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网上报名操作指南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医 师 资 格 考 试

  考 生 指 导 手 册

  (2014版)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

  前 言

  为了加强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行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制度。

  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医师资格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考试形式,指导考生报名和应考,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以解答考生在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阅读本《指导手册》,熟悉报考要求,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考区、考点的工作。

  预祝广大考生考试成功!

  二O一四年二月

  目 录

  第一节 医师资格考试简介.........................................

  1   一、考试性质...................................................

  1   二、考试方式与分级分类..........................................

  1   三、考试时间...................................................

  2   四、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3   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4   五、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

  6   中医类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

  9   第二节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题型示例.........................

  11   一、A1型题(单句型选择题)..................................

  12   二、B1型题(标准配伍题).......................................

  13   三、A2型题(病例摘要型选择题)..............................

  13   四、A3型题(病例组型选择题)................................

  14   五、A4型题(病例串型选择题)................................

  15   第三节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题型示例..........

  17   一、A1型题(单句型选择题)..................................

  17   二、B1型题(标准配伍题).......................................

  18   三、A2型题(病例摘要型选择题)..............................

  18   第四节 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题型简介...................

  19   一、蒙医医师(汉文、蒙文).....................................

  19   二、藏医医师(汉文、藏文).....................................

  22   三、维医医师(汉文、维文).....................................

  26   四、傣医医师.................................................. 2

  9   五、中医(朝医)专业医师.......................................

  30   六、中医(壮医)专业医师.......................................

  31   第五节 报名....................................................

  32   一、报名资格..................................................

  32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

  32   三、报名须知..................................................

  32   四、准考证的使用..............................................

  33   五、医师资格考试考生书.....................................

  34   第六节 考试规则与答题卡填涂指导.................................

  34   一、考试规则..................................................

  34   二、答题卡填涂指导.............................................

  35   第七节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的分数的公布.....................

  36   一、考试分数..................................................

  36   二、考试分数的公布.............................................

  36   三、成绩单....................................................

  36   附录一:医师法及相关考试规定....................................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37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41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45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年版)...........................

  48   卫生部关于修订《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三十四条的通知..........

  51   卫生部关于明确《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情形的通知.

  52   医师资格考试违规处理规定....................................... 53   附录二:《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57

  第一节 医师资格考试简介

  一、考试性质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又称医师执业考试、医师执照考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可形式,也是有关医师的法律和医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已有数百年,美国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已经近百年,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实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也已实行多年。

  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曾于五十年代初发布过医师、中医师、牙医师、药师考试办法,但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多种因素,这一办法发布后很快就被废止。自1985年起,原卫生部开始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历经了十几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医师法》草案于1995年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此后又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医师法》,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执业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工作或开业所必须的,由国家认可和授予的个人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资质证明。执业资格考试是国家实行职业准入制度的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医师资格考试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最终确立的,是在与国内外考试机构加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成熟的。

  二、考试方式与分级分类   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统一命题,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医学综合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业务工作。

  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第01号),2014年开设哈萨克医考试(试点),不开设傣医和朝医考试。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中医(壮医)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综合笔试启用《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及中医部分类别)2013年版》。取消中医(含民族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大纲中的西医内科学内容,未涉及的中医部分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仍执行现行大纲。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部署,2014年将在全国继续开展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及考试时间等按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规定进行。

  由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批准,自2010年开始,现役军人(包括军队、武警现役人员及公安部所属的边防、消防和警卫现役人员,不包括军事单位聘用的地方人员)报考医师资格的,无论报考临床、中医、口腔还是公共卫生类别,除参加所报考类别的正常考试内容外,医学综合笔试还须增考军事医学内容。军事医学考试内容单独增设一个单元,执业医师增考题量为80道,总分为20分,执业助理医师增考军事医学考试内容题量为40道,总分为10分。考试内容以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军事医学2013年版)》为依据,复习指导用书可参考部队系统内部发行的《医师资格考试军事医学应试指南》。  截至目前,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42种类别,报考类别全称及代码详见表1.

