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马拉雅王子 (2006年胡雪桦执导的电影)
甲波国王子拉摩洛丹目睹母后与自己的叔叔克洛朗在父亲驾崩之死成婚,失魂落魄的拉摩洛丹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告诉王子是克洛朗设计害死了自己。拉摩洛丹伺机复仇,却被母后百般阻拦,癫狂中的王子误杀了恋人奥萨鲁央的父亲,奥萨鲁央因此发疯,整日唱着思念而哀伤的情歌。
王子被派往遥远的波斯国,途中遇到为开辟商道而勇往直前的公主阿郗苏羯,公主的雄心让拉摩洛丹幡然醒悟,他决然不再逃避死亡与痛苦,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奥萨鲁央冰冷的尸体。奥萨鲁央的哥哥雷桑尔誓言要为父亲、妹妹复仇,克洛朗却意外地挡在了拉摩洛丹身躯之前……原来新王克洛朗才是王子的亲生父亲,当初,是老国王拆散了相爱的恋人,强娶了美丽的姑娘。再次受到命运捉弄的拉摩洛丹终于有了放弃复仇的理由。他接受了雷桑尔的决斗,并将毒剑留给了自己,他的牺牲换来了雷桑尔的宽容,换来了母亲的解脱,也换来了父亲的愧疚,在一大片染红的雪地里,如影随形的冤魂终如抛掷出去的利剑一般仓惶而逃,仇恨终于化解,天籁般的歌声飘荡在雪域高原上空久久不散……[1]
·本片根据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改编,名为改编,实则是一种全新的演绎。在雪域高原,在古青藏王国,拉摩洛丹依然发出“生还是死”的痛苦追问,而当尘世的“不可抗力”将一切的努力逼向一个宿命的结局时,“忧郁的复仇王子”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导演胡雪桦为从上千名前来试境的演员,挑选出蒲巴甲来扮演这位“原生态的王子”。一个从没演过戏的人,看过的电影也很有限。蒲巴甲不敢多想,本以为只是让他演一个跑龙套的群众演员,没想到自己扮演的就是剧中的男一号甲波王子拉摩洛丹。
·排演《哈姆雷特》剧本,先用汉语对白,对于连“川式普通话”都说不好的蒲巴甲来说,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两个多月的训练结束后,蒲巴甲的台词表演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喜马拉雅王子》是由胡氏文化传播公司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胡雪桦说让蒲巴甲演“王子”,并把蒲巴甲带到上海读书。
·2005年10月,《喜马拉雅王子》正式开拍,蒲巴甲成了甲波王子拉摩洛丹。“拉摩洛丹”就是“哈姆雷特”,这是一位藏传佛教大师为影片的男主角所起的藏名。
·蒲巴甲的哥哥和妹妹也参加了拍摄,当剧组当群众演员。“我跟导演说,能不能叫哥哥来赚点钱?导演笑着同意了。说起来很好笑!这是我第一次拍电影,电话里跟哥哥说了,我哥哥以为拍电影就是一个摄像的给我拍,三个人就够了。后来他来剧组,看到那么多车,十几辆的车队,他就想不通,因为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天气冷发动机要预热,所以一大早就要发动车,而汽油又那么贵,高原上用的油又更要贵,我哥哥就一直在想,他们有这么多车,住宾馆又这么贵,他们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拍电影?他们究竟是要干吗?我哥哥比我大两岁,但因为没有出来过,所以就显得很孩子气。其实我们那边的人没出来的都特别天真,好像我哥哥就是个小孩一样。”
·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摄影师(《茉莉花开》)导演侯咏),一流的音乐(《阿姐鼓》作曲者何训田),一流的剧本策划(著名藏族作家扎西达娃),一流的演员(剧中主要角色均由藏族表演艺术家担纲,其中有电影《可可西里》中的获奖演员多布杰,曾出演过《红河谷》、《尘埃落定》等影视剧的洛旦,以及电影《天浴》中的男主角洛桑)。
·从没演过戏的蒲巴甲一开始总会笑场,在导演的调教和启发下,蒲巴甲很快就完成了心理状态方面的调整。“拍戏的时候,导演从来没有骂过我,他总能看到我好的、闪亮的地方,即使做得不好,也总是鼓励。一开始我老是笑场,不断地笑,但是导演没有骂我,后来有老师告诉我说,笑场不好,作为专业的演员,必须在这个时候克制住自己,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笑场过。”
·胡雪桦对蒲巴甲的表现很满意:“蒲尔巴悟性很高,适应能力很强。面对镜头,即使是一些老演员都也难免紧张,而蒲尔巴作为一个新手,却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情境。”“蒲尔巴”是“蒲巴甲”的小名,那时剧组的人都是这样称呼他。
