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史记》骗了,司马迁忽悠功夫过人,我们都被蒙在鼓里2000年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不要再被《史记》给骗了,司马迁忽悠人的功夫可不低,我们都被蒙在鼓里2000多年了!

  说到司马迁,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出名,主要是因为他写了一部《史记》,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更是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这部史书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西汉人,所以他记载的历史大多都是西汉前和西汉前期的历史。但有关于夏商周的记载又很少,所以现在很多人才对夏商周的历史那么感兴趣!

  

  现在很多历史学家把《史记》当成研究古代历史的参考书,但却很少有人质疑《史记》的真实性,像是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历史学家表示,司马迁写的《史记·周本纪》中,有关“烽火戏诸侯”的内容应该是编造的,那么这位史学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主要还是因为发下了新的史料!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写道:“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这个典故大家一点也不陌生,讲的是周朝有一个昏庸的皇帝周幽王,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女人叫褒姒,褒姒的笑点比较高,周幽王就认为她不太开心,于是就想方设法的讨好她,希望能让美人开心,但周幽王好像和褒姒不是一路人,无论怎么讨好,褒姒都不笑,有一天周幽王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事点燃烽火台,让周边的诸侯国来救援,很多人都知道烽火台在古代是传递信号的重要工具,没有战争的时候点燃烽火台,的确容易让人误会!

  

  不出所料,这些诸侯都来了,到了王城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敌人进攻,这个时候的褒姒却笑了起来,周幽王则不顾各路诸侯,跟着褒姒一起笑了起来!发现这个方法比较好用,周幽王之后就经常用这个办法来讨褒姒开心!但各路诸侯可不想陪周幽王玩这个游戏,于是慢慢的就没有人来了!再后来真的有敌人来进宫王城,这个时候周幽王就立马命令手下点燃烽火台,希望各路诸侯来救援,但是已经被骗了那么多次,这些诸侯根本就已经不相信周幽王了。于是就没有去王城,这样一来王城很快就被敌军攻破,然后周幽王被杀,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被立为新的国王,然后开启了东周时代!

  

  “烽火戏诸侯”讲的是诚信与谎言的故事,谎言说多了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这个故事和我们小时后常说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模一样!这个故事是启蒙故事,这个故事是说,古时候有个小孩子放羊,时间长了就觉得生活非常大单调无聊,于是有一天他就开始慌乱的跑到乡下,对村里的大人说,狼来了,狼来吃羊了!那时候羊在古代还是很值钱的,于是大人纷纷拿起工具去山坡上驱赶饿狼!

  

  但是到达山坡后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狼,这个时候放羊的孩子却大笑了起来,然后这些村里人才发现自己被耍了!但是他们也没有较真,毕竟小孩子都比较贪玩,也就笑着散开了!但这个熊孩子却觉得这样非常好玩,于是在第二天放羊的时候,又开始故技重施,这次大人不知道这个孩子在撒谎,还以为这次狼真的来了,于是又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帮助这个孩子,但是到了山坡上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狼,再次被耍,这些大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对这个孩子却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了!

  

  慢慢的孩子用这样的理由能骗到的大人越来越少。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这个时候孩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山下向大人求助,但是这次大人没有一个人理他,于是最后孩子的羊只能被全部饿狼全部咬死了!这个故事也是将诚信与谎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和“烽火戏诸侯”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狼来了》这故事比较浅显,并且也没有涉及到历史知识。所以更容易让人接受罢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讲《狼来了》这个故事的人就是司马迁,能想到这样的故事,可见司马迁忽悠人的功夫一点也不低!

  

  至于为什么说烽火戏诸侯是假的,这想都不用想,一个女人真的那么难以逗笑吗?其实并不是,只要不是天生的面瘫想要让人笑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完全没必要大动干戈,试想一下,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逗自己妻子梅拉尼娅笑,从而按动了核按钮,可想而知后果有多严重,周幽王又不是没有脑子,根本不可能这么做!如果只有这一点猜测的话,还不足以证明司马迁是个骗子,关键是后面两个证据,直接打脸了司马迁!

  

  烽火戏诸侯的主要工具是烽火台,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烽火台是战国之后才出现的建筑,直到秦朝和西汉时期,才被作为传递军事消息使用!在西汉,烽火台主要设立在匈奴出现的地方,目的也只是警示作用!试想一下,在周朝,即使真的能用烽火台的烽火来召集各方诸侯,那么这些诸侯也不可能在一天时间内全部到场,如果一天时间内没有到来,那么按照褒姒的性格,应该也笑不起来吧!而周朝的诸侯国那么多,距离王城的距离差距非常大,想要在短时内,全部到达,根本就不现实!

  

  按照这样的推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就更不可能存在了!除了这两点猜测之外,在2012年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实质性的证据!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有人在当时捐助了一批战国时的竹简给清华大学,所以这批战国时的竹简又被命名为“清华简”!这些竹简上记录了西周灭亡的原因!按照司马迁的机记载,是敌国犬戎主动进攻的王城,但这批战国竹简上记载的则不是这样!

  

  上面标示周幽王主动发起了对当时申国的战争,而申国不敌才联合犬戎一起对战西周!说白了这就是一次简单的败仗,只不过被司马迁夸张了而已!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西周的灭亡怪罪在一个女人的身上呢?而导致西周真正灭亡的元凶又是谁呢?其实准确点来说,还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惹的祸!当时周幽王对自己的皇后和太子不满(皇后娘家就是申国),于是才废除了他们,而被废除后的这两个人心有不甘,于是开始联合申国准备图谋不轨!

  

  而周幽王发现及时才对申国发起了战争,这个时候申国明显不敌西周,于是才和外敌犬戎勾结,从而让西周灭王,而后来开创东周的周平王,就是当初被废的太子!虽然有点大逆不道,但是当时的社会正统还是很认可周平王的,谁让人家是嫡子呢。当然如果不是周幽王要立其他儿子为太子,人家也不会狗急跳墙!也就是说西周的灭亡,其实还是他们本身的社会制度原因!

  

  至于为什么要把亡国的责任推给一个女人,这就更好理解了,看看吴国被灭后西施的下场,看看安史之乱失败后杨贵妃的结局,再看看清朝灭亡大家对慈禧的评价,其实容易就会发现,只是当时女性社会地位比较低,再加上男性才是社会的主导,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学会了推卸责任,直白点来说,就是古代的男人都没什么担当!那么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学家,为什么不揭穿这个真相呢?

  

  其实和当时的统治者汉武帝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因为得罪了汉武帝才被执行宫刑,并且关入大牢的,在大牢里,司马迁还是很惜命的,要不然也不会完成巨作《史记》,之所以不写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汉武帝不是嫡子,他之所以继位,也是因为他的哥哥刘荣被废,按照古人的思想来看,其实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得罪一下汉武帝都要被关进大牢,那么揭人家老底的话,很有可能全族人的性命都会丢掉!司马迁显然是比较惜命的,所以才没有在《史记》中,利用周幽王的事影射刘彻!

上一篇:重磅直播|对话“元宇宙商业之父”马修·鲍尔开启元宇宙无限未来
下一篇:人,若想改变自己,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