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安全风险研判机制(精选5篇)
安全风险研判机制范文第1篇
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X安监函〔2018〕X)、X安监[2018]X号文件以及X安监〔2018〕X号文件要求,不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办实际,制定XX区XX街道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促进危险化学品企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任务
(一)适用范围
危险化学品企业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有储存设施)企业及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企业。
(二)企业层面
企业是全面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本地区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工作要求,制定本企业建立并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
1.要明确责任到人,层层压实责任。
2.要明确安全风险研判基本要求的核心内容和工作流程。
3.要明确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建立两项管理制度后什么时间报告、由谁报告和报告给谁等内容。
4.要建立工作台帐,分级全程记录工作落实过程。
5.要明确完成建立和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时间节点。
(三)监管层面
安全监管部门及人员要按照《应急管理部关于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号)和本方案的要求,扎实做好“三个一”工作。
1.制定一个工作方案。要结合实际,及时细化制定本辖区内、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两项管理制度工作方案,要明确具体责任人、建立两项制度内容和基本要求及时间节点。
2.召开一次动员会。要召集辖区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全面实施两项管理制度进行动员部署,把开展建立两项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重点内容讲解清楚,把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要求讲深讲透,要让企业主要负责人深刻领会全面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全部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3.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全面实施两项管理制度是第四季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此项工作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区局及街道将于近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各社区也要开展一次督检、督促,指导企业按照要求把两项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把安全风险真正管控起来。
三、企业安全风险研判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基本要求
安全风险研判的重点内容包括生产环节、储存环节和高危活动的安全风险可控状态。
1.建立安全风险研判制度,完善责任体系,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车间(分厂)、各班组岗位的工作职责,强化目标管理和履职考核。
2.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要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研判工作流程。
3.在每日开展班组交接班、车间生产调度会、厂级生产调度会布置生产工作任务的同时,要同步研判各项工作的安全风险,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二)重点内容
1.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状态。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组分、液位、流量等主要工艺参数是否处于指标范围;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各类设备设施的静动密封是否完好无泄漏;超限报警、紧急切断、联锁等各类安全设施配备是否完好投用,并可靠运行。
2.危险化学品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运行状态。储罐、管道、机泵、阀门及仪表系统是否完好无泄漏;储罐的液位、温度、压力是否超限运行;内浮顶储罐运行中浮盘是否可能落底;油气罐区手动切水、切罐、装卸车时是否确保人员在岗;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和联锁是否处于可靠运行状态。仓库是否按照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是否超量、超品种储存,相互禁配物质是否混放混存。
3.高危生产活动及作业的安全风险可控状态。装置开停车是否制定开停车方案,试生产是否制定试生产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各项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承包商作业是否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作业过程是否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严格程序确认和作业许可审批,加强现场监督,危险化学品罐区动火作业是否做到升级管理等;各项变更的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4.按照安全风险辨识结果,重大风险、较大风险是否落实管控及降低风险措施;重大隐患是否落实治理措施。
四、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和承诺工作的具体要求
1.按照“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让一级放心,一级向一级报告”的原则,企业各岗位、班组、车间、部门要每天做好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自下而上层层研判、层层记录、层层报告、层层签字承诺,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企业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安全风险的研判和管控责任。
2.在布置安全风险研判和管控工作任务时,既要向下级交任务、交工作、交目标,又要同步交思路、交方法、交安全要求。
3.对下级安全风险报告和承诺,上级要组织力量进行评估,确保各项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4.主要负责人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情况,亲自调度,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5.在生产装置、罐区、仓库安全运行,高危生产活动及作业的风险可控、重大隐患落实治理措施的前提下,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承包商作业等主要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的名义每天签署安全承诺,在工厂主门外公告,并上传至属地安全监管部门网站。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外出时,应委托一名企业负责人代履行安全承诺工作。
五、企业安全承诺公告的具体要求
(一)主要内容
1.企业状态:主要公告企业当天的生产运行状态和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的主要活动。如有几套生产装置,其中几套运行,几套停产;厂区内是否存在特殊作业及种类、次数;是否存在检维修及承包商作业;是否处于开停车、试生产阶段等。
2.企业安全承诺:企业在进行全面安全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落实相关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承诺当日所有装置、罐区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安全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控。
(二)公告方式
1.公告时间:每天上午10时更新,至次日上午10时。
2.公告地点:属地安全监管部门网站;企业主门岗显著位置设置的显示屏(安全承诺公告牌示例见附件)。企业设置的显示屏,要求文字图像显示清晰,安装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规定,保证人员、车辆安全通行。
(三)基本条件
企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向社会安全承诺公告:
1.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管理制度,相关职责没有层层落实的;
2.重大隐患没有制定治理措施的;
3.动火等特殊作业管理措施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当天对重点装置、罐区以及动火等特殊作业没有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4.特殊时段没有带班值班企业负责人的。
六、完成时限
