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前 言
机器不必具有高级智能便可能对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像《终结者》里的情节,它们没有怜悯之心,以追杀人类为目标。在科幻电影里,我们不止一次感受到这种来自未来的威胁,它潜伏在某个邪恶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或者在那个叫“天网”的系统里暗流涌动。
技术没有善恶,看它掌握在什么人的手中。利用技术来作恶,遭谴责的不该是技术本身,而是使用技术的“人”。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广泛应用,更多的AI 产品走入人们的生活。在机器拥有真正的智能之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地考虑一些哲学和伦理的问题,例如,是否应该研发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机婚姻是否合法?机器犯罪应该如何界定?机器决策是否含有歧视?等等。
AI 时代已悄悄来临,它对人机交互中的法律、心理、政治、商业、基建、社区、服务等提出了众多挑战。而人工智能伦理学还处于萌芽阶段,科学家和社会学家意识到许多问题的存在,却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例如,自动驾驶(autonomous driving)出了车祸,我们应该归咎于谁?一般的算法或编程错误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无人驾驶却有这个风险。消费者不愿花钱买一个潜在的危险品,如果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没有保障,如果相关法律责任模糊不清,自动驾驶将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图1 创造人工智能(AI)
图2 2013 年12 月14 日,我国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
在科学研究方面,智能机器延展了人类的探索能力。例如,“嫦娥三号”登月后,“玉兔号”月球车开始了挖掘分析土壤样品、视频传输等工作。“玉兔”有自动导航、雷达测月、能源采集、天文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光谱仪、立体相机等设备,帮助人类在环境恶劣的月球上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未来会有更多、更智能的机器参与其中。
在有自我意识的机器智能到来之前,如何保护AI 技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被人性之恶所利用,成为人类文明的终结者,是我们必须正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本身没有善恶,而应用它的人类有善恶之分。如何把更多的善植入无意识的机器?如何用伦理道德来规范人工智能?这值得每一位关心人类未来命运的读者深思。
有一个哲学的分支,伦理学(ethics),也称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研究人类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及其价值,进而构建一些道德的指导原则来评判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智慧与愚昧、正义与犯罪。伦理学大致分为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四个领域,人工智能伦理基本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
图3 动画《铁臂阿童木》
图4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先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对道德伦理就有过系统的研究,其思想影响至今,已深深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8)、图灵奖得主(1975)、人工智能先驱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16—2001)曾说:“关于社会后果,我认为每个研究人员都有责任评估,并努力告知其他人,他试图创造的研究产品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1] 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造福整个人类文明,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其说用伦理道德约束机器,不如说用它来约束人类自己,所以人工智能伦理就是人类发展和利用AI 的行为准则。
现有的AI 技术很多不具备可解释性,导致模型或产品出了问题也不知道真实的原因。有些技术缺陷对人类来说是致命的,用户对可能的不良后果应有知情权。故而,对AI 产品的质量及性能的评估,需要更科学、更严谨、更系统的评测方法。
人类需要小心翼翼地发展AI 技术,确保它促进文明的进化,而不是成为人类自相残杀的新式武器。人类如蜉蝣于天地,唯有理性的光辉永恒。公平而开放的合作,而不是恶意的竞争,是我们要走的AI 之路
图5 在联合国总部广场,矗立着雕塑“打结的枪”,象征着“和平、宽容、理解和非暴力”。它是瑞典雕塑家卡尔·弗雷德里克·路特瓦尔德(Carl Fredrik Reutersw?rd, 1934—2016)的作品,1988 年由卢森堡赠送给联合国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类用它披荆斩棘,也有自伤的危险。越来越多的AI 产品具备决策能力,由弱到强,它们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是否准确地代表我们的意愿?智能助手是否会太了解主人而成为一个泄密隐患?自动驾驶如何尽可能地保护人身安全?自主杀人机器是否应该禁止?许多AI 伦理问题等待人们的理性思考。
这本书是一部抛砖引玉的大众科普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和预备知识,面向所有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人人都可以谈论AI 伦理,都可以关注人类和AI 的命运。这些话题不限于严谨的学者,它们是人类未来需要面对的现实。例如,智造业有造成大规模失业的风险,AI 时代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新型的技术工人?机器人介入人类的生活,是否会给社会带来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我们在复杂性变得不可控之前,必须把最糟糕的情况都预想到、分析到。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要把问题揭示出来,管见所及阐述一些想法,激发更多的读者参与思考与讨论。
本书所提供的一些粗浅的心得和思路仅是作者一家拙见,人们可以从更开阔的视角研究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如哲学的、法学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认知科学的,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要本着科学精神(即求实、创新、怀疑、包容的精神),就算对未来的幻想也应如此。另外,些许好奇心和想象力是需要的,它们比知识更珍贵,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枯竭。此书探讨了许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它们或许是杞人忧天,或许是防微杜渐,不管怎样,时间会验证它们并给出答案。对科技发展的预测,是未来学(futurology)的研究内容。有人说,“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就是创造未来”,而要创造美好的未来,必须以道德伦理为指导。
图6 人类终究要借助AI 的力量团结在一起走向广袤无垠的宇宙
本书利用XETEX 开源系统进行排版。书中所有的人物肖像、图标、邮票(非原始尺寸)都取自互联网(如维基百科等),恕不一一标明其出处。所用数据皆标明来源,如
美联储经济数据(Federal Reserve Economic Data, FRED):拥有96 个可靠来源的经济类时间序列数据库,网址为https://fred.stlouisfed.org。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由全球37 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网址为https://data.oecd.org。
感谢好友曹朝博士的鼎力相助,让此书有幸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结缘。特别需要致谢王巧珍编辑,她的专业、细心与辛勤的付出,才使得这本书及时而高质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朋友如同一本打开的好书,厚厚的需慢慢地细读。感谢挚友胡迅、吴宗寰博士,我们坚持多年的午后散步中无所不谈的话题,开阔了我的视野,修正了我的偏见。另外,还要谢谢我的女儿,她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一直感染着我。每次我俩“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都是享受想象力的美好时光。孩子用质朴清澈的眼睛看世界,是她教会了我善待生命——真希望能永远这么简单地活着。这本书送给我的女儿和所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年轻一代,你们会有更高的智慧,你们将创造未来。
于江生
于美国加州圣何塞
上一篇:文明礼仪知识
下一篇:《和谐拯救危机》第一集:今日世界最深重的危机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