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论文范文10篇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营销论文范文篇1

  营销,这种以“交换”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的范畴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类: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方式,即营销作为一种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另一类则把营销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提并论,指针对某些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即营销的实践过程。营销是商业交换过程的内在因素,但其重要性却是随着供求关系这个杠杆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的。

  对营销的历史研究,不仅包括营销思想(包括观点、理论、学派等)的历史,也包括营销在现实商业活动中实践的历史。这两者既相互独立,彼此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营销思想常常为营销实践所驱动,同时营销实践也不可能是毫无思想指导的率性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营销思想发展史与营销实践发展史的回顾与分析,找出二者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规律性的内涵。

  回顾营销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营销理论体系每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产生出一批新的概念和观点,反映或促进实践,引起争论,并因此把整个理论体系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在下面的理论回顾中就以10年作为阶段的划分。

  二、营销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实践背景

  1.崭露头角的50年代

  供求杠杆,在二战结束后因日益显著的供不应求而向有利于消费者的力量转移,迫使企业将他们的注意力由制造转为销售,从而促使了营销的萌芽和发展。在10年的时间里,营销学发展作为一种帮助企业家建立和保护市场的思想体系,并且迅速地在商学院里得到普及。但是,这时的市场上虽然产品开始丰富,但品种还远远没实现多样化。初期的生产过剩只是在满足消费者同质化需求水平上的过剩,表现为激烈的无差异的同质竞争。很快,企业迫于这种恶性竞争的压力而转向在树立品牌和寻求与众不同的细分市场上下工夫。在此期间,使营销由零散的思想火花发展为系统的思想体系的力量,是下面这四个里程碑式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初,通用电气公司的约翰。麦克金特立克阐述了所谓“市场营销概念”的哲学,指出它是公司效率和长期盈利的关键。他认为,当一个组织脚踏实地从发现顾客需要,然后给予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到最后使顾客得到满足,它便是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了自身的目标。他的这种思想清楚地表明了营销概念的重点已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这是营销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营销思想正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同一时间,齐尔。迪安在他的一篇关于有效定价策略的文章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阐述了市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和相应的产品命运。其后,西奥多。莱维特在其著名的论文“利用产品生命周期”中对此概念加以高度肯定。从那以后,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在企业进行行业分析、制定发展战略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55年,西德尼。莱维提出“品牌”形象的概念,这实际上标志着差异化竞争时代的来临。从此,广告、促销、公关等职能或行业蓬勃发展。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以至于到了今天,所有产品的竞争已经集中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上。这个概念的真知灼见已被时间所充分证明。

  1956年,温德尔。史密斯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将营销实践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每个市场的顾客需求都是有差异的,如果公司能够对市场进行成功的细分,精确地对顾客未被满足的具有可行性的需求加以界定,并率先占领这个细分市场,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产品差异上,那么,企业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生存空间。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思想在实践中是如此的有效,以至如今它已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复杂多样的营销理论大多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根基。

  2.快速发展的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是经济学的理论开始应用于营销,并促进后者发展的时代。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如何决定生产和消费,而营销所关注的是在特定的资源分配条件下交换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从何处购买或卖往哪里,对于这样一个现实存在的交换,市场营销是一个基本的渠道,它强调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这时,又不可避免地从社会学或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汲取营销发展可用的营养。如下面将提到的用于实践的4P营销组合就是从30年代罗宾逊和张伯伦的微观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理论直接延伸而来的。而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兴趣,使营销者能更加灵活深入地探知消费者需要的细微差别,准确地选取细分市场。经过20世纪50年代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入60年代后,问题的重心已经彻底地从企业(产品)转到消费者(需要)上来。因此,这个阶段的理论发展紧紧围绕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既有战术层面上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4Ps营销组合),也有战略层面上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生活方式等),更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以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取代企业的近期生存问题(营销近视症)。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发展和变化也促使营销开始超越商业领域,向非盈利的政治或社会团体等范围渗透。营销逐渐扩大它的影响。</P>

  20世纪60年代初,杰罗姆。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市场营销组合”4Ps,以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构成营销过程控制的职能要素。尽管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营销内容的多样化,营销组合也由最初的4P发展到6P,甚至12P(如增加包装packaging、报酬payoffs、零卖peddlinh、政治politics、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等),但其内在的本质并没有变化,都为营销实践指明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

  1961年西奥多。莱维特发表了著名的“营销近视”说。他指出有些行业在困难期间衰退的原因在于它们重视的是“产品”,而不是“顾客需要”。任何产品都只是满足一个持久需要的现有手段,一旦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就会取代现有产品。这一理论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例证就是计算尺与计算器的不同命运。

  1963年,威廉。莱泽提出了“生活方式”这样一个早已为社会学家所熟悉的概念,指出它对营销领域可能发生的深刻影响。各种生活方式是洞察形形色色消费方式的切入点。看到一对衣着入时的夫妇,我们可能猜出他们喜欢吃些什么或怎样度过休闲时光。厂商们越来越多地按照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来设计产品,锁定一个消费群体。

  在20世纪60年代末,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扩大的营销概念”,认为营销学不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非盈利性组织、个人和意识形态等等。并于70年代以后在这种概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社会大营销”的完善理论。当然,最初并非所有学者都欣然接受这种观念,戴维。洛克教授就攻击了这种观念,认为营销学正在将它的势力恶性膨胀,无孔不入地侵犯着所有领域。但是,这样的反面意见并没能阻止“大营销”概念的日益被普遍接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为这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铺平道路。

  3.运荡不定的7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会问题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加大,使得60年代开始萌芽的社会营销观念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能源危机成为这个时代突出的问题,能源的短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商业发展的目标,醒悟到不能一味地以销售和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惟一目标。配合社会营销的发展,旨在抑制过度消费的低营销开始出现。值得一提的是,与低营销相似的反营销也开始与日益严峻的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针锋相对。这一时期,伴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反映在营销理论上便是服务营销发展成营销理论体系中成熟且相对独立的一支。7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企业为了在近期竞争中取胜必须对长期的战略规划做出通盘考虑,使战略营销计划必须先于战术性营销组合的制订,因为只有在对市场进行研究、细分和定位的战略计划的基础上,战术性的营销组合才能顺利实施。

  1971年,杰拉尔德。泽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社会营销”的概念,促使人们注意营销学在传播意义重大的社会目标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如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在经济和社会变化迅速的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很快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美国的国际开发署等,都开始认同这一概念作为传播意义重大的社会目标的最佳方式。

  对短缺的预言,导致了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在1971年提出“低营销”的概念:在某种环境中,必须有选择地或全面地减少需求的水平,而不是一味地鼓励和刺激需求。这多半是与特定的社会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营销学者们并没有把这个理论停留在仅提出概念的水平上,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出如何把不同的营销组合工具用于降低市场需求的具体实用的操作方法。这些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里有详细的阐述。

  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战略计划”概念的产生,在这方面成绩卓著的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它说服企业不能对所有的业务一视同仁,而应该根据各种业务的市场份额成长的情况,决定取舍。这就是建立在波士顿矩阵之上的著名的“业务经营组合法”。对营销者而言,营销并不仅仅意味着增加销售额,而是要通盘考虑“战略营销”的概念。自此,战略性营销和战术性营销的界限日趋明朗。在实践方面,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按这两个概念分设了不同的营销部门。在教育界,也开始专设战略营销课程。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随即林恩。休斯塔克在1977年的营销学杂志上阐述了她对服务营销的独到见解。她认为,因为服务性商品和实物性商品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显著差异,对服务性商品的营销应该从实物产品营销思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此掀起对服务营销学的研究热潮,使其逐渐发展成营销理论体系中成熟的一支。

  4.全球化的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经济领域最显著的趋势,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得竞争在不同层次上展开。在产品方面,异质产品之间的替代度大大提高,竞争在同质和异质产品等不同层次展开。在地域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地方企业同样不能逃脱国际化的竞争,而跨国公司则面临着地区适应性和全球标准化的矛盾选择。一方面,规模经济的规律要求忽略地方市场的差异,提供尽可能全球统一的标准产品;另一方面,当地的零售连锁组织日益增长的势力要求更多的促销费用和某些特殊的促销活动。在广告方面,大规模受众的传媒效果下降,因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大量数据的出现,大块市场又陆续被分割成一个个当地市场。此外,规模庞大、机构复杂的国际性大公司对组织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培育企业文化方面,兴起了在全员中实行营销导向的内部营销。在社会营销方面也遇到了地域壁垒的问题。