2018年11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建立全街道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两项管理制度。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加之工艺路线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因素,一旦失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带来危害。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是全面提升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和风险管控能力,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重要举措;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又一重大制度性安排。区安全监管局成立了以安全监管局局长唐永川为组长、副局长罗劲松为副组长、危化办股室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开展此项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全面实施两项管理制度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负责具体推进。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各单位要抓紧制定本地本部门实施工作方案,将符合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纳入建立实施两项制度的范围,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指导企业按要求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风险研判和承诺公告制度。
各有关企业必须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建立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研判和承诺公告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落实到位。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实效
各单位要对企业建立和落实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统计分析,实施动态监管,将企业履行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情况作为安全生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重要依据,督促引导企业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强化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发现企业存在不、虚假安全承诺公告等情况时,积极向属地安办报告。对于逾期未建立制度、不、虚假安全承诺公告的企业,进行约谈、通报、公开曝光,并纳入重点监管对象。
请各单位及时将本方案精神传达至本辖区有关企业。
附件:1.公司级安全承诺公告
2.车间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
3.班组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
4.岗位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
附件1
公司级安全承诺公告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
业
状
态
生产装置
套,其中运行
套,停产
套,检修
套。
特殊作业:
一级动火作业
处;二级动火作业
处;
特级动火作业
处;受限空间作业
处;
高处作业
处;其它特殊作业
处;
是否处于试生产(是
/
否)
是否处于开停车状态(是
/
否)
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是
/
否)
企
业
承
诺
今天我公司已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各项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已落实到位,我承诺所有生产装置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主要负责人:
年
月
日
附件2
车间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间
车
间
状
态
高位生产活动及作业的安全风险可控状态
特殊作业的风险辨识、作业许可及管控落实情况:(
是
/
否)
一级动火作业(
)处;二级动火作业(
)处;
特级动火作业(
)处;受限空间作业(
)处;
高处作业(
)处;其它特殊作业(
)处;
处于试生产情况(是
/
否)
处于开停车状态情况(是
/
否)
承包商作业管控情况(受控
/非受控)
变更情况是否存在(是
/否)落实审批程序情况(是
/否)
车间安全状态
车间岗位(
)处,其中运行
(
)处,停产(
)处,检修(
)处
生产装置运行状态:
温度/压力/危化品/液位/流量等工艺参数处于指标范围(是/否)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是
/
否)
设备设施完好无泄漏(是
/
否)
超限报警、紧急切断、联锁等各类安全设施配备完好投用,并可靠运行(是
/
否)
涉及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处于安全状态
储罐、管道、机泵、阀门及仪表系统完好无泄漏(是
/
否)
储罐的液位、温度、压力无超限运行(是
/
否)
装卸车时确保人员在岗(是
/
否)
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和联锁处于可靠运行状态(是
/
否)
仓库按照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无超量、超品种储存,相互禁配物质无混放混存(是
/
否)
车
间
承
诺
今天我车间已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各项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已落实到位,我承诺本生产装置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涉及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车间负责人:
年
月
日
附件3
班组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间(
)班组
班
组
状
态
高位生产活动及作业的安全风险可控状态
特殊作业的风险辨识、作业许可及管控落实情况:(
是
/
否)
一级动火作业(
)处;二级动火作业(
)处;特级动火作业(
)处;受限空间作业(
)处;高处作业(
)处;其它特殊作业(
)处;处于试生产情况(是
/
否),处于开停车状态情况(是
/
否),承包商作业管控情况(受控
/非受控),变更情况是否存在(是
/否)落实审批程序情况(是
/否)。
班组
安全状态
班组岗位(
)处,其中运行
(
)处,停产(
)处,
检修(
)处
生产装置
运行状态
温度/压力/危化品/液位/流量等工艺参数处于指标范围(是/否)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是
/
否)
设备设施完好无泄漏(是
/
否)
超限报警、紧急切断、联锁等各类安全设施配备完好投用,并可靠运行(是
/
否)
涉及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处于安全状态
储罐、管道、机泵、阀门及仪表系统完好无泄漏(是
/
否)
储罐的液位、温度、压力无超限运行(是
/
否)
装卸车时确保人员在岗(是
/
否)
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和联锁处于可靠运行状态(是
/
否)
仓库按照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无超量、超品种储存,相互禁配物质无混放混存(是
/
否)
班
组承
诺
今天我班组已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各项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已落实到位,我承诺本岗位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涉及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班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附件4
岗位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间(
)岗位
岗
位
状
态
高位生产活动及作业的安全风险可控状态
特殊作业的风险辨识、作业许可及管控落实情况:(
是
/
否);一级动火作业(
)处;二级动火作业(
)处;特级动火作业(
)处;受限空间作业(
)处;高处作业(
)处;其它特殊作业(
)处;处于试生产情况(是
/
否);处于开停车状态情况(是
/
否)
承包商作业管控情况(受控
/非受控);变更情况是否存在(是
/否);落实审批程序情况(是
/否)。
岗位安全状态
车间岗位(
)处,其中运行
(
)处,停产(
)处,检修(
)处
生产装置运行状态
温度/压力/危化品/液位/流量等工艺参数处于指标范围(是/否)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是
/
否)
设备设施完好无泄漏(是
/
否)
超限报警、紧急切断、联锁等各类安全设施配备完好投用,并可靠运行(是
/
否)
涉及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处于安全状态
储罐、管道、机泵、阀门及仪表系统完好无泄漏(是
/
否)
储罐的液位、温度、压力无超限运行(是
/
否)
装卸车时确保人员在岗(是
/
否)
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和联锁处于可靠运行状态(是
/
否)
仓库按照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无超量、超品种储存,相互禁配物质无混放混存(是
/
否)
岗位
承
诺
今天我岗位已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各项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已落实到位,我承诺本岗位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涉及罐区、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岗位负责人:
年
安全风险研判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糊评判法 煤矿风险等级 商业保险费率 浮动费率
0 引言
