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论文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深,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并且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和新特点,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新问题和新特点,必须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面的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改进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积极的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展开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谋生手段,从社会角度上来讲,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获取应得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以及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职业本身具有着不同的性质、内容以及形式的劳动岗位。

  道德是一项非常庞大的体系,其是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重要体系,职业道德作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受到高校的重视。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其需要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以及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不仅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是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内容能够清晰的反映出鲜明的职业要求,通过职业道德不仅能够保证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的个人道德品质,并且逐渐的走向成熟化。

  二、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

  1、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道德教育相互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最丰富、最多样化的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载体之一。不仅能够展示学校办学的活力和效果,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校园内的生活质量和学生们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们拥有归属感,进而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培养和激发广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和精神,促进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随着时代不断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2、职业道德教育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保证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培养人才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时代的背景。无论对人才有什么不同的要求,但是对人才都会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即具有价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可以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全面的人才。职业道德教育还可以有效的保证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通过健康的内容不断的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们的高尚情操。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并且主要的目标就是更好的服务和服从社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期间,正是自身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主要时期,必须要提高大学生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们抵御错误思想倾向的能力。职业道德教育十分的重要,其能够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岗位,提高大学生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所以,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还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将来承担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之一,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职业道德等培养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十分重视的教育我呢体之一。为了能够满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要提高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客观需求,也是适应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引导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人们的自主性,并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其作用十分巨大,不仅能够激励人们积极进取,提高人们的竞争道德观念,还能够要求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尊重并且遵守相应的道德观念。当今时代,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要求人们不断的更新知识和科学技术,从而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高校在进行培养人才教育的时候,必须要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提高人才职业道德的方法不断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健康有序的运行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适应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思想十分的活跃,自我意识十分的强,更加注重个人理想和个人奋斗,有着十分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但是,在他们人生目标的背后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必须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自觉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的职业地位,保证自己能够在职业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素养相结合

  在进行高校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学校必须要从初始就认识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进入校园的开始阶段进行培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内容主要就是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能力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以及就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以及宽厚待人等优质品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们的职业素养。

  2、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必须要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起来,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必须要保证两者之间具有着共同需求的精神,也就主要指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以及忠诚意识等。必须要结合明确的目标,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融入相应的元素,比如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元素,进而培养大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相应的职业精神。应该有效的将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进行结合起来,创造高校独有的文化,将两者之间进行自然的融合,实现全方位的渗透。校企应该联手打造独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为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加创新内容,通过校园活动将赋予大学生校园新的动态内容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彩活动场景,保证大学生能够在校园活动中实现思想的成熟、升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职业素质。

  3、增强活动针对性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不仅需要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还必须要培养人才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校园文化活动必须要突出职业性价值的取向,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内容和形式方面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具有特色的项目,进而才能够将教育的目的更好的实现。比如参加岗位实习以及社团活动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能够稳固学生们的专业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新时代不断的变化,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不仅需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还必须要提高人才的职业道德,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中,逐渐的让他们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微博带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机遇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具有即时性、自由性、广泛性、便捷性及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博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际交往等,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一)微博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微博上的海量信息,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内外形势、社会热点、方针政策等,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式与内容。

  (二)微博的双向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师生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互相收听,并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真实的交流,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在平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把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对大事件的观点甚至个人的思想动态等问题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上,以引起别人的收听和关注。教育工作者通过收听、关注甚至转发和评论等方法,与学生开展良性互动,合理引导学生,就能够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在微博上发布一些能引起大学生关注的话题,也能引起大学生的收听和关注,引起学生的讨论。这样就能把一些积极乐观的思想传输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微博带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

  (一)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微博上,每个成员都可以发布信息,这样就会造成信息的泛滥,甚至污染。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和文化,淫秽、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也夹杂其中,给大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动摇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削弱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

  (二)微博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微博这一新媒介上,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地位是一样的,甚至大学生比教育者获取的信息更新、更多。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新的形势,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质,以适应微博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

  (三)过度依赖微博,影响和谐人际关系

  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登陆微博。一部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微博上,沉湎于虚拟世界的社交,远离同学和老师,影响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交往。

  (四)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下滑

  有些大学生自制力较差,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宿舍里,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织围脖”,长期沉湎于其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心学习,导致成绩后退。严重者还可能产生心理疾病。

  三、微博在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应用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才能保持思想道德建设的生机和活力。随着微博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观念,把握微博的特征和规律,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微博的优势,就能有效地提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组建“班级微博群”,开展“微活动”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组建以班为单位的“微博班级”。辅导员在“微博班级”中扮演“领头雁”角色,指好方向带好路,敏锐把握并发布一些社会热点、国家的大政方针等话题,让学生在微博上开展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讨论,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组建“校园榜样微博群”,开展争优树先活动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掘学校资源,组建优秀学生、知名校友等先进个人的“校园榜样微博群”,发挥优秀学生、知名学友等个人微博的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榜样作用,吸引学生收听和关注榜样人物,引起情感共鸣,产生教育、鼓舞和鞭策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愿望,开展争优树先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设置微博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微博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开展心理咨询、心理问题矫正等活动。让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对象,一起交流、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心理话题,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健全理想的人格。

