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小动物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原创 喜欢动物的 华南农业大学 收录于合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54个
“小时候家里不让我养动物,
后来我天天和动物打交道!”
接受新禾融媒体工作室记者采访时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
青年教师张世海
如此打趣道
这位33岁的年轻副教授
自幼在城市长大
却以对动物的满心喜爱为动力
在动物研究的道路上走了15年
潜心学术的同时
张世海亦用心教书育人
此前在校内屡获教学奖项的他
在今年夏天举行的
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上
一举斩获工科组冠军
赛场之外的他,又有怎样的故事?
个人简介
张世海,中国农业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客座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母仔猪营养、脂肪酸营养、氨基酸营养等。主讲《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专业课课程。
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loS Genetics,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TOP期刊10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达2300余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等。
入选华南农业大学“卓越青年教师百人计划”,曾获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十佳教师”,在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工科组冠军,将代表广东省出征国赛。
一走进张世海的办公室,就能感受到一股简单温馨的气息。这里没有太多的装饰物品,一张桌子,几个书柜书架,有序地摆放着书籍资料和办公用品。唯一特别的,是办公桌旁那张沙发。张世海介绍说,这是学生来办公室与他交流谈心的“专座”,并邀请同为学生的新禾记者坐下,采访就这样从这张“专座”上开始。
“动物也是我的老师”
2007年,张世海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录取,成为一名“大学新鲜人”。对于当年那个“每去一个城市就打卡一家动物园”的他来说,选择动物科学,是一个遵循内心、勇敢追梦的决定。对此他也打趣道:“小时候家里不让我养动物,后来我天天和动物打交道。”
本科阶段的学习,课程繁多、理论知识点庞杂,张世海却把这视为一场“流动的盛宴”。其中,他特别享受的是一门叫做《动物营养学》的课程。“我一开始就感觉这门课很有趣,”他回忆道,“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人其实也是动物,所以我当时觉得,学习动物营养也等于了解自己的身体营养。”
而当他真正深入了解这门课后,他才发觉这门学科的知识脉络,是何等的连贯与严密:宇宙之大,品类之盛,万物之变难以言说。但那些藏于书本的动物营养过程,流动、交织又整合,无不透出一种化虚为实的神奇之感。
在他眼里,理解动物机体营养流转的规律,就如同触摸维持万物生息的自然节律,亦可从中撷取关于生活的法则,“从某种角度说,动物也是我的老师。”
本科毕业后,张世海以优异的成绩直升本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博士培养。博士期间,他在导师的指导下,主攻仔猪氨基酸营养的研究,致力于开发节能环保的低蛋白动物饲料。
博士毕业照,谯仕彦院士(中间,张世海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张世海(右二)
一袋不起眼的饲料,也能成为影响产业走向的引渠。豆粕(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是食品生产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日常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加工制作中都有广泛应用。张世海读博期间,国际市场暗流涌动,豆粕进口价格水涨船高,给依赖进口原材料的本土养殖业带来不小影响。而张世海要研究的,就是在保障动物营养供给的情况下,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即低蛋白日粮的生产技术。“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降低饲料成本,二是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蛋白饲料粮压力,三是减少蛋白质中的氮元素过量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张世海介绍。
研究动物,其实也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好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了张世海的研究生涯,也被他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
以人为本的“动物营养学”
2016年,张世海以首聘副教授方式引进到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当年那个坐在教室里听《动物营养学》的学生,成为了站在讲台上教这门课的老师。
能在讲台上发挥自己的专长,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张世海也深知责任在肩:“这门课是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一定要让同学们听好、学好。”