商业保险业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是国外的一条成功经验。保险业发育比较成熟的两个代表性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在我国,商业保险的产品还没有真正进入煤炭领域,煤矿一旦发生事故基本是政府买单。我国虽然强制推行了工伤保险制度,但事故的赔付非常低,事故伤亡人员及其相关方得不到根本保障,煤炭生产企业仍旧存在非常高的风险。商业保险进入煤炭领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商业保险进入煤炭领域,必须探讨一种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量化指标与费率浮动之间的科学系数关系,即建立煤炭领域商业保险费率制度,商业保险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目前,我国有各类性质的煤矿一万多家,其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水平、灾害类型、管理水平等千差万别,其风险水平不一,风险的大小没有一个可靠的评估方法,灾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无法准确预测。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影响煤矿工伤风险的因素错综复杂,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典型的灰色模糊系统,所以可以考虑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煤矿工伤风险综合评价。
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煤矿开采系统是由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和地质条件等组成的。影响矿井安全的因素众多,大部分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难以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和评价。而且,煤矿开采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开采、通风、地质、机械、人员培训等,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众所周知,要评价一件由单因素确定的事物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涉及的因素多了,就会出现从这个因素出发对它做出一种判断,而从另一种因素出发又可以对它做出另一种判定的局面,这样就产生一个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一个更接近实际的综合评判的问题,这就是综合评判方法。模糊评价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来将模糊信息定量化,它合理地选择因素域值,再利用传统数学方法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科学地得出评价结论,该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会忽略因素在程度上的差异[1]。进行模糊评价的过程是首先要建立影响评价因素集,并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数,然后由评价者建立评价集并对各因素进行评价,从而得出评价矩阵。最后由相应的权数与评价矩阵计算形成系统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从评判级中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建立综合评价的因素集。因素集是以影响评价对象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用U来表示,即U={u1,u2,…un}为n种因素(或指标)。②确定因素权重。由于各种因素所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可用权重A={a1,a2,…an}来描述。③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结果所组成的集合,用V表示,即V={v1,v2,…vm}为m种评判(或等级)。④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用rij(0≤rij≤1)表示vj对因素ui所作的评判,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矩阵R=(rij)n×m。⑤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确定R、A之后,通过变换得到B=A°R=(b1,b2,…bm),它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其中,“°”为综合评价合成算子。⑥确定系统总得分及评价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以后,可得出系统总得分。根据系统总得分,对照安全等级表就可以评价出安全状况。
2 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风险评价的核心问题,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构就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矿井安全风险评价中,并非评价指标越多越好,关键是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结合影响煤矿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以及企业运行的实践,严格按照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和流程,将该指标体系分为自然地质条件及环境指标体系、人员素质及人身伤害情况指标体系、安全综合管理指标体系和安全技术及措施指标体系四大体系。该指标体系能反映煤矿生产系统的所有主要影响因素,也能适应评价模型的需要,而且所有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可量化。
煤矿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其中,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
3 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及煤矿商业保险费率制度
对煤矿个体而言,安全事故具有偶发性,若仅根据过去一至三年的事故发生率或工伤保险赔付情况,难以准确测算未来事故发生率或工伤保险赔付情况,从而难以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浮动费率。若综合考虑其它相对稳定的影响因素,如地质条件、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等,对煤矿进行工伤风险综合评价,再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结合往年工伤保险赔付情况来确定各个煤矿浮动费率,将更全面。
3.1 煤矿安全风险等级的确定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量化结果确定煤矿风险等级,得分越多,煤矿的风险越小,反之,风险越大。煤矿安全风险分级见表1。
3.2 煤矿商业保险费率制度 按照高风险高费率的原则,商业保险公司根据表1中煤矿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结果,一一对应地制定科学的费率标准,风险等级高的煤矿执行高费率标准,风险等级低的煤矿执行低费率标准,形成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商业保险费率制度。同时,商业保险公司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煤矿安全绩效考核机制,确定上浮或下调费率的条件和调整幅度,与煤矿商业保险费率制度配套使用。商业保险公司在对煤矿出售保险产品前,首先对煤矿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绩效调查结果,综合确定煤矿首次执行的保险费率标准。对于浮动费率,借鉴国外商业保险费率浮动经验,根据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评价等级进行划档,70分以上的降低费率,60-70之间的不变,60分以下的提高费率。发达国家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一般在10%至40%之间,根据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状况还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的国情,为了促使企业更加注意安全、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可以将浮动范围扩大到50%。
4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长春羊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井作为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的实例。
4.1 煤矿概况 长春羊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井,核定能力90万t/a。斜井开拓,两段主副井筒为矿井辅助提升,东侧的两段大倾角皮带井为矿井主提升。现生产水平标高为-220m~-140m,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炮采工作面,05年产量48.5万t。平均走向长415m,平均倾斜长70m。上部为采空区,其余均为实体煤。羊草矿为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量10.83m3/t。矿井涌水量15m3/h,雨季时矿井涌水量最大可达30m3/h。本采区无钻孔通过,与地面无水力联系,地表也无导水裂隙。
4.2 安全风险评价因素集确定 本文数据来自该矿的调查数据,是由专家组(共4人)进行调研,对各种因素进行独自评测,然后得出结果,安全技术及措施评判结果如表2。其他指标类似。
5 结论
①根据国外的经验,商业保险产品进入煤炭生产领域,保险公司参与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商业保险的事故赔付可以保障相关人员的利益,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减轻国家的经济和管理负担。②商业保险产品进入煤炭生产领域,必须建立科学的煤矿风险评估体系和煤矿安全绩效考核体系,以降低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③科学合理的煤矿商业保险费率制度和浮动费率机制,有利于催进煤矿法制化、标准化、机械化等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炎杰.我国实施煤矿业强制雇主责任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梁美健,杨光.保险业介入煤矿安全生产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煤矿安全,2006.
[3]徐然.商业保险在煤炭业中发展问题的探讨[J].金融与投资,2010,8.