  1981年,瑞典的克里斯琴。格罗路斯发表了论述“内部营销”的论文。倡导在公司里创造一种营销的氛围,从经理到普通职员全部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营销观念,营销工作已不再仅仅是营销部门的职责,而是公司全员都必须身体力行的责任,奉行顾客导向的营销观念。

  1983年,西奥多。莱维特提出另一个堪称里程碑的概念“全球营销”。他呼吁跨国公司向全世界提供一种统一的产品,采用统一的沟通手段。他的学说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强力的支撑:过于强调对各个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将导致生产、分销和广告等方面规模经济的损失,使成本增加,而增加的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并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一观点在营销学界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尊为现代营销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也对其发难。但事实证明,莱维特的观点在实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在个别全球化商品中也树立起成功的案例,如可口可乐。随即,学术界就有对此观点加以修正的意见提出,如“双枝营销”,倡导本土化营销与全球标准化营销的并用,巧妙地回避了彻底肯定或否定的激烈争论。

  “直接营销”也在这10年中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是指在零售商店外向顾客销售的一种新方式。它从最初的上门推销和邮售,发展到现在的电话推销、电视直销和网上销售等。同一时期,查里斯。古德曼又提出“关系营销”的概念,指出“公司不是在创造购买,而是要建立各种关系。”对营销的认识更接近本质。

  1986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大营销”的概念,即公司如何打进地方保护市场的问题。指出当代的营销者越来越需要借助政治技巧和公共关系技巧,克服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政治壁垒和公众舆论方面的障碍等,以便在全球市场有效地开展工作。

  5.深刻变革的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人类在沟通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大规模沟通工具的效率和利用率越来越低。交互式的、个性化的沟通方式为营销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伴随着制造业(柔性制造,CAM,CAD)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4Ps观点相适应的大宗消费市场终于可以实现极限的细分,呼吁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营销观点。在战略领域,兼并、收购、剥离等浪潮为全球大企业的分分合合推波助澜。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战略联盟使营销网络超出单纯的“营销渠道”范畴,寻找战略伙伴或同盟者已成趋势。这种营销网络使得一家公司在北美、欧洲和东亚这样的三地市场同时推出一种新产品成为可能,减少了因为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滞后而被富有进攻性的模仿者夺走市场的风险。

  信息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兴起将营销带进了“定制营销”的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使一个公司不仅可以锁定一个细分市场,还可以为每一个特定的顾客定制产品,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营销方式已不仅仅是展示未来趋势的美好愿望,而是能够在现实中成功地付诸实践。如DELL电脑的个性化服务使其成长为世界电脑制造领域的领先者。理论界也由斯坦莱。戴维斯率先出版了主题为“大规模定制化”的专著,近来这方面的论著日见其丰。

  全球性的竞争催生了“战略营销关系网络”。在营销网络中,公司可以找到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以求获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市场占有。这种发起于营销领域的战略联盟近来逐渐上升到公司整体战略层面,使得竞争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得越来越错综复杂。

  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营销工作也不例外。互联网的交互式、动态性、即时性和全球无障碍等特性使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成为一个最高效的营销工具。“网络营销”方兴未艾,可以预期它还将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营销实践的方式和方法。

  正如战略学家魏斯曼所说: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依赖与问题相临的更高的一级,即问题不可能在它出现的那一层面得到解决。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公司如何建立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营销战略和模式,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仅靠传统的营销模式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深刻认识现代竞争的本质,确立基于整体竞争的营销理念,在企业战略的层次上规划核心能力,重整营销资源,重建营销模式,构建稳定高效的营销网络,进而掌握市场,赢得竞争的主动,才能获得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这就是基于整体竞争战略的营销观“深度营销”,也是营销领域最新的研究和实践趋势。

  营销论文范文篇2

  1.1以不道德的方式获得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等

  很多医药企业为了让自己的新药更好的上市,或在市场上更好的营销而在对手企业安插“侦查员”,使用“商业间谍”非法手段获得技术设计,甚至有的还采用商标的抢注等违法行为,这不仅使得他人的利益得不到合法的保障,更加混乱和阻碍了药品市场的经济发展。

  1.2恶性竞争

  企业都离不开同业竞争。如果站在整个市场的高度,这种同业竞争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它能使不少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中迅速完善自己,提升竞争实力。但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后幸存下来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很多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常常通过诋毁,攻击对手的产品来恶意贬低、损害竞争对手的形象,然而殊不知这样同时也在客户面前降低了自己的档次。甚至有的客户会因此而产生厌恶的心理,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而有的企业经常采用低价竞争手段,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这样就会使得价值规律在市场机制中的作用被扭曲,甚至被扼杀。所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是被禁止的,更是药品营销过程中应注意的行为。恶性同业竞争俨然已经从无序的市场竞争跨过了道德底线而开始向法律挑战,使得同行者成为敌对冤家。这样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行业中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大获全胜,而众多企业则在恶性拼杀中几败俱伤。

  1.3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

  企业营销中经常采用请客、送礼、回扣、贿赂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法。这些也通常是营销人员也医生建立感情的惯用手段,这种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促销厂家的“回扣药”,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开出的“大处方”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据本市一位多年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的专业人士透露,近年来本市出现的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居高不下。其中一些抗菌药物出现的频次比较集中,实际上就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给病人开出了过量的药品,甚至没有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出科学的治疗方案。以药养医的体制为药品行业不正当竞争提供了生存空间,结果使得患者看病贵。过去药品经常出现“一药多名”现象,就是一些企业规避国家政策性降价、抬高产品价格,为医院、医生留出处方“回扣”的空间。国家发改委多次降价,却没有阻止药价虚高,还陷入了“降价——部分药品消失——改头换面提价——招标进医院——再降价”的怪圈。“以药养医”的行为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更抑制了医疗服务需求。

  2、药品营销过程中应注意过度夸大及欺骗医生与患者的行为

  2.1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的欺骗行为

  在药品营销过程中,医药代表是企业与医生的桥梁,企业的很多新药及学术问题都是通过医药代表介绍给医生而使用于患者身上的,很多时候,销售人员为了达到更大的利益的销售目的。过度夸大药品的疗效,甚至欺骗医生和患者,它所没有的治疗效果,及隐瞒药品的不良反应。这种行为使得医生开处方是的错误用药,严重的加剧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更甚至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营销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正确的信息传达与医生。

  2.2虚假的定价

  使用掠夺性的价格、欺骗性价格等是目前我国医药市场省较为严重的违背法律与道德的价格行为。

  如成本在2-3元左右的环丙煞星注射液,定价却高达12元左右。

  有的还以虚假的折扣价名义来诱骗消费者购买。

  虽然国家一再下调零售药品价格,但老百姓感觉看病一直都没便宜。一位女医药代表自曝内幕:药品价格除了成本外,还包括了进入医院所谓的“咨询费”、“开发费”,以及医生的提成等等,因为这中间的层层加价,药品价格才一直居高不下药品销售人员因了解药品的特殊商品性,而在价格上大大作文章是不道德的。为此,现在推出了今年年底前,北京市所有的地方医疗机构药品将全部统一招标,届时患者用药实现“同城同价”(不含军队武警系统医院)。以此来预防虚假定价行为。

