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削骨还不够!杭州男生3个月就去一次整形科,医生一听急了
“爸,你准备好了吗?”6月初,一系列含“爸”字的文案出现在某医美app的广告中,为新推出的“双眼皮节”预热。这则刷爆电梯间的广告,也因一个“爸”字所暗含的对低龄医美者的鼓励,引起广泛争议。
某医美服务平台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分析称,每100位中国医美消费者中,就有19位“00后”,“00后”开启医美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而2019年,19岁以下中国医美消费者占比已达到15.48%。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整容人群正逐步年轻化。那么,“00后”为什么早早选择整容?整容带给他们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必要在低龄阶段进行整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在整形科,未成年人常常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出现的。
从事整形职业四年,每逢寒暑假,杭州一家三甲医院整形科医生刘君,都会目睹学生聚集的高峰期,“几乎每月,有六七十个学生来进行美容手术,占比达到30%~40%。”
“大部分是高中毕业生,因为即将入读大学,他们希望以更美好的自己,迎接崭新的生活和全新的交际圈。”近几年,高中毕业生群体医美需求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刘君理解他们的心态,可时不时也会遇到几个让他无措的低龄医美者。
“校花”的烦恼
“我是不是不太好看?”
对面的女孩,不假思索地讲起自己的种种面部缺陷。可刘君分明看到,她的面孔白净又漂亮,皮肤通透饱满,五官端正,他默默为女孩的颜值打了95分。
女孩叫芳芳,15岁,正读初三。她每天频繁地照镜子,无数次对脑海中扭曲的自己,作出“丑”的评价,一直不计代价地到处咨询医美。
终于在一个夏天,芳芳在母亲的陪同下,坐到刘君面前。
刘君清晰地看到,女孩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渴望,对改变的渴望——“我的上颚往前倾,能往后推吗?”
进门后,芳芳的母亲只是一声不吭地站在旁边,对着刘君露出无可奈何的微笑。
“你很漂亮,没必要整。”刘君打断了芳芳的话,直接否定了她对自我的偏差认知。
“你看,医生都这么说。”这时,一旁的母亲才开口说出第一句话,“我之前也劝了很久,女儿就是不相信。”
事实上,由于相貌出众,“校花”芳芳一直备受瞩目。可自从进入初中,听到别人议论,说其他班的另一个女生比自己漂亮,芳芳从此便对自己的外貌充斥着不满,开始了各种奇怪行为。
“她对自己的外貌很苛求,会不断夸大自己的不足,很可能是心理层面出现了问题。”刘君在拒绝芳芳的整形想法后,也对女孩的母亲提出建议——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三个月光顾一次整形科的男孩
在刘君所在的整形科,不到20岁的男孩小林是常客,“几乎每季度,他都会来一次,而且每次的需求都不一样。除了我,很多医生也为他接过诊。”
小林长得中规中矩,可从高中开始就对自己的外貌格外在意,不断能找到新的缺陷。还在读高中时,小林就在其他一家医院做了下颌骨削骨。
“因为磨削,他又产生了新的不满。手术半年后,来我这里咨询。”刘君说,“男孩的母亲也是煞费苦心,独自提前来和我打招呼,希望我劝劝儿子。”
刘君成功把小林劝回了家,可半年后,小林的母亲又找上了门,“她说上次劝过之后,儿子好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又开始纠结了。”
尽管刘君一再劝说不需要整形,可小林始终坚持要改变,却支支吾吾说不清目的和缘由。“由于过度关注外貌,精神无法集中在学习上,他只读到了高中毕业。”刘君猜测,他可能因失恋等原因受到心理打击,而最佳的解决方式,并不是找刘君这样的整形医生。
“去心理卫生科就诊。”面对低龄医美者,刘君常常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整形门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筛选人群,要对他们的整形目的了解清楚。”刘君感慨说,“有些人尤其是低龄人群,说不清自己的整形目的,只是单纯觉得不好。我们看起来很正常,但在他眼里却可能是扭曲的。其实这是形成了精神障碍,是一种心理偏执。而这类人,往往对美容手术的满意度也很低。整形无法医治他们的心理疾病。”
要在子女脸上续写自己的审美