[4]孟超.浅谈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J].神华科技,2010,2.
[5]徐桂香.煤矿工伤保险的现状分析[J].产业经济,2010,7.
[6]蔡和平.中德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北京大学,1996.
[7]刘仲力.发展我国工程保险的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8]王文.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和费率浮动的设想[J].中国劳动,2003(2):15~16.
基金项目: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资助项目(Funding Project of Competence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Beijing VET Teachers)。
作者简介:
安全风险研判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风险;伦理决策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对其所作的阐释也不尽相同。Covello和Merkhofer(1994)把风险定义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发生的不确定性,时间的先后安排,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风险的定义是“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选择性风险被描述成“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可定义为“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概率和这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由此导致的食品危害的一个函数”(EC,1997)。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对技术后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人体或者环境带来危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对风险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在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以保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风险评估是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后果的科学。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食品安全今后工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确定风险评估由四部分组成:(1)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对健康不利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2)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3)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于短期急性暴露和长期慢性暴露是不同的。对于急性暴露(如病原菌)引起敏感人群疾病的病原菌水平这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慢性危害,如可能引起积累损害的,寿命平均暴露是重要的。(4)风险描述: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和危害有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被选政策进行权衡,实施适当控制风险的政策选择机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决策依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Sobyetal(1993)开发了一种风险管理循环模型,通过风险沟通研究其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这个模型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包括每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被发现和被承认的那些公众需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它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等。
风险沟通被定义为“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经理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的信息和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水平的有效沟通对于食物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使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传递,尤其是消费者,以便使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能做出有效信息的决定(Manning and Baines,2004a)。有效沟通原则既要求能提供清晰的信息又要求与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交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伦理风险(也称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伦理范畴的概念,一般是指自利的个人或组织受某种因素的引诱,违反有关诚实、维护公众利益等一般道德准则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是人类为获得“道德合法性”或“存在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要素和事件的组合。一旦产生上述负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环境允许他们这样做而不会遭受社会惩罚。可以这么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伦理风险就不可避免。
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是指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运行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产生不确定事件或条件,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的可能性。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研究突破了传统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为处于风险社会的人们提供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视野和决策焦点。2002年在南部非洲发生了转基因食品援助危机,一些国家出于社会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允许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建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盘评估,并扩大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使之包括对社会、文化和伦理方面的考虑。这说明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注重考虑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伦理与道德风险评估与以科技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以认知为主导,以事实判断为核心;伦理与道德评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估,以人的价值为主导。在这种价值理性的思维视角之下,以人的价值完善为向度,给人以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对行为主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进行成败得失的判断。Slovic(2000)认为对风险的感知和接受根源于社会和文化因素,食品安全伦理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Nestle(2003)认为安全食品是“一个不超过可接受风险的水平,并且可以被基于科学或者是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商品。”她进一步指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仅仅指健康问题,也可以是“以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立场”。
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分析住院治疗、死亡等疾病严重程度,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降低风险成本,是一种针对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风险。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主要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是看得见的还是隐藏的,是熟悉的还是未知的,是常见的还是违背常规的,是自然的还是技术方面的,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是和缓的还是严重的,是公平的分配还是不公平的分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是一种针对担忧和使社会震惊的行为的平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Handler (1979年)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问题,在某一特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一个在政治领域上确定的政治问题。科学与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治理与信任的问题在2002年欧洲疯牛病事件中极大地凸显出来,许多人对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巨大机会深感不安,因为其进展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意识所及和承受程度。欧洲疯牛病事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在如何处理潜在危害的问题结论是:疯牛病事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风险的问题:一个对牛而言已知的危险和对人类而言未知的危险,政府的责任是采取措施解决双方的危险。 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情况不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伦理因素是指食品决策方案在伦理上的是非问题,其判断的依据是一些基本的伦理准则,包括公正原则、人道原则、安全原则等。组织或个人的风险决策和沟通不仅仅基于风险评估,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食品企业必须认识到公众一般都希望食品科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非理性或感性的价值观念同等重要,否则就会对政府或食品企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评估,首先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道德立场。
国家和地区政府在立法时可能被许多利益集团游说,这种游说可能不是基于科学判断,而是为了促成对自己有利的立法通过。这可能导致政府做出一个“政治”政策的决定,而不是采取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决策目标。因此,一个国家的食品立法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和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综合平衡。CAC(2003)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89)区分了这两个因素,并指出这两个因素需要在风险沟通中被考虑进来。也就是说,尽管对风险的科学判断不会变化,但对风险的感知可能会发生变化,对风险的感知由风险沟通决定。