  2.3虚假广告

  本来药品通过广告可以使消费者更好的了解产品的信息,方便了患者的选择和比较,还可以扩大销售、促进生产、树立形象,有利于竞争等作用。

  然而虚假的广告,如通过夸大产品的功效,诱使消费者购买,在广告中故意闪烁其词利用易引起歧义,误解的广告诱惑或者隐瞒某些不利的影响、副作用等。误导消费者,使其作出错误的购买决定,如美国曾出现一则关于一种减肥药的广告,承诺吃了这种减肥药可在任何时候,吃任何食物的同时还能减肥,事实上这种减肥药主要成分是涤虫,涤虫在肠子生长,因此吃药的人自然在一定时间里真的骨瘦如柴了。是的,药品确实有这种效果,但他却隐瞒它的杀伤性,这样不仅会使得消费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甚至产生更大的不良后果。又如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银屑胶囊”,产品功能主治为“祛风解毒。用于银屑病”。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广告。广告宣称“痊愈患者复发不足1.6%;3年以下患者,1个疗程即可康复;10年左右患者3~4个疗程达到痊愈;20年以上的特重患者在6个疗程治疗中,确保痊愈不复发”等。该广告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利用患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这是一种对消费者及其不负责的行为。

  3、药品营销过程中应注意强制的推销行为

  医药人员在推销药品的过程中,推销人员由于都被训练得具有整套的销售谈话技巧,往往通过诱惑方式,促使消费者购买那些他们既不需要也不想要的产品。甚至是某些销售人员通过操纵或强制手段向顾客推销其伪劣产品,或滞销积压的产品,强买、强卖、欺负弱小,严重扰乱了市场的发展。

  结果:以上的这些行为因素是不正当的,更是不合法的,我国已经不断完善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药品营销过程的种种行为准则。然而医药人员自己也应该在药品销售过程中认真注意自己的行为因素,不断提高销售到的水准,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及产品的信誉,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导论第四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甘碧群企业营销道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探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

  【3】丁桂兰中国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万后芬现代市场营销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社1994

  【5】陈祝平服务市场营销大连:东平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杨清荣企业伦理与现代企业制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营销论文范文篇3

  过去几年,为谋求利润空间,内资酒店企业纷纷调整与国际大型酒店的竞争策略,以成本为突破口,展开了争夺市场分额的价格大战。削价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引起更多顾客流失,使大批内资酒店陷入越降价越留不住顾客,利润越微薄的恶性循环中。

  为走出困境,很多酒店开始转换战略视角,将注意点从竞争对手转移到顾客身上,把顾客作为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连接点,以服务好顾客为手段,赢得竞争优势。但根据对佛山地区数家酒店企业的调研,发现酒店企业的营销努力主要还是吸引新顾客,对有重复购买行为的老顾客的关注程度不够,酒店有如漏斗,新顾客不断进入,老顾客却不断流失。

  事实上,很多国内星级酒店已经意识到了忠诚顾客对于酒店的重大意义,但实际行为和理念之间尚存在不小差距。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和薄弱的顾客管理现状,我国内资酒店也迫切需要探寻驱动顾客忠诚的营销方法。

  目前有一些研究在分析了酒店自身的优劣势、竞争环境后,提出了如何开展关系营销管理的战略性策略,但对如何提升关系营销层次的研究涉及很少。随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到来,将会大大的推动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因此,我国酒店业目前必须开展关系营销,提高顾客忠诚度。而内资酒店企业就显得更为迫切。

  二、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在我国服务业的应用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Marketing)理论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欧诺丁服务营销学派(NordicServicesMarketing)和产业营销学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

  1.关系营销的概念

  目前,关于关系营销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关系营销是买卖之间依赖关系的营销。

  第二种:根据塞斯(Shelth)、顾木森(Gummensson)、格鲁诺斯(Gronroos)等著名营销学专家的观点,所谓关系营销,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的活动,并通过企业努力,以成熟的交换及履行承诺的方式,使活动涉及各方面的目标在关系营销活动中实现。这一观念强调的重点是需要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第三种:关系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交换产品和价值的同时创造双方更加亲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以满足社会需要和欲求的一种社会的管理的过程。

  综合上述观点,提出关系营销的内涵是:强调建立、维持和发展与顾客长期良好的关系,并努力实现顾客忠诚;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通过协作与企业的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建立紧密持久的关系;坚持质量、服务顾客、营销活动三要素有机结合的理念,为顾客提供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支持。

  2.我国服务业关系营销的研究与实践

  关系营销从一开始就紧密同服务营销联系在一起。1983年由贝瑞(L.Berry)最初提出“关系营销”就是在一篇服务营销的会议论文中引入的。我国在对关系营销研究的十几年中,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讲仍处于对西方关系营销理论的引进,以及将关系营销理论与我国服务企业简单组合的层面上,本土化程度不高。尽管大家对关系营销的理解并不完善,但营销人员言必谈“顾客关系”的现实也说明了关系营销受青睐的程度。

  (1)服务行业已普遍接受关系营销理念。

  (2)部分服务行业已开始初步实施关系营销战略。我国商业银行、保险、通讯、餐饮业、零售业、信息产业等服务行业已经开始初步实施关系营销。

  (3)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难以选择适当的关系营销水平。选择适当的关系营销水平有益于提高服务企业用于关系建立、维护的投入产出比、有效的控制关系成本和避免资源浪费。关系营销水平有基本型、被动型、负责型、能动型、伙伴型五种类型,然而我国服务企业大多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没有根据其内外部条件来确定自己业务的重点领域、客户开发的对象,和所应采取的相应战略。使服务企业无法分清高边际利润的小量顾客和低边际利润的大量顾客,难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关系营销水平的选择,直接导致其整体关系营销水平较低的事实。

  (4)与相关利益主体加强关系的方法层次较低。目前我国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关系营销时都属于第一或第二种层次。后面将结合酒店业加以讨论。

  (5)实施关系营销战略缺乏相应的策略。

  (6)缺乏共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关系模式做指导。这是我国服务业关系营销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三、酒店营销的特点与关系营销的作用

  酒店企业是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酒店营销活动的具有服务行业的无形、异质、不可分割及不可储藏等特点。

  1.酒店产品的无形性使得酒店的营销活动带上了相应的脆弱性。由于服务的无形,消费者在购买前往往无法确定他得到的服务质量。大多数消费者只能根据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这种服务的质量,决定是否值得购买。因此,卖方的任务就是如何创造并保持顾客,并通过有形展示和一系列的承诺来增强消费者的期望。而关系营销在致力于发展长期的顾客关系时十分强调关系的建立和信任承诺的现实。信任和承诺是关系营销研究的重点。

  2.酒店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使得酒店营销活动增添了艰巨性。我们要采用量时销售、分时计价、增加酒店的服务方式等营销方式。关系营销要求企业与顾客之间是合作伙伴,对服务易逝性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

  3.酒店产品的不可运输性使得酒店营销活动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

  4.酒店产品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限制性减少了酒店营销活动产生规模效应的机会。不同的服务人员提供同样的服务存在质量的差异性。关系营销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的多种关系包括了内部市场的关系,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内部营销的概念。

  5.酒店产品消费的随意性使得营销活动必须着眼于刺激宾客的消费欲望。

  6.酒店产品的综合性使得酒店应树立整体营销意识。酒店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它由酒店服务人员、设施设备,以及宾客三要素共同组成,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且宾客在消费过程中随时可能衍生一些附加需求。经营者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关系。酒店营销的核心是如何将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服务的消费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顾客才能感知良好的服务质量,也才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关系。在关系营销中,互动与合作存在于各个层次,顾客是否购买取决于在互动关系中双方相互的影响程度,双方不是分离而是相互依赖。从这一角度来看,关系营销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建立、保持和强化与顾客的关系。这种互动的关系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营销概念:体验营销。

  7.饭店产品的非专利性要求饭店营销讲究独特性和新颖性。酒店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有着各种各样的直接接触,在这些接触中,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就浪费了大好的机会,任何传统营销努力都无法保证顾客仍然会光顾酒店。同时,酒店开展关系营销,可以大大降低营销成本。据有关研究发现,吸引新顾客的成本可能是保持现有顾客满意成本的5倍。在市场竞争加剧,酒店产品或服务变得越来越雷同的情况下,关系营销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就愈显重要。

  四、关系营销梯度推进理论及其在酒店业中的应用

  著名营销学家贝瑞和帕拉苏拉曼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企业与顾客建立关系的三个层次梯度推进理论,即一级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和三级关系营销。

  1.一级关系营销:财务层次顾客关系营销。财务层次顾客关系营销,主要是运用财务方面的手段,使用价格来刺激目标公众以增加企业收益。在财务层次关系营销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频繁市场营销计划和顾客满意度计划。