拍摄缘起:导演的“哈姆雷特”情结
胡雪桦:我有一个“哈姆雷特”情结,这同我从舞台开始我的导演生涯有关,也同我的戏剧家庭有关。当年报考艺术学院,父母要我准备的独白就是“生存还是毁灭”;家父临终前最想排的戏就是“哈姆雷特”。在美国生活了近二十年,时代变迁,人生无常,“日暮乡关何处是?”我常常在询问“我从哪来?到哪里去?”突然四年前的一天,同一个好友在纽约的咖啡馆里聊天时,我想如果让“哈姆雷特”在离天最近的地方询问他的出生和归宿,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就在那一刻,神秘的西藏孕育了“哈姆雷特”,那就是电影《喜玛拉雅王子》诞生的初夜……
历时一年半的制作过程充满了艰难,支撑我走过来的是一幕铭刻在我脑海里的画面:在海拔近五千米的高原的雨雪中,一个老藏民和她的孙女仍在一步一起地磕着“长头”挪动,他们五体投地,艰难地前行。我被他们的虔诚感动,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个太阳……我要拍一部完全不同的《哈姆雷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更是内涵上的不同。这是一部关于“爱”的主题而不是“复仇”主题的电影,是“颠覆了阴谋篡权的复仇故事”,是探寻“爱和宽恕的故事”。神秘的身世和血缘让剧中人充满了苦痛,爱的无助,爱的危险,爱的付出。《喜玛拉雅王子》传达的这也许是一种“爱”的轮回,爱的永恒。
如果莎士比亚活着,一定会祝福《喜玛拉雅王子》,因为伟人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好男儿”化身藏族王子
胡雪桦之所以选择蒲巴甲演“王子”,是因为他在这个质朴的大男孩身上看到了扮演“王子”所需要的难得的特质:剽悍的身材、坚毅的气质、俊朗的面容、纯净的眼神,这些特质在这个藏族男孩身上构成一种很有意味的“粗犷之美”,这种“粗犷之美”因有山民骨子里的原始野性而显得更有质感和力度,也因生活的艰辛而显得更为忧郁动人。
在片中蒲巴甲扮演王子拉摩洛丹,胡雪桦赞扬其表演可圈可点。胡雪桦认为其夺冠(“好男儿”冠军)让影片受益,而蒲巴甲也可以通过《喜马拉雅王子》向人们证明,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偶像,他还是一个演员。蒲巴甲也表达了自己对导演的感激之情:“导演对我的恩情我是不会忘记,即便是有约,导演说不做就不做。”[3]
所谓传奇,字面理解传世神奇!之所以传世,概源于这传奇的主人公常常和我们这些凡尘之人有同样的凡体或俗念,多少各异罢了,基于此人们才有了将之传于现世或者传承后世的热情和动机。而其之神奇,却时刻提醒我们这些冥冥众生,世上有着甚多旷世奇闻,或惊或险、或爱或恨、或恩或仇、或感动天地或泣涕鬼神,其中别样滋味远非我等所能体会。电影《喜马拉雅王子》无疑正是这样一部传世巨作。导演把世人皆知的戏剧经典,放在喜马拉雅演绎,可谓是用心良苦。
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宗教、民族、风俗和人情,雪域高原的一切都象喜马拉雅山一样让人琢磨不透,却又时时散发无尽的魅力,吸引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去走近她,了解她。影片中的拉摩洛丹王子在自己的神秘身世面前,迷茫、困顿、忧郁、彷徨,观众意欲探究他生世秘密的迫切程度丝毫不亚于对他所处神秘高原的好奇。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在影片伊始,观众在惊叹目光所及的雪域美景时,就不自觉地被带入到寻求王子神秘生世之路了。
西藏之神秘,一方面是由于地域特点所形成的天堑阻隔,使在雪域生活的藏民和平原的人们长期联络稀疏,没有机会交流相处,从而形成了彼此间的陌生感,甚至是敬畏感和距离感。
胡雪桦导演的《喜马拉雅王子》虽没有明确的介绍藏文化主旨,却也在拨去藏域神秘面纱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另一方面,由于藏土之地,全民信奉宗教,而藏传佛教的地域特色和风格也使藏域更多了些与他地不同的异域风俗。
关于藏传佛教是如何传入西藏的,历史上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大约在公元5世纪,一天吐蕃王室的祖先拉托多聂赞在雍布拉康屋顶上休息,忽然天上掉下来几件佛教宝物,国王不懂它们的用途,只听见空中有声音说,在你五代以后将有一个懂得这些东西的赞普(吐蕃王朝的国王)出现。
