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别人的剧本演自己的缘分 | 心理咨询师「吃瓜」中的职业伦理
上周,我参加了一场咨询师如何「吃瓜」的沙龙,探讨了心理咨询师蹭热点时如何遵守职业伦理。
这篇文章,我将大家给我的启发和我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总结,希望对同样从事咨询工作的你有所帮助。
01
注意你影响力的边界
蹭热点的本质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声,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心理咨询师要对自己的影响力可能产生的后果抱有警觉的态度,特别是如果有一天,你的话语已经足够有影响力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影响力的边界在于:
不要用自己的影响力妨碍社会其他秩序的正常运行,
什么意思呢?
比如,某明星最近在打离婚官司。试问,如果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师在判决前就立场鲜明地战队,甚至对一些本来应该保密的诉讼证据进行暴力分析,这样做,是否会引导普通民众对这一热点事件的态度?进一步地,是否有可能左右当事人双方的调解和法院的宣判?
02
为什么不能远程诊断
什么是远程诊断?
它是指心理咨询师没有与当事人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一些间接信息,如当事人发的微博、第三人透露的当事人录音、录像、书信资料等对其进行诊断。
心理咨询师绝对不可以远程诊断,
这一点大家应该可以很容易形成共识。那到底为什么不可以呢?我这里说三点:
第一,这样做违法。
《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诊断必须由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在医疗机构进行。因此,心理咨询师如果在文章中说某明星有抑郁症,是违法行为。
第二,你基于的事实是被遮蔽的事实。
当我们蹭热点的时候,你自以为了解了来龙去脉,但事实上,你了解的信息只是明星想让你知道的信息,根本不是全部的事实。否则,一个热点怎么会一再反转呢。
第三,你们没有工作关系。
既然诊断是在专业医疗机构中才能进行的,那咨询关系或治疗关系的建立就是诊断的前提。那些蹭热点的心理咨询师,都没有与当事人建立工作关系,根本没有诊断可言。
03
我们该科普什么?
很多心理咨询师会说,我之所以蹭热点是为了科普,帮助普通大众了解什么是心理疾病。
诚然,这种科普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思考,
我们更应该科普疾病,还是更应该科普如何更好地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后现代哲学中的建构与解构的问题,我这里说的稍微深一点点。
过去,社会上大部分人不了解什么是心理疾病。比如,当一个孩子长时间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与人交往的时候,父母不会意识到它可能是得了抑郁症,而是觉得孩子叛逆,孩子作,孩子变坏了。
我们过去的心理科普经历了一个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将心理疾病的概念植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心中。
现在的很多父母,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状况的时候,他们开始会意识到,我的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一部分父母会主动带孩子去看心理门诊。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进步。
然而,
这种科普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普通老百姓开始习惯用心理疾病的框架来理解日常生活。
过去,因为没有产后抑郁这个词,大部分家庭会认为,生完孩子后妈妈的心情不好是因为家庭成员的关注点突然从母亲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大家对母亲多一点关心,问题就慢慢解决了。而当产后抑郁这个词被大家熟知之后,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现在的心理咨询师要做的是解构的工作,也就是帮助普通老百姓从那种一遇到问题就用心理疾病的框架去套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我们会发现,即使面对一个已经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如果可以跳出心理疾病的标签去看待他,也就一定会发现他积极应对生活的力量。
进而,我们还会发现,那些犯下大错的人,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无奈和不得已。这不是一种推脱,而是用更多元和丰富的视角看到一个完整的人。
04
什么是高价值内容?
心理咨询师个人或心理咨询机构的经营需要吸引外部流量,从这一点来看,蹭热点确实是一种短期来看非常有效的方式。
然而,
心理咨询师短期可以蹭热点,但不要习惯于蹭热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用户质量比用户数量更重要。
热点确实可能吸引来比较多的用户,但用户大多也是冲着热点来看热闹的。坦率地说,要将一帮只想看热闹的用户转化成咨询客户,这样的转化成本太高了。
第二,一次劳动没法多次使用。
很多自媒体人都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的文章可以集结成书。但如果你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蹭热点的内容,那就意味着你的这些文章都没有办法在书中使用,因为热点文章是具有很强实效性的。
第三,高价值内容拥有长尾效应。
我2018年上半年写了一篇关于咨询师证书取消后如何学习心理咨询的长文,现在过去3年了,依然有不少用户是看了那篇文章后认识我的。
05
你蹭热点的动机是什么?
你到底为什么想要蹭热点?是你真的希望通过这个事件对普通大众进行心理科普和心理教育,还是热点中受害者的遭遇勾起了你自己未解决的创伤或愤怒?
套用林志炫最近翻唱的老歌《爱情电影》中的一句歌词,
我们不要「在别人的剧本演自己的缘分」。
最后的最后,我们来说说善行原则。
你写一篇蹭热点的文章,是想要进行心理科普,还是想收割流量然后割韭菜,或者散播你的毒鸡汤,他们的差别不在于你选择做或者不做,而在于你选择怎么做:你会如何选择素材和视角,你如何处理细节,你如何在两难问题上做出选择。
我们再说的远一点。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象一下,未来有一天,如果你成名了。你离婚了,或者不小心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你希望被如何对待?
我们今天对待蹭热点的态度,不在于我们如何在遵守伦理的范围内获取流量,而在于万一有一天你成为了话题中心,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普通人愿意给你空间还是将你推上热搜。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