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预习:八年级上册语文8课《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新课预习:八年级上册语文8课《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

  字词

  黝yǒu黑:①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②颜色深黑。

  崎岖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平庸yōng: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滞zhì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气概,风度。

  蒙昧mèi:①不懂事理,愚昧;②没有文化以前的原始状态。

  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锃zèng亮:形容闪亮耀眼。

  盎àng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等。

  作品梗概

  1928年苏联举办盛大的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接到苏联作家协会的热情邀请,对苏联进行了拜访。这次行程中最让茨威格印象深刻的是拜访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时所见所感。回国后,他把这些感情融入了他著名的《三作家·托尔斯泰》中。

  列夫·托尔斯泰是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文章以此为题,既直接点明了写作对象,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题概述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而且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丰富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无限憧憬和赞美之情。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详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这是“抑”的写法。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揭示其不凡的精神世界。这是“扬”的写法。

  课文解析

  1.“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将晚年托尔斯泰面部表情的变化形象地说成“悲凉之地解冻”,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事实上,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定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主张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联系上文,可以说他此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是对上文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他出生在贵族家庭,却心系平民,已经和俄国人民融为一体,是俄国人民的杰出代表。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3.第4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目的是什么?

  从穿戴、职业、社会角色三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4.“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这句话生动描写了来访者的心理、神态,有怎样的作用?

  生动描写来访者亲眼见到托尔斯泰时的心理、神态,突出来访者的失望,侧面写出托尔斯泰容貌的平常,为下文的“扬”蓄势。

  5.“托尔斯泰这对眼睛有一百只眼珠。”这段结尾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引用。直接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夸张的修辞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6.第8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来源于他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他又用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7.“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各指什么?

  “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最肮脏境地。

  8.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因为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重重罪恶的原因,他总想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所以他又是不幸的。

  下载完整无水印电子版请点击文末原文浏览或访问:

  http://www.xiyuwen.com/Article/10860(建议复制到电脑端访问)

  习语文(Www.XiYuWen.Com)注册送积分,资料免费下!

  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来稿请发至邮箱czyw@txlexue.com。关注我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原创的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原作者,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下载、摘编到其他媒体或网络论坛。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语文在线初中版”,转载图片、照片、视频时请保留水印标识。在转载作品的末尾,须注明“阅读原文”(“阅读原文”设置为该作品在“语文在线初中版”微信公众号的超级链接点)。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公众号注明来自“来源:XXX(非语文在线初中版)”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下载使用,须同时注明作品的转载途径和最终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感谢作者,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czyw@txlexue.com。

上一篇: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剧越来越没有生活了?
下一篇:赵一民是哪部电视剧中的人物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