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了后期的照片还能被称为“照片”吗?这和画作有什么区别吗?
觉得照片就是镜头看到的东西,镜头的意义就在于还原真相(当然也包括美丽的景色,不加后期和滤镜就能得到的美景难道不是更美么),一旦被做了任何的修饰(滤镜,美图秀秀,各种高难度ps调校)就不能被称为“照片”了。个人感觉称为“利用镜头和计算机软件作弊的绘画作品”可能更为合适,不知各位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都能靠着这个答案活了。哈哈哈 总有人这么问
不后期?所有数码照片就会是这样的。
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0101000001010111010100000000101011111110
小清新的胶卷负片就会这样。这次是我拍的胶卷了。
在ps里反转去色罩,再微调。
补充:
一些人好像不懂,后期是一个摄影师的责任和义务。负责人的摄影师,不管是胶片还是数码都要亲自后期处理的。当你把胶卷送去店冲店扫的时候,没亲自做后期,只是把后期工作交给了暗房的工人。数码同理,交给了机内处理,都说富士直出色彩好,也是机内算法的后期效果好。
为什么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让某些人这么推崇,还引以为荣?
再补充:
照片拍风景,记录的不是风景本身,也不可能记录风景本身,我们要记录的是我们自己看到风景时候的感觉,用照片把感觉传递出去。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些方法来表达我们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都要后期处理的原因,我们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不能让相机傻瓜的去自动记录。相机不能思考,人才能思考,每个人的个性在这个时候会展开。
这些问题画家早就遇到过,很久以前肯定有人指责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的画家怎么画得不像?艺术没有必要为真实负责,只为自己的心负责就好了。
再再补充:
有这么一套书9本,《柯达摄影丛书》,不会后期,少了右边的两本书就少挣了2/9的钱呢----
创建于 2016-10-0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照片的目的,不是在写真,不是要去描绘当时真切的情况
(想去追求真切还原,首先,来吧,卖掉房子,这样你至少有60W了,勉强可以开始)
而是记录,用光记录or用波记录
“照片就是镜头看到的东西,镜头的意义就在于还原真相”
镜头会因为结构不同,镀膜不同而成像有所不同
这些会造成真相的不准,比如鱼眼镜头?
(还记得某些镜头玩家追求某些号段的镜头吗,火石玻璃blabla,最好镀膜blabla,疯了都)
还原的真相指什么呢?你所看到的?你所看到的东西也经过了视锥细胞接受后给大脑才能呈现呢
(数字相机的结果,RAW也好,TIFForJPEG也好,是需要呈现的)
“一旦被做了任何的修饰,就不能被称为‘照片’了”
MDZZ,扯淡
拍下一张,所得到的灰度信息还要用拜耳镜分一分原色,滤波器捋一捋信号,ICC印一印打样,转存(可能还有:可选1、色温配置表对一对色温,可选2、用户配置文件中调节对比、色度、锐化)
只不过RAW和JPEG交到你手上,你可以继续处理,满足你期望的表现,也可以停下不搞,直接出片省时
这不应该成为行为决定歧视链的
似乎这是一些人的遮羞布,用直出、毫无PS来显示一种优越性,这是不可取的
选择了做修饰,改了对比,加了反差,是为了表现力
结果保存还是JPEG、TIFF,只是和机器机内设定出的相片,有那么一点不同罢了
至于更多滤镜的功用,我认为是让色彩看起来更讨喜
以大多数人接受的审美教育,尚不能做一个好的领悟
瞎调的结果自然是,catastrophic,不过,至少会在那一刻让自己眼前一亮
那些很少有审美训练的人,这是一个展现不同的方式
我一开始也喜欢用重色的,不过,对于数字相机来说,满足鲜艳和颜色良好的过渡,impossible,氧化铟锡的CCD也不够
直出党Instax 拍立得最适合你
参考宝丽来的不可靠
富士,去买买买
乱答一气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摄影必须使用媒介来记录电磁波,而画作不需要包括这个过程——我们姑且可以把绘画定义为是在表面介质上加上明暗变化或颜色的过程。
接下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加了后期的照片还能被称之为照片么?可以。
摄影从来就不只是记录真实,其意义也远超过还原真相。
曾几何时,我们评价一幅画是以其“画得像不像、真实不真实”为标准的,但摄影术的出现对这一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当真实世界的光影可以被媒介真实地记录下来的时候,以记录真实场景为目的的自然主义绘画的意义何在?而对于摄影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其困扰的问题,当照片被归功于它所记录的世界的时候,摄影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处于怎么样的地位呢?
