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句子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爱情笔记》是英国作者阿兰·德波顿的一本爱情小说。这是一本很精彩的小说,精彩并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怎样机敏、智慧地用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阐述爱情这一古老话题,使读者阅读后有许多欣喜的发现。

  既然是一本小说,当然会有小说该有的故事情节,但《爱情笔记》的情节却很简单,它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城市白领的爱情故事。

  《爱情笔记》里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在一次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结识了他的邻座,一个年轻的女平面设计师克洛艾。当他们在机场的海关出口处分手的时候,建筑师已经爱上了平面设计师。他们一见钟情,过起了同居生活,但他们常为生活一些琐事发生争吵,但又总能言归于好。

  最后,克洛艾移情别恋,爱上了同事,她是一位建筑师,一个有才华的美国设计师。这位建筑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期间曾一度试图服用安眠药了解一生,但又放弃了这一荒谬的想法。

  在小说结束时,他因为去参加一次晚会,在晚会上结识了蕾切尔。她接受了跟他下周共进晚餐的邀请。《爱情笔记》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就这样戛然而止,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话说回来,真正让读者感兴趣的并不是《爱情笔记》的故事情节,而是书中的哲理性思考,这反而是引人入胜的地方。换句话说,德波顿的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更多的是思索。他对爱情的各个阶段、多个方面做了看似玩笑却又很严肃的分析。

  通常的小说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并以人物、事件的冲突为线索而展开。但在《爱情笔记》中,德波顿选择了摒弃传统的小说写作手法,以其特有的视角与创新的后现代笔法塑造了一对现代都市恋人,并把读者引入他们的精神领域,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思考空间。

  不同于一般的爱情小说,在《爱情笔记》中,德波顿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两人的爱情细节,他的与众不同在于把对现代爱情各阶段的一系列的哲理思考与平淡的故事融合起来。他将黑色幽默式的细节描写、数学式的理性分析、对现代爱情的哲思及对爱情本质的独到融合进小说中,并呈现在读者眼前。

  比如在写到主人公与克洛艾在飞机上邂逅心仪时,德波顿为主人公对克洛艾的一见钟情找出一系列的理由,把二者的相识归于命定:“我们都出生在双数年份的同一个月的午夜前后;我们都学过竖笛;我们都会在阳光下打喷嚏;甚至我们的书架上都有同一版本同名小说。”

  德波顿一本正经地认为这是二者命定的因素,调侃之意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到轻松而好笑。就在读者还沉浸在“爱情宿命论”的分析中,德波顿笔锋一转,用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生活细节佐证他的爱情哲理,同时也把读者从抽象思维中带入具体的现实生活。

  调侃式细节描写使得德波顿的爱情哲理格外醒目,时刻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比如主人公在克洛艾移情别恋后,选择自杀的这一细节就被作者描写得十分精彩,他因失恋决定让“一堆阿司匹林、维他命、安眠药,以及几杯止咳糖浆和威士忌”结束我的生命。

  在吞完药片之后,主人公才知道那是维C泡腾片。更能让读者领略德波顿的冷面滑稽的是误服维C泡腾片之后的细节描写:“橘黄色的泡泡不断从嘴里冒出来,一遇到空气就爆裂了。”展示给读者的不仅是一幅不断破灭的泡泡的画面,更让读者领会这场闹剧的搞笑。主人公的自杀闹剧最终以失败收场。

  德波顿戏谑式的描写用意是一目了然的:为所谓的爱情,珍贵的生命就由几个不值钱的药片来践踏。这种戏谑的细节描写正是德波顿提醒读者正视生命价值的独特方式,并嘲讽现代青年对爱情的盲目和对生命的不尊重。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自我毁灭……才能告诉一个厌倦悲剧的世界:爱情无比庄严”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德伯顿的哲思是感性的,但又是理智的。数字分析是《爱情笔记》的又一特色。在小说创作中德波顿引入了概率分析。比如在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的邂逅,就引发出了叙事者关于“爱情宿命论”的思考:当我们深陷爱情旋涡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所爱的对象是如此特殊,以致我们认为冥冥之中一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安排我们的相遇。

