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汉工具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维密”,当我们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一个身材高挑,衣着性感,音乐动感的女孩。

  嗯-咳咳,先生们,请暂时把那个小想法放在一边。我们这里所说的“维密”和你所想的——那个小小的“主动”不是一回事。虽然都翻译成中文,声母和韵母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要说的,不是导致很多人健康恶化的“维多利亚的秘密”,而是一个无国界、非盈利的互联网媒体——维基解密。

  当然,还有让美国政府恨之入骨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罗宾汉工具

  维基解密是一个怎样的互联网媒体?在国外的网络上,无论是相对更专业的记者,还是大量的普通民众,大多称赞它是“揭露社会黑暗的良心媒体”。

  作为其创始人,阿桑奇甚至被称为“黑客罗宾汉”。

  1971年7月3日,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汤斯维尔,这让无数“精英人士”头疼、牙疼、胃疼。

  阿桑奇的母亲克莱尔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换句话说,她玩得很开心。1970年一次意外的未婚怀孕,直接导致阿桑奇至今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

  阿桑奇刚满一岁时,他年轻的母亲嫁给了一名导演。七年之痒后,他妈妈嫁给了一个音乐家。但是,音乐人的暴力倾向和强烈的控制欲也让这段婚姻不成功。

  克莱尔带着阿桑奇,和那个音乐家分开了。为了摆脱音乐人的纠缠,他们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搬了37次家。

  频繁的搬家和破碎的家庭,让阿桑奇从小就像吉普赛人一样过着“流浪生活”。童年很少见到他的父亲,在他动荡的岁月里,母亲也没能给他的童年带来太多温暖。不过,阿桑奇在自传中讲述了那段让他津津乐道的“不幸时光”。

  在古代,孟母搬了三次家,但是今天,克莱尔搬了37次家。阿桑奇16岁时,母亲带他在一家电子产品商店对面租房子住。很快,阿桑奇就像孟子一样“接近朱者赤”,被电子商店里闪烁的电脑所吸引。

  当然,在那个游戏资源匮乏、电脑内存极小的年代,天赋异禀、聪明绝顶的阿桑奇在接触电脑后,并没有成为一名网瘾少年,而是成为了一名游走于“1”和“0”海洋的编程大师。

  在编程尚未成为社会主流工作、发际线尚未落后于程序员的时代,阿桑奇的母亲克莱尔愿意花巨资为儿子买一台Commodore 64电脑。

  我结婚前就怀孕了。我不知道我儿子的爸爸是谁,但我是个好妈妈。

  得到电脑后,阿桑奇很快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可以将电脑连接到互联网的调制解调器。从此,阿桑奇高喊“我有互联网如鱼得水”,真正开始了他的互联网黑客生涯。

  “Mendax”,这是阿桑奇初入互联网时用的名字。很快,这个名字就在他操纵者的高超技术下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的阿桑奇也被誉为“能闯入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

  18岁时,阿桑奇遇到了16岁的妻子,并很快有了一个儿子。

  婚后不久,阿桑奇和另外两名黑客组建了一个名为“跨国颠覆”的黑客组织。他们以高超的技术多次闯入欧洲和北美的机密网络系统,其中他“狼狈为奸”,包括但不限于北美的国防系统空、约翰逊航天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五角大楼网络安全中心…

  当然,与那些黑进系统后控制不住自己,不得不添加程序或删除文件的黑客不同,阿桑奇是以“我只是蹭进去,不进去”的态度谨慎行事,只是享受黑进系统,浏览后台文件。

  他的所作所为,正如他与作家赛朴荣苏德雷福斯合著的《地下世界——关于电子前沿的疯狂、执念和黑客的故事》一书中所描述的黑客黄金法则:“不要破坏(包括崩溃)你入侵的计算机系统;不要更改那些系统中的信息(除了修改日志掩盖自己的踪迹);分享获得的信息。”

  然而,虽然阿桑奇的行为没有给入侵者带来损失,但他的逃跑行为还是很快被澳大利亚联邦警察盯上了。

  阿桑奇的妻子曾数次劝阿桑奇停止其入侵各国机密网络的“令人发指”的行为,但养成了固执独断性格的阿桑奇却一意孤行,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妻子的要求。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里能弄到湿鞋?1991年9月,阿桑奇侵入加拿大电信公司“北方电信”在墨尔本的主终端时,意外留下了线索。藏在暗处的阿桑奇被澳大利亚警方“罩着”。

