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克制自己的反驳欲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书传世。

  

  《鬼谷子》一书,被誉为“旷世绝学,智慧禁果”,无论是从政、外交、经商、管理还是公关等等,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谋略。

  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论语·子张》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鲁国一位大臣辱骂孔子,孔子的徒弟子贡听闻后一笑而过。

  有人问他,师父遭人诋毁,你也不帮着辩解几句?

  子贡回答,我师父如天上日月,世人诋毁于日月何伤,多见其不自量力罢了。

  《道德经》有云: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克制与人争论对错的欲望。

  

  小说《三体》里,有一种叫“思想钢印”的装置。

  被打过思想钢印的人,会对某一事物产生狭隘偏执的认知。

  例如别人递给他水,他会本能地反驳:水是有毒的。

  即使别人告诉他,人体70%以上是水分,他也认为那是骗人的。

  最后人们懒得与他争辩,他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用真理说服了世人。

  其实生活里,思想钢印随处可见。

  你肯定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无论你如何摆证据、讲事实,他都一口咬定你是错的。

  并非他有意针对你,而是低层次的认知,让他只能看到他自以为的事实。

  一个人认知水平越低,思维越缺乏弹性,越是难以容忍不同的观点。

  1943年,卡尔逊来到IBM总部大楼,想要出售静电复印机的发明专利。

  负责接待他的经理认为,IBM拥有全球最顶尖的研发团队。

  即使真有实用的发明,也轮不到一位无名之辈来提供。

  在卡尔逊介绍发明内容时,经理频频打断,先是质疑复印机高昂的成本、笨重的体型,随后又反问:

  “我们都有碳素复写纸了,还要你这玩意干什么?”

  直到卡尔逊一一回应这些质疑,经理仍不依不饶,揪着他的履历追问:

  “你的本职不是律师吗,怎么干起工程师的工作了?”

  卡尔逊闻言,收起图纸后愤然离开。

  5年后,IBM总裁托马斯注意到纽约州一家名叫“施乐”的新公司,发展迅猛,抢走了IBM的大量业务。

  经过调研,他发现施乐公司的热销产品为办公复印机,而设计总监正是当初被IBM拒绝的卡尔逊。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欧曾说:

  “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最重要的。”

  习惯性的反驳,恰恰就是将自己的眼界,隔绝于“不知道”的世界。

  认为别人一无是处,并非自己无所不知,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豆瓣上有个热门话题:“什么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一条评论获赞无数:

  “有一天你发现,需要反对的人越来越少。”

  苏轼被小自己9岁的张耒指出诗中谬误,没想过用辩驳挽回颜面,而是恭敬称对方为“夫子”。

  北大校长林建华开学演讲时,被当众质疑读错一个字,感谢指正他的学生。

  见过世面的人,明白自身的渺小,懂得在不同观点面前,保持聆听的姿态。

  谷歌总监戴维曾将一位名叫强纳森的下属喊到办公室,指出他打电话时声音太响,影响到了其他同事。

  强纳森却反过来质问戴维:

  “你前几天打电话时,说话声音不也是很大吗?”

  周围的员工屏住呼吸,预感办公室里即将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

  但片刻沉默后,只听戴维诚恳地说:

  “如果我当时说话声音太大,我向你道歉,以后你发现我这么做时,也请随时指出。

  但你今天打电话确实太响了,这与其他人无关。”

  后来在一次产品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为每位客户定制专属新闻。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提议异想天开,戴维却认为“试一试总是无妨”。

  两年后,由算法自动编排新闻的Google News上线,成为谷歌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在十多年的职场生涯里,戴维接受一切批评,也欢迎任何想法。

  正因如此,他帮助谷歌连续4年获得“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的称号。

  查理·芒格说:

  “成功者的目标,不是让别人相信自己是对的,而是弄明白谁是对的。”

  人与人之间的参差,无非就是有人守着一份偏执,把路越走越窄;

  有人则以丰富立体的三观,容纳世界的多元,接受观点的多维。

  一笑而过,远比剑拔弩张有胸怀;平心静气,远比反唇相讥显格局。

  

  作家吴军曾在演讲时,提到自己的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刚下海做生意时,曾为十块钱与大排档老板激烈争执。

  后来他成为上市公司的老板,在餐厅吃饭时被服务员误会“没有付钱”。

  他没有为自己辩驳,反而立刻再付一次钱,然后匆匆离去。

  他向吴军解释:

  “并非我不在乎钱了,而是对以前的我而言,十块钱可能就是半天的收入;

  对现在的我而言,用在争辩上的时间,足够我赚好几顿饭钱了。”

  一粒石子落入井中,激起波纹阵阵,落入海中,则不见一丝波澜。

  一个人格局大了,很多事情也就变得不值一驳。

  哈佛大学教授茱莉亚·达尔从小热爱辩论。

  渐渐地,她练就了能让所有人语塞的辩论术,曾经亲密的朋友却一个个疏远。

  茱莉亚开始意识到,比赛中辩驳是为了获胜,生活中辩驳则往往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力。

  为了执勤安排和室友争吵,是因为自己没有租单间的经济条件;

  试图说服老师修改课程评分,是因为自己没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想通这点后,茱莉亚将所有心思投入事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从高中辩论队队长,到世界学校制辩论赛冠军,随着发展的平台不断进阶,茱莉亚发现不顺心的人与事越来越少。

  她在TED演讲时说:

  “我们唯一能达成一致的事,就是无法在任何事上达成一致。

  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成长,使得无法达成一致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

  

  真正的高手,不在言语上争高低,只在行动上见高下。

  遇事不辩,并非示弱,恰恰是将有限的精力,用来深耕自己,提升自己。

  ▽

  看过一段话,深有感触:

  “同样是有人在地上骂你,你站在山脚,会奋起反击;

  你站在山腰,会以为那是跟你打招呼。

  你站上山顶,眼中是万里河山,不见半点人间是非。”

  一个人境界越高,越能以超然心态,包容和接纳别人的不同。

  倘若有一天,曾经的那些愤懑不平,开始变得风轻云淡。

  那么恭喜你,你的格局已到达新的高度。

  

  我读完鬼谷子之后,才发现世界上很多为人处世之道,很多积累福气的技巧和谋略鬼谷老先生早就说清楚了

  当然,作为纵横家的创始人,鬼谷子的智慧并不是这一两篇文章就能说得完的

  鬼谷子集毕生心血,为后人留下《鬼谷子》一书。其领域涵盖管理、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以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鬼谷子的智慧谋略。

  

  《鬼谷子》作为道家的经验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这本书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这五套书籍中包含演说技巧、人性弱点、心理学之精华,为老板、经商、职场人所必读。书中涵盖了很多经典案例,每篇都有解析与导读,教会大家为人处世的生存法则和智慧谋略,借古人之经验,少走很多弯路。

  学谋略,学心理学,这一套书足矣,五本限时特惠99元包邮到家,一场电影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购买了:

  AY65 鬼谷子+墨菲定律+人性的弱点+羊皮卷+狼道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成年人最好的金钱观(深刻)
下一篇:一个人最崩溃是在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