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王阳明:私欲太重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6-24
手机版

  人生在世,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总是想要过好自己的人生,但却常常困扰于人生的迷茫和无奈。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走进书店,买一本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来给自己提提神,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为什么?因为我们被私欲所困扰,无论多少道理都无法摆脱。本文所述的王阳明,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

  徐爱是王阳明的妹夫兼弟子,他总感觉自己读书太少,不懂得太多道理,所以便问王阳明如何求得真理。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在“事事物物”中寻找答案才是正途。而朱熹更是主张“致知在格物”,极其强调通过研究实际事物才能够求得真知。与之相反的是王阳明的“心学”,他认为真理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且不用刻意地去寻找和追求。

  

  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我们越来越迷茫,追求更多的物质和名利,却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寻求的东西。徐爱的困境其实也是我们普遍的困境,即便是读了很多书、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搞不清楚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王阳明认为,人们寻找真理的方向根本就是错的。不需要在“事事物物”中寻找答案,也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真理。王阳明的理论基础是“良知”,即宇宙终极的道理,或者说是天理、至善、明德。这个道理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有回归自我,发掘内在的良知,“心即理也”。

  王阳明认为,人生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复杂的曲线,需要自己去发掘内在的道理,跳出现实的束缚。眼界被过多的物欲所遮盖,心灵不仅被束缚,还失去了方向。因此,在过好自己的人生前,我们要找回自己的初心和方向,理解良知的重要性,然后准确地去寻找答案。

  

  王阳明用四个字总结了自己的理论:“心即理也”。他把天理看作是心灵之中的良知,也就是说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不需要去寻找,只要回归自己,发掘内在的道理。王阳明认为,人的成长并不在于懂得多少道理和技巧,而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在品质,培养自己良知的觉醒和敏感度。

  王阳明认为,人生中的痛苦源于私欲。没有了人欲的自私,就多了一份成长的透彻。成长的天敌,就是功利心、技巧和套路。我们应该透过表象,抓住内在。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和内在品质,才能真正地摆脱困境。

  王阳明的心学非常深刻,它可以帮我们在复杂的人生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它告诉我们,人的内在品质是关键,只有从内心去修长自己,才能够摆脱人生的迷茫和无奈。我们不需要去寻找真理,因为真理就在我们的心中,只有找到自己的内在道路,才能让我们真正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最后,我想引用王阳明的话来作为总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旅途中,不断地修炼自己,迈出坚实的脚步,方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王阳明心学中粗浅的认知罢了!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只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王阳明的心学远不止此,他的思想自从诞生以来,影响了千秋万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张居正、曾国藩、康有为等人,都是他的“门徒”,他们完善、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传习录》《知行合一》两本书一共加起来99元,就一顿饭钱,却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而且还能代代相传,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点击下图即可直接购买:

  WL王阳明心学书籍全集 传习录 知行合一 全2册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最新消息!大连影院这样安排!
下一篇:如何9个月之内边工作边学习雅思并达到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