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道德经》中的这3条“天机”,胜读十年书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生活总是蕴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智慧,想要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人生的经验,大多数人只是用着自己的蹉跎岁月来慢慢的挖掘和验证。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摈弃这种愚钝的方法。

  他们只需要从前人所传承下来的智慧背囊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足够了。在道教的经典中,有这么三句话,被认为是人生的“天机”所在,这三句话分别就是:动善时、大象无形、大器晚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其中的智慧所在。

  郑庄公的动善时

  《道德经》中关于“动善时”是有这样一句完整的话:““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句话中,“居”是周围环境,“心”则心态掌握,“与”是待人接物,“言”是谨言守信,“政”和“事”是一个人的行为能力。而“动善时”作为最后的总结,便是人生做好了各种铺垫后,才能够取得行为的时机。

  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做一件事总是会显得鲁莽和没有前瞻性,这样的人生是短视的,也是不能够得到成功的结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做事的良好的时机呢?那便是等待所有的因素都到位后,也便是等到“天时地利人和”时,再去做事,则会无往而无不利。

  春秋时,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公的女儿姜氏为妻,姜氏为郑武公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一个是共叔段。作为母亲的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想要帮助他登上王位,但是却没有成功。等到郑庄公在位时,姜氏处处为共叔段求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引起国内很多大臣的不满。

  随着共叔段的越来越不像话,一些臣子便劝说郑庄公讨伐共叔段,但“佛系”的郑庄公只是轻描淡写。直到共叔段公开的违制,郑庄公还是没有去制止,郑国有个叫公子吕的在郑庄公面前慷慨道:“一个国家怎么能够出现两个王呢,你若还要容忍共叔段的胡作非为,倒不如直接把王位给他,我们也好做共叔段的臣子,否则的话,就请出兵讨伐吧。”郑庄公却依旧按兵不动,他还要等待时机。

  直到共叔段和姜氏已经谋划好起兵的日期,并且军队也要开始反叛时,郑庄公接到消息,便趁着共叔段反叛前,发兵攻伐。共叔段此时已经是人心尽失,所有人都站在郑庄公这边,指责共叔段的罪过,最后溃败的共叔段只能够逃亡他国了。郑庄公的隐忍,便是“动善时”的绝好体现,因为共叔段是自己的亲弟弟,而且支持他的还有母亲姜氏。

  倘若说郑庄公过早地进行讨伐,一定会背负上道义的谴责,而且母亲也会借机生事。郑庄公就是要让共叔段露出全部的狐狸尾巴,招惹到所有人的厌恶时,最后看似顺水推舟的讨伐,其实是蓄谋已久的雷霆一击。最后的结果不但除去了忧患,还能够收聚人心,可谓是大智慧了。

  萧何与姜子牙

  “大象无形”。《道德经》所谓的大象无形,要配合“大音希声”一起来解读。鸟的叫声很是尖锐,听起来非常高亮,但所能传播的距离也不过百步,钟声的撞击虽然低沉,却能够在云山中来回环绕。而“大象无形”也是如此,真正能够称之为大智慧的人,他起到的作用是隐藏在事件背后的。

  秦末楚汉相争,刘邦的胜利在很多人看来是张良和韩信的功劳,但是刘邦却能够明白,真正对鼎立大汉有首功的,是默默无闻的萧何,没有萧何的后方调度,刘邦是绝对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

  “大器晚成”的道理,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能够等到垂垂老矣,才能够做出大的事业。而是说一个人不要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哪怕是到了耄耋之龄,生活的机遇也不会断绝。在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代表莫过于姜子牙了,他从小聪慧,熟读百书,但是却一直没有施展才能的聚会,甚至年轻的时候。

  为了生活还做过几年的屠夫,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心中对于实现自我的意念却丝毫没有消退,终于在七十多岁的年龄遇到了周文王,周文王和姜子牙的交谈中,立马便被他的奇才所折服,当即封为了“太公”。随后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剿灭了商朝,开启了周朝的几百年的时代。

  举报/反馈

上一篇:肖战粉丝有点狂,开撕《诛仙》张小凡配音,怼他蹭热度害诛仙口碑
下一篇:京味高干文,比肩《别闹,薄先生!》,强推《诱妻入室》太苏爽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