  10月29日,澳大利亚联邦警察逮捕了阿桑奇,此前他过去生活中一直对他严重不满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在随后的几年里,阿桑奇一直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他的黑客行为和孩子的支持。

  在对其黑客行为的指控中,鉴于阿桑奇的入侵并未对入侵者造成重大损失,澳大利亚法院最终判处阿桑奇罚款9.3万美元,并释放了阿桑奇。

  真正的麻烦是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经过30多次听证会和诉讼,阿桑奇终于在1999年与前妻就孩子抚养问题达成协议。几年的疲惫,阿桑奇在宣判后“一夜白头”,棕色头发的阿桑奇变成了一头银灰色头发的“灰帽黑客”。

  阿桑奇经历了长达10年的精神流亡,因为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充满的黑客生涯。他试图扭转自己的身份,做过互联网公司的安全顾问,在墨尔本大学学过物理,但这些“改过自新”的行为最终构成了明显令人沮丧的尝试。

  阿桑奇不适应这种生活。在一篇关于“政府阴谋”的文章中,他声称温柔顺从的大学校园让他感到特别压抑。只有当他“翻墙”窥视权威部门不为人知的秘密时,才感到一种释放。他把自己的一生描述为“个人与公权的对抗”。

  这段时间,两个阿桑奇在思考,在斗争。

  涉及社会学和哲学的问题和答案在他的头脑中斗争。最后,阿桑奇的聒噪小人最后总结了一句话:

  人类的斗争不是左派和之间的斗争,也不是信仰和理性之间的斗争,而是个人和机构之间的斗争。

  明白这个道理后,阿桑奇局促的头脑豁然开朗,他随即在一篇名为《阴谋与统治》的文章中发出了自己振奋人心的“声音”。他写道:

  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渠道中断时,同谋者之间的信息流肯定会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当信息交换趋近于零时,阴谋就结束了。泄密是信息战的工具。

  2006年,基于“揭露真相”的理念,阿桑奇将自己对真相的强烈执念转向了维基解密。

  他认为,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可以有效防止非法治理。

  简而言之,维基解密是一个无国界、非盈利的互联网媒体,帮助组织、企业和政府在阳光下运作。

  这是阿桑奇实现人生意义的平台。

  维基解密成立之初,阿桑奇和他的平台并不被重视。毕竟网上有无数打着“深度”幌子只说八卦的网站。但很快,阿桑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深度”有多深。

  2006年,阿桑奇宣布索马里反对派领导人阿维斯意图。

  2007年1月,阿桑奇声称维基解密获得了超过100万份文件。

  2月,一份关于肯尼亚前总统莫伊及其家人在任期间贪腐的文件在维基解密公开,引发肯尼亚全国动荡…

  一系列消息的公布震惊了很多“精英”,但这只是阿桑奇的一个小实验。

  2007年11月,阿桑奇的解牛尖刀在杀了几只鸡鸭鹅后,终于瞄准了美国。

  ——关塔那摩湾拘留营位于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岸,面积约45平方公里。它是美国向古巴租借的一块土地。2002年后,这里的大多数被拘留者都是来自中东的“”。

  阿桑奇通过他的渠道了解并披露了审讯关塔那摩拘留营囚犯的详细“操作流程”,如衣服、放狗、水刑、把可兰经冲进厕所等。所有的操作都做了,用过的美军都说好。

  这份文件一经披露,立即在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我们都知道皇帝是的,但是一旦有人公开说皇帝是的,一切都会改变。

  尽管美国外交部在记者会上很快否认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但在真凭实据被甩在脸上后,接下这份苦差事的发言者只能在记者提问时谈论他。反正睁眼说瞎话一直是美国政府的传统。

  很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阿桑奇发布了总统候选人之一萨拉·佩林私人邮箱中的邮件。在这些邮件中,人们发现佩林作为拉斯维加斯州长候选人,与主张魁北克从加拿大独立出来的加拿大独立党关系密切。