当然天上掉宝物只是神话。藏文史籍说,这些东西是印度人带来的,当时西藏人不知其涵义,印度人只好将它们藏起来,自己回印度了。不过,佛教确实是在7世纪吐蕃王朝著名国王松赞乾布时开始传入西藏的。为了加强藏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松赞乾布积极发展与邻近地区的友好关系,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带了一尊佛像到西藏,随公主前来的工匠也陆续修建寺庙,随同前来的佛教僧人开始翻译佛经,佛教开始从尼泊尔和汉地传入西藏。
松赞乾布去世后,西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权力之争,到其曾孙赤德祖赞时,才又大力发展佛教。公元710年,赤德祖赞向唐朝请婚,求得金城公主。金城公主还成功地劝说王室接纳从西域逃出的僧人,为他们修建了7座寺庙。这些措施促进了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引起本教大臣的不满。他们极力压制佛教,直到赤德祖赞的儿子赤松德赞掌权后,佛教发展趋势才得到改善。
影片《喜马拉雅王子》的历史定位在唐朝之前,显然此时的雪域高原还没有能一统藏域的宗教和信仰。所以尽管在片中我们看到了狼婆、祭祀、鬼面具人等带有宗教色彩的人物出场,也是导演为了强化影片的特色而刻意安排。在宗教角度上并没有严格的参照意义。
《喜玛拉雅王子》中一些生活细节的设计也尽可能的和藏民习俗有所契合。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比如在饮食和饮酒方面,藏民族礼仪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平时,家人和邻里和睦相处,爱幼,诚信待人。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酒宴场面,无论是座次排位还是饮宴礼节,无处不体现主客仪礼、老幼尊卑等,既和睦融融又王臣有序。
事实上,藏民族的风俗远比影片表现的更加复杂和丰富。比如饮茶。主人待客以香茶,客人一般要饮三碗。只喝一碗是不够吉利的,藏谚道:“一碗成仇!”同时喝茶时不能发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饮酒的习惯就更加讲究些。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逢年过节.到藏族家里做客,主人便应敬酒。请喝青稞酒是农区的一项习俗。当主人将青稞酒敬献客人时。客人必先喝三口再一满杯喝干、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主人就不高兴,或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认为客人瞧不起他。
饮酒是藏民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环,既有饮食享乐,更有礼仪尊卑之礼。电影后部分,拉摩洛丹与雷桑尔角斗一场戏。尽管两人复仇之心难以释怀,却也要坚持在决斗后共饮美酒,真不失雪域英雄的铮铮气概。
在现实的藏域,丧葬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为主。普通人多采用天葬。死者的尸体在经过僧人念经超度后,被天葬师将其躯体肢解并一一喂食为野生鹫鹰。鹫食尸骨越乾净,表明逝者生前没有罪孽,灵魂可以升入天界。天,在藏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雪域高原离天最近,它不仅是富有万千风光的自然界的天,而且是佛教化和理想化的天国——极乐世界。用幻想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摆脱现实的烦恼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影片选择了更适于银幕表现的水葬作为为美丽恋人的送别仪式,兼顾了西藏民族民俗,也较能为普通观众的视觉习惯所接受。《喜玛拉雅王子》对藏民俗表现的另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就是王子恋人奥萨鲁央的葬礼。在静谧而迷幻的仙女湖上,奥萨鲁央的圣洁躯体随波缓流,回归自然。这在藏族的丧葬风俗中称为:水葬。
