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七)——多元化时期(1978-1994)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八十年代,香港向多元化和国际化转型,与台湾、韩国、新加坡合称为“亚洲四小龙”。另外,这一时期“九七”回归对于香港电影工业和创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大片场制度衰落之后,独立制片在70年代末兴起,催生了大量的影片公司,这些独立公司大多是新公司,为了拍片积极的吸纳新人,扶持新导演,直接推动了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

  70年代末开始占香港电影主要地位的“卫星制”催生了一批独立制片公司,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一批年轻新导演脱颖而出。

  “新浪潮”由一批年轻的导演开创,他们出生于1950年前后,大多是欧美留学背景,传达出鲜明的香港本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对社会问题敏锐的反映、对香港本土风貌的再现、年轻一点个人成长经历的书写、女性的表现以及对于国家民族主题的表现。

  另外,“新浪潮”具有丰富的类型,导演作者风格突出也是“新浪潮”电影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徐克和许鞍华。徐克将特技融入武侠片,突破了传统武侠片的模式,开创了香港科技电影的先河,代表作为《蝶变》(1979)、《地狱无门》(1980)、《第一类型危险》(1980)等;许鞍华是“新浪潮”的另一主将,她主要关注个人及女性的命运,采用时空交错的多视点叙事,主要作品有《疯劫》(1979)、《撞到正》(1980)、《胡越的故事》(1981)、《投奔怒海》(1982)等。

  这一时期电影类型丰富,而且多呈现复合特点,包括以喜剧为主的复合类型片、以动作为主的复合类型片。以喜剧为主的复合类型片有动作喜剧《鬼马智多星》、《最佳拍档》《福星高照》《阿灿当差》、《鬼打鬼》、《人吓人》《开心鬼》、《僵尸先生》等;社会生活喜剧《摩登保镖》、《铁板烧》、《表错七日情》、《小男人周记》、《富贵逼人》等;由周星驰开创的“无厘头”喜剧《一本漫画走天涯》、《整蛊专家》、《逃学威龙》、《武状元苏乞儿》、《唐伯虎点秋香》等。以动作为主的复合片类型有古装武侠片《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黄飞鸿》、《新蜀山剑客》、《新龙门客栈》、《青蛇》等,现代动作片《警察故事》、《A计划》、《公仆》、《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

  除了以上商业主流类型影片,文艺片也继续发展,其中包括反映香港社会现实的写实片《颠佬正转》、《党童》、《IQ爆棚》、《靓仔妹》等;言情片《胭脂扣》、《爱在别乡的季节》、《双城故事》、《新不了情》、《阮玲玉》、《人在纽约》、《女人心》等;伦理片《客途秋恨》、《上海假期》、《法外情》、《飞跃黄昏》、《阿郎的故事》等;历史片《火烧阿房宫》、《国魂》、《清宫秘史》、《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

上一篇:周志诚的影视作品大全
下一篇:斗罗大陆唐三爆桶小舞东免费10.0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