  (1)频繁市场营销计划。频繁市场营销计划,指的是给予那些频繁购买,以及按稳定数量进行购买的顾客财务奖励的营销计划。美国航空公司是首批实行频繁市场营销计划的公司之一。1980年代,该公司就决定对它的顾客提供免费里程信用服务。接着,旅馆行业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马里奥特推出荣誉贵宾计划,常住顾客在积累了一定的分数后,就可以享用上等客房或免费房。频繁市场营销计划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联合进行。如新加坡发展银行有限公司、VISA和高岛屋公司联合发起的忠诚营销也是希望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智能卡(Smart-Card)的持有者能享受免费停车、送货服务、抽奖活动等一系列优惠,具体形式则取决于顾客用智能卡购买商品的累积金额。

  (2)顾客满意度计划。财务层次顾客关系的另一种代表形式是企业设立高度的顾客满意目标来评价营销实施的绩效,如果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满意,企业承诺将给予顾客合理的价格赔偿。在印度,6家希尔顿旅馆和亚太地区的其他40家希尔顿旅馆通过签署希尔顿质量保证书做出承诺,如果旅馆没有按预定条件提供住宿,或者没有按时供应饮食,或者没有配备音响设备,以及这些设备没有按合约规定的标准正常工作,顾客将得到经济上的赔偿。目前我国许多酒店开展营销活动时,常常制定一些高度的顾客满意目标,随意做出承诺,而当顾客觉得企业没有达到自身所制定的目标或没有履行其承诺,要求其赔偿时,企业又坐视不理,导致了大量顾客的流失。

  财务层次关系营销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很难将企业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一旦营销方式被仿效,所产生顾客忠诚的作用将会消失。因此财务层次营销可以购买顾客忠诚感,但无法真正创造忠诚顾客。当竞争者做出反应后,频繁市场营销计划反而会变为公司的负担。当竞争对手采用类似的措施后,企业要必须在经营方式上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一级关系营销的基础上,同顾客建立二级关系营销和三级关系营销的联系,才会增加顾客转移成本,使顾客忠诚于企业。

  2.二级关系营销:社交层次顾客关系营销

  与财务层次顾客关系营销相比,这种方法在向目标顾客提供财务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他们的社会利益。在社交层次营销里,与顾客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比向顾客提供价格刺激更重要。

  二级关系营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建立顾客组织。通过某种方式将顾客纳入到企业的特定组织中,使企业与顾客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实现对顾客的有效控制。它包括两种形式:无形的顾客组织和有形的顾客组织。

  (1)无形的顾客组织。无形的顾客组织是企业利用数据库建立顾客档案来与顾客保持长久的联系。如我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书店在建立起一个大型的顾客数据库之后,灵活运用顾客数据库的数据,使每一个服务人员在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明了顾客的偏好和习惯购买行为,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当当书店会根据会员最后一次的选择和购买记录,以及他们最近一次与会员交流获得的有关个人生活信息,定期向会员发送电子邮件,推荐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同时企业可利用基于数据库支持的顾客流失警示系统,通过对顾客历史交易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赋予顾客数据库警示顾客异常购买行为的功能。顾客数据库通过自动监视顾客的交易资料,对顾客的潜在流失迹象做出警示。(2)有形的顾客组织。有形的顾客组织是企业通过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顾客俱乐部来与顾客保持长久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与消费者的零距离,2000年1月30日海尔推出了国内家电行业第一家俱乐部——海尔俱乐部。海尔俱乐部是海尔集团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建立的一个与海尔用户共同追求国际化生活品质,分享新资源、新科技的亲情化组织。在海尔俱乐部里,会员在享受海尔家电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会体味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享受特有的尊贵权益和贴切的亲情服务;品赏到最新的家电时尚,感受海尔家电的国际品质;获得直达个人需求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享受再购买海尔产品的会员优惠;还会被邀请到海尔青岛总部结识天南地北的会员朋友,参加海尔大学的培训;另外还有“一卡行天下”给您带来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增值权益……海尔俱乐部融融的人情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短短10个月内海尔俱乐部的会员已突破800万人,使海尔集团与众多海尔用户的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三级关系营销:结构层次顾客关系营销

  结构层次关系营销是企业在向交易伙伴提供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与交易伙伴结成稳定的结构纽带联系。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合作伙伴”或者“客户联盟”。结构性联系要求企业为交易伙伴提供这样的服务:服务对交易伙伴有价值,但交易伙伴不能通过其他来源获得这种服务。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依靠企业销售或者服务人员交际的态度和技巧。它分为企业与顾客(或客户)的结构性纽带和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

  (1)企业与顾客的结构性纽带。企业与顾客(或客户)的结构性纽带是企业通过向顾客或客户提供独特的服务来建立起双方结构性的关系。如在厂家——商——经销商的销售体系中,厂家和商不仅仅充当向经销商提供商品的角色,而且帮助销售网络中的经销商特别是一些较小的成员提高其管理水平,合理地确定他们进货时间和存货水平,改善商品的陈列;向其提供有关市场的研究报告,帮助培训销售人员;同时建立经销商档案,及时向他们提供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等。

  (2)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是指两个企业结成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开发、研究、供应、人员等方面互相协作,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因此,目前我国内资酒店企业关系营销改善的重点是:改善“协议”顾客折扣制定标准,开展企业间联合计划,改进对顾客认知管理,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拓展服务信息反馈渠道,正确对待和处理服务投诉等服务内容。酒店开展顾客关系营销不应只将眼光局限于酒店内部,酒店同行、行业协会、航空公司、旅游网站、政府、社会团体、媒体等单位也应纳入到开展顾客关系营销的体系中来。

  五、结束语

  从关系营销视角,我国酒店业市场营销的基本现状是:尽管对一些有形组织开展了一点社交层次的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但总体上还只是在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上形成了一些制度,且很不完善。我国酒店业要完善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稳定发展社交层次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开展结构层次的关系营销(三级关系营销)的策略。

  [摘要]本文在综述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在我国服务业的应用的基础上,对酒店营销的特点与关系营销的作用进行了讨论。运用三级关系营销及其他相关理论,提出完善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稳定发展社交层次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开展结构层次的关系营销(三级关系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顾客关系营销酒店业

  中国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世界服务贸易经济中己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酒店业的经营继续呈现全面回升态势、客房出租率和房价同时增长的情况下,经营依旧呈现“星级越高、效益越好”的特点,外资酒店的经营状况明显的好于国内的同类型酒店。国际品牌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各项经营指标均领先于内资酒店企业。同时,行业内品牌竞争成为主导,酒店集团化趋势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Berry,L.RelationshipMarketingofServicesinPerspectivesfrom1983and2000[J].JournalofRelationshipMarketing,2002,1(1):59-77

  [2]Gronroos,C.ServicesManagementandMarketing:A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Approach(2nded.)[M].JohnWiley&SonsInc,2002

  [3]陈首丽刘为国:酒店营销策略设计与策划[J].统计与决策,2003,(05)

  [4]程棘邱慧:酒店核心竞争力探究——忠诚顾客的公关策略[J].黄山学院学报,2004,6(2):61-63

  [5]窦凤英:酒店关系营销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25)

  [6]郭喜明:建立内部忠诚——酒店内部关系营销新方略[J].市场周刊.商务,2003,(05)

  [7]汲剑磊崔光虎:浅析顾客关系营销三层次[EB/OL]https://www.gwyoo.com/lunwen/yingxiaolunwen/zhongguoyingxiao/guanxiyingxiao/116739291719399.html,2006-12-29

  [8]蒋晓川:论酒店企业营销竞争新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

  [9]欧阳少娟王秀荣范武兵:关系营销在酒店[J].经济论坛,2005,(18)

  [10]王国秀:我国目前酒店营销的一些误区及其突破[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11]王秀玲:浅谈内部营销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J].台声.新视角,2005,(04)

  [12]王旭:顾客关系营销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3]夏蔹岑成德:关系营销:酒店培育忠诚顾客的法宝[J].中外酒店,2004(1):54-56

  [14]徐丹妮:酒店营销观念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06)