  加拿大魁北克毗邻纽约和佛蒙特州,敏感的地理位置让这封邮件的披露显示出超人的破坏力。大家都知道美国干预加拿大政府很容易,但人们从来没有想到美国对加拿大政治的影响深度会达到这种程度。

  佩林恼羞成怒,没完没了地指责维基解密,还把阿桑奇比作新世界的“本拉登”。

  面对美国政客的指责,曾经被捕过一次的阿桑奇背起背包和电脑自保,离开澳大利亚,过着居无定所的背包客生活。

  他在路上写道:我不可能永远背着帆布包生活,但是——也许我真的可以,真的应该,因为组织结构必须建立在虚无之上才能发挥作用。同样,在这段巨变期的开始,我已经开始慢慢变成自己的鬼魂,勉强控制自己虚构的形象,而整个世界都在忙着制造一种关于我的不真实的幻觉。

  是的,路上糟糕的生活并没有让阿桑奇放弃他作为“黑客罗宾汉”的信念。

  他公布了英国极右翼政党英国国家党数万名成员的信息;他公布了托克国际集团在非洲国家肆无忌惮倾销废品的报告;他与俄罗斯黑客一起闯入英国某气候中心的邮箱,无情地揭开了西方世界所谓“环保”背后遏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真正目的——

  行走在黑暗中的侠盗猎车手,很快就赢得了人们对他行为的敬佩,维基解密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2010年4月,阿桑奇公布了一份由美国陆军高级士兵布拉德利·爱德华·曼宁(bradley edward manning)提供的资料。其中,视频拍摄于2007年7月的巴格达。视频中,由于记者手中的相机被误认为是RPG,一架美国阿帕奇向记者和地面平民开火,造成两名路透社记者和数名平民死亡。

  这段视频没有任何形式的编码或消音,因此美军在巴格达的野蛮行为裸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随后,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播放这段视频和相关新闻报道。美国在巴格达的恶行瞬间引爆了世界对美国的愤怒。

  消息传到美国,美军发言人马上澄清是我们干的,但镜头里的人都是。然后在提前摆好位置的媒体记者的追问下,恼羞成怒。

  同年7月,阿桑奇突然再次抛出9.2万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机密军事记录,揭露“联合国军”在阿富汗虐囚、枪杀平民的恶行。

  美国恼羞成怒。

  10月,392,000份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文件立即被披露给维基解密。

  美国恼羞成怒。

  11月,维基解密与各大媒体合作,一举公布了25万份美国外交文件,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领导人非常直白的评价。比如普京是“幕后操纵木偶的人”;伊朗总统内贾德是“中东的希特勒”;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自负而无能,政治上和身体上一样虚弱”;法国总统萨科齐是“骄傲的独裁者,裸的国王”;默克尔“没有创造力,害怕风险,脑子里什么都没有。”

  在一轮又一轮的批判之后,就连时任美国总统的“敖冠海”也没能逃过“嘲讽”,甚至被评价为“宁东不西”。

  对此,美国只能再次愤怒!

  你好,我不能再过好日子了。我悄悄做的那些坏事怎么都被曝光了?

  关键是,在大多数人眼里,美国政府一旦说出反对上述信息的话,就是有罪的,冷处理就是默认。如果它承认了,它就会…承认这一点是疯狂的…反正美国已经被无情地钉在耻辱柱上,被人唾弃鞭笞。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只能对阿桑奇采取非常规措施。

  虽然电影中经常出现“高手序曲,心灵对决”的形象,但实际上高端的压制手段往往只需要采取最简单的竞争手段。至于现实中的“非常规手段”…

  简而言之——后台、控评、头衔、网线。

  为了打压阿桑奇和维基解密,一向宣称言论自由的美国政府胁迫管道和推特压制平台相关信息的传播,与亚马逊和EveryDNS“合作”,强行终止对维基解密服务器和域名的支持,然后——中情局呢?中情局,不要太爱卡斯特罗和查韦斯。保存在这里。

