我所用的时候,我就有理由相信你们其他人也应该有这个感觉,因为这个感觉并不“为我所用”。 = 寻求普遍性。
【判断和愉快,孰先孰后?】
- 快感 = 由愉快生判断,比如吃东西,你先吃一口,然后说真好吃
- 美感 = 由判断生愉快,进入第三个契机
3.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目的不仅仅是功利的意思,传统一般说经验目的,比如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还有一种目的叫做【先验目的】,人先验的那个有色眼镜,带来了人的心意状态。如果我的认知对象符合我的先验目的,我就会产生愉快。
- 举例,男孩和女孩两情相悦,男孩觉得女孩的长相是自己的理想型,但女孩并不是为了符合男孩的理想型长成了这个样子。
- 所以是先有了判断,才产生了愉快!!!!!!!!
- 【纯粹美和依存美】
- 纯粹美是只有形式美,无目的的美,不依附于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目的。比如大自然的花鸟鱼虫,还有纯形式比如花纹图案,
- 依存美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日常生活里的很多美都不是纯粹美。比如我们觉得人的美,是依存美。
4.审美共同感,前面三个契机都要建立在这个契机之上。
- 共通感,人没办法认知
- 和道德立法一样在寻求普遍性。
最后,康德已经让美学本体论登峰造极,从此以后,美学研究开始变为心理学研究(审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审美建构论)。
上一篇:医学伦理学论文.docx
下一篇:无精卵同性生育实验成功 专家:存安全和伦理问题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