  [15]杨菁:服务业中关系营销理论的运用及其模式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6]詹国新:崭新的营销观念:关系营销[J].商业文化,1999,(2)

  营销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顾客关系营销酒店业

  中国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世界服务贸易经济中己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酒店业的经营继续呈现全面回升态势、客房出租率和房价同时增长的情况下,经营依旧呈现“星级越高、效益越好”的特点,外资酒店的经营状况明显的好于国内的同类型酒店。国际品牌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各项经营指标均领先于内资酒店企业。同时,行业内品牌竞争成为主导,酒店集团化趋势尤为突出。

  一、内资酒店企业的发展策略变化

  过去几年,为谋求利润空间,内资酒店企业纷纷调整与国际大型酒店的竞争策略,以成本为突破口,展开了争夺市场分额的价格大战。削价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引起更多顾客流失,使大批内资酒店陷入越降价越留不住顾客,利润越微薄的恶性循环中。

  为走出困境,很多酒店开始转换战略视角,将注意点从竞争对手转移到顾客身上,把顾客作为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连接点,以服务好顾客为手段,赢得竞争优势。但根据对佛山地区数家酒店企业的调研,发现酒店企业的营销努力主要还是吸引新顾客,对有重复购买行为的老顾客的关注程度不够,酒店有如漏斗,新顾客不断进入,老顾客却不断流失。

  事实上,很多国内星级酒店已经意识到了忠诚顾客对于酒店的重大意义,但实际行为和理念之间尚存在不小差距。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和薄弱的顾客管理现状,我国内资酒店也迫切需要探寻驱动顾客忠诚的营销方法。

  目前有一些研究在分析了酒店自身的优劣势、竞争环境后,提出了如何开展关系营销管理的战略性策略,但对如何提升关系营销层次的研究涉及很少。随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到来,将会大大的推动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因此,我国酒店业目前必须开展关系营销,提高顾客忠诚度。而内资酒店企业就显得更为迫切。

  二、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在我国服务业的应用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Marketing)理论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欧诺丁服务营销学派(NordicServicesMarketing)和产业营销学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

  1.关系营销的概念

  目前,关于关系营销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关系营销是买卖之间依赖关系的营销。

  第二种:根据塞斯(Shelth)、顾木森(Gummensson)、格鲁诺斯(Gronroos)等著名营销学专家的观点,所谓关系营销,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的活动,并通过企业努力,以成熟的交换及履行承诺的方式,使活动涉及各方面的目标在关系营销活动中实现。这一观念强调的重点是需要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第三种:关系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交换产品和价值的同时创造双方更加亲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以满足社会需要和欲求的一种社会的管理的过程。

  综合上述观点,提出关系营销的内涵是:强调建立、维持和发展与顾客长期良好的关系,并努力实现顾客忠诚;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通过协作与企业的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建立紧密持久的关系;坚持质量、服务顾客、营销活动三要素有机结合的理念,为顾客提供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支持。

  2.我国服务业关系营销的研究与实践

  关系营销从一开始就紧密同服务营销联系在一起。1983年由贝瑞(L.Berry)最初提出“关系营销”就是在一篇服务营销的会议论文中引入的。我国在对关系营销研究的十几年中,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讲仍处于对西方关系营销理论的引进,以及将关系营销理论与我国服务企业简单组合的层面上,本土化程度不高。尽管大家对关系营销的理解并不完善,但营销人员言必谈“顾客关系”的现实也说明了关系营销受青睐的程度。

  (1)服务行业已普遍接受关系营销理念。

  (2)部分服务行业已开始初步实施关系营销战略。我国商业银行、保险、通讯、餐饮业、零售业、信息产业等服务行业已经开始初步实施关系营销。

  (3)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难以选择适当的关系营销水平。选择适当的关系营销水平有益于提高服务企业用于关系建立、维护的投入产出比、有效的控制关系成本和避免资源浪费。关系营销水平有基本型、被动型、负责型、能动型、伙伴型五种类型,然而我国服务企业大多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没有根据其内外部条件来确定自己业务的重点领域、客户开发的对象,和所应采取的相应战略。使服务企业无法分清高边际利润的小量顾客和低边际利润的大量顾客,难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关系营销水平的选择,直接导致其整体关系营销水平较低的事实。

  (4)与相关利益主体加强关系的方法层次较低。目前我国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关系营销时都属于第一或第二种层次。后面将结合酒店业加以讨论。

  (5)实施关系营销战略缺乏相应的策略。

  (6)缺乏共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关系模式做指导。这是我国服务业关系营销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三、酒店营销的特点与关系营销的作用

  酒店企业是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酒店营销活动的具有服务行业的无形、异质、不可分割及不可储藏等特点。

  1.酒店产品的无形性使得酒店的营销活动带上了相应的脆弱性。由于服务的无形,消费者在购买前往往无法确定他得到的服务质量。大多数消费者只能根据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这种服务的质量,决定是否值得购买。因此,卖方的任务就是如何创造并保持顾客,并通过有形展示和一系列的承诺来增强消费者的期望。而关系营销在致力于发展长期的顾客关系时十分强调关系的建立和信任承诺的现实。信任和承诺是关系营销研究的重点。

  2.酒店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使得酒店营销活动增添了艰巨性。我们要采用量时销售、分时计价、增加酒店的服务方式等营销方式。关系营销要求企业与顾客之间是合作伙伴,对服务易逝性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

  3.酒店产品的不可运输性使得酒店营销活动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

  4.酒店产品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限制性减少了酒店营销活动产生规模效应的机会。不同的服务人员提供同样的服务存在质量的差异性。关系营销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的多种关系包括了内部市场的关系,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内部营销的概念。

  5.酒店产品消费的随意性使得营销活动必须着眼于刺激宾客的消费欲望。

  6.酒店产品的综合性使得酒店应树立整体营销意识。酒店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它由酒店服务人员、设施设备,以及宾客三要素共同组成,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且宾客在消费过程中随时可能衍生一些附加需求。经营者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关系。酒店营销的核心是如何将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服务的消费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顾客才能感知良好的服务质量,也才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关系。在关系营销中,互动与合作存在于各个层次,顾客是否购买取决于在互动关系中双方相互的影响程度,双方不是分离而是相互依赖。从这一角度来看,关系营销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建立、保持和强化与顾客的关系。这种互动的关系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营销概念:体验营销。

  7.饭店产品的非专利性要求饭店营销讲究独特性和新颖性。酒店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有着各种各样的直接接触,在这些接触中,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就浪费了大好的机会,任何传统营销努力都无法保证顾客仍然会光顾酒店。同时,酒店开展关系营销,可以大大降低营销成本。据有关研究发现,吸引新顾客的成本可能是保持现有顾客满意成本的5倍。在市场竞争加剧,酒店产品或服务变得越来越雷同的情况下,关系营销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就愈显重要。

  四、关系营销梯度推进理论及其在酒店业中的应用

  著名营销学家贝瑞和帕拉苏拉曼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企业与顾客建立关系的三个层次梯度推进理论,即一级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和三级关系营销。

  1.一级关系营销:财务层次顾客关系营销。财务层次顾客关系营销,主要是运用财务方面的手段,使用价格来刺激目标公众以增加企业收益。在财务层次关系营销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频繁市场营销计划和顾客满意度计划。

  (1)频繁市场营销计划。频繁市场营销计划,指的是给予那些频繁购买,以及按稳定数量进行购买的顾客财务奖励的营销计划。美国航空公司是首批实行频繁市场营销计划的公司之一。1980年代,该公司就决定对它的顾客提供免费里程信用服务。接着,旅馆行业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马里奥特推出荣誉贵宾计划,常住顾客在积累了一定的分数后,就可以享用上等客房或免费房。频繁市场营销计划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联合进行。如新加坡发展银行有限公司、VISA和高岛屋公司联合发起的忠诚营销也是希望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智能卡(Smart-Card)的持有者能享受免费停车、送货服务、抽奖活动等一系列优惠,具体形式则取决于顾客用智能卡购买商品的累积金额。

