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携手落实“两法”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志豪)5月31日,济宁市“携手落实‘两法’ 共护祖国未来”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济宁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切实履行“两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作用,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检察机关工作取得新成效。

  立足主责主业

  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依法严惩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全市检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重拳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221人,起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312人。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仍高发、多发的情况,将其作为打击重点,从严从快办理,共审查批捕169人,审查起诉168人。尤其对罪行严重、影响恶劣的,即使认罪认罚也坚持慎用从宽处理,始终保持有力震慑。发挥“四大检察”优势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通过刑事案件办理、民事支持起诉、行政公益诉讼,对性侵害案件打出标本兼治的检察“组合拳”。

  强化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挽救。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宽容不纵容,注重落实特别程序和特殊制度,保障其合法权益。贯穿质量优先理念,提升附条件不起诉效果,共对95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同比上升75.9%。通过进行社会调查,详细了解每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作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以及帮教等工作的重要参考。经综合考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监护帮教条件、社会危险性、犯罪情节等因素,共依法批捕79人、起诉91人,决定不捕97人、相对不起诉43人,不捕不诉率分别为55.1%和61.4%,“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

  全面保障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充分尊重未成年被害人的人格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综合运用司法救助、心理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其生活重回正轨。建立使用“一站式”办案场所,全市联合公安、卫健委已建成兼具取证、救助功能的“一站式”办案场所8处,有68名未成年被害人及证人在此接受询问、进行身体检查、调查取证,或接受心理咨询与疏导等帮助,有效避免因重复询问造成的“二次伤害”。充分保障相关权利,及时告知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权利和案件进展情况,为19人提供法律援助,提供心理疏导143人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综合施策开展救助,针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因案返贫致困,以及生活无着、就学困难等情形,为12名未成年人发放救助金8.45万元,帮助113人重返学校。

  精准开展涉未案件的法律监督工作。全面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和审判监督,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防范打击不力,维护司法公正。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的,依法监督立案30件,其中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监督立案23件,对应依法移送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而未移送的,依法纠正漏捕漏诉80人。

  开展未检业务统一办理

  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加强对涉未案件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降低涉罪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率,对301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纠正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管混押8人,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保障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

  加强对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的法律监督。认真贯彻民法典,积极开展涉及未成年人监护、代理、抚养、收养、继承、教育等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坚持“为保护而监督,在监督中保护”理念,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建议、支持未成年人变更、撤销监护等民事案件22件。

  加强对涉未成年人公共利益法律监督。全市检察机关紧盯未成年人“身边的安全”,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7件。济宁市高新区检察院针对校园周边道路安全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护航学生出行。梁山县检察院针对校园周边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该案例被评为全省未检典型案例。

  认真贯彻落实“两法”

  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深化检校合作,促进发挥学校保护的关键作用。督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与贯彻“两法”紧密结合起来,助推依法履职,落实保护责任。切实守护校园安全,推动入职查询制度落地见效,全市检察机关联合教育、公安部门对120所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的4.1万名在职教职工进行查询,查出有问题人员18人,已督促教育部门分别依法处理。

  注重监护监督,推动发挥家庭保护的基础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省检察院与省妇联、关工委会签的《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及《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升济宁市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全市检察机关发出督促监护令525份,帮助监护人提高监护能力。

  强化宣讲宣传,共创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市共有189名检察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充分运用云课堂、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各类法治进校园线上线下宣讲活动90场次,覆盖人群4.2万余人,发放明白纸、调查问卷5400份。市检察院1项法治课程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

上一篇:我的评分: 几年的期待,大半夜的看到首映场,惊喜有……
下一篇:如何改善成年人的记忆力?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