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前,看看东王杨秀清有多狂?女状元傅善祥为救他连献2计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1856年9月,太平天国进入了一个凄风苦雨的多事之秋。

  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接到洪秀全的“诛杨密诏”后,亲率3000精兵趁月黑风高之夜悄悄潜入天京,正式拉开了天京事变残酷血腥的序幕。

  陈承瑢,这个外人眼中的杨秀清亲信随从,此时却放弃了负责城防的职守,甘愿成为韦昌辉、秦日纲的的内应,引导着如潮水般的队伍杀向东王府。

  而东王九千岁杨秀清,正躺雕龙画凤的宽大檀香卧床上,左拥后抱着他的王妃做着当“万岁”的美梦。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日里俯首听命的这些人,竟然手起刀落利索地砍下了自己的脑袋。

  接下来,杀红了眼的韦昌辉、秦日纲一不做二不休,命令手下将东王府的男女老少全部杀掉,后又设计将杨秀清的20000余部属悉数屠戮。

  不可否认,以杨秀清的实力和权谋,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杀身之祸。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曾经给他指出两条生路,可惜他太自负了,根本听不进去。

  说起来杨秀清的确有自负的资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太平天国的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其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一人,诸王皆听命于他,尊称为九千岁。

  杨秀清何许人呢?

  紫荆山的一个烧炭工,虽说没什么文化,可军事天赋却非同寻常,太平天国前期战事所向披靡,与他指挥得当是分不开的,难免有功高盖主的骄狂之心滋生。

  

  想当初,洪秀全梦魇般的创建了“拜上帝会”,冯云山当即成了他的“铁杆粉丝”,俩人在老家广东花县四处奔走,期望通过传道布教广收门徒,积蓄自身力量。

  遗憾的是,广东是较早的开埠省份,民风较内地开化的多,很少有人信他们天花乱坠的瞎“忽悠”,加入拜上帝会者寥寥无几,一时间陷入了茫茫然的困顿之中。

  后来机缘巧合,冯云山游走到了极为闭塞的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结识了在当地有着极高威信的的杨秀清,吸收了大批贫苦的烧炭工人加入了拜上帝会。

  有意思的是,杨秀清之所以能够进入领导核心层,并不是洪秀全对他才能的肯定和器重,而是缘于拜上帝会所遭遇的一次危机。

  1847年,为传道布教奔走呐喊冯云山,被桂平知县以蛊惑人心之罪逮捕入狱。洪秀全见势不妙,赶紧偷偷打道回了广东,暂时躲藏了起来。

  一时间,拜上帝会的教徒们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惊慌失措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有些人害怕官府前来捉拿,吵闹着不如散了吧。

  关键时刻,颇有心机的杨秀清突发奇想,利用会众愚昧无知的迷信心理,将自己装扮成至高无上的天父下凡,告诉上天会保佑大家平安无事的。

  想想看,洪秀全自称是天父上帝的二儿子,而杨秀清却能替天父下凡传旨,洪秀全岂敢不听从杨秀清的号令,世上哪有儿子敢违拗老子的道理?

  尽管洪秀全知道自己的拜上帝会,纯粹是子虚乌有的凭空臆想,什么天父天兄都是骗人的说辞,可他却不能戳破杨秀清的把戏。

  因为这部大戏是他一手导演的,只是杨秀清擅自作主增加了自己的戏码而已。

  

  可笑的是,西王肖朝贵同样看破了其中玄机,也效仿杨秀清来了个“天兄下凡”,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洪秀全的大哥。

  洪秀全心里这个郁闷呀,自己这个上帝二儿子,动不动就得跪着聆听“天父”、“天兄”的教诲,有时候还会遭受各种指谪和责难,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然而肖朝贵福寿浅薄,还未等到坐享胜利果实,便在围攻长沙时伤重不冶,一命呜呼,“天兄”自此以后也不再下凡了。

  好在洪秀全属于小富即安的暴发户,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目标,定都小天堂南京后,广搜天下美女充斥后宫,整日里耽于享乐,不问世事。

  

  据统计,洪秀全入住天王府直到咽气时,11年期间身居后宫乐不思蜀,只有一次外出前去探望杨秀清病情;仅仅发布诏令25道,其中有5年竟是空白一诏未发。

  当然,洪秀全的懒政无为是和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有着密切关系,天王只是象征性的最高权力,实权则掌握在诸壬手中,杨秀清才是军国大事的真正操盘者。

  平心而论,杨秀清的才能远远高于洪秀全,如果效仿赵匡胤陈桥兵变,是极有可能黄袍加身成功的。那样的话,太平天国的历史一定将会重新改写。

  令人不解的是,也许他这个人读书太少,自身修为差得太远,不懂得权谋进退和笼络人心,只知一昧的刚愎自用,任谁都不放在眼里,硬生生地把许多人逼到了自己对立面。

  

