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生物考试常考知识点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组织:保护组 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动物体的组成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比植物多系统这个层次)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人与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物像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护区

  (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海洋馆等。

  7、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对象:

  四川卧龙:金丝猴/大熊猫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义是指果皮。

  ②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③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的是:藻类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藻类植物是:海带和紫菜。

  ④一般生长于阴暗潮湿处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⑤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华形成的原因 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过度生长。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①河蚌:软体动物;

  ②青蛙:两栖动物;

  ③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

  ④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⑤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

  ⑥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

  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

  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

  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

  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

  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 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

  小肠的小肠绒毛。

  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

  ①小肠长

  ②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内表面积)

  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仔细咀嚼米饭有甜味的原因: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由肝脏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如:草→兔→狼

  12、

  缺维生素C—坏血病 缺维生素D或缺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成人)。

  1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14、应用:

  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人与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样的,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新疆瓜甜的原因是白天阳光强,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合成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北方的苹果)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

  呼吸道(从上到下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5、肺活量是指:

  肺的最大换气能力,而不是肺的最大容气量。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6、输血原则:

  同型血原则。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影响健康。能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别的血型的是:AB型血;能输给任何血型但不能接受别的血型的是:O型血。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堵塞毛细血管的是:红细胞。

  17、生命活动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

  ①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③非条件反射(低级反射):生来就会的本能,由脊髓调控,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吮吸反射等;条件反射(高级反射):有大脑皮质控制,如:动物表演,画饼充饥、望而生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胰岛)

  ①侏儒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太多;

  ②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18、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

  卵巢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

  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子宫

  胎儿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排出废物的结构是:胎盘和脐带。

  19、

  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0、花最主要的结构:

  雄蕊与雌蕊。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子房发育过程示意图:

  

  蚕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2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

  例:

  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TT或Tt;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tt。

  

  22、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是:

  基因。

  基因是遗传的最小单位,也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一种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

  23、遗传物质的单位从大到小有: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1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24、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

  ,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2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26、病原体:

  指使人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流感病毒。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27、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疫苗、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28、抗体:

  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杀死抗原后,在体内留存,人不会再次得病。

  29、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0、健康的三个含义:

  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编辑推荐:

         2023年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上一篇:李湘前夫成"失信人"!公司股价暴跌90% 啥情况?
下一篇:长江、黄河有多长?汉字有多少个?99%的人不知道!| 爱学习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