  (2)顾客满意度计划。财务层次顾客关系的另一种代表形式是企业设立高度的顾客满意目标来评价营销实施的绩效,如果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满意,企业承诺将给予顾客合理的价格赔偿。在印度,6家希尔顿旅馆和亚太地区的其他40家希尔顿旅馆通过签署希尔顿质量保证书做出承诺,如果旅馆没有按预定条件提供住宿,或者没有按时供应饮食,或者没有配备音响设备,以及这些设备没有按合约规定的标准正常工作,顾客将得到经济上的赔偿。目前我国许多酒店开展营销活动时,常常制定一些高度的顾客满意目标,随意做出承诺,而当顾客觉得企业没有达到自身所制定的目标或没有履行其承诺,要求其赔偿时,企业又坐视不理,导致了大量顾客的流失。

  财务层次关系营销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很难将企业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一旦营销方式被仿效,所产生顾客忠诚的作用将会消失。因此财务层次营销可以购买顾客忠诚感,但无法真正创造忠诚顾客。当竞争者做出反应后,频繁市场营销计划反而会变为公司的负担。当竞争对手采用类似的措施后,企业要必须在经营方式上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一级关系营销的基础上,同顾客建立二级关系营销和三级关系营销的联系,才会增加顾客转移成本,使顾客忠诚于企业。

  2.二级关系营销:社交层次顾客关系营销

  与财务层次顾客关系营销相比,这种方法在向目标顾客提供财务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他们的社会利益。在社交层次营销里,与顾客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比向顾客提供价格刺激更重要。

  二级关系营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建立顾客组织。通过某种方式将顾客纳入到企业的特定组织中,使企业与顾客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实现对顾客的有效控制。它包括两种形式:无形的顾客组织和有形的顾客组织。

  (1)无形的顾客组织。无形的顾客组织是企业利用数据库建立顾客档案来与顾客保持长久的联系。如我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书店在建立起一个大型的顾客数据库之后,灵活运用顾客数据库的数据,使每一个服务人员在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明了顾客的偏好和习惯购买行为,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当当书店会根据会员最后一次的选择和购买记录,以及他们最近一次与会员交流获得的有关个人生活信息,定期向会员发送电子邮件,推荐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同时企业可利用基于数据库支持的顾客流失警示系统,通过对顾客历史交易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赋予顾客数据库警示顾客异常购买行为的功能。顾客数据库通过自动监视顾客的交易资料,对顾客的潜在流失迹象做出警示。(2)有形的顾客组织。有形的顾客组织是企业通过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顾客俱乐部来与顾客保持长久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与消费者的零距离,2000年1月30日海尔推出了国内家电行业第一家俱乐部——海尔俱乐部。海尔俱乐部是海尔集团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建立的一个与海尔用户共同追求国际化生活品质,分享新资源、新科技的亲情化组织。在海尔俱乐部里,会员在享受海尔家电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会体味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享受特有的尊贵权益和贴切的亲情服务;品赏到最新的家电时尚,感受海尔家电的国际品质;获得直达个人需求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享受再购买海尔产品的会员优惠;还会被邀请到海尔青岛总部结识天南地北的会员朋友,参加海尔大学的培训;另外还有“一卡行天下”给您带来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增值权益……海尔俱乐部融融的人情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短短10个月内海尔俱乐部的会员已突破800万人,使海尔集团与众多海尔用户的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三级关系营销:结构层次顾客关系营销

  结构层次关系营销是企业在向交易伙伴提供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与交易伙伴结成稳定的结构纽带联系。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合作伙伴”或者“客户联盟”。结构性联系要求企业为交易伙伴提供这样的服务:服务对交易伙伴有价值,但交易伙伴不能通过其他来源获得这种服务。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依靠企业销售或者服务人员交际的态度和技巧。它分为企业与顾客(或客户)的结构性纽带和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

  (1)企业与顾客的结构性纽带。企业与顾客(或客户)的结构性纽带是企业通过向顾客或客户提供独特的服务来建立起双方结构性的关系。如在厂家——商——经销商的销售体系中,厂家和商不仅仅充当向经销商提供商品的角色,而且帮助销售网络中的经销商特别是一些较小的成员提高其管理水平,合理地确定他们进货时间和存货水平,改善商品的陈列;向其提供有关市场的研究报告,帮助培训销售人员;同时建立经销商档案,及时向他们提供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等。

  (2)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是指两个企业结成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开发、研究、供应、人员等方面互相协作,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因此,目前我国内资酒店企业关系营销改善的重点是:改善“协议”顾客折扣制定标准,开展企业间联合计划,改进对顾客认知管理,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拓展服务信息反馈渠道,正确对待和处理服务投诉等服务内容。酒店开展顾客关系营销不应只将眼光局限于酒店内部,酒店同行、行业协会、航空公司、旅游网站、政府、社会团体、媒体等单位也应纳入到开展顾客关系营销的体系中来。

  五、结束语

  从关系营销视角,我国酒店业市场营销的基本现状是:尽管对一些有形组织开展了一点社交层次的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但总体上还只是在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上形成了一些制度,且很不完善。我国酒店业要完善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稳定发展社交层次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开展结构层次的关系营销(三级关系营销)的策略。

  参考文献:

  [1]Berry,L.RelationshipMarketingofServicesinPerspectivesfrom1983and2000[J].JournalofRelationshipMarketing,2002,1(1):59-77

  [2]Gronroos,C.ServicesManagementandMarketing:A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Approach(2nded.)[M].JohnWiley&SonsInc,2002

  [3]陈首丽刘为国:酒店营销策略设计与策划[J].统计与决策,2003,(05)

  [4]程棘邱慧:酒店核心竞争力探究——忠诚顾客的公关策略[J].黄山学院学报,2004,6(2):61-63

  [5]窦凤英:酒店关系营销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25)

  [6]郭喜明:建立内部忠诚——酒店内部关系营销新方略[J].市场周刊.商务,2003,(05)

  [7]汲剑磊崔光虎:浅析顾客关系营销三层次[EB/OL]https://www.gwyoo.com/lunwen/yingxiaolunwen/zhongguoyingxiao/guanxiyingxiao/116739291719399.html,2006-12-29

  [8]蒋晓川:论酒店企业营销竞争新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

  [9]欧阳少娟王秀荣范武兵:关系营销在酒店[J].经济论坛,2005,(18)

  [10]王国秀:我国目前酒店营销的一些误区及其突破[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11]王秀玲:浅谈内部营销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J].台声.新视角,2005,(04)

  [12]王旭:顾客关系营销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3]夏蔹岑成德:关系营销:酒店培育忠诚顾客的法宝[J].中外酒店,2004(1):54-56

  [14]徐丹妮:酒店营销观念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06)

  [15]杨菁:服务业中关系营销理论的运用及其模式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6]詹国新:崭新的营销观念:关系营销[J].商业文化,1999,(2)

  营销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能力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任何一个社会主体都不可能回避这一现实,市场主体纷纷研究提高竞争力的策略,整合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根本取决于有没有高质量的服务,有没有忠诚的顾客,竞争的胜利者将是那些理解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企业。

  一、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的作用

  传统的大众粗放型的营销策略已难以奏效,现代营销的工作重点开始从获得新顾客转向保留老顾客,从注重交易价值转向挖掘顾客终生价值,从顾客满意度到顾客保留,最终实现顾客忠诚。

  一般来说,忠诚的顾客具有如下特征:不购买或极少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重复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推荐他人购买本公司产品和服务。

  企业拥有忠诚的顾客,重复购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样使得企业与顾客之间保持特定的关系,企业便于了解阶段内顾客需求的数量及长期内顾客需求的波动规律,有利于制定长期计划,减少企业因计划生产进行的市场调查的环节,对于产品的种类、规格、数量都有详细的数字依据,合理安排生产,避免了盲目生产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企业拥有忠诚的顾客,将本公司的产品推荐给他人,无形中形成了公司正面宣传的免费资源,不仅为企业带来新的顾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形象,一个企业在群众中具有良好的口碑,那将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顾客满意是一个种概念,属于消费后的一种特定的情感定位。客户根据其使用的情况,评定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是一种消费前产生的期望,与消费后的实际感受相比之后的评价,这种评价将影响客户在此购买的意愿和行动。如果评价高,客户可能愿意再次上门;如果评价低,客户可能不愿意再次上门;如果评价普通,则随时可能转换购买的对象。因此,许多企业不得不不断地追求高度满意,因为那些只获得一般满意的顾客一般不打算更换供应商,高度满意和愉快则创造了一种对品牌情绪上的共鸣,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正是这种共鸣,创造了顾客对品牌的高度忠诚。