再来说说影片中的舞蹈。藏民族是个多才多艺的民族。人们常说:能走路的会跳舞、会说话的能唱歌。能歌善舞是藏民族的天性,她使“世界屋脊”的雪域圣地变成为举世公认的“歌舞的海洋”。 藏族舞蹈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舞韵、优美的唱腔、古朴的服饰、多彩的面具、神秘的剧情,使得藏舞成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特色艺术。藏舞的类别也丰富多彩,风格独特。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跳神”),以及稀世罕见,古色古香,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
影片《喜马拉雅王子》编舞是有着芭蕾公主之称的中央芭蕾舞团的首席独舞演员侯宏澜。她曾获卢森堡第四届国际芭蕾舞大赛女子金奖,主演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盗》,并在《天鹅湖》、《堂·吉诃德》、《睡美人》、《舞姬》、《吉赛尔》、《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在进行过十多年专业芭蕾舞训练后,舞蹈已经融入侯宏澜的血液和生活,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影制作中担当编舞,对于侯宏澜而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她看来,编舞是影视剧舞蹈创作的最关键者。她的创作要最直接体现导演和编剧的意图,透过舞者的灵动跳跃,舞蹈要突出影片的灵魂,直抒影片情愫。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
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的图纹腰带、金属腰带、悬挂的火镰、腰包、奶勾、藏刀、海贝、小铃等一大批精美饰件;手上戴的各类戒指手镯;背后披挂的氆氇五彩饰带,以及各类金银珠宝。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民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游牧生活,更需要将全家,甚至几代人所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而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服装饰件,而且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而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
该片全面启用藏族演员。王子拉摩洛丹的亲生父亲由《可可西里》的男主角多布吉扮演、老国王的扮演者洛桑群培是金鸡奖获得者,母后由著名的藏族演员宗吉扮演,女主角奥萨鲁央由年轻的藏族演员卓嘎扮演,王子拉摩洛丹则由2006年“加油,好男儿!”全国总冠军蒲巴甲扮演。
《喜马拉雅王子》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和异域风情的藏语大片,剧组曾深入西藏、四川、甘肃等地拍摄,导演胡雪桦一再强调影片的大气与唯美,颠覆了莎翁名剧《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着力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宽容”,如一把利刃将人性的善恶与爱憎剖析得尤为透彻。
据悉,《喜玛拉雅王子》藏语版和汉语版将同步上映,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影片全面启用全班人马进行配音,为的就是最大程度地保留影片的藏域风格。相信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影片,都会带给观众最真实的影音冲击。
2008年5月获第三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8年12月获意大利卡勒波瑞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评委对《喜玛拉雅王子》的评述是:“这是电影史上一次优秀的改编,把西藏的人文和莎士比亚的名著结合得非常好。”不少观众表示是“改编得最为成功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
2007年11月被选为美国洛杉矶国际电影节十佳电影,蒲巴甲获“金天使奖”
胡雪桦,英文名Sherwood Hu, “出生艺术世家,融汇中西文化,独特创作风格,横跨戏剧电影”。中国著名戏剧家胡伟民之长子,出生上海。目前是美国电影,戏剧工会会员,美国纽约YI剧院董事,上海文化基金会特约专家,上海戏剧学院特约教授。