  而事实是,在把男女主人公的邂逅归咎于是“充满古典和神秘气息”之后,德伯顿又对爱情的缘由进行了十分理性的思考。

  还有一点,正是因为德波顿在小说创作中应用了各式的图表、句子组合等,《爱情笔记》还被誉为“思想的小说式图解”。

  在计算男女主人公邂逅的可能性的过程中,德波顿一本正经的概率计算证明:售票处的计算机把“他”和克洛艾安排在这天早晨的同一趟航班上相邻而坐的概率几乎为零(5840.821分之1)。正是在这种地方,德波顿显示出他的冷面滑稽,或者说是黑色幽默。

  因此,德波顿认为:小说里两位主人公的邂逅完全属于偶然,并没什么命定的因素摆在那里;可是有些人总喜欢自欺欺人,认为是命中注定;而当爱情消逝时,又把原先有关姻缘注定的种种胡思乱想忘于脑后。

  正因为“爱情宿命论”毫无根据可言,作者写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论断:“我们先有爱的需要,然后再爱一个特定的人。”这对浪漫爱情显然是一大打击。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德波顿将视野投放在柏拉图与康德在西方美学传统中讨论的问题,作者似乎不得不回到这两位哲学家那里去。柏拉图认为:我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人美,是因为她(他)在某些地方符合美的理念。

  德波顿显然同意康德的意见。这就造成了一个“自我确认的循环”:我爱某人,因为我觉得她(他)美;我觉得她(他)美,因为我爱她(他)。这更说明了爱情的毫无道理。

  普通的爱情问题经过德波顿的哲理分析而变得有理有据,使读者更深刻认识爱情的本质。德波顿的爱情哲理贯穿这部小说始终,赋予小说丰厚的哲学深度。失恋所带来的痛苦在德波顿看来却富含哲理。他认为失恋一方难逃“心理宿命论”的左右,把失恋的原因归咎于生活中随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失恋者往往又一次期盼命运,又一次感觉爱情源泉的神圣本质。通过对失恋阶段的哲理分析,德波顿旨在让读者体会到爱情的分分合合实在没有太多的人为因素,爱情缘起“爱情宿命论”结于“心理宿命论”,一切顺其自然。

  在《爱情笔记》里,德波顿在解析爱情心理与哲学本质的同时,引用了古往今来无数名家的观点与论述,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霍布斯到尼采,从司汤达到普鲁斯特,从乔瓦尼到科比西埃,德波顿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宗教、美术、建筑,旁征博引,生发新意。

  而这一切都是用现代人的目光采撷精华,归于解析,探索一个中心:人类的爱情,其中蕴藏的诗意、幽默、哲思、智慧,令人目不暇接。这句话道出了爱情生活中人人都体验过的微妙感受,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心灵之语。

  《爱情笔记》中的细致入微的调侃式细节描写,把原本枯燥抽象的爱情哲理分析变得十分具体,又不失几分幽默之意,让读者对现代爱情心理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阿兰·德波顿的爱情哲理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得以完美结合,这也正是德波顿《爱情笔记》的成功之处。

  《爱情笔记》中的全新的写法,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更能让读者信服德波顿对爱情本质的诠释。也正如阿兰·德波顿所言:“我希望这能有助于解释我为什么写了这些书——写这些书是期望它们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的处境。”","force_purephv":"0","gnid":"9952ab46bf3ef02b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b279d9469734062.png","width":"1200"},{"desc":"","height":"66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7509c806e3350ea.jpg","width":"996"},{"desc":"","height":"7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6988f8e3474c7f.png","width":"1086"},{"desc":"","height":"85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5fc6d248a40e6a2.jpg","width":"1280"},{"desc":"","height":"70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b23ad0b99cd3acf.png","width":"1064"},{"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eb19e0855c7b25f.png","width":"1080"},{"desc":"","height":"259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560f15e8351e155.png","width":"3888"},{"desc":"","height":"8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41a2c022f639b8.png","width":"1236"}]}],"original":0,"pat":"art_src_0,sexf,sex8,sex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8642867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d2399b5ae513ad5d7a58cb3711b3fe83","redirect":0,"rptid":"c318a95aeb338de4","s":"t","src":"小话诗词","tag":[{"clk":"kculture_1:柏拉图","k":"柏拉图","u":""},{"clk":"kculture_1:小说","k":"小说","u":""}],"title":"《爱情笔记》: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层面看待爱情,探寻爱情的真谛

上一篇:10个最著名的心理学动物
下一篇:当贝市场:看直播最火的三款TV软件,良心推荐分享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