  二、服务营销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中的竞争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是将所获价值与交易成本相比较,当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所获得的价值越大时,顾客就会越满意,就会重复购买和推荐给他人购买,并表现出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忠诚[5],而服务营销恰恰能够增强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价值,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脱颖而出,提高顾客忠诚度,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弥补产品的不足与缺陷

  无论是实物产品还是服务产品,都可能存在一定缺陷或不足。当然,产品缺陷或不足可能是先天存在的,也可能是偶然出现的,还可能是来自客户的“恶作剧”。然而这些缺陷或不足却可能是很致命的,“魔鬼”的一面一旦表现出来,恐怕就不是解决客户投诉(退货、退款或赔礼道歉)那么简单了,有时还会上升为一场危机。即使有着成熟管理与运营模式的跨国企业,也会遭遇此类问题,如前几年在武汉、长春等地的“麦当劳毒油事件”,以及2005年肯德基遭遇“苏丹红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不仅是服务业,在制造业也屡见不鲜,“可口可乐二恶英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一幕幕触目惊心。危机来临就要看企业的服务与公关能力了。弥补也好补救也罢,让企业尽快走出危机才是“硬道理”。

  (二)无限的差异化操作空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都在感叹:营销,拿什么把你差异化?的确,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技术、工艺、概念、包装等方面的差异化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对与服务业,在经营项目、经营产品等方面,竞争对手也很容易跟进。差异化的本质就是创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就必然缺乏活力。其实,对于差异化营销,企业有两张牌可打:一是“服务牌”;二是“品牌牌”。服务因环境、时间、地点、人等多种因素而异,因此这是对差异化营销极为有利的一面。以服务定位差异化为先导,准确定位对接市场,围绕这个定位大打差异化服务营销牌。

  (三)有效增加产品附加值

  菲利普.科特勒等营销学者认为,产品整体概念包括五个方面含义: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其中前三者为产品的实体部分,是产品本身、品质、式样以及使用效果等。延伸产品、潜在产品是顾客购买产品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因此,在产品实体的基础上,从产品的延伸利益部分和潜在利益部分入手,不断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使顾客价值持续增加,是顾客忠诚度提高的有效措施。然而通过服务营销使产品价值增值的操作空间最大,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除了基本通话服务外,还有短信、彩信、彩铃、上网、游戏等增值服务,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服务来吸引客户。也就是说,在这两家企业之间不但在基本服务上竞争,更在增值服务上竞争。

  三、企业在服务营销中的误区

  服务营销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现在许多企业强调通过服务营销理念达到运营的目的,但大部分的企业只是片面的理解或歪曲服务营销的真正内涵,我们将其称之为“伪服务营销”。

  (一)表面功夫式服务

  在一些企业中,尤其在餐饮业中,服务员完全按照工作手册接待顾客,客人来了以后,服务员用千篇一律的腔调打招呼:“欢迎光临,请这边走。”因为工作手册是这样规定的,所以服务员才这样说,而他本人并没有真正“欢迎”之意,这种机械的态度、脱口而出的客套话就是“表面工夫式服务”。

  因为这仅仅是遵循工作手册的“表面功夫”,所以一旦出现了意外事态,服务员就不会解决了。

  客人说“请给我杯水”的时候,服务员会机械的回答:“请稍等。”但是,服务员在这样机械回答的瞬间却已经彻底忘了客人要水的事情,等了又等,却还是没来,客人于是又说:“麻烦你,请给我杯水。”服务员还是念经式的回答:“请稍等。”但是在回答的同时她又忘了。

  由于服务员只是像鹦鹉学舌一样说“请稍等”,却没有真正的心意,所以客人再三要水却连一杯水也等不来。

  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类似“表面功夫式服务”、“形式化服务”还是很多的。

  (二)牺牲式服务

  牺牲式服务是企业为了让顾客满意而提供的免费服务,即顾客受益而企业遭损的服务。

  企业意识到服务提升产品价值的作用,于是为客户开出了免费服务的诱人馅饼,追求以服务数量制胜。这种观念主导下的典型行为,就是家电企业在卖场所承诺的一系列免费服务项目。可实际上,服务是人的服务,服务是发生费用的,服务是有成本的。如果企业一味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价格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还要勒紧裤腰带增加服务,乞求消费者买下自己的产品,那无疑是饮鸩止渴。汽车行业不断有新车型做死,价格战是一个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就是免费的增值服务太多,成本太高。

  (三)非理智服务

  非理智服务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销售目的而采取的服务措施,如在一部分企业中,在上级制定的销售任务压力下,以拿下订单为企业的第一目标,要求员工的态度热情,服务要规范,要对待上帝一样去对待潜在客户,促使客户取得信任,签订合同。在这种观念主导下的典型行为,是各大厂家节假日终端促销竞争,不拿下订单决不罢休。这种毫无理智的抢单行为,往往与对顾客的后续服务的冷漠形成反差,所谓“只重视最后一米的销售,不重视销售以后的一公里服务。”虽然企业可以出现短期的高收益,但这种让顾客反感的态度转变,最终会是企业失去顾客。

  以上三点为“伪服务营销”中的典型套路,像这种用孤立、片面、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做法还很多,目前在企业中还很流行,只有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营销观念,才能真正让企业走好,走远。四、通过服务营销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对策

  针对以上企业在服务营销中的不足,以下几点为通过服务营销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在探索新方法

  提高顾客忠诚度的企业给予一点启示。

  (一)将服务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文化中

  “以顾客为导向”绝对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变成一种意识,根植在每个员工心中。“以顾客为导向”就是要求公司和公司的每一个人,切实站在顾客的立场,想顾客之所想,念顾客之所念,急顾客之所急,摸准顾客的心理,发掘顾客的需求,所有的生产、研发、销售、服务都是围绕着“顾客”这个核心。不仅要把顾客当作“上帝”,而且还要把顾客当作“家人”。在公司上下形成一种处处为顾客着想的氛围。

  服务表现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由他的动机和意识控制的,失去顾客的原因往往来自公司内部,如员工傲慢的态度,顾客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咨询无人理睬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服务态度,关键是要改变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文的、深层次的问题。心里面没有服务,眼中就不会发现服务需求,行动就不会到位。[8]

  (二)将服务部门当作利润中心

  让服务创造价值,让服务带来利润,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服务的价值,提高服务部门的级别和重要性,把服务部门当作利润中心,而不是为销售产品的辅助部门。

  许多企业认为服务部门是增加成本的部门,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可事实并非如此,在汽车业,很早就有学者观察到这种现象,既卖车只能获得10%的利润,而卖保养的利润是20%,卖配件的利润高达70%。同样,在IT业,80%以上的利润是从运营服务中获得,服务部门除了要做售后服务以外,要预见到客户今后需要多大性能的容量,帮助他们进行必要的IT架构规划,另外,整合客户现有的IT资源,使IT系统发挥更高的可用性,提升适应力,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这样不仅从满足客户需求发展到创造客户需求,从被动到主动,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从现状看到未来,为产品升级,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中国惠普在运营服务中一直做的非常好,每年在中国市场上服务业务的收入大概是几十亿元人民币,这对许多国内企业来说也许是“天方夜谭”。

  (三)建立良好的服务制度

  服务是一种隐性的软性工作,因人而异,服务的提供总会出于心情。身体状况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影响服务质量,也会由于每个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经验、训练程度的差异造成服务水平差异,因此,有些人认为,服务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或认为制度化服务缺乏人情味,不能适应顾客的需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许多服务工作是常规工作,管理人员是很容易确定服务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行为准则,而消除服务水平差异也只有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标准,良好的服务制度。[9]

