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吴京和易烊千玺,撑不起这全网夸?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6-24
手机版

  原标题:吴京和易烊千玺,撑不起这全网夸?

  国庆都看电影了吗?

  领跑国庆档的最大赢家,还是众星云集的《长津湖》。

  4天票房破了15亿,大有超越《八佰》进军中国影史票房前十的架势。

  看看这豪华卡司。

  主演,有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胡兵、黄轩、张涵予等等。

  其中最忙的“中国队长”吴京,将成为票房200亿先生。

  一骑绝尘的《长津湖》,目前豆瓣评分7.6,不算高也不低,一部合格的主旋律片,也是中国硬汉电影题材的又一次灵验。

  五星党:

  “震撼,有笑有泪才最刀,我哭疯了”“战争戏分简直了,看得人血脉喷张”“那些冻死在战场的英雄不该被遗忘”

  “片长太长了,硬是没憋住尿”“太混乱了,只用枪炮把观众轰得脑壳疼”“剧情可以说无,只有煽情和轰炸场面”

  那《长津湖》究竟做到了多少?

  01

  4天15亿,《长津湖》够格吗?

  本片导演一共三个,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一线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

  三个导演,不是独立成章,而是一起讲一个故事。

  凭借《红海行动》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十的林超贤,负责紧张刺激的硬汉戏份,片中最精彩的小村庄夜战,一看就是林超贤的手笔。

  徐克,负责视角和画面风格的打造,作为分镜鬼才徐老怪,片中“冰雕连”镜头就由他来完成。

  关于这部分褒贬不一,有人觉得震撼,但有人觉得违和,比如志愿军和美军两架坦克互相开炮,炮火对撞偏离的魔幻场面,就更像是武侠片才会出现的场景。

  据传《长津湖》还有下集炸水门桥战役的戏份,主要徐克执导。

  而陈凯歌,主要负责塑造其中的家国情怀和人物情感。

  电影开头的南方水乡,以及战士们在火车上起冲突,拉开火车门后万里长城在眼前铺展开来的浪漫,都很陈凯歌。

  片中吴京和易烊千玺的兄弟情,以及其他人物的塑造,也由凯子哥来主导。

  电影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二场重要战役“长津湖”战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零下40度,装备差距悬殊,艰难获胜,扭转战局,一场冰与血之战。

  中国志愿军:南方北上的军队,因为出发过于紧急,他们只穿着南方过冬的薄棉衣就跨过鸭绿江,来到了零下三四十度的朝鲜战场,饿了只能一天吃一个土豆充饥,土豆得先放在咯吱窝和胸膛捂热了吃才不会磕掉牙齿,吃个面加餐,都必须得掺着雪下肚才不会噎着。

  很多农民子弟兵,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地潜伏,手指脚趾最后冻没了都没知觉。

  但一声哨响,他们便拖着早已残破的血肉之躯,像潮水一样涌上战场。

  美军:国力强盛,不仅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军用装备,还有最齐全的防寒设备、粮食,圣诞节还能听着圣诞歌,吃上火鸡。

  即便这样,美军冻伤冻死的人也不少。

  电影里的美军吐槽:“见鬼,这里不是他妈的北韩,而是北极”。

  现实中的以为前中士回忆:“无论你穿多少衣服都不能保暖,你被手掏、风雪大衣、内衣、头兜和所有东西捆得紧紧的,肯定会出汗。结果是,一旦你停止不动,汗水就会在你那该死的衣服里结成冰。”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户外,赤手摸一下金属制的步枪就会被黏住,放下的唯一办法是舍去一层皮。

  连美军都如此,身穿薄衣的农民子弟在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严寒之中以小博大战斗,其痛苦程度早已经超越了人体极限。

  此役战斗,中国志愿军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

  关于这部分,电影在细节上的呈现,远远不如现实来得震撼。

  02

  狂轰乱炸之下,他拉胯了吗?

  3小时的片长,四五场战争是毫无疑问的无尿点,但文戏部分有没有拉胯,我们还得从人物讲起。

  伍千里(吴京饰演):

  穿插七连的连长,带领一支很有骨气的军队,用自己的大伤亡,换取大部队的小伤亡,在雷排长的眼里,他是比兔子还精还贼的汉子,总能躲过子弹的射击。

  不用说,人设自带光环。

  伍万里(易烊千玺饰演):

  伍千里的弟弟,相比两个硬汉哥哥,伍万里更像是个混不吝,偷偷跟着二哥来参军,只是为了让哥哥看得起自己。

  这么一个对战争一无所知的角色,也是观众视角,带着我们入戏。

  指导员梅生(朱亚文饰演):

  明明已经退役,却选择再次丢下了自己深爱的老婆孩子,蹬了12个小时的自行车,重返凶多吉少的抗美援朝战场。

  雷睢生(胡军饰演):

  炮排排长,也是全片塑造最好的角色。

  他是七连的第17名战士,也是现存兵龄最长的一个战士,五大三粗,放炮的一流好手,人称“雷公”,却也因为战火,一只耳朵早已不太好使,需要带上小喇叭。

  战火纷飞,伍千里催“雷公,你的炮呢”,他只一句“别急别急”,接着就算好了角度,一击即中。

  这个喜欢让别人叫自己“爹”,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大老粗,最后用一句“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冲垮了所有人的泪腺。

  九死一生的老兵也会怕疼,怕死在异乡。

  技术和头脑担当的指导员,也会担心自己回不去孩子身边。

  他们一往无惧,但也心怀恐惧。人物就有了立体面。

  也就触及人物的主题:究竟什么人才称得上英雄?

