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一老调解员的故事…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来源:浦江法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自2019年6月聘任后,老傅成功调解1200多起案件,纠纷化解率达73%。

  去年12月底,老傅因为脚伤痛到杭州住院做手术,出院后又马不停蹄赶到调解室进行调解。今年以来,共调解成功150多件。

  『他的调解不限场合,从法庭调解室到基层葡萄田;他的调解不限时间,从上班八小时到新闻联播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民调解员的担当与责任。』

  从乡镇退休干部到法庭驻庭调解员

  老傅全名傅丰棋,是位退休干部,在基层工作42年,曾在乡镇担任政法办主任、副镇长、宣传委员、人大副主任,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抱着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热爱,老傅退休后便到浦东法庭担任驻庭调解员,且风雨无阻每天坚持第一个到达法庭。到办公室后,泡上一杯清茶,然后开始翻看桌上的案卷,安排每个案件的调解时间……

  他的调解不限场合,不限时间,甚至部分律师都说,“你们老傅太认真了,周末都不放过我们,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若案件调解成功了,老傅还会积极跟进当事人的履行情况,一揽子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

  案结事了,做纠纷的“终结者”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傅在做调解工作时,常常运用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细致入微地观察当事人的每一个细节,深入掌握案件情况,最终做到案结事了。

  今年5月,浦东法庭委派老傅调解一起劳动者受害责任纠纷的案件。原告李某年近60岁,在企业上班时摔倒导致骨折,双方因索赔问题争执不下。老傅在了解基本案情后,马上联系企业管理人员,并同步联系了郑家坞镇商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因为对补偿数额一直谈不拢,调解陷入僵局。对此,老傅多次赶赴企业向工友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又到原告家中做思想工作,特别是与原告及家属仔细梳理案情,反复释法明理。

  经过三天背靠背调解工作,老傅接到原告的电话,“老傅,我听您的,现在办企业也不容易,而且摔伤我自己也有责任,我接受您的调解方案,谢谢您啊,老傅同志。”

  循循善诱,做群众的贴心人

  

  “我离当事人近一步,当事人就离公正近一步。”老傅待人亲和,始终以老百姓的身份与当事人平等沟通,通过电话联系、面对面交谈、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循循善诱地开导当事人,以诚心换真心,以热心换民心。

  “老傅在吗?我们来履行货款了,您联系对方一下……”说话的是白马镇某村的马某。

  事情要从五年前说起,原被告系朋友关系,被告委托原告对衣服进行制作加工,加工完成之后尚欠加工款十余万元。因拖欠不付,原告诉至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因为销货单上的签名及服装的质量问题陷入僵局。

  “你们既然都认可存在合同关系,只是因为时间久远,对销货单上的笔迹和内容可能存在记忆误差,那就先不谈论销货单。”老傅对着双方当事人如是说道。

  “你们之前是好友又是合作伙伴,有交易往来,具体情况是怎样各自心中有数,不要因为这几万块钱闹得不愉快。采取笔迹鉴定和服装质量鉴定费时费力,还增加经济负担。不如各退一步,对具体金额再协商协商,咱们把这件事解决了,以后该合作还继续合作,也不是什么说不开的事儿。”经过老傅的耐心调解,原被告之间的气氛不再是之前的剑拔弩张,双方握手言和,案结事了。

  老傅今年已经72岁了,因年龄和身体原因,7月要光荣离开调解岗位,回归家庭。但在老傅身上延续四十余年未曾消退的工作热情和在平凡的调解岗位上尽心尽力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的耐心细致,值得法庭每一个人感谢与学习。

上一篇:最新影院服务培训(4篇)
下一篇:Francis Collins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