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不同年龄段,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有变化的,总的来说,年龄越大血压越高。

  我们一般指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而在我国,血压收缩压在12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Hg/80-89mmhg之间即被定义为“正常高值”,即国际上统称的“高血压前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及时找出根源,给予调理,一旦血压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者舒张压大于90mmhg,就意味着血压偏高,形成实质意义上的“高血压”!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是全方位的,虽然短时间内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病变,但是长期下去,高血压会对外周血管硬化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釜底抽薪”一般摧毁着人体的各大器官,让器官提前“老化”和崩溃。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如下:其一、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出现衰竭表现;其二、导致大脑血管粥样硬化加速,引发脑梗;其三、导致肾实质缺血,肾功能受损乃至衰竭,严重者会导致尿毒症出现。

  高血压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1、适当运动有利于维持高血压稳定。人体在运动的时候,身体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有助于降血压。经常运动的人,身体内出现高血压的概率也会下降,比较推荐的运动有慢跑、深蹲、俯卧撑等。人体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不但能够保持身体内的血压稳定,还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少吃肉,多吃粗粮。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控制,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体检发现高血压,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粗粮,比如燕麦、红薯、玉米、糙米、黑米等,这些粗粮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肠胃蠕动,更好的帮助人体排出毒素,对于稳定血压也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显示,高血压患者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并注意减少咸菜、鸡精、酱油等食物中的“隐性盐”摄入,可以让收缩压下降2-8mmHg;体重超标的高血压患者每减重10千克,可以让收缩压下降5-20mmHg。

  专家同时建议,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还需做到三点: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睡前避免进行剧烈的体力或脑力活动;自备血压计,每周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做好记录;遵医嘱服药,切忌自行停药。

  体检高血压,应该注意什么?

  1、体检前几天,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得太甜、太咸、太油腻、不易消化,不要服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不要饮酒。

  2、体检前一天不要剧烈运动。不要看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的电视节目,尽量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物,避免性生活,一面影响心率和血压。

  3、体检时,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紧张会促使腺上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发心率加快,血压也会随之上升。

  4、体检前,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患者无需停药,突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

  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则需要一个反复测量和监测的过程,如果确定是患有高血压,那么就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确定病因并施以治疗。

  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血压“正常高值”。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其次,处于“正常血压组或理想血压组。对于这组人,应该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喜食油腻食品或过咸食物等;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所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期与医生联系及时寻求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千万不能认为“不要紧”或顺其自然发展。最后,处于“正常高值”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并发心、脑、肾损害,则应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药物选择以长效降压药为优,以维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降低风险

  我国新指南对血压的诊断标准与2010年版相同。

  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140/90 mmHg;动态血压检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24 h平均SBP/DBP≥130/80 mmHg,白天≥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5/85 mmHg,与诊室血压的140/90 mmHg相对应。

  这与新版欧洲指南一致,并未效仿新版美国指南将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 mmHg,但均将<130/80 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

  这意味着我国和欧洲学者也认为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更为严格地控制血压,以期更为显著地降低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并且,我国新指南建议将SBP 130~139 mmHg和(或)DBP 85~89 mmHg列入高血压的危险分级,这一做法与欧美新版指南有异曲同工之处,均对进一步积极降压给予了肯定

  参考文献:赵文君, 郭艺芳. 国内外新版高血压指南要点与解读 [J] .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 (2):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19.02.001

  血压是反映我们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各年龄段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是高血压,血压就是一成不变的,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也会发生变化。

  以下是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

  一次测量不能盲目作为诊断结果,因为血压测量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通常以非同日,三次测量作为高血压判断标准。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血压标准值范围,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血压值也可能会存在差异,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千万不要自行诊断服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血压高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作为“三高”之一,生活中,高血压的人其实并不比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少,甚至很多年轻人也有这样的问题。

  然而,生活中真正关心自己的血压的人却不多。相关研究指出,将近50%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血压已经超标。

  

  1、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有的是短暂的,经常在蹲或站的时候突然出现,有的是持久的。

  2、头痛: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肿胀痛,甚至有爆发性尖锐痛。

  3、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患者易怒、敏感、易兴奋。心悸和失眠很常见。失眠症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假睡、各种噩梦和易醒。

  4、注意力不集中、失忆:早期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恶化。

  5、四肢麻木:手指、脚趾或皮肤麻木,如有蚊感或颈部、背部肌肉紧张疼痛。

  6、出血:较为罕见。由于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正常的血压收缩压(高压)应在120-129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需维持在80-89mmHg左右。一旦发现自己血压超标(通常指血压值超过140/90mmHg),要及时就医检查。

  高血压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高血压会引起心脏左室肥厚、心脏扩大,严重时,引起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会引起脑出血或脑梗塞,严重时由于脑细胞坏死,导致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此外,高血压还会引起眼底出血;甚至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导致肾功能不全,肾脏缩小。

  1、补水

  建议每天补充水量在2000ml左右,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不建议过多的饮水,反而不利于血压控制。

  

  除白开水之外,可以每天喝一两杯曲麻菜茶。曲麻菜对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用其制成曲麻菜茶饮用,有利于辅助降压,尤其对高血压病人及伴发的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补钾

  通常来说,建议高血压患者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因为钾有着一定的降低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而且钾又是人体中比较重要的微量元素,所以很必要进行补充。

  高血压患者不妨多吃黄绿色蔬菜水果,例如香蕉、菠菜、橘子、玉米、莴笋等高钾食物。

  3、补α-亚麻酸

  α-亚麻酸既能帮助调节血压,又能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人群需要多补充的一种营养元素。

  α-亚麻酸是消退素、保护素、脂氧素的前体物质,而这些物质恰好能作为内源性物质调节血压和血管张力。

  

  如果家中长期只吃大豆油、花生油的话,几乎是摄取不到α-亚麻酸的,所以,高血压人群要注意添加一点苏子植物油等富含α-亚麻酸的食用油。

  1、不熬夜

  经过调查表明,每天睡觉时间小于6个小时的人是高血压高危人群。

  总是熬夜和睡眠不足会加快心率以及升高血压,同时也会使得交感神经持续性兴奋,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从而加大血管系统压力,导致血管收缩和升高血压。

  所以,避免熬夜,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23点之前必须睡觉,成年人每天至少睡够7-8个小时。

  2、不喝酒

  

  酒精属于刺激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血管,损伤血管内皮组织,加快血液流通速度,使得血管收缩,在短短时间内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另外,酗酒也会增加血管脆性,降低收缩能力,从而引起血管硬化。因为高血压人群血管脆弱,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而危及生命。

  3、不情绪波动大

  多种疾病和情绪有关,情绪过于激动会升高血压,特别是情绪抑郁或急躁时,会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升高肾上腺素含量,从而导致心跳速度加快,血压持续性升高以及呼吸变得困难。

  本来高血压人群血管比正常人脆弱,再加上情绪波动大对血管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芹菜——

  

  芹菜富含的生物类黄酮(维他命P),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所以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用鲜芹菜捣汁加白糖饮用,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荞麦——

  荞麦面里包含尼克酸与维他命P,这两类成份是其它粮食里非常少具有的。尼克酸与维他命P具有降低血脂与血压作用,还可以保护血管,是治疗心血管病患的良药。

  海带——

  海带有利尿作用,可以用于预防与辅助治疗高血压。

  坚持每日食用二克以上的海带,对预防高血压有作用,还能够预防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坚持每日食用十克以上的海带,对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并且使血压稳定。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情人节祝福语送爱人
下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大全11篇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