有很多因素影响以价值观为准则的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Covello, 1998),例如对于潜在灾难和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聚集还是离散的,是确定的还是随意的,是熟悉的风险还是不熟悉的风险,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披露风险,是科学可控的已知风险还是科学无法控制的未知风险,是缺少理解还是可以理解的机制和程序,对儿童有危险还是没有危险的风险,风险具有滞后效应还是马上显现,风险受害者是可以确认的个人(组织)还是不能够确认风险受害者,是带来恐惧的风险还是没有恐惧的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恢复的还是不可恢复的,是缺乏信任的机构还是充满信任的机构,媒体是大力关注还是很少关注的风险,风险是由于自身活动失误引起的还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和风险评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它是公众对这些综合因素的整合反应,并最终影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三、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Bommer等人将伦理决策看作是一个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伦理决策的对象是伦理问题,伦理决策的结果是伦理行为。决策者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伦理主体,对伦理问题能够做出判断和实施行动,决策者可以对决策结果做出“合乎伦理”和“不合伦理”的判定。合乎伦理的决策是指合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决策,不合伦理的决策是指非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决策。伦理决策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伦理决策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对于道德冲突中所涉及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描述、判断、推理、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使行为主体能够对决策行为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
(一)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根据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依据人们对食品安全道德合法性认可程度的不同,所做出的一系列道德判断与选择。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的主要模型有伦理检查模型、遭擅决策树模型、“九问式”模型等,这些伦理决策模型可分为过程模型和问题模型。过程模型是决策者主要从动机、手段、后果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一项决策的道德性;问题模型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达到伦理决策的效果。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伦理风险决策流程,道德冲突是进行伦理决策的原因,决策者有时需要在两难的价值准则之间做出选择,伦理决策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遵守法律规范、不同国家的伦理标准、组织文化以及在供应链上不同的组织文化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经济因素是产生道德冲突的主要诱因,但不是唯一的诱因,其他非经济因素如理想、安全、偏爱、恐惧等都可能引起道德冲突。确认一种情况是否属于道德冲突,取决于角色的道德要求,角色的道德要求又取决于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理论,例如义务论、结果论等价值判断范式。
人们首先要分清道德冲突的内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道德冲突。当在同一价值体系范围内选择了按照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一定的道德价值时,就不得不放弃按照其他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另外的道德价值,由此使决策主体陷入了一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时,就产生了道德冲突。另外,决策方案的道德状态对决策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琼斯(Jones)认为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和利益的结果,社会对行为是好是坏的认同程度,危害和利益实际出现的可能性,行为后果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决策者与行为受益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心理或生理亲近程度,受行为影响的人的范围等因素都会对伦理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二)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
在伦理决策过程中,需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一般说来,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可从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标准、决策时个人权益的保护、决策后被影响的对象、决策后的效果等方面来考虑。为了让伦理因素嵌入食品安全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评价道德争论,考虑到感知到的风险是基于价值判断还是科学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伦理决策。为了使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有效和可持续的,它需要人们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下评判什么是“好”还是“公平”。
Belmont提出的伦理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个人,应将个人看成是能自主的主体,让行为人自己选择,对那些自主力受限制的人应加以保护;自主即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愿性即不受他人控制和影响的自由;善行提醒人们要尽量减少伤害,增加利益;公正要求人们应公平待人。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道德表现为基础,给企业提供了一套伦理决策的指南,使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地应对并满足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英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Defra,2002):(1)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以满足市场需求;(2)支持农村和城市经济和社区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3)通过市场和公共利益补偿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确保能养活的生计;(4)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限制下运营;(5)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资源使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取得持续的高环境绩效标准;(6)确保食品供应链中所有员工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培训;(7)持续获得高水准的动物健康和福利;(8)为确保需求不断增长的食品并提供其他公共利益,保持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可选择的土地使用是满足社会其他需求所必须的。上述道德原则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恰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食品伦理理事会(2001)通过剖析四个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自治和公正的道德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伦理决策,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在食品供应链上工作的个人和组织(如农民、农业供应商、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贸易人员和餐饮人员);一般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如社会上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农场牲畜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伦理决策矩阵,在伦理决策矩阵的12个独立单元中,福利、自治和公正的原则分别适合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人员、公众、农场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权益。该伦理决策矩阵提供了在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涉及伦理的基本准则,如动物福利、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该伦理决策矩阵确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的问题和争议的焦点,把伦理决策从问题和人们的感觉中梳理出来,使人们能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能有效帮助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进行价值判断并确立影响因子;它提供了一个对食品伦理决策和个人选择的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组织伦理决策进行定量分析或组织之间的定量比较。
(三)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机制
食品企业在进行伦理决策时,要根据各种伦理道德原则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伦理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福利、自治和公正这三项原则中的每一项都应具有相等的道德重要性,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这三项原则会互相冲突。某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不会总是超过另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后决定什么是合乎所有三项道德原则。可接受的伦理风险标准是以伦理政策、伦理目标和伦理指标为基础的指南。伦理目标是组织设立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一致;伦理指标是组织详细的可实施的伦理绩效标准,是伦理目标的具体分解。企业通过筛选伦理道德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按照伦理重要性和伦理绩效标准就可以进行伦理决策,管理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已建立了以“道德过滤器”为中心的决策流程,把拟定的行动方案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的道德原则进行对照,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案就被剔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与收益评估时,必须尽可能优化方案来增加收益、减少危害,必须禁止风险几率大于收益的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矩阵和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决策过程中,在伦理道德影响方面的优先权排序,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使利润动机符合伦理的要求,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输出机制,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抉择。
四、结语
道德指南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伦理原则,也是企业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保障。食品企业应把伦理风险问题纳入其高层决策系统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遵守道德指南,制定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从而使伦理风险的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保证社会和伦理的要素不会迷失在企业竞争之中,有效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参考文献
[1] 阎俊,常亚平.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J].企业文明,2005(3).
[2] 葛晓春.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中国食品危机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3] 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8(4).
[4] 郑锐洪.食品安全危机的伦理分析与解决[J].管理观察,2008(7).
[5] 甘俊. 从“三聚氰胺”事件看营销道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6] 张彦.基于风险考量的伦理决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
[7] 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Communication to Food Standards and Safety Matters,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FAO, 1998.
[9] Risk Assessment of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in Foods, 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WHO, 1999.