对于低龄医美者而言,割双眼皮和隆鼻是最受欢迎的美容项目。某医美服务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00后”早已迅猛接棒“90后”,成为医美双眼皮手术消费大户。
张菊芳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主任,她曾接诊过一对母女——女儿刚刚考上北京大学,妈妈很骄傲,唯一的遗憾是,女儿的外表并不出众:单眼皮、低鼻梁。女孩也认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向妈妈表达了想要做出改变的意愿。
“我希望她成绩好的同时,形象上也占有优势。”这位妈妈经过思考和打听后,带着女儿找到张菊芳。随后,女孩顺利地进行了双眼皮和隆鼻手术。
不过,对于美容手术,有时年轻的“00后”也会和家人意见不合。“有的孩子很想做,父母觉得没必要;也有一些是孩子还没有形成审美观,但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
“孩子还小,为什么要给她割双眼皮。”从事医美工作28年,张菊芳第一次遇到年纪这么小的就诊对象——13岁初一女生小敏。
“我就觉得她眼睛不好看,女孩应该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小敏的妈妈说道。
张菊芳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小敏,她带着一脸似懂非懂的表情,听着大人之间的对话。小敏对于整容一无所知,她只知道,“妈妈让我做,我就做。”
在听到小敏的回答后,张菊芳拒绝了这次手术,“小孩自己并没有要求,这次手术对她来说没有意义。家长也不能以自己的审美观来为孩子做决定。”她告诉小敏妈妈,应该在小敏成年,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后,再让她自己决定是否进行面部调整。
刘君也遇到过一对类似的母女。
“一进门,女孩妈妈就急切地对我说,女儿眼睛不好看,鼻子不好看……哪哪都不好看。”刘君记得,那是一个长相一般的高中女孩,的确有部分缺陷,但女孩本身对外貌无所谓,“这位母亲的心态就有点不正常,坚持让孩子整形,多少有面子问题的成分。”
整形医生建议:
未成年人不宜选择医美,双眼皮不能当产品来卖
针对这个医美服务平台推出的“66双眼皮节”,张菊芳并不认同。
“这是一种营销手段,把双眼皮作为产品在卖。”张菊芳说,双眼皮是一项手术,是需要经过医生的技术来加以操作的作品,不仅仅是流水线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定了个双眼皮节,进行大规模促销,鼓动大家都来做双眼皮,这是不可取的。”
从医生的专业角度来看,张菊芳认为,“双眼皮并非一定是最好看的,有的人丹凤眼就非常漂亮。如果有人照猫画虎,定个‘88鼻子节’、‘99嘴唇节’,这就会造成市场乱象。”
事实上,这不是这个医美服务平台的广告第一次引起用户不适,互联网观察者阑夕直指,这是披着“创意广告”的外衣,击穿行业底线,“圈外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如今医美整容用户低龄化趋势已经愈演愈烈。最近几年的两会上,已经反复有人大代表建议,通过立法等手段保护未成年人远离医美威胁,同时对涉事企业严惩。”
“选择为低龄化人群进行医疗美容,从临床来看,我们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张菊芳说,“有的孩子存在先天不足,比如唇腭裂等,为孩子进行美容手术,可以让他从小树立信心;还有的是为了弥补孩子的心理创伤,消除自卑感。比如,有的女孩脸上有黑毛痣,被同学取笑。虽然不影响功能,但是会影响她的心理健康发展。”
对于低龄医美者,刘君建议,“读书期间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业上。等到成年后,建立了成熟的审美观,再来考虑这件事。”
张菊芳也认为,“未成年人不宜选择医美,父母也需要慎重考虑,不能以自己的需求为目的,要求孩子整形。而大学生群体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可以追求美,但不能盲目。应该去正规医院或者医疗美容机构,与医生直接沟通,听取专业意见。”
(除张菊芳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你怎么看待医美?
你觉得颜值真的重要吗?
评论区里来说说吧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陈曦
值班编辑:董箫乐
大家都在看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