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语文也恋爱:全网首套爱情选材高考语文模拟题,精制又精校,用了都说好!
好的语文号,就关注语文好
本文为授权发表,未经作者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公众号:可爱的语文课(欢迎关注)
名师推荐
年轻的心,创新的思维,严谨的态度。此试卷由李可等一线语文老师精选材料,原创命制,前后历时一个月,由多位语文同行参与做题,反复校对,连标点符号都认真琢磨,力求精确无误,并经多个班学生测试反馈,再做修正完善。试卷充溢青春气息,学生喜闻乐见,既考查语文能力,又融入爱情教育、生命教育。
——湘语文编者这是一群可爱的年青人,他们拥有有趣的灵魂,以一种亦庄亦谐的态度在“玩儿”语文,“玩儿”考试。这件事情的创意自不必说,单从试题所涉文本的选择和编排就可见创作者深厚的阅览底蕴。整个这件事情在“我品”“我细品”“我仔细品”之后,真是越品越觉得有味道。试题所用文本题材之丰富大胆,所编制创造的题型,所设计表述的具体问题,在新颖与大胆中透露了创题者对“新”高考命题的前瞻性,对新课标的领悟力,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度。题目对“一核四层四翼”有较好的体现诠释,真是不可多得。创编试题的都是我小师弟师妹,为你们感到骄傲自豪,深厚的底蕴,聪明的头脑,有趣的灵魂,对语文教育的纯朴本真的热爱——真好!——哈尔滨市第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刘春霞 爱情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以沈阳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李可为首的几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且凭着燃烧的激情、灵变的智慧,创编了一套“爱情版”高考语文模拟卷,让学生在答卷过程品味爱情、思考人生。这真是极好的创意。建议将作文试题改为写情书(绝对的实用文体!),须知,写情书最能激发写作灵感,展现写作水平。——东师附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孙立权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时代语境下,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师的职业使命,也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功能。就立德树人的内容维度而言,青少年爱情观教育不可或缺。五位教师敏感地捕捉到这一富有育人价值的现实问题,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考改革文件的权威指引,综合运用研讨和表现爱情的语料素材,编制出一套爱情选材的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这套试卷从考试评价维度展示了古今中外不同群体的爱情样貌和价值取向,在语料和试题中全方位渗透爱情观教育。它超越了试卷本身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带领青少年走入爱情的多维世界,完成一次有关爱情的“专题式”读写思辨之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同仁像五位教师一样,精准落实考试评价的育人价值,积极探索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本土路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专家 教育学博士
试卷说明
全网首套爱情选材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命题:东北育才学校 李 可校对: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郑百艺青岛第二中学 张 茜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马泽平长春市第八中学 潘怡辰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爱情教育缺失的问题屡见报端。前有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令人不寒而栗,后有牟某瀚与包丽的感情悲剧令人唏嘘慨叹。青少年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情教育?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身上又肩负着什么样的重任?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性与爱情教育中,“父母”、“医生”、“书籍和报纸”和“电视”未能发挥预期作用;学校课堂中,教师传授的与爱情相关的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也亟待改善。
正是着眼于此,我们研制了一套爱情选材的语文模拟试卷。显然,它并不是单纯地以应试为目标而设计的一套测评工具,试卷对学生的读写与思辨能力的考察也远高于高考标准。虽然题目的选材与设问角度严格遵循了2017版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指导意见与最新颁布的高考评价体系相关文件,力破套式,颇具实验性;但我们并不希望本套试卷仅仅止步于一场考试,我们更希望它是以一节课的形式被呈现出来的,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与学生共同研讨“爱情”——这一看上去颇为禁忌的话题——的开放性平台。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语文教育在爱情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在本套试卷中为师生提供了自私的爱、平庸的爱、青涩的爱和志趣相投的爱等形形色色的爱情样本,以供探讨。恰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爱情是美好的。“它将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联系起来,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体。”爱情教育不是让教师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是以共同探讨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爱情的正反两面,让他们学会以理智为基础调控情感,使爱情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
在我们脚下的这片语文教育阵地上,带有实践色彩的放任型爱情教育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是,现实的悲鸣正时时刻刻提醒着每一位拥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不要轻易放弃与小花朵们谈论爱情的权利与责任。
【下载配套资料请拖到文末】(附赠1952到2019年300套高考真题下载地址)文字版温馨提示:滚屏查看全文,选定可复制
特别提醒:网页版版式无法和word完全一致,会丢失加点等部分特殊标识,如使用,请下载原版word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包丽(化名)自2019年10月9日服药自杀陷入昏迷后,再没能醒来。一个多月前,医生已经向她的家人宣布其“脑死亡”。2019年11月7日,在报案20天后,母亲在包丽的手机里看了女儿与男友牟林翰的微信聊天记录,她认为找到了