  表1. 医师资格考试报考类别全称及代码 执业医师报考类别全称 代码 执业助理医师报考类别全称 代码 临床执业医师 110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10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乡镇) 215 口腔执业医师 12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220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130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230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 140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240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乡镇) 245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朝医)专业执业医师 14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朝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 24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 14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 24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150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250 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医师 161 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261 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医师 162 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 262 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医师 163 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 263 具有规定学历的傣医执业医师 164 具有规定学历的傣医执业助理医师 264 具有规定学历的哈萨克医执业医师 165 具有规定学历的哈萨克医执业助理医师 265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医师 340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440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朝医)专业执业医师 341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朝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 441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 342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 442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蒙医执业医师 361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461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藏医执业医师 362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 462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维医执业医师 363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 463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傣医执业医师 364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傣医执业助理医师 464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哈萨克医执业医师 365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哈萨克医执业助理医师 465

  三、考试时间

  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为7月1日至15日,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13至14日举行。医学综合笔试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相同。军队考生加试军事医学内容考试时间为9月13日,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为17:00-17:30;执业医师为17:00-18:00。(详见表2)。

  表2. 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日程表 时间 级别 9月13日(星期六) 9月14日(星期日) 9:00-11:30 14:00-16:30 17:00-17:30 17:00-18:00 9:00-11:30 14:00-16:30 执业医师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执业助理医师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 ———— ———— 执业助理医师(乡镇)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 ———— ———— 执业医师(军队)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军事医学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执业助理医师(军队)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军事医学 ———— ———— ————

  四、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一)西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西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临床、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案及内容见表3、4、5。

  表3.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表3.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科目 类别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比例 科目 比例 科目 基础医学综合 13.33%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10%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 医学人文综合 6.67% 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5% 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综合 75%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80%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预防医学综合 5% 预防医学、 5% 预防医学  表4. 口腔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科目 类别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比例 科目 比例 科目 基础 医学综合 17% 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15% 生物化学、药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医学 人文综合 5% 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7% 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预防 医学综合 10% 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 12% 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 临床 医学综合 8%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口腔临床医学综合 60% 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66% 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表5.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科目 类别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比例 科目 比例 科目 基础 医学 综合 14% 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 12% 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 医学 人文 综合 6% 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8% 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临床 医学 综合 15%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疾病及其他 10%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疾病及其他 公共卫生 综合 65%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学校/青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0%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二)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案及内容见表6、7、8。   表6.  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类别 考试 对象 考试科目 中医(民族医)基础 中医(民族医)临床 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 科目数 中医 执业 医师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3 民族医执业医师 藏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蒙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儿科学、蒙医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儿科学、蒙医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维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维医外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3 傣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内科学、傣医妇科学、傣医儿科学、傣医皮伤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内科学、傣医妇科学、傣医儿科学、傣医皮伤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朝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壮医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8 壮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表7. 中医、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类别 考试 对象 考试科目 中医(民族医)基础 中医(民族医)临床 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 科目数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3 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藏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藏医概论学、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藏医概论学、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蒙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维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外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3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傣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 朝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17 壮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壮医针灸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表8.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类别 考试对象 考 试 科 目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综合 科目数 中西医结合 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传染病学 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4 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传染病学 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4

  五、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内容分别以《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实践技能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考试。

  实践技能考试采用三站式考试的方式。考区、考点按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的要求设立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生在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依次通过“三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内完成全部考站的测试。

  考生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准考证》应考,并根据准考证上所注携带必需物品(如本人有效身份证、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和着装要求(公共卫生类的考生请勿穿裙装和高跟鞋参加考试)。考试基地设候考厅,考生在候考厅等待考试,等待考试过程中不得外出,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考试基地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

  (一)西医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

  1、临床类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检查者身体上进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试方法采用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考站:

  (1)考试内容:心肺听诊、影像(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执业助理医师增加颅脑CT影像诊断考试内容。

  (2)考试方式: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2、口腔类别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无菌操作、一般检查、职业素质以及特殊检查。

  (2)考试方法:现场操作并如实填写口腔检查表。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急救技术。

  (2)考试方法: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方法由考生在口腔专用模型、自带的离体磨牙上现场操作,或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基本急救技术考试方法由考生对模拟人操作或2名考生互相操作。

  第三考站:

  (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医德医风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牙髓测验、X 线检查、实验室检验)。

  (2)考试方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考试方法采用计算机阅题,口述作答。医德医风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的考试方法采用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试题要求进行作答。

  3、公共卫生类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2)考试方法:采用考生随机抽取试题、在模拟人上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考生需完成3项临床基本操作。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2)考试方法:考生应试2个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口试回答问题。

  第三考站

  (1)考试内容: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现场检测、样品采集、卫生处理和个人防护技能。

  (2)考试方法:采用考生随机抽取试题,现场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考生需完成2项操作,1项为现场检测或样品采集操作,另1项为卫生处理或个人防护操作。

  4、西医类各站分数与考试时间:

  临床类别 考 站 考试项目 分 值 (分) 考试时间 (分钟) 第一站 病史采集 15 37 11 26 病例分析 22 15 第二站 体格检查 20 40 13 24 基本操作技能 20 11 第三站 心肺听诊 试题1 4 23 15 试题2 4 影像(X线、CT) 试题1 2 试题2 2 试题3 2 心电图 试题1 3 试题2 4 医德医风 2 合 计 100 65 口腔类别 考站 项目 项目 数量 分值 (分) 考试时间 (分钟) 第一站 无菌操作 2 4 24 19 一般检查 3 13 职业素质 1 3 特殊检查 1 4 第二站 口腔基本操作技能 3 33 45 30 37 基本急救技术 2 12 7 第三站 病史采集 1 5 23 17 病例分析 1 18 医德医风 1 2 8 7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牙髓测验 2 2 X线检查 1 2 实验室检验 1 2 合 计 100 80公共卫生类别 考站 考试项目 考试时间 (分钟) 分值 (分) 第一站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体格检查 20 25 急救技术 第二站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 40 案例二 第三站 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 现场检测/样品采集 20 35 卫生处理/个人防护 合 计 60 100

  (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

  1、考试内容

  第一站考试:辨证论治

  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类证鉴别(仅限中医执业考生),完成中医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中西医结合考生还要完成西医诊断依据、西医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西医诊疗计划等测试内容。

  辨证论治考试评分项目的设置,根据每年命题情况合理调整。

  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1)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2)体格检查(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西医临床技术操作(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第三站考试:临床答辩

  (1)中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中医问诊技术有关问题

  测试其他中医临床问题

  (2)西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西医临床问题(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2、考试方式

  考生在指定考试地点分别随机抽取题号后完成各站考试。

  第一站考试:辨证论治

  在统一的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1)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针灸穴位体表定位: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的操作:叙述或现场实际操作。

  (2)体格检查:由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3)西医基本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第三站考试:临床答辩

  依据考生随机抽取的试题,现场回答所测试的问题。

  中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西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现场口试

  3、考试题量

  辨证论治:1道试题

  基本操作:4道试题(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3道试题)

  临床答辩:4道试题

  4、考试分数

  总计100分。其中:

  第一站考试:40分

  第二站考试:30分(中西医结合人员25分)

  第三站考试:30分(中西医结合人员35分)

  5、考试时间

  总计90分钟。其中:

  第一站考试:60分钟

  第二站考试:15分钟

  第三站考试:15分钟

  6、合格标准

  每考生必须完成1~3站考试;

  考试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附: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各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一览表