翻开《动物营养学》的书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等熟悉名词映入眼帘。同动物相似,人的身体健康也依赖于这些营养物质的补充与平衡。张世海注意到,很多同学会选择面包、蛋挞等食物作为早餐。每次看到这类情况时,“高油”、“高糖”、“高碳水”等词语总是在张世海的脑海里一一浮现。从专业的营养学角度看,这些食品虽然方便美味,但在营养搭配上有所欠缺,长期食用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张世海上课时所用的课件
受此启发,他在课上增设了“营养早餐”的知识环节,以此提高同学们对营养学的兴趣。“早餐怎么吃才健康?”“为什么要多吃粗粮”“如何科学瘦身”……面对这些学生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他总是能够从课程知识点的角度出发,进行专业解答。“学习动物营养也不能忘了‘人’的营养。”他解释道,“知识源于生活,也要归于生活,服务于人。”
在学生眼里,张世海的教学风格“很年轻,很接地气”。在研读教材、准备课件时,他总想着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连接,用更易消化吸收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知识点,他专门学习了许多PPT制作技巧和绘图技巧;为了更加了解同学们的学习需求,他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研和沟通,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式。
“张老师的课堂是装着我们的。”2020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赵同学如此评价,“他非常珍视与我们互动交流的机会。平时即使是非常基础的问题,张老师也总是耐心解答。”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从教六年,张世海将这句话视为教学信条。他认为,教学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立身之本”,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为此,他将更多“科技应用于生产、服务于人”的例子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动物营养学的社会价值所在,理解课程学习的意义的同时也进一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张世海(前排左3)和学生们合影
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讲授风格,让张世海的课在学生中间很受欢迎。凭借生动幽默的讲授、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教时间不长的张世海已获多个教学类奖项。2022年的夏天,他代表华农参加了第六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并一举夺得工科组冠军。当得知获奖的那一刻,张世海说自己“很幸运”:“领导同事的关心、培训专家的帮助、同学们的积极反馈,都是支撑我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有他们,我才能一路坚持到现在。”
是“引路人”,也是“挚友”
第一次见到张世海,很多学生都会把他当成博士生师兄。而相处久了之后,许多同学也会对张世海比普通意义上的“老师”更亲近一点。“张老师非常亲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很关心我们,我们平时也会很愿意和老师交流。”动物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4班的林通彬说,“张老师在教学科研上都很优秀,但他从不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对我们也没有架子。”
在张世海的办公桌旁,有一张“给学生坐的”沙发。数年间,它见证了许多师生间的温情对话。林通彬也是这张沙发的常客。无论是学业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惑,张老师总是会认真倾听他的想法,并且给出建议,“他很细心也很耐心,给我们的感觉都很好。”
张世海(2排左4)与学生合影
对于与林通彬同班的郑同学来说,和张世海一起在养猪场进行实验的经历更为难忘。在长达两个月的驻场实验过程中,经常与体型庞大、重量动辄三四百斤的成年大猪进行直接接触,对实践经验不多的在读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次,为了观察分析一头情绪不稳的猪的情况,他们必须对其进行采血操作。“我们是第一次面对如此躁动的'庞然大物',当时很多同学都吓坏了,躲在张老师背后不敢向前。”郑同学回忆,“张老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应该怎么安抚它,让我们逐渐放下恐惧,慢慢熟悉操作流程。和张老师一起做实验,会给你一种很踏实、很安心的感觉。”
“我和学生的相处,还是保持一个亦师亦友的关系,”张世海说,“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工作中也努力让他们理解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大家愿意来问我问题,说明他们还是对专业感兴趣的,所以我会尽量给同学们做出解答。”
或许是从自身经历中深有体会,从始至终,“兴趣”都是张世海格外强调的学习基点。“我经常对学生说,要学会向内看自己,想清楚自己最热爱、最需要、最适合的是什么。能找到一个兴趣点,无论未来做什么工作,都会是很开心的事。只有这样,你才能发挥特长,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精进钻研。”
回顾成长道路,对于工作
从“出于兴趣”到“肩负使命”
张世海坚信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
未来,他将继续深耕在教学科研的一线
为培养专业人才而不懈奋斗
原标题:《喜欢小动物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