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电科普知识】这种黑科技能远程操控你的大脑!
这个应用叫“ 飞鹰峡谷” ,模拟的是乘坐热气球飞升在高空,饱览非洲峡谷,繁华都市,热带雨林等奇观。
现场有一个真实的1:1 热气球座舱,以及让体验者可以真实操作热气球的控制系统,触碰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真的,从座位到燃料都是真实不假。但也仅限这些基础设施是真的了,之后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加速飞升时的超重和降落时失重的感觉都是虚拟出来的。
想想看,你按下启动按钮,热气球开始点火并加速飞升,你能看见气球推进器上熊熊燃烧的火焰,能感受到火焰的温暖和热风的吹拂,720 °无死角地从各种角度欣赏峡谷奇观,头顶的蓝天白云,你旁边的乘客的叽叽喳喳,以及不远处其他气球的随风飘动。
此时,虽然你只是坐在展厅的一个模拟热气球座舱里,但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却全部是在高空的热气球里欣赏的美景,你的大脑已经完全投降,沉浸在这虚拟的世界之中,并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你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是这样的:
而实际上,你只是站在VR 展厅里的热气球模拟座舱上,戴着VR 头盔而已,手舞足蹈地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旁观者可能觉得傻兮兮的,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呢。
好了,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对VR 应该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但业界是怎么定义VR 的特点的呢?
简单地说,VR 之所以称之为VR ,主要有3 大特点,业界也叫“ 3 I”: 沉浸(Immersive ),交互(Interaction ),构想(Imagination )。
沉浸 (Immersive)
沉浸感的来源就是机器通过模拟各种感官的输入来欺骗大脑,让大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全部都是真实的,于是整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
一般来说,我们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些器官来感受世界的,对应的就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等主要感官输入,再结合冷热感,痛感,平衡感,动感,加速感等更复杂高级的这些感官的共同作用来精确地感知外部世界。
在这些感官输入中,视觉和听觉输入占据了90% 以上。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是说,听觉非常重要,但视觉至关重要。
因此,VR 设备主要在视觉和听觉上下功夫,营造水平和垂直两个平面,三维720 °的视觉输入,加之三维立体的听觉输入,虚拟世界就基本上可以让大脑信以为真了。
交互 (Interaction)
有了沉浸感,但虚拟世界如果只能看不能摸,完全无法交互的话,大脑还是会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一切终究只是幻象,最终人会感到出戏,既影响了沉浸感,也让虚拟现实的乐趣大为降低。
因此,虚拟现实必须提供各种输入设备,跟踪人手的精细动作,身体跑,跳等动作,并在虚拟现实中进行反馈。
比方说,你举起手枪瞄准僵尸,在画面中那个僵尸就血肉横飞砰然倒地,你拿起一块石头,应该能感受到石头的坚硬和沉重,你伸手摸虚拟女友的脸,应该能感受到皮肤的细腻柔软和肉体的温暖。
有了这些交互,虚拟世界将更加的真实,也能迸发出更多的想象力,让虚拟现实更好玩。
构想 (Imagination)
除了前面两点,虚拟现实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构想。
虚拟现实完全突破了对现实的模拟,完全可以模拟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场景,不存在的事物联系和运行规律,从而以和现实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对大脑进行操控,创造出更多神奇的应用。
03
—
VR是怎样站在风口的?