  都不是,英雄也会害怕,会像孩子一样哭诉自己疼死了。

  “小严良”史彭元饰演的新兵张小山,刚下火车,一枪没开,却在一片乱石滩里假装死尸的时候,被美军的飞机炸成了血肉模糊的几截。

  还有的战士,冻死在了爬雪山的路上,在潜伏的山上一动不动化成了冰雕。

  伍万里刚进军营,执着于要当一个英雄,看着段奕宏饰演的神枪手,说:“你就是杀不死的英雄”。

  但他对伍万里说:

  “没有杀不死的英雄,那些过雪山滚落到山脚救不回来的战士,那些冲到距离敌军10米的地方才扔手榴弹的战士,他们该怎么称呼?”

  只要上了战场,就是英雄。

  尽管全片大场面调度太多,人物的刻画太少,但仅有出现的几笔,还是做到了对“最可爱的人”的尊重,也用细节击中了观众的软肋。

  03

  《长津湖》没有瑕疵?

  我们客观看待

  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应该是反战的。

  一部好的献礼片,既献给先烈,也献给观众。

  这是对作品更高的要求。

  客观来说,蝉主对于《长津湖》的理想打分是7,同样很燃狠好哭,离《八佰》还差一点,但比《金刚川》好不少。

  第一,过多的大场面,观众会有一定的疲劳。

  主创们想表现得东西太多,片名是《长津湖》,但战士们真正到达长津湖已经是电影开场2小时之后的事情了。临近片尾还穿插了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杨根思,也显得比较割裂,最后草草收场。

  群像太大太多,音效太满,战事太频繁,细节少了,反而会破坏观众的代入感。

  其次,在明星云集之下,战士的刻画并不突出。

  吴京和易烊千玺像是在散发个人英雄光环。

  伍千里身手不凡,能开坦克,永远打不死。作为新兵蛋子的伍万里,没有怎么受训,很快就能克服恐惧,热血沸腾冲锋陷阵,变身“神投手”,中间的心理铺垫并不多。

  电影想以他的视角串联整个故事和群像,但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很如愿。

  狙击手平河,竟然能在陆地上,单枪匹马躲过飞机扫射,用炮把美军飞机给打了下来……

  他们的信仰和支撑是什么?没有着墨,还不如《1950他们正年轻》的老兵叙述让人动容。

  被炸飞只剩下两个沾着肉碎辫子的女孩,“她好漂亮的,是我们的白毛女”。

  炸掉半条腿的小战士,被队友背着匍匐前进,一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

  如果电影有这些平静的特写,会更有力量。

  相比之下,只有朱亚文和胡军这两个“普通人”,稍显饱满。

  人设立体,由人物带出来的参军动机,也更加朴实。

  观众能跟有孩子的梅生共情,也会被雷公想要回家养老的朴素理想所打动。

  第三,敌方美军的刻画,有工具人和台词腔的倾向。

  麦克阿瑟仅仅在开头的时候呈现了政治野心,其他的不少美军士兵,都透着一股背台词的观感,缺少一点真实的生气。

  冰天雪地里,他们见到“冰雕连”,会予以人道的“致敬”;

  圣诞节,他们吃着圣诞餐,互相之间说着等战争结束之后要去对方家里作客。

  一个夜晚,他们还在依靠回到家乡的美梦来缓解寒冷的时候,就被志愿军伏击,杀死在睡袋里。北极熊团在混乱中哀嚎,团长被一枪击中胸膛,坐在地上奄奄一息。

  此时伍万里想再把他杀绝,伍千里的话给了观众一定的沉思:“有些枪不得不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一切战争都有关政治,但承受伤害的,是普通的血肉之躯。

  朝鲜战场上,侵略朝鲜直指中国领土的美军,最终满足的是上层的政治野心,而承受身心伤害的,不止有我们的老兵,也有他们自己那无数无法回到家乡的尸骨。

  这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支援朝鲜的战争为什么要打?是好战吗?是为了证明自己吗?

  正义的战争,是为了终止战争。

  电影给观众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不打,下一代就要打。

  《长津湖》,在融合战争主旨和刻画小人物上,都有涉及,只不过可以做得更好。

  《长津湖》“爆”了,就够了?

  如果要蝉主一句话总结,《长津湖》在战争场面的营造上已经是世界级水平,在刻画抗美援朝战士的血肉上有进步,但是距离我们心目中优秀的战争片,还有一定的距离。

  诺兰的《敦刻尔克》,用几个撤退士兵的反应镜头,就呈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绝望和创伤后遗症。

  前两年的《1917》,用两个送信士兵的视角,完全把观众带入了战争的无常与残酷语境。

  来到中国电影,自从2017年,主旋律和硬汉题材屡屡大爆之后,我们见到了许多票房黑马。

  《战狼》系列带给我们爽和燃,《红海行动》做出了《血战钢锯岭》R级片的味道。去年的《八佰》,在明星大乱炖之下加入了一点诗意,随后赶工的《金刚川》又再次显示出“燃就够了”的拍摄模板。

  2017年到现在,主旋律+硬汉的模式,撑起了一共两百多亿的中国票房。

  直到今年的《长津湖》,毫无疑问,再次爆了。

  但蝉主更关心的是,爆了之后呢?

  在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上,有吴京和林超贤还不够。

  蝉主想起,《长津湖》里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雷排长载着标识弹承受枪林弹雨,炮弹在他耳边爆炸,他唱起了沂蒙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

  那是在10条音轨都去掉之后,最朴实也最回味无穷的声音。

  责任编辑:

上一篇:《科学怪人》中的整体视听符号:恐怖与情感的交织
下一篇:回顾钟丽缇:向星爷求过婚,与郭富城拍拖,三婚两离活成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