  (四)利用微博开展校园维稳工作

  高职院校利用微博的即时性传播特点,开展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学校利用微博及时地向大学生传递校园动态,可以在敏感时期、重大节日、遭遇突出公共事件等情况下,编发专题微博信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气氛,自觉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五)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一是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进行网络理论学习,掌握微博的传播方式,能熟练地使用微博,让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吸引力。二是强化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自控能力和使用能力,使其合理使用微博。三是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味抵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网络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选能力,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六)利用微博建立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通过在微博平台上设置各种不同属性的微博专栏,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以及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

  的相关内容,发布到微博的不同专栏里,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集中讨论。教育者工作者要长期关注这些微博专栏的动向,积极参与活动,持续更新微博,并评选优秀“微活动”,让微博教育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微博时代,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提高对微博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创新教育方法,研究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真正把微博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

  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道德现象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揭示道德的社会实质和发展规律,以规范人类道德生活行为的具体理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研究不仅缘于伦理学教学理论研究的需要,更迫于大学生伦理学学习效果欠佳的现状。

  一、大学生伦理学学习效果欠佳的重要成因

  (一)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边缘化影响大学生学习伦理学的兴趣

  伦理学理论隶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主要涉及善与恶、该与不该等价值问题,其效用是善化心灵、规范行为,提高人性的涵养。但是,自近代始,相对于揭示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自然科学,以及效仿自然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而日益追求社会现象的确定性和公信度的社会科学来说,无法立即为人们提供实证知识或实用职业的人文科学一直难以得到人们的器重。很多时候人文科学教育成为了学校的一种装饰和摆设,失去了它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只对计算机、经济学、各种自科类课程等所谓的“正课”、“主课”倍加关注,而对学习伦理学不感兴趣,这与伦理学这类人文学科在受到实用主义教育的排挤后被沦为一种边缘化的学科直接相关,因为在崇尚“惟实用是真、惟就业是用”的大学生和教师心中,“成才”是比“成人”更具实际意义的事情"。导致在一些大学里,学习伦理学理论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一件敷衍之事,不少大学生的内心甚至从来就没有爱学的倾向。

  (二)有效教学方式的供给不足影响大学生对伦理学理论的认同

  大学生通过伦理学教学能否产生自觉认同伦理学理论的学习效果,其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立足教材中的那些利于大学生准确把握自身存在意义和公正合理地应对各种现实利益关系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得到有效教学方式的供给中能够自觉认同正确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为他们主动践行伦理学理论奠定必要的道德心理基础。

  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一些伦理学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些教师由于忘记了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育人课程,错误地将伦理学看成是一门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课,这就决定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经常是出于“完成政治任务”的需要,热衷于向学生简单地讲解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并强制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当作确定的“知识”予以背记,其结果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困惑没能得到有效的化解,致使大学生们常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来接受这一理论,而且所接受的理论也只能成为一个个硬结,不是被融入而是被嵌入到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之中,引发理论认同的缺失。

  (三)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的可信赖性缺失影响大学生对伦理学理论的践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比例很高,这说明大学生的道德理论认知水平并不低。一些具有高道德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并不具有高几率的道德实践,一个突出的表现就道德理论的知行分离。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其通过对伦理学理论学习而具备较高的理论认同度后并不会必然地导致伦理实践的发生。大学生践行伦理学理论,除了需要对该理论的高度认同,还需要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等道德情感的催化。

  净化社会伦理道德环境以培育大学生伦理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能够主动践行伦理学理论的关键就在于保持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在倡导和践行伦理学理论时的可信赖性。令人惋惜的是,一些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在践行伦理学理论方面并没有赢得大学生的充分信赖。学校在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时由于经常不能得到一些主流媒体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导致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信任。

  有些时候即使大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社会道德生活准则和要求,一旦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主流媒体坚持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道德生活准则和要求,这就易使大学生怀疑学校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对伦理学理论的怀疑就变得更加严重,对践行伦理学理论更是心灰意冷。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即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的伦理观对于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大学生来说,形成一种与其身份相符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种意识就决定了,他们会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运用手中的知识和能力,是用来造福社会还是危害社会。因此,大学生的伦理学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社会、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一项内在要求,是一项重要的道德指标。就像我们社会公认的: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更是心理上的没有疾病,及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伦理学教育,即使从道德层面使他们接受正常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素养及道德品质,不仅仅是一种防范性的减少道德事故的手段,更是有利于他们最大化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加快自我发展的积极措施。总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立德为先。

  参考文献:

  [1]蒋凯.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J].现代大学教育,20xx(3):14.

  [2]孟三爱.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性的伦理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8).

  [3]郝晓玫.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xx(1).

上一篇:最美的美女(最美的美女)
下一篇:网易《人性的哲学与科学》笔记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