  按理来说,永安受封的南王冯云山、西王肖朝贵早早地战死,剩下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应该是杨秀清拉扰的对象,可这二人对他却很敌对,尤其是韦昌辉更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前面说了,杨秀清是一穷二白的苦出身,对出身地主有钱人的韦昌辉、石达开本身就有成见,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成心腹爱将来看侍,甚至与韦昌辉还结下了血海深仇。

  有一次,韦昌辉的大哥与杨秀清的亲戚发生了田产争执,杨秀清当面怒斥韦昌辉后,还故意给他出难题,责令其看着处理,给自己一个交代。

  韦昌辉惧怕扬秀清权势,唯恐祸及全家,只好含泪将大哥五马分尸,以消除对自己的不满情绪。

  韦昌辉管理水寨时,杨秀清认为他治军不严,于是借“天父下凡”训斥韦昌辉,并杖责数十大板,以至于好几天都下了床。

  再说天京事变的另一急先锋燕王秦日纲,也是被杨秀清逼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

  秦日纲的资历和实力很一般,平日里对杨秀清也是很恭顺谦卑,更谈不上对他有什么威胁。可就是因为杨秀清的专横跋扈,让秦日纲对他产生了极端仇视。

  据说,东王府的一个马夫路过燕王府门前,值守的门房没有向其行礼,双方发生了激烈口角争执。

  

  杨秀清知道后,认为秦日纲这是犯上行为,有意纵容下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又搞了一套“天父下凡”的把戏,命秦日纲负荆请罪,并将门房处死才算作罢。

  不仅如此,丞相陈承瑢也因此事受到了杖责处罚。他虽是东王府的心腹,平时与秦日纲关系错,只因为在杨秀清面前说了几句好话也遭到牵连,难免不心生怨恨。

  有一怀有身孕的宫女犯了一点过失,竟然被洪秀全拳打脚踢,导致其流产并差点死掉。

  杨秀清知道后,便以“天父下凡”为名教训了一顿洪秀全,并当场杖责三十大板,让其颜面扫地,天王的威仪荡然无存。

  而杨秀清“逼封万岁”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至于洪杨二人关系势如水火,直接催生了“天京事变”的发生。

  

  当年,太平军击破了清廷的江南大营,消除了卧榻之侧的危机。杨秀清认为功劳远远超过洪秀全,区区一个“九千岁”已经不能满足,应该进阶封“万岁”才是。

  于是,再次假托“天父下凡”宣诏洪秀全。躺在床上的杨秀清对洪秀全说道:“都说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秦时二日相斗,这是为何?”

  洪秀全听罢大惊失色,杨秀清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若是不从,恐怕自己性命难保,东王府的大门都甭想走出去。

  好在他反应还算快,赶紧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口中连声欢呼:“东王万岁,万万岁!”这才消除了杨秀清的警觉,蒙混过关。

  回到天王府,洪秀全心里这个气呀,好你个杨秀清,国家大事全凭你作主,我只是图个逍遥自在罢了,如今连头上的这顶虚帽子也要夺去,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他再也没有心情与嫔妃打趣说笑了,连夜写就二封血书,命韦昌辉、石达开等人急速回京护驾,这才一举剪灭了杨秀清的东王势力。

  首先,洪秀全并不是草包一个。为消除杨秀清对韦昌辉、石达开部调动的疑心,他告诉扬秀清这是为平定西南地区而作的准备。

  其次、杨秀清过于自负,认为整个天京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有人都已臣服于自己的脚下,却不知这只是一种假象,丝毫没有觉察到暗流涌动的潜在危机。

  第三,偌大的东王府内守卫力量有限,大都是一些年轻貌美的女官值守,除了日常工作以外,还要陪杨秀清睡觉,战斗力太弱,很难抵抗久经战阵的精兵攻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东王府的女官傅善祥,她才华出众,容貌娇人,与杨秀清形影相随,并常常献言献策,很是受器重和宠爱。

  “逼封万岁”事件后,傅善祥再三苦谏杨秀清,说洪秀全不会轻易就范,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立刻发动兵变,杀掉洪秀全取而代之,二是进宫向洪秀全请罪,消除前嫌重归于好。

  

  假如杨秀清按傅善祥所言行事,取而代之的话,虽然成功把握极大,但对于太平天国的事业来讲,必然会造成严重分裂的后果,直至走向败亡。

  若是走第二条路的话,则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凝聚力量,振奋军心,积极开展北伐,那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另一番情形,统一全国也未可知!

  举报/反馈

上一篇:高校联合文学期刊,发布“网文青春榜”2021年度榜
下一篇:儿媳被婆婆扫地出门,20年后再次相遇,才知道老人救了自己一命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