  2010年12月1日,国际刑警组织以强迫监禁和性骚扰的罪名通缉阿桑奇。有意思的是,红色通缉令是唯一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抓捕被捕成员的通告。在红、白、黄、绿、蓝、黑、紫七种颜色中,他们刚刚对一个小小的“嫌疑人”发出了最高级别的通缉令——对此,我们不得不感叹中情局业务范围之广。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阿桑奇在英国自首。入狱前,阿桑奇说:我已经做好准备了。如果我在监狱里“自杀”或者莫名其妙地死去,我的朋友们会把我们得到的信息一次性公之于众。相信我,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人们会对精英控制世界的方式感到惊讶。”

  阿桑奇入狱,伴随着阿桑奇的入狱,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名黑客攻击政府和公司系统。阿桑奇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呼吁他所遭受的不公正。

  一周后,阿桑奇被保释,但军情五处和中情局特工在暗中阻止他像以前一样做出如此大的披露。在这种背景下生活了两年后,英国再次宣布将阿桑奇引渡到瑞典…

  这一次,阿桑奇逃脱了。他假装成快递员,躲过了正在打瞌睡的特工。他成功逃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随即获得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的政治庇护。科雷亚特意在使馆内给阿桑奇一间面积为17平方米的房间,阿桑奇几年来从未离开过使馆。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阿桑奇把地面描绘成一座城市的监狱,但他却在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中不断游弋。

  2012年,阿桑奇透露了一家全球情报公司与美国的合作;

  2013年,与“棱镜事件”主角斯诺登“梦联动”,助其逃往俄罗斯;

  2016年,维基解密的“邮件门”将希拉里这个有望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的“老巫婆”推入深渊,让大力炒作特朗普“与俄罗斯沟通”的民主党媒体哑口无言。虽然我不想承认,但阿桑奇对特朗普九五排名贡献很大是事实。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阿桑奇可以这样生活的时候,厄瓜多尔政府变了。

  显然,新上任的莫雷诺并没有像前任科雷亚那样有保护阿桑奇的决心。2018年3月,莫雷诺以阿桑奇违反双方协议为由,与阿桑奇断交。

  7月22日,莫雷诺明确表示,厄瓜多尔将不再为阿桑奇提供政治庇护。

  在英国广播公司于次年4月发布的一段录音视频中,莫雷诺指责阿桑奇在使馆内胡作非为,甚至在使馆墙上涂抹粪便。他还说,阿桑奇在大使馆安装摄像头,入侵他和他妻子的手机,是“情报”。在BBC发布录制视频前不久,英国警方表示,在获得厄瓜多尔同意后,他们进入厄瓜多尔大使馆,逮捕了阿桑奇。

  阿桑奇再次被捕。这一次,英国法院驳回了他的保释申请,并以违反保释条例为由判处他50周监禁。

  2019年6月11日,英国法院签署了美国引渡阿桑奇的协议。

  毫不奇怪,阿桑奇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毕竟前段时间,杀毒软件之父迈克菲入狱后死得相当干脆,被引渡到美国,尽管他手臂上的纹身写着“我绝不会自杀”。

  抱着还在滴血的头是偶尔感冒,美国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从曝光水门事件的“深喉”到越战老兵哈斯蒂,从曝光美军在巴格达暴行的美军二等兵曼宁到曝光“棱镜门”的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

  阿桑奇只是这个“传统”的延续,是其中之一。有人说阿桑奇是告密者,但当告密者针对的是权威的影子时,上述举动无疑代表了勇气和智慧,否则我们很难解释全世界对阿桑奇的追捕。

  但阿桑奇不是神,也不是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里的“理想主义”黑客。毕竟他是有血有肉的人。

  好吧,不管怎么说,阿桑奇至少猛攻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努力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勇敢地揭穿了所谓“言论自由”的伪装,让更多人看到了虚伪和阴谋。

  讽刺的是,现在,所谓“言论自由”的“神话”被西方世界自己打破了。

  阿桑奇在自传中说,他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养蜂。

  长大后,阿桑奇自己似乎也变成了一只蜜蜂。他在外人无法理解的圈子里跳舞,采蜜,传播花粉,蜇人。

上一篇:【三月真题】2014年上海市三校生三月专科层次自主招生素质技能考试原题+答案
下一篇:家族文化|名门望族中不可缺的“家谱”到底蕴含着什么奥秘?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