  在这里,建立服务制度与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不冲突。服务制度是在公司所面临的所有服务分类基础上而建立,它是站在相当的高度,全面考虑的对策,而个性化服务针对个人、某消费者,因消费者需求差异而改变。

  (四)服务创新

  产品需要创新,服务也需要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商品质量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它们除了要求厂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外,还要厂商不断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推出新、特、奇的服务举措来满足他们对服务的求新求异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如果死抱一两次售后服务举措“从一开始”那显然是不明智的。

  商家要想自己的商品永葆美丽,要想自己的公司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不停的提高商品质量外,还必须树立“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服务。

  总之,服务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达到顾客忠诚。

  参考文献

  [1]张宝诚,体验营销,塑造对顾客的终生影响力[J],新营销,2006,(40)94-95

  [2]贾昌荣,服务营销之路[J],中国中小企业,2004,(11)20

  [3](美)约翰.舍尔,陈颖译,服务为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8

  营销论文范文篇6

  营销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它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生产观念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由于内燃机和电力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经济发展尤为突出。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需求非常旺盛,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只要扩大生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不愁没有销路,就能获得巨额利润,生产观念就应运而生。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者只注重生产并形成产品观念,而不重视产品市场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管理的推广,生产规模得到扩大,产品数量增加很快。但是,需求增加缓慢,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二是受战争的影响,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出现了生产过剩,产品销售困难,滞销积压。在此情况下,销售观念应运而生,生产经营者想方设法销售自己的产品,以便获得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军事工业转向民用的步伐加快,使民用技术迅速发展,管理理论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有了极快的增长,人们的购买力有了极大提高,消费者购物变得更加理性,对商品的选择更加挑剔。这就迫使生产经营者改变过去仅考虑自身利益的以产定销的营销思想,转而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作企业的座右铭,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围绕着消费者需要这个中心,这就非常自然地形成了市场营销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企业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了空气、江河湖海、地下水资源和土壤,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节约资源,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使资源浪费严重,生产难以为继。于是,已有的市场营销观念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三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一致、相协调,营销学者们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想总结为社会营销观念,这一观念的提出得到营销学界普遍认可。

  上述5种营销观念的产生,都是针对当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就说明,营销观念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循着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对当代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环境污染在加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有增无减,企业浪费资源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商业欺诈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盗版侵权现象常常发生,虚假广告、坑蒙拐骗、不讲诚信现象比比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上述现象的解决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收效并不显著。也就是说,仅从企业外部采取强制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必须在企业经营思想上采取措施加以转变,必须提出新的营销观念。我认为可持续营销观念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涵盖当代企业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可持续营销观念可以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必须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责任,不污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省资源消耗,不做违法之事,遵守商业伦理道德,树立良好形象,兼顾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当前和长远利益,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营销观念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可持续营销观念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对应,必然有一个完整的可持续营销理论体系。市场营销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经济学是市场营销学主要的理论来源,经济学的发展为市场营销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传统经济学的传统发展观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它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自然资源是不会枯竭的;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20世纪70年代初期,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面临了前所未遇的五大危机,即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使它们与经济发展关系严重失衡,造成人、社会和自然界的畸形发展,传统发展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与之相对立的可持续发展观便应运而生。1972年米都斯主持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公开发表,对人类面临的困境提出警告,使人们开始对发展过程中的人、自然、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问题有了认识,为人类认识未来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后者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发展观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应该涉及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见,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学的范畴,又是社会学的范畴。就前者而言,人们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运行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揭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形成的思想与理论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并将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应用于企业营销实践,就形成可持续营销观念。它可以独立于可持续经济发展观而存在,专门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形成一套可持续营销理论。就后者而言,人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运行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揭示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形成的思想与理论就是可持续社会发展观。可持续社会发展观虽然不像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对可持续营销观念产生非常直接的和非常巨大的影响,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也为可持续营销观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因为从三者的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

  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才成为科学理论。可持续营销理论产生的实践依据是可以通过对全球现状的分析中认识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务处在2002年8月发表的《全球挑战全球机遇》报告中指出,目前的全球生活标准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令人恐慌,会危及地球和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世界40%的人面临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2.4%的森林遭到破坏,每年有300余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报告号召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用年均消耗量计算,现有资源还可用500年;如果消耗速度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现有资源只能维持90多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口素质低,可耕地面积减少,粮食进口需求增大,这些无疑成为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障碍因素。我国能源资源主要是煤,很多煤矿处于无煤可采状态,到2030年剩下可开采的煤矿并不多。我国石油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7%,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有2/3的城市缺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支柱性矿产,主要有45种,据有关专家论证,在这些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减少到23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我国土地资源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并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国资源减少的趋势,无疑构成了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障碍因素。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破坏严重,80%以上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污染了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郊区,累积存量达到65亿吨,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壤,并占用了大量农用地,自然环境因素构成了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负担。除此之外,我国人文环境也不尽如人意,诚信成为稀有产品,不讲诚信给我国经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855亿元,信誉缺失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上述现象在世界各国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构成了可持续营销观念产生的实践依据。

  三、可持续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营销理论强调营销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准则,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

  1.提倡绿色营销。当今绿色营销风靡世界,绿色产品和服务不断被企业创造出来,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汽车、绿色玩具、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住宅、绿色旅游等;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使用绿色价格、绿色分销、绿色促销、绿色广告、绿色包装、绿色宣传促销等策略。这是因为当今世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着变化,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形成,所以绿色产品和服务有广阔的市场,绿色营销不断赢得消费者支持和响应,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更大的发展。

  我国于1990年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绿色产品市场将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环境均要求我国发展绿色产业,市场引领着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

  2.提倡关系营销。由于消费选择的多样化,消费个性的强化,使得目标市场无法清晰而变得模糊。在此情况下,传统的促销方法已不能传递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信息。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为市场交易各方的信息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系营销应运而生。它是由美国营销学家杰克逊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很快便传遍世界。它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的过程,其核心是企业与它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承诺,实现各自的目标。要实现关系营销的目标,企业必须提供优质、个性化产品、良好的服务和公平的价格,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搞坑蒙拐骗活动,讲究商业伦理道德,与各方建立长期的、互惠的关系。

  3.提倡定制营销。当今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彰显出个性化和差异化,使统一市场需求向多元化市场需求转变,要求企业将市场细分到每个人。也就是说,要求企业根据每一位消费者的特定要求,单独设计、生产产品并迅捷交货,消费者愿意为此付费,以获得称心如意的产品和极大满足,使定制营销应运而生。柔性生产系统、信息技术和延时制造技术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技术基础,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管理技术基础,模块化产品设计、模块化过程设计和快捷的供应网络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生产运作保证。在时装、油漆、电子消费品、计算机和汽车等产品方面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定制营销之所以被企业所接受,不断付诸实施,是因为它具有传统营销所不具有的优势。一是它能为顾客量身制作,而顾客又积极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双方互动,所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顾客;二是实施大规模定制,可以像传统的大规模生产那样降低成本;三是产品生产具有针对性,防止了传统营销过程中生产的盲目性,避免了产品积压和生产资源的浪费,也节省了流动资金,减少了流通费用。

  4.提倡人性化营销。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它们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又要求它们能满足心理的需要,而且偏重于满足心理的需要,要求产品和服务更加精细,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不少学者认为当代的人既是“社会人”,又是“文化人”,这种对当代人的假设是比较恰当的。与此相对应,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文化含量大大提高,更加人性化,使消费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极大满足。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是一种发展趋势,企业的营销和促销策略增加了文化的内涵,凸显人性化营销,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使企业得以可持续营销。

  5.提倡适度营销。所谓适度营销就是指企业适应国情国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自然资源存量水平,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条件,开展营销活动。与适度营销相反就是过度营销。过度营销必然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企业营销活动难以持续,这是企业应该竭力避免的。在当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想方设法开展营销和促销活动,争夺市场。在利润的驱使下,不少企业甘冒巨大的市场风险,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促销活动,因而出现过度营销,这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结果是企业难以实现目标利润。在企业发展史上,中外企业过度营销的例子举不胜举。20世纪80

上一篇:美国大学就在华进行“黄金大米”试验致歉
下一篇:当代诗词精华录留取残荷编选【最新】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