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国 2015 年 1 月 14 日公映的电影《许三观》?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麻烦诸位,请看清楚这里希望谈的是韩国2015年1月14日公映的电影《许三观》,而不是余华的小说原著《许三观卖血记》,或者吐槽广电总局如何如何。写文请对题好吗。

  正式看完,不管别人评价如何,在我看来真是很不错的一部电影。

  1.17凌晨补:

  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朋友要看看这个节目:http://www.iqiyi.com/v_19rrnxsnf0.html?vfm=2008_aldbd

  河正宇这个级别的演员上综艺不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讲了作为新人导演的困惑和压力,“新人导演河正宇亏欠着演员河正宇”。

  讲了河智苑最初是打算拒绝的,为了俘获芳心,专门为了河智苑制作了电影筹备工作的杂志,《河智苑月刊》。

  出了四个月,后来因为演出部门的强烈抗议取消了……

  “俺们制作电影已经够累了!”

  另外,河正宇有飞行恐惧症,偏偏自己第一部电影拍了飞机里的事,《过山车》。

  1.中韩两个民间情绪既融合又对立的国家,相似之处多得可怕。

  因此,彼此间很多文学、影视作品,尤其是年代戏,平移的可行性极高。

  那些觉得代入感可能不强的朋友,真的多虑了。

  一部国内不让拍的文学作品,最最最理想的出路,就是被韩国拍。

  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韩国大妈和中国大妈的相似度最高,台湾大妈和日本大妈都无法相比。

  2.有理由相信,韩国人对余华的喜爱和理解,是到位的。

  3.河正宇。前几天为了电影,上了谈话类综艺节目《HEALING CAMP》。说了自己从演员转换为导演的观念转变,还有一些趣闻。

  4.虽然宋康昊崔岷植们依然是韩国电影的门面,但河正宇是实力上的第一人——无他,戏路之宽,几位前辈都不可比。

  这句是个人妄断,立场:宋康昊脑残粉。

  5.好演员未必是好导演,但河正宇很可能是个不错的导演。

  6.对了,河正宇坐拥追击者,黄海,恐怖直播,国家代表等叫好又叫座的佳作,却没有一部1000万观影人次的代表作。

  许三观,估计也够呛。

  对了,河正宇+全智贤神级阵容搭档的《柏林》,空有700万人次票房,真的很烂。

  7.可惜,为这部电影贡献下票房的可能性不大。

  8.一部电影回答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韩国电影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为什么华语电影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河正宇导演,我还想看《兄弟》。

  与其说shame on us,更希望能在广电门口挂个大横幅,黑底白字那种,写SHAME ON YOU

  搜了一下相关信息,许三观卖血记的电影拍摄版权2000年卖给了韩国映画世界株式会老板安东圭。

  不过,安东圭说拿到电影改编版权后,自己并未能在第一时间筹措开拍。“当初我和余华都希望由姜文来自导自演。而姜文从戛纳归来,与余华见面后,也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影片的剧本却一直没有能够通过电影局的审查,结果使得该片没办法在中国拍摄。”

  我们已经从当年《活着》拍出来被禁播过(tui)度(hua)到了《许三观》连剧本都通过不了的程度了。

  广电总局,Shame On you!

  这片就算把时间地点全换成中国都不会有什么审查问题啊。。。不就是一部煽情的普通韩国催泪家庭伦理片嘛!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都被导演架空了,原著的故事脱离了历史背景,显得悬在空中不接地气。这样的改编拿来中国照样能过审,最多做小幅修改即可。

  另外河智苑在戏里面也太美了吧,生了3个孩子,还天天干苦活的女人能保养的这么好?搞的我直接出戏了。。。

  B站资源【余华作品改编】许三观 2015【河正宇x河智苑】

  ----------------

  2月14日前的回答

  吐槽下国内文艺圈的现状

  一方面国内有很多深刻的小说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但是国内有广电卡着,没法上映,只能卖给国外。或者某些有深度题材好不容易拍出来了,也过审了,结果没人买票,比如《钢的琴》。

  如果这一方面问题还能怪怪政府,怪怪市场的话,可另一方面国内电影导演,编剧现状却是整体水平稀烂,不思进取,大都心思放在圈钱上,最近几年竟然开始有一股索性从外国买剧本或者直接抄的风气(电视剧前几年有一波翻拍风,还是不花钱的那种“翻拍”,被广电给禁了,但还是有《爱情公寓》这种因为抄袭目标太多,没被发现的存活的奇葩,所以后来人也学精了,不整部剧抄了,开始东抄一点,西抄一点)。今天看新闻 因为翻拍韩国电影《奇怪的她》的《重返20岁》票房很好, 韩国电影《盲证》、《建筑学概论》、《恋爱操作团》都会被国内影视公司买进,要在今年拍中国版,这不是在学习什么韩国电影的先进经验,貌似连团队都整体从韩国买过来用,根本就没想到要学习什么先进经验,投资人的初衷也只是简单的买过来翻拍赚热钱吧。

  不只是电影电视界有这种风气,你看国内综艺节目非常火的几个《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等,大都是从国外买过来,买版权的还算好了,可最近湖南卫视不是被扒了吗,湖南台综艺节目很多小单元的创意就是抄的,布景,DV风格也是抄的,湖南卫视从这一点看来还蛮精神分裂的。还有从前国内的相声小品多么繁荣,优秀作品可多了,可现在打开电视,不是抄日本的就是抄韩国的,就连春晚小品都敢明目张胆的抄日本,在日本那边都上新闻了,丢人丢到国外去,可能国内就郭德纲等少数人还在坚持原创吧。

  这能怪谁?

  现在看起来国内文艺圈缺少一种“进化”的能力,这和创新还不太一样,如同中国古代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一样,可能国内先发明了,但几百年都没有太大进步,变成皇帝的私人玩物,谁知道在国外竟然变成决定国家命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再后来国内从国外好不容易学过来一点东西,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也无力再进一步的发展,到头来还是被人甩在后头。

  没有“进化”能力却有“退化”趋势是最令人绝望的。

  ------------

上一篇:《封神第一部》:东方神话史诗电影的华丽亮相
下一篇:学龄前儿童改名字需要什么手续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