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惊现诡异千年古墓,墓中出土珍宝数千件,专家连连直呼极品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6-12
手机版

  内蒙古发现辽代公主夫妻合葬墓,头戴黄金面具,专家称简直荒缪

  时间退回到1985年的时候,这一天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当地正在开展水库项目施工,挖掘机挖到了一座辽代的墓葬。跟大多数古墓葬一样,它也是在某次施工中被发现的,但又有点不一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幸运地躲过了盗墓贼的光顾。这座辽代古墓完好无损地被保存下来,考古工作者从中挖掘出三千多件精美的物件,件件做工都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那件用金子铸成的面具。

  

  且不论这些年代久远、价值不凡的文物,这位墓主人身上还流传着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尤其是对那些喜欢八卦的网友。那么问题来了,考古专家们是凭借着什么得知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又为何会戴着黄金面具下葬呢?墓主人究竟是谁?老规矩,双击点赞加关注,八一带各位看官一起去探墓

  首先,我们先来说下考古专家们是通过什么蛛丝马迹发现墓主的真实身份。与往常不同的是,专家在本次考古行动中,对于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从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一目了然。原来此墓竟是陈国公主以及她的丈夫,看来这又是一座夫妻合葬大墓。那么,陈国公主真的就是陈国的公主吗?

  

  一般来说,公主是国王的女儿,不同的时代叫法不同,但大同小异。但这墓主陈国公主并非国王之女,不是国王的女儿还封号公主,主要原因就是她父亲的特殊身份。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其母就是大无畏上战场、名声在外的萧太后。其父辽景宗驾崩时,辽圣宗年仅11岁,宗室子弟虎视眈眈,而萧太后并没有给他们趁机作乱的机会。这名伟大的女性积极采取措施,重用人才、大力提拔,从某种程度上削弱旧宗族的影响力。

  萧太后这么一波操作,耶律隆庆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而萧太后这宝贝儿子年纪轻轻就以藩王身份,镇守大辽国。耶律隆庆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母亲的宠爱、哥哥的照顾,再加上从小习武的他武艺非凡。为了表彰弟弟耶律隆庆,辽圣宗下旨将其儿子们封王。那么一视同仁,作为他的女儿,自然而然就是公主,想必陈国公主的称号是这么来的。爸爸的哥哥叫伯伯,陈国公主是被大伯封为公主的。至此,陈国公主的身份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然而,史料记载她去世那年才年仅十八岁又是否可信呢?

  然而,史料记载她去世那年才年仅十八岁又是否可信呢?

  

  考古专家们层层剖析,一点点发掘陈国公主墓,即使年代久远,公主与她的丈夫早已化为尘埃,与大地融为一体。几具遗留的骨骸早已看不出公主的盛世美颜,专家从骨骸着手分析,并基于大量史书资料,得出陈国公主去世那年才十八岁。十八岁可是花一样的年纪,这要搁现在说不定还在读大学呢!在古代,这年纪嫁为人妻甚至为人母,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公主的生命停格在了十八岁,着实有点令人费解。

  至于公主去世的原因目前暂不知晓,或许是因为疾病亦或许是另有原因。除此之外,考古专家们还了解到她的丈夫比她先走一步,年纪大约在三十六岁左右。从另一方面来说,考古专家们还意外的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陈国公主和她的丈夫年龄差距有点大。莫非这真的是外甥女与舅舅这种不伦不类的爱情?从墓志铭记载来看,陈国公主的丈夫正是萧绍矩,而萧太后则是他的姑姑。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有点乱,这萧太后的孙女嫁给了萧太后的侄子,听起来挺复杂的关系。舅舅看着外甥女长大,等外甥女长大就娶她回家,不得不说还真有点刺激。

  

  但事实上,在大辽国皇族只与萧氏通婚,说白了,不论嫁出去还是娶进来都姓萧。这是他们契丹民族的一个习俗,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皇室血统纯正。即便是都姓萧,但他们有的很可能是很远很远的亲戚,甚至毫无关系。因此,谈不上近亲结婚,只不过,他们刚好都是同一个姓。最多也只能说是年龄相差有点大,但是爱情无关年龄,且现在不是还有最萌年龄差的说法嘛!有关于陈国公主和丈夫是否符合伦理暂且不说,前面八一说到陈国公主去世那年才十八岁,年纪轻轻到底为何而死呢?