[10]Codex Procedural Manual,10th edition, FAO/WHO,1997. Source: Nestle, M. (2003), Safe Food: Bacteria, Biotechnology and Bioterror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
[11]Covello, V.T., Sandman, P.M. and Slovic, P. (1988), Risk Communication, Risk Statistics and Risk Comparisons: A Manual for Plant Managers, Chem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安全风险研判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计算;安全互斥;模糊评判;敏感度;风险值
中图分类号: TP393.07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trol,RBAC)[1]是移动环境(如Ad Hoc)的主要安全策略,角色权限受时态约束,在同时态区间一个角色可能继承或执行多个互斥角色,或多个互斥角色可能动态构成一个交互系统。传统RBAC采取任务分离机制解决互斥问题;通用时态约束基于角色访问控制(Generalized Temporal RoleBased Access Cotrol,GTRBAC)[2]使用强方式和弱方式,强方式中互斥角色完全独立,不利于角色权限灵活变更,弱方式中互斥角色完全包容,不利于角色安全;“中国墙”[3]策略直接将利益冲突双方相互隔离。不管是传统RBAC、GTRBAC,还是“中国墙”,角色互斥关系都是静态的,是“两两”互斥,在判断移动环境多角色互斥关系时具有局限性。虽然RBAC可以对多角色分组,仅使同组角色具有相同权限,但不能决定角色之间的互斥关系。
按照互斥产生的原因,角色互斥可以分为时序互斥、内容互斥和安全互斥。时序互斥指角色具有先后执行时序;内容互斥指角色内容不允许同时执行;时序互斥和内容互斥是显性互斥关系,可以通过改变角色的执行时序解决。安全互斥指角色执行时存在信息安全风险,如石油公司A的客户信息和石油公司B的客户信息存在安全互斥风险。安全互斥需要考虑互斥程度,如石油公司A和B以及电信公司C,因为A和B存在利益冲突,A和B的客户信息安全互斥程度应该大于A和C或者B和C。本文仅涉及安全互斥。
模糊信任和风险评估是分布式RBAC应用的主要安全措施。文献[4]指出安全具有模糊性,使用模糊逻辑描述多级安全策略。信任度或敏感度(Sensitive,Sen)是实现角色任务模糊分离的主要机制。文献[5-7]中信任度或敏感度是静态的,文献[8-10]借用上下文环境使信任度具有动态性。模糊信任是基于上下文环境、用户属性等信息,使用模糊方法计算用户的信任度,并根据信任度或敏感度决定是否给用户授权。因为上下文环境和用户属性等信息的收集有一定局限性,基于信任授权并不能完全防范安全风险,尤其是合法用户的非法行为,如角色误用和滥用等。风险评估对用户访问进行风险分析并给出安全评价。文献[11-12]针对用户信任、访问行为和角色历史等信息对用户访问请求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自适应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RBAC;文献[13]基于RTR实现带风险约束的分布式环境角色授权和委托授权模型,由边风险聚合为路径风险;文献[14]按风险大小将风险图中的角色划分到不同的风险带中,定义了带风险约束的许可分配规则;文献[15]定义了模糊多级安全(Multi_Level Security,MLS),使用Sigmoid函数建立敏感度与信息泄漏风险的关系;文献[16]实现了模糊风险BLP,定义了多风险因素的连接、析取、包含和聚合等操作规则及风险访问控制系统,文献[17]则实现了文献[16]的风险访问控制原型;文献[18]能够对用户的角色需求进行风险预估,通过调整风险门限值既满足用户合适的角色需求,又防止滥用角色权限;文献[19]建立了基于随时间推移的风险值预估信任模型,限制恶意节点的行为。风险技术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求角色集合风险值,二是对角色风险进行预估。角色风险值由系统根据上下文环境和用户行为判定,角色集合风险值则是相关角色风险值的和值;风险预估可以控制用户的行为。用户行为易具有欺骗性,判断用户行为特征有一定难度;敏感度给用户、角色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安全提供被动保护;上下文环境、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是角色安全的外因,移动环境角色之间关系随机变化,仅由外因考虑角色安全不太客观,角色安全内部因素是角色安全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因此角色安全可以通过优化角色内部机制而改进;对于分布式多角色环境,需要考虑角色之间的安全关系,尤其是安全互斥,虽然不同角色之间可以依靠信任链传递信任,但中间环节可能影响可靠性,另外角色集合的风险值与角色的风险值不是线性关系,不能简单地通过求和实现。
本文从角色内部因素判断角色敏感度,即对因为角色内部安全缺陷可能引起的角色信息随机泄漏、角色信息误读和角色信息误写三个方面的脆弱性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敏感度指角色的信息安全强度。对于角色集合,即多个角色同时被继承或执行,或多个角色构成一个交互系统,信息安全强度表示为多角色综合敏感度Sen′,与相关角色的敏感度有关。多角色综合敏感度计算引入文献[16]角色结合时风险值计算基本思想,Sen′综合敏感度
不是相关角色敏感度的累加或平均,而是通过相关角色敏感度的补偿竞争获得。风险值(Value at Risk,VaR)表示继承或执行角色时发生信息安全事故的概率,受敏感度影响。本文讨论多角色间安全互斥关系的模糊评判策略。
1 多角色互斥关系的模糊评判
4 结语
本文将传统的、由外部因素判定的互斥关系改变由角色的内部因素判定,克服了移动计算中用户与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关系的随机性和动态性所带来的影响,给多角色系统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一个综合平衡的解决方案。针对多角色环境提出的模糊改进方案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
1)算法可以用于移动计算、云计算和协同计算等陌生角色交互访问的安全互斥判断,不需要依赖行为特征和访问历史。
2)多角色合并继承执行有利于提高角色序列执行的效率,在按照流程处理的业务中,其需求较多,例如审计业务、会计核算业务、移动节点按时序访问资源等。
3)模糊综合评判方案存在两个动态决策点,即风险评判和风险因素权值设定具有动态性,可以动态改变角色的敏感度并影响角色的权限继承和执行序列,提高角色执行的灵活性。例如医院院长具有管理者和医生两个角色且互斥,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在管理者时态区间执行医生角色,可以通过改变敏感度降低互斥度,使两个角色能够合并继承执行。
4)针对多个角色合并继承执行提出的安全模糊评判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角色执行的综合安全性。例如作为律师,他可以选择给A公司当法律顾问,也可以选择给B公司当法律顾问,如果同时执行,可能存在信息泄漏风险,A公司可以通过改进自身的安全因素,避免信息泄漏。
5)增加敏感度约束的角色对RBAC的其他机制没有制约,因为其他机制不会涉及角色间互斥问题,不会因为增加角色敏感度约束而增加其机制的复杂性。
本文提供的是多角色安全互斥的基本评判方法,如果对安全有特别要求,需要对角色间的安全机制进一步细化;扎德算子可能遗漏角色信息,也需要改进。这些都是本文的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1]SANDHU R S, COYNE E J, FEINSTEIN H L, et al.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s[J]. IEEE Computer, 1996, 29(2): 38-47.