  站 次 具有规定学历人员 (中医执业、助理)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中医执业、助理) 中西医结合人员 (执业、助理) 考试 内容 考试 分数 考试 方法 考试 时间 考试 内容 考试分数 考试 方法 考试 时间 考试 内容 考试 分数 考试 方法 考试 时间 一 辨证 论治 40 笔试 60 分钟 辨证 论治 40 笔试 60 分钟 辨证 论治 40 笔试 60 分钟 二 中医 操作 10 实际 操作 15 分钟 中医 操作 10 实际 操作 15 分钟 中医 操作 10 实际 操作 15 分钟 中医 操作 10 中医 操作 10 体格 检查 5 考生 互查 中医 操作 10 体格 检查 5 体格 检查 5 考生 互查 体格 检查 // 西医 操作 5 实际 操作 西医 操作 // 西医 操作 5 实际 操作 三 中医问诊答辩 8 现场 口试 15 分钟 中医问诊答辩 8 现场口试 15 分钟 中医问诊答辩 10 现场 口试 15 分钟 中医 答辩 8 中医 答辩 8 中医 答辩 10 中医 答辩 8 双重诊断答辩 8 中医 答辩 6 西医 答辩 8 西医答辩或临床判读 6 西医答辩或临床判读 // 临床 判读 7

  第二节 西医类医师资格医学综合笔试题型示例

  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各类选择题均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是试题的主体,可由一段短语、问句或不完全的陈述句组成,也可由一段病例、图表、照片或其它临床资料来表示;选项由可供选择的词组或短句组成,也称备选答案。

  医师资格考试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 A2、 A3、 A4、 B1五种题型。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现将各种题型简要介绍如下:

  一、A1型题(单句型选择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 线粒体肿胀

  *B 核碎裂

  C 胞质嗜酸性增强

  D 胞质脂滴增加

  E 自噬泡增多

  2.癌与肉瘤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 病人年龄

  B 肿瘤质地

  *C 组织来源

  D 转移途径

  E 染色特征

  3.下列关于RNA的论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有mRNA,t RNA,r RNA等种类

  B 原核生物没有hnRNA 和snRNA

  C 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D 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E 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 RNA

  4.胃溃疡的好发部位

  A 胃窦部大弯侧

  B 胃体部小弯侧

  *C 胃角部小弯侧

  D 贲门食道联合部

  E 胃底部大弯侧

  5.需要紧急手术的肠梗阻是

  A 麻痹性肠梗阻

  B 粘连性肠梗阻

  C 虫团引起的肠梗阻

  *D 肠扭转

  E 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6.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是

  A 原发性妄想

  B 被害妄想

  C 嫉妒妄想

  *D 夸大妄想

  E 钟情妄想

  7.治疗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绞痛患者,应选择的药物是

  A 心得安

  B 普萘洛尔

  *C 阿替洛尔

  D 酚妥拉明

  E 阿托品

  8.治疗重度妊高征孕妇,首选药物应是

  A 降压药

  *B 解痉药

  C 强镇静药

  D 利尿剂

  E 扩容剂

  9.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是

  A 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

  B 患者、家庭、社会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感受性、传播途径、病原体

  E 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

  10.牙借助纤维膜附着于口腔的称为

  *A 端生牙

  B 侧生牙

  C 槽生牙

  D 同型牙

  E 多牙列

  11.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全身用药,效果的抗生素是

  A 甲硝唑

  B 红霉素

  *C 二甲胺四环素

  D 青霉素

  E 先锋霉素Ⅳ

  12.口腔内手术区消毒用碘酊浓度为

  A、2%

  B、1.5%

  *C、1%

  D、0.5%

  E、0.1%

  二、B1型题(标准配伍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若干组试题,每组试题共用在试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缓冲作用发生最快

  B 缓冲能力较强

  C 缓冲能力

  D 缓冲能力最持久

  E 缓冲能力最弱

  13.在调节酸碱失衡中血浆的缓冲系统(A)