每头在风口飞起来的猪,都曾经在被人遗忘的角落等待了很久。VR也是如此,它的历史比你我想象中的要长得多。
第一阶段:幻想
1932 年,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中,以26 世纪为背景,幻想了未来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场景,里面提到“头戴式设备可以提供图像,气味,声音等一系列真实的感官体验,以便让观众能够更好的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1935 年,美国的斯坦利·威因鲍姆写了一篇名为《皮格马利翁的眼镜》科幻小说。书中提到一个精灵族教授发明了一副眼镜,戴上这副眼镜后,就能进入到电影当中,看到、听到、尝到、闻到和触到各种东西,成为故事的主角,还能跟故事中的人物交流。
这两篇小说是对虚拟现实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的最初描写,这些最有趣的头脑创造出来的神奇设备,在今天看来无疑就是VR 头盔了。
第二阶段:萌芽
1963 年,美国的未来学家雨果· 根斯巴克发布了他的发明—Teleyeglasses :一款头戴式的电视收看设备。这个人造词的意思由电视+ 眼睛+ 眼镜组成,虽说离今天所说的VR 技术差别还有点大,但VR 的种子已经埋下。
1965 年,美国科学家伊凡· 苏泽兰提出了感觉、交互真实的人机协作新理论,之后,美国空军开始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做飞行模拟训练。
1968 年,伊凡· 苏泽兰研发出视觉沉浸的头盔式立体显示器和头部位置跟踪系统,叫做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种头戴式显示器相当原始,也相当沉重,不得不被悬挂在天花板上,但其形态上已经接近我们现在看到的VR设备了。
经过这些聪明大脑不断的努力,VR 终于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已经开始了萌芽。
第三阶段:破土
1982 年,导演史蒂文· 利斯伯吉尔执导的一部剧情片《电子世界争霸战》上映,第一次将虚拟现实带给了大众,对后来的VR 的普及影响深远。随后,在美国上世纪的整个80 年代,科技圈掀起了一股VR 热。
1983 年,美国国防部与陆军共同制订了仿真组网计划,随后宇航局开始开发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这款虚拟现实设备叫VIVED VR ,能在训练的时候帮助宇航员增强太空工作临场感。
1984 年,贾瑞恩· 拉尼尔创办的VPL Research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VR 产品,包括数据手套、VR 头显、环绕音响、3D 引擎、VR 操作系统等。
尽管这些产品价格非常昂贵,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毕竟贾瑞恩· 拉尼尔是第一个将VR 设备推向民用市场的人,因此他以“虚拟现实之父”的美名被载入史册。
第四阶段:生长
20 世纪90 年代,VR 开启了全球第一波热潮,并迎来了VR 街机游戏的短暂繁荣。与此同时,科技公司也纷纷布局VR 。
1994 年,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建模语言出现,为图形数据的网络传输和交互奠定基础。
1995 年,任天堂推出了当时最知名的游戏外设设备之一Virtual Boy ,但这款革命性的产品,由于太过于前卫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1998 年,索尼也推出了一款类虚拟现实设备,极尽炫酷之能事。
1999 年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被称为最全面呈现VR 场景的电影,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异常震撼的超人表现和逼真的世界一直是虚拟现实行业梦寐以求希望能实现的场景。
纵观整个上世纪90 年代,基本当时的科技公司都在VR ,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是技术还不够成熟,产品成本奇高。
第五阶段:蛰伏
在本世纪的前十年里,智能手机井喷式发展,虚拟现实仿佛被人遗忘。尽管在市场尝试上不太乐观,但人们从未停止在VR 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VR 技术在科技圈已经充分扩展,科学界与学术界对其越来越重视,VR 在医疗、飞行、制造和军事领域开始得到深入的应用研究。
2006 年,美国国防部就花了2000 多万美金建立了一套虚拟世界的《城市决策》培训计划,一方面提高大家的应对城市危机能力,另一方面测试技术的水平。
2008 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利用虚拟现实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开发了一款“虚拟伊拉克”的治疗游戏,帮助那些从伊拉克回来的军人患者。
这些例子都在证明,这段时间虽然不见VR 明显地开枝散叶,其根系却已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不断地吸收养分,不断地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爆发的时刻。
第六阶段:爆发
2014 年,VR 设备初创公司Oculus 被互联网巨头Facebook 以20 亿美金收购,该事件强烈刺激了科技圈和资本市场,沉寂了那么多年的虚拟现实,终于迎来了爆发。
得益于智能手机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VR 设备所需的传感器、液晶屏等零件价格降低,解决量产和成本的问题,VR 离普及越来越近了,全球的VR 创业者迅速暴增。
同年,各大公司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VR 产品,谷歌推出了廉价易用的Cardboard ,三星推出了Gear VR 等,消费级的VR 开始大量涌现。
2015 年末,一份高盛的预测报告引爆了VR业界。主流科技媒体再次把2016年VR 扶到了元年的位置上,虚拟现实正式成为“风口”,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VR 创业热潮。
在不久前巴塞罗那2018 MWC 展会上,华为演示了其云VR 方案,在该架构下,所有的VR 应用均运行在云端,利用云端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渲染能力实现VR 应用运行结果的处理,并把云端处理过的画面和声音再经过超低时延的5G 网络发送到VR 设备上。
该方案解除了线缆的羁绊,大幅降低了对VR 终端的硬件门槛,非常有利于VR 的普及。
从萌芽到爆发,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VR 蛰伏,如今乘着5G 的风帆,VR 已经振翅欲飞。
04
—
VR能干些什么?