1985至1987年曾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成功执导过话剧《W.M》和《中国梦》(此剧获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奖,此年胡雪桦22岁),是当年中国最年轻的戏剧导演。1987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纽约大学电影导演硕士学位、夏威夷大学导演博士学位。在美其间,因执导话剧《兰陵传奇》而获美国肯尼迪中心个人荣誉奖。
出演百老汇名著《蝴蝶君》获得Po'kela最佳男演员提名。1994年回国拍摄电影《兰陵王》(此片是当时国内最大投资规模的电影,由杨丽萍和宁静主演),并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1998年,因受到国际级大导演Francis Ford Coppola的赏识,胡雪桦受邀执导其第一部英文电影《夏威夷传奇》(Lani-Loa),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好莱坞华人导演。在美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Hus Entertainmenth后,于2005年回国成立“胡氏文化传媒”。2006拍摄了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电影《喜玛拉亚王子》被国外影评人誉为“改编得最为成功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入选金球奖和洛杉矶国际电影节(AFI)“世界电影”,并获得意大利Calabria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大奖,美中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天使奖”和摩纳哥电影节最佳导演等奖项。 胡雪桦说,“电影是我的宗教,舞台是我的生命”。他执导的现代芭蕾舞剧《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侯宏澜主演)和舞台版《喜玛拉亚王子》分别入选第八届和第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2007年获第台湾44届金马奖国际项目剧本银奖(《上海王》),并任2008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人奖”评委。2009年开始,他还应上海“艺术人文”频道邀请,主持中国唯一电影评论节目“光影随行,‘胡’说电影”。
导演电视剧《战北平》(2009年)北京卫视首播为二月内地电视剧收视率第一;该剧十月重播又获得全国卫视第一。2009年创作导演六幕音画史诗《秘境青海》在北京保利剧场演出盛况空前,被誉为“留得住传得下的经典剧目”。 他创意下的上海馆被誉为“最令人震撼的感官经历”。今年获得“东方学者”称号。目前,他正在拍摄中美合作的新片《神奇》。
作 者:庞贝 编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1
版 次:1
页 数:133
印刷时间:2006-10-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208065482
本书是民族版的哈姆雷特,展现了阴谋、权利和瑰丽的风光,同名电影为中国藏语版的《哈姆雷特》,是《兰陵王》导演胡雪桦最新力作,将在10 月公映并角逐金鸡奖,主演为中国首届“好男儿”大赛总冠军蒲巴甲,具有极高的人气。本书为电影故事和蒲巴甲的传奇经历。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主题而不是“复仇”主题的电影,是“颠覆了阴谋篡权的复仇故事”,是探寻“爱和宽恕的故事”。神秘的身世和血缘让剧中人充满了苦痛,爱的无助,爱的危险,爱的付出。《喜玛拉雅王子》传达的这也许是一种“爱”的轮回,爱的永恒。本书是关于电影故事以及蒲巴甲从青蛙变王子的传奇经历及心路历程,图片精美,幕后花絮精彩揭密,值得一读。
导演的话:在离天最近的地方——电影《喜马拉雅王子》的缘起
悬疑 拉摩洛丹的生身之谜
其余的,仅是宁静
以“王”命名
颠覆与敬礼
鬼魂与狼婆
毁灭与再生
剧情梗概
新国王克劳盎
王后娜姆
老国王樨坤赞布
预言者狼婆
导演日记
与侯咏一起去看景
要拍没人看过的景
上一篇:克拉之恋演员表
下一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