假如像题主所说,那摄影师将相机搬到那里,调整好参数按了一下快门以外,其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画意摄影出现了。The Pond by Moonrise,Edward J. Steichen
在那时,为了体现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involvement),摄影师使用印相技术来操纵相片,可以说这也是最早的后期尝试——让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真实。
后期的过程与摄影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后期(post processing)是一种摄影师为照片赋值、赋能的过程(ennobling process)。
后来,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种类、更多题材的摄影作品,而这些新的题材,并不一定是为了记录真实。赫本肖像 by Dennis Stock, Pablo Inirio 暗房处理
古斯基,莱茵河二号
摄影师拍摄摄影作品是有其动机(motive)的,而其创作过程应当为其动机而服务——比方说拍摄一张肖像,那么其动机是突出人物,那可能就要通过操作来弱化背景、强调主体(赫本的肖像);或许干脆就是要表达某种不真实感,那自然需要对表达“真实”的画面内容进行大幅度编辑了来获得这种感觉了(莱茵河二号通过 PS 删除了河岸上所有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那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要后期?
因为摄影师需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动机,因此需要取得对照片的更多控制,不后期意味着将成片风格让渡给算法,这是偷懒,是对自己作品不负责任的表现。
首先你要明白一件事情,相对专业的摄影师都会拍摄RAW照片,RAW是一组数据,记录了曝光的所有信息,但是你直接打开这张照片的话,就是灰不拉几的样子。
在我看来,后期的意义不是改变,而是还原。
我会通过后期处理来还原当时我看到的场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美化,让观者有更美好的感受。
或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人生来就是不穿衣服也不化妆的,后来人类开始打扮,穿好看的衣服好看的鞋,还会化妆,那不能因为人化妆就不称他为“人”吧。
当然也有人会通过后期改变照片的一些元素,这种我愿意称之为创意摄影。
可能会有人说:胶片时代如何如何,但是其实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些胶片时代的背景,就知道在胶片时代的暗房里就会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所以不用纠结这些事情,摄影之于我是一个很好的爱好,拍照的时候我很开心,这就足够了。
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也不过180余年,
摄影还有无限可能。
而绘画从一万五千年前石器时期的壁画始,
到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五牛图》
——那也是唐朝时候的事儿了
绘画要另立山头太难了。五牛图 唐 韩滉
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得益于摄影赶上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班车,
相比绘画又更依赖于人造装置(相机与底片)
短短两个世纪内,流派观点,纷争不断
……
以应用场景论,而非事先预设
题主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我们爱好者在接触摄影这个美妙世界时,会遇到的疑问,
分解一下其实问题有两个:什么是真实的照片?后期过的照片有存在(在摄影范畴内)的必要吗?
站在透明亚克力背后的人,还是人吗?站牌后的SY 摄于榆林
让我们先看这张表格
注意:这里我用的是”不真实“而非”虚假“
两者之差别段尾会加以说明。合理不合理真实1.真实且合理2.真实但不合理不真实3.合理但不真实4.既不真实也不合理
1.真实且合理的照片
你能见到的素材图,都归为此类没有寓意,直观醒目,仅为静物展示
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一张图经过后期PS后,
5元/斤的苹果可以变成5000元/斤的苹果(确信
开个玩笑~
此类素材图说是照片没有人会反对吧
当然更绝妙的还有以下淘宝卖桌子详情页图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 胡涂
一般没有谁家里会在桌子上坐这么多人,
拍摄场景真实吗?——真实
应用场景真实吗?——不真实
但对于宣传桌子“稳固、结实、面积大”来讲,是非常好的产品照
甚至还有点deadpan风格的味道。
只要卖的桌子质地,结构,稳固性与展示的桌子属同款,
并且拍的图是有助下单购买的
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些淘宝详情页的照片是真实且合理的。
2.真实但不合理哈姆丹国际摄影大赛(HIPA) 参赛守则
作为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影赛,因其由伊斯兰信仰的迪拜王室出资赞助,故而要“入乡随俗”的尊重人家的规则。
这时候你上传一张直出无修光影构图俱佳的聚众吃猪肉饮酒的图,恐怕会被永久拉黑。
如果你参赛那就要接受 真实但不合理的照片不是照片 这一预设,
因为对于此比赛来讲,这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种挑衅。
3.合理但不真实kenhermann 拍摄的重庆棒棒
凡叔很喜欢的一组环境人像,
组图可以去他的Behance浏览
这类纪实/环境人像,明显就可以看出“摆”的痕迹
比如用了补光灯,比如抽烟的动作,站立的动作
绝非抓拍所为,而是有目的的策划拍摄
右侧这张图的天桥是一个网红打卡点,
小红书上有很多直出无修,或是按题主说“过度后期”的图
相比较下,你觉得哪种更符合映像里“摄影作品”的定义呢?