两大核心需求
游戏始终是前沿技术的强大驱动力,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在游戏的陪伴下茁壮成长,从小霸王,到大型网游,再到手游的崛起,这就是游戏的魔力。
以往电子游戏的发展脉络主要是从一片屏幕切换到另一块屏幕,游戏的模式变化并不大,都是盯着电脑或者手机屏幕,用键盘或者触摸屏来操作,而VR 游戏就完全不同了。
以这款名为《勇士》的欧洲中世纪风格近战搏斗游戏为例,你将完全置身于中世纪的战斗中,周围全是敌人,你可以自然地通过转头来360 °观察周边敌情,还可以四处走动,你手上的感应手柄化身游戏人物手中长矛,可以挥舞胳膊,在战场中刺向敌人。
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多维的感官互动将产生强烈的沉浸感。当然,虚拟的世界是无限大的,你的房间可没有这么大,加之VR 游戏还需要专门设备对你的运动进行反馈,所以实际运动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玩生化危机打僵尸的VR 游戏的时候大抵是下图这样的。
看起来似乎是有些傻,不过,既做了跑步运动,还在游戏中获得了类似真枪实弹一样刺激的快感,怎一个“爽”字了得。
当然,还有另一种“爽”来得更直接更原始,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那就是VR 版的成人内容了。这是比游戏更强烈的驱动力,因为其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底层的需求。
据统计,色情网站的流量超过全球网络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网站每月有44 亿的访问量,这个数字是CNN 官网,或者24 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ESPN 电视网的访问量的3 倍,其庞大的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甚至让YouTube 都相形见绌。
随着虚拟现实设备的普及,据Google Trends Data 在2016 年7 月份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7 个月之内,Google 上关于“VR 色情片”等关键字的搜索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9900% 。
目前VR 视频和游戏已经成了色情网站的标配内容。内容的丰富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硬件的普及,技术的进步和硬件的普及又反过来推动内容更近一步的繁荣。这个循环对VR 产业链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上述两大驱动力之外,消费级VR 还能用于哪些其他领域?
娱乐& 赛事直播
从演唱会、体育比赛直播,VR 将成为一个能够让你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通过360° 摄像机,可以一次性拍下周围的景象,并制成VR 视频内容。同步直播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以上图的2018 平昌冬奥会为例,即使你不在现场,通过VR 头盔照样可以体验胜似现场的观看体验。
购物& 广告
在VR 的加持下,我们上网购物的形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不再是点鼠标,而是能够在虚拟的商店里全方位无死角地看清要买的东西真实的样子,甚至还能触摸到东西的质感。
想象一下,在车展上,除了性感的车模之外,还可以VR 试驾,随心所遇更换车型和路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完整的试驾体验。
旅游& 探索
虚拟旅游将是一个能让很多人期待的事情。你可以尽情游览欧陆风情、夏威夷海滩,狂野非洲等,甚至能尝试海底深潜,地心漫游,火星探秘等真实世界中还无法实现的事情。
无论是实景拍摄的360° 视频,还是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VR 头显都能让你暂时脱离现实世界的烦恼和羁绊,去往自己心仪的目的地。总有一天,你足不出户就将能够玩遍全世界。
教育& 模拟
在医疗、物理、天文、地理等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领域,VR 都能够以让人惊异的方式在视觉上构建出一个世界来,让你进入、学习和扩展。
学生们可以通过VR 了解宇宙的发展,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或者是来一次无风险的虚拟手术。VR 教学模式让任何人都能在极低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和锻炼。
05
—
总结
注意,敲黑板了!
—— END ——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