  14.在调节酸碱失衡中肺的调节作用(C)

  15.在调节酸碱失衡中细胞的缓冲调节作用(B)

  16.在调节酸碱失衡中肾脏的缓冲调节作用(D)

  17.在调节酸碱失衡中骨骼的缓冲调节作用(E)

  (18—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血源性

  B 腺源性

  C 损伤性

  D 牙源性

  E 医源性

  18.新生儿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A)

  19.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D)

  三、A2型题(病例摘要型选择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试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20.35岁女性,3周前感冒伴咽痛,2周前已痊愈。近5天颈前疼痛明显,有低热来门诊。查体:37.8℃,皮肤无汗,甲状腺Ⅱ0大,右叶硬,明显触痛拒按,WBC7.8×109/L。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甲状腺右叶囊肿出血

  B 甲状腺癌伴出血

  C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D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E 亚急性甲状腺炎

  21.30岁女性,妊娠8个月余。近月来发现右腹股沟部拇指大小肿块,无痛,平卧时明显缩小。检查:右腹股沟管浅环不扩大,压迫深环肿块仍突出。诊断为

  A 肿大淋巴结

  B 脂肪瘤

  C 腹股沟直疝

  *D 股疝

  E 腹股沟斜疝

  22.28岁女性,月经过多且持续天数达8天。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84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80g/L,红细胞平均体积76f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贫血

  C 铁粒幼细胞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镰状细胞贫血

  23.3个月男婴,因生后顽固性便秘伴明显腹胀,常需灌肠通便后,腹胀方可缓解。经钡剂灌肠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该病在婴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 肠梗阻

  B 肠穿孔

  C 腹膜炎

  *D 小肠结肠炎

  E 营养不良

  24.30岁男性,左下后牙疼痛,伴左颌下区肿痛1周,经切开引流,有黄色粘稠脓液流出,其感染菌最可能是

  A 链球菌

  B 结核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绿脓杆菌

  E 混合细菌感染

  25.某医师检查大班儿童200人,蛔虫感染28人;中班100人,蛔虫感染25人;小班50人,蛔虫感染20人,该幼儿园平均感染率为

  A 14.00%

  B 25.00%

  C 40.00%

  D 26.33%

  *E 20.86%

  四、A3型题(病例组型选择题)

  (26—28题共用题干)

  女性,25岁。已婚。停经75日,阴道中等量流血4日伴发热。昨日阴道排出一块肉样组织,今晨突然大量阴道流血。查体:T 38.2℃,P 116次/分,BP 80/60mmHg。子宫如近妊娠2个月大,有压痛,宫口可通过一指,阴道分泌物明显臭味。血WBC 20.5×109/L,Hb 68g/L。

  26.本例应诊断为感染合并

  A 先兆流产

  B 难免流产

  *C 不全流产

  D 稽留流产

  E 完全流产

  27.除抗休克外,还需进行的紧急处理是

  A 注射止血剂

  B 注射宫缩剂

  C 静脉注射抗生素

  *D 钳夹出宫腔内妊娠物

  E 立即进行彻底清宫

  28.本病例发生自然流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

  B 孕妇接触放射性物质

  C 孕妇细胞免疫功能失调

  D 母子血型不合

  *E 遗传基因缺陷

  (29—31题共用题干)

  35岁男性,因饱餐和饮酒后6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伴有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自觉口干,出冷汗。体格检查:体温38℃,四肢厥冷,脉搏116次/分,血压10/6 kPa,腹膨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29.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应考虑的诊断是

  A 穿孔性阑尾炎

  B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 绞窄性肠梗阻

  D 急性胰腺炎

  *E 急性盆腔炎

  30.患者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如行腹腔穿刺,可能抽出液体的颜色是

  A 无色清亮液体

  *B 棕褐色液体

  C 胆汁样液体

  D 脓性液体

  E 血性液体

  31.治疗方针应是

  A 胃肠减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 中药与针刺

  C 补液抗炎

  *D 紧急手术

  E 纠正休克后手术

  (32—34题共用题干)