[2]JOSHI J B D, BERTINO E, LATIF U, et al. A generalized temporal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J].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5, 17(1): 4-23.
[3]BREWER D F C, NASH M. The Chinese wall security policy [C]// Proceedings of the 1989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Piscataway: IEEE, 1989:206-214.
[4]HOSMER H H.Using fuzzy logic to represent security policies in the multipolicy paradigm [J].ACM SIGSAC Reviews,1992,10(4):12-21.
[5]TAKABI H, AMINI M. Separation of duty in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 through fuzzy relation[C]// IAS 2007: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Assurance and Security. Piscataway: IEEE, 2007:125-130.
[6]NAWARATHNA U H G R D, KODITHUWAKKU S R. A fuzzy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 for database security[C]//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Piscataway: IEEE, 2005:313-318.
[7]MARTINEZGARCA C, NAVARROARRIBAS G, BORRELL J. Fuzzy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2011,111(10):483-487.
[8]窦文阳,王小明,张立臣. 普适环境下的动态模糊访问控制模型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0, 37(9):63-67.
[9]刘武,段海新,张洪,等. TRBAC: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 48(8):1414-1420.
[10]王艳辉,肖雪梅,贾利民. 互操作信任的模糊变权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 49(6):1235-1242.
[11]CELIKEL E, KANTARCIOGLU M, THURAISINGHAN B, et al. Managing risks in RBAC employe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C]// On the Move to Meaningful Internet Systems 2007: CoopIS, DOA, ODBASE, GADA, and IS, LNCS 4804. Berlin: Springer, 2007:1548-1566.
[12]CELIKEL E, KANTARCIOGLU M, THURAIINGHAM B M, et al.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to RBAC[J]. Risk and Decision Analysis, 2009, 1(2):21-33.
[13]CHAPIN P, SKALKA C, WANG X S. Risk assessment in distributed authorization[C]// FMSE05: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CM Workshop on Formal methods in Security Engineering. New York: ACM, 2005:33-42.
[14]NISSANKE N, KHAYAT E J. Risk based security analysis of permissions in RBAC[C]// ICEIS 2004: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cur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 Porto, Portugal: INSTICC Press, 2004:332-341.
[15]CHENG P C, ROHATGI P, WAGNER G M, et al. Fuzzy multilevel security: an experiment on quantified riskadaptive access control[C]// SP07: Proceedings of the 2007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Piscataway: IEEE, 2007:222-230.
[16]NI Q, BERTINO E, LOBO J. Risk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s built on fuzzy inferences[C]// ASIACCS10: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CM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New York: ACM, 2010:250-260.
[17]CHARI S, LOBO J, MOLLOY I. Practical risk aggregation in RBAC models[C]// SACMAT12: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Symposium on Access Control Models and Technologies. New York: ACM, 2012:117-118.
安全风险研判机制范文第5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邯郸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大动力,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的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给教育系统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预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识,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措施,提升预判应对能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打造安全、和谐、文明、绿美校园,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70周年,为省市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总体目标:
一是达到“三个提高”:即全面提高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全面提高学校重大风险隐患防范能力,全面提高依法治校的管理水平。
二是实现“四个到位”:学生教育管理到位;安全稳定风险和隐患排查处置到位;舆情监控和网络管控到位;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到位。
三是做到“八个严防”:即严防发生涉师涉生重大伤亡事件,严防发生网上网下有悖中央精神的言论炒作事件,严防发生由师生利益导致非正常聚众上访事件,严防发生暴力恐怖及重大治安案件,严防发生游行集会示威请愿事件,严防发生师生宗教团契及校园传教布道事件,严防发生在各敏感时间节点舆论炒作事件,严防发生敌对势力及宗教校园传播渗透事件
工作原则:立足于“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反应迅速、措施上积极稳妥、落实上不折不扣。要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的要求,把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领域、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人,发扬从严从实作风,确保各项措施落得实、落到位。要建立周报、月度、季度、年度调度通报机制,及时分析研究风险防范化解新情况,严密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完善防控措施,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确保万无一失。
二、风险领域范围
1.政治安全领域:社会热点问题和重要时间节点负面舆情,新疆三股势力向高校渗透,邪教组织及人员进校干扰破坏等。
2.意识形态领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失灵”,“杂音噪音”侵蚀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校园网络舆情领域风险网上错误思潮传播、网络安全风险。
3.社会稳定领域:校园传教渗透,学生参加宗教组织举办的培训班,因民族习俗差异引发的学生矛盾纠纷滋事。
4.经济领域:高校隐形债务风险,建设项目工程欠款产生讨债聚集上访。
5.公共安全领域:重大传染病蔓延,食品安全事件,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件,校车安全事故、大学生传销、校园网贷、校外住宿人身安全风险.