留下这个问号,让我们来看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 参赛守则
可以做的标绿,不可以做的已标红。
作为对画面真实性达到严苛标准的新闻摄影,
也并非完全不能后期,甚至都可以将彩色照片转换成黑白的。世界是彩色的,拍摄的彩色照片,却可以转成黑白片来参加号称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赛;灰尘、划痕都是真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也被记录了下来,怎么说P就P了呢?多重曝光只是按多几下快门,底片记录到的也都是真实世界呀,为什么不行呢?全景图就更匪夷所思了,相比单张取景,全景图取的更大更全,却被说不合规?
图片不真实但符合参赛守则的就是照片
4.既不真实也不合理我们喜闻乐见的熊猫头表情包
熊猫头的面部表情是照片抠图的,后期再做的风格化;
加上配文并不怀好意,滥用他人的面孔,讽刺意味大过调侃。
绝对可以称之为既不真实也不合理的典范,
没有人会觉得它是正儿八经的照片吧?
那么这一类里就没有可被称之为“照片”的了吗?
非也!
乱港份子和无良媒体给的反例!
左为现场情况,大部分记者将镜头对准执行任务的香港警察
右上为无良媒体发布的新闻配图,提【躲暗角,开冷枪,射人头眼】
右下,为街头暴乱的现场
大陆官媒评曰(香港)警队只是在有人暴力冲击或作出暴力违法行为、危害在场人士的人身安全时,才使用相应及适度的武力加以制止,阻止事件升温及恶化。如果媒体镜头只对着警察,如果刻意妖魔化事实、“选择性失明”,你们这是在实施一种“软暴力”。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操守讲,是绝对不真实的,
也没有从中立的角度还原事件,是之为不合理。
但无论左上还是左下,又的的确确是(直出)照片
没有后期裁剪,但前期可以有选择性的拍摄
没有用“虚假”而用“不真实”来形容
以我喜欢的快乐水为例
从实物到照片简略的看有这几个大环节
每个环节都会受人为或是偶然的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
实物:取景的角度,视错觉,固有色与环境色
镜头:镀膜,非球面镜,光学矫正
UVIR:红外过滤、去摩尔纹、影响画质
感光元件:颜色曲线、温度热噪、光电转化
屏幕分享:色域色准,可视角度,配置文件
印刷输出:纸张,媒介,校色,环境光
当然还有人
色弱,色盲……
我也可以问,凭什么你们人多的就是正确色,我就是色盲色弱呢?
答:因为现行社会结构,体系,城市建设是按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和知觉来的。
列举了这么多,各位觉得哪些项
是被称之为合格照片必须符合的项?
不符合的即为为“虚假”,符合的是“不真实”
此处我已有意省略了“后期”这一环节。
很难吧?缸中之鱼 摄于上海
关于摄影照片与画作的区别,
在我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学习艺术、绘画之前:摄影是相机,绘画是画笔求学时期我认为:摄影需要有相机按快门,是冲洗印刷的成品;绘画需要有颜料和画笔(或是电脑和手绘板),是装裱好的结课作业。工作自学时期我认为:摄影无需相机,甚至不需要cmos底片,它可以是一个结果,也可以是一个行为;绘画则依旧保持我求学时期的观点。
这种观点的变化也对应开头讲的,“摄影还有无限可能”罗生门 求学时期的绘画
引用一下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提到的意思:
绘画和摄影有何不同?
?摄影图片自带文献属性的直观性是其它文物和古文不可替代的。
?考虑画作的构图是顺理成章的事,特别是古典绘画,它边界就在画框内,它希望观众将视野留于画面内……而摄影构图的边界则比装裱框大的多,特别是史蒂芬肖尔一些拍摄路面的图。
?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运用透视法的每幅图都在提醒观赏者,他是世界唯一的中心,而照相机——尤其电影机,表明中心是不存在的。
……
相关文章可以在我的专栏【凡叔讲影】中阅读。
阅读观看之道可以革新你的观看认知
第一章就在讨论你提的问题
知兴替
照片是出版物上的图,甚至连底片都可以烧毁的日本摄影师
看看哪些图,在当代语境下,算是摄影
这几本书加起来不过200元,耐心阅读完后,足以使有疑虑的朋友不再耿耿于怀。
如果你苦于在朋友圈看不到符合自己认知的图,不妨移步到其它各式各类的摄影平台,总有中意的。
另外,我将就这个问题于2月16日晚8时
在知乎直播间中与看官老爷们一起探讨
@Jacky White
我想邀请题主连麦或者评论交流
在线讨论最为直观
上一篇:精 智商高的孩子,小时候爱做这几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表示不敢
下一篇:原创《心火》有妇之夫与女教师的禁忌情爱,破除传统伦理信仰的性压抑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