  15岁男性,右颌下区肿胀3个月,与进食无关。口腔颌面部检查:右口底无肿胀,未扪及结节。粘膜色泽正常,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右侧颌下区可扪及3cm×3cm肿块,质地柔软,无压痛。

  32.此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检查是

  A CT

  *B 颌下腺造影

  C B超

  D 磁共振

  E 肿物穿刺

  33.穿刺抽出粘稠的蛋清样液体,该患者的诊断是

  A 颌下腺囊肿

  B 囊性淋巴管瘤

  C 潜炎型舌下腺囊肿

  *D 口底皮样囊肿

  E 甲状舌管囊肿

  34.对该例患者的治疗应采取

  A 完整摘除囊肿

  B 摘除颌下腺及囊肿

  C 摘除囊肿及部分舌骨

  D 摘除颌下腺

  *E 摘除舌下腺

  五、A4型题(病例串型选择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试题。请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有的试题中提供了与病例相关的辅助或假定信息,要根据该题提供的信息来回答问题,这些信息不一定与病例中的具体病人有关。

  (38—44题共用题干)

  5岁男孩。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38.此患儿系动脉导管未闭,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最主要为

  *A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B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C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D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右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E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左心房和主动脉血流量减少

  39.该患儿的早期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

  *A 左心室增大

  B 左心房增大

  C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D 右心房增大

  E 右心室增大

  40.当此病历出现显著的肺动脉高压时,其临床上可出现

  A 头面部青紫

  B 上半身青紫

  C 全身性青紫

  D 末梢性青紫

  *E 下半身青紫

  41.该病历可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下列不是其体征的是

  A 毛细血管搏动

  B 水冲脉

  C 股动脉枪击声

  *D 奇脉

  E 脉压明显增宽

  42.假设当此病例的动脉导管未闭的分流量较大,但不伴有肺动脉高压时,X线除显示肺部充血,肺动脉段突出外,主要显示

  A 右心室增大

  B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C 左心房增大

  D 左心室增大

  *E 脉压显著增宽

  43.假设此病历的动脉导管未闭的分流量较大,且已伴有肺动脉高压时,下列正确的是

  *A 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肥大

  B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肥大

  C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肥大

  D 左心房、左心室肥大

  E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肥大

  44.假设此病例系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已出现下半身紫绀和杵状指。听诊时可能不存在的是

  *A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B 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

  C 闻及股动脉枪击音

  D 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E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45—46题共用题干)

  37岁女性,已婚,因性交后出血1年余来就诊。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宫颈时钟位2:00——3:00处有小菜花状突起,接触性出血。子宫正常大小,能活动,两侧附件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巴氏Ⅲ级。

  45.此时最合适的辅助检查是

  A 治疗炎症后随访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 宫颈碘试验

  C 阴道镜检查

  *D 宫颈活检

  E 宫颈管刮片送细胞学检查

  46.若证实为早期浸润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 宫颈锥切术

  B 子宫全切术

  *C 扩大子宫全切术

  D 子宫根治术

  E 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47—49题共用题干)

  18岁女性,2年来觉下前牙咬东西无力,近时期牙齿感觉松动。检查下前牙松动Ⅰ度。牙龈红肿,有牙石,其它牙龈微肿。

  47.采集病史重点了解

  A 有无外伤史

  *B 家族史

  C 不良习惯

  D 口腔卫生习惯

  E 有无服药史

  48.重点检查项目是

  A 牙髓活力

  *B X线片

  C 松动度

  D 外周血象

  E 牙周附着丧失水平

  49.根据上述检查初步印象为牙周炎,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诊断的检查是

上一篇:我的家作文
下一篇:李万春先生谈拿手好戏《野猪林》(附录像)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