6.外部环境领域:赴海外进修讲师、海外孔子学院教师和志愿者,因公临时出镜经教育团组、出国(境)留学生人身安全问题。
7.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新技术研发应用带来的伦理安全、生命安全风险、科学技术失泄密风险。
8.党的建设领域: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
三、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
1.学校成立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风险化解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工作部暑要求,推动落实责任制,协商解决重大问题。
组 长:党委书记、校长
常务副组长:主管安全稳定的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
副组长:其他校级领导
成 员:各处室、各教学教辅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落实领导小组部署安排,沟通协调日常工作,建立研判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主 任:党政办主任
副主任:各行政处室、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
各部门责任分工:
党政办负责全校重大风险形势研判,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指导开展应急处突演练;遇有重大风险事件时,牵头成立应急组织做好应急处置。安全工作处负责反邪教、校园日常管理、消防治安、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应急事件的风险防范等。组织部负责全校党建领域、中层干部队伍的风险防范。人事处负责教职工工作动态风险防范。工会负责师德师风方面风险防范。宣传部负责宗教、意识形态、校园舆情、对外宣传、统战工作、教工思想状况方面的风险防范。科研处负责讲学、学术报告、专家讲座审核把关风险防范。学工部负责学生方面的风险防范。教务处、教育研究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负责课堂教学、实验室、实习实训领域的风险防范。实训中心负责校园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对外文化交流中心负责涉外、外籍教师、留学生管理的风险防范。后勤处负责学校食堂、住宿、食品、公共卫生领域的风险防范。其他单位负责本部门分管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
2.各二级学院相应成立重大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压实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排查风险隐患
1.定期研判维稳形势。学校党政办每周召开风险研判碰头会,除常规性工作外,就目前面临的风险防范形势进行研判,分析预测各类不稳定问题的发展走势及风险隐患,及时提出工作对策与建议。坚持每周报告制度。
2.突出排查重点问题。突出抓好六项重点问题的排查:
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可能危害校园政治稳定的活动苗头;
二是可能引发过激行为的重大矛盾纠纷;
三是学校周边交通、摊点摆放环境治理;
四是各类安全管理。校内的包括食堂、宿舍、公共卫生、实验室、消防设施管理、实习实训管理;学术交流中心、实训中心、机房、图书馆等重点场所安全管理;师生重大群体集会活动;校外的包括校外住宿、实习实训、国内外进修考察学习等。
五是非法网贷校园贷,煽动破坏滋事活动和个别人的极端行为;
六是网络舆情的苗头和隐患。
3.及时做好调处化解工作。要着眼维稳大局,创新方法,在及时掌握预警性、动态性情况方面下功夫,把握主动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
1.严格校园日常管理
一是认真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检查各类消防设施,更换消防设备,检修电器线路,疏通消防通道,加强各类人员扑救技能训练。
二是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如教学楼、逸夫楼、图书馆、机房、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监管,防止食物中毒。
四是加强门卫管理,强化对进出校园人员、车辆管控。
五是加强学校集体活动特别是外出实习实训活动的管理。
六是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
七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危化品的管理。
2.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主动联系协调辖区政府、办事处,国保、公安、城管、交警等部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三)严密防范渗透
1.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向校园渗透。要关注非政府组织、宗教组织针对校园活动情况,要加强学校内教学、学术交流、教研、科研工作的管理,防范利用上述活动实施传教。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应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对学生的思想渗透。
2.强化反邪教工作。要严密防范"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对校园的渗透。
(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以防范处置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意外情况为重点,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落实措施。对排查疏理出来的涉稳问题和重点人员,明确包办领导和分工责任,对确定的重点人、重点事,要掌握行踪,了解动态,掌握工作主动权。
3.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要在15分钟赶到现场,准确地判断事件性质,协调力量先期处置,并迅速上报,提供建议并全程参与。
(五)打击侵害校园的不法行为
1.摸清情况。严格学生宿舍管理,对可能危害校园安全的人员,包括临时进入学校人员要摸清情况,掌握动向,并制定防范措施,特别要防范别可疑人进入校园滋事。
2.提升自身防范能力。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防火、防盗、防范各类诈骗能力。加强校园保安力量,完善安全设施。全体教职工要学会自我保护,各单位要演练各类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情况,能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有效处置。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重大风险防范工作极端重要性,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门。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系列安全教育,不断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责任和能力,营造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的环境氛围。
2.落实主体责任。二级学院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是重大风险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检查、整改制度,开展演练活动。坚持领导带班、值班、重大事件报告请示制度,做好节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安全稳定工作,做好重点部位“三防”工作。建立风险防范工作台账、完善相关档案,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妥善处置应急突发事件。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方案纸质版于4月4日报安全处监控室(行政楼XXX房间),电子版发到XXX)。
3.加强考核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考核制度,将重大风险防范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思想懈怠、工作拖沓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批评通报。对工作不负责任、麻痹大意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严肃追责。
4.继续实行校领导带班、中层值班和安全处24小时制度,所有中层干部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通信畅通,指挥畅通。中层干部外出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上一篇:三部国外重口大尺度黄暴电影:当你熟睡的时候八恶人释放了本能
下一篇:饮料喝多了,导致肾衰竭,一文搞懂肾衰竭的诊疗方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