  年纪轻轻到底为何而死呢?

  大家忽略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的宫廷剧,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就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同样,大辽国的宫廷斗争也非常激烈,宫廷皇族之间的互相厮杀,陈国公主也被卷入这可怕的斗争中。只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却遭到考古专家的驳回,史书上没有写他们是怎么去世的,但能肯定的是都是正常死亡。因为他们生活的时期,在大辽国还算比较安定的一个时期。要是非正常死亡,墓葬的设计应该不会这么体面。

  

  英年早逝只能想到得了重病绝症,因为根据野史记载,陈国公主的父亲有三位王妃,且都是他自己的外甥女。尽管不知道哪位是陈国公主的母亲,但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不健康的概率很高。那么陈国公主很有可能是因为先天母胎不足,导致体弱多病才会早早去世。用专业术语解释,就是陈国公主的父母亲近亲结婚造成的基因缺陷。当然,这一切仅是个人猜测,陈国公主的死因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时间不会倒退,没有人能真正回答这个问题,都只是基于现存的文物古迹推测。说到文物,考古专家挖掘到的遗骸是戴着金面具,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别着急,咱们下集接着看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年代甚远,墓主人只留下一具遗骸尸骨,还有那一面用金子铸成的面具。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金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管过去多少年都依旧毫发无伤。专家们不禁感到惊喜又好奇,还开玩笑说发掘了这么多年的古墓,还是第一次见戴着面具的,只听说过法师戴面具,这是什么奇怪的风俗。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有人提到了金缕玉衣,联系到此次发掘出来的金面具。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应该都是为了保全肉体。

  

  古人片面地认为玉石、金子不会腐烂,用这些东西保护自己,同样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永存。这个答案令人半信半疑,专家们继续深入分析,给出了一个令人更大跌眼镜的答案。有专家认为,这个黄金面具竟然是陈国公主出嫁的随嫁物品,除此之外还有丝网状的衣服。听到这里不禁瑟瑟发抖,甚至觉得毛骨悚然,结婚不是应该喜气洋洋的吗?结婚当天竟然用丧服做嫁妆,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可这就是契丹民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准确地说是契丹贵族。

  这事说来话长,简单地说契丹人死后不用棺椁,而且不会马上下葬,一般要放个一年半载。那就面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保存尸体。比如,在现代要是有特殊需要,是可以临时存放在冰柜里,但在过去,并没有高科技。所以,机智的契丹人便想到了这一招,一是不至于到下葬之日尸骨散架,二是不直接将狰狞面容暴露。虽然无法接受这种风俗,但我们不能随意评判,只是感觉信息量有点大。

  

  不管陈国公主和她相差多年的丈夫究竟是何种关系,这一切已经是过去式。两人相依偎地躺在地下,这种恩爱的感觉足够让人羡慕。而且很幸运的是,我们还能看到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说句讽刺的话,感谢盗墓贼不惦记之恩。不像陈国公主的爷爷和奶奶的墓,多次遭受盗墓贼的洗劫,文物宝贝已经所剩无几。

  在陈国公主的墓中,专家们一次次被出土的文物所震惊,不仅仅是因为其价值不菲,更是因为给我们后世了解辽国时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各种精美文物逐一出现在人们眼前,金子银子还有玉石珍珠琥珀水晶等等,成为了现如今的瑰宝。

  

  这也再次说明,这种丧葬习俗只有辽国的贵族才能拥有,毕竟,墓中陪葬着种类极其繁多的精美物件,岂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最后八一说个题外话,盗墓贼越是猖獗,考古事业越是欣欣向荣。为了让地底下的金银珠宝免受偷盗,考古专家开启了漫长而又惊喜的考古之旅。

  通过出土皇家贵族的陪葬物,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另一方面是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提供资料。而此次通过发掘陈国公主的古墓,也让我们了解到契丹民族特有的文化。

  

  视频结尾,各位看官对于这座辽代公主夫妻合葬墓又有什么看法呢?这会不会是赤裸裸的乱伦呢?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咱们下期节目再见啦!

上一篇:阿SA2002年《我老婆未满十八岁》,青春无敌的蔡卓妍
下一篇:严凤英:著名的黄梅戏艺术家,被诬陷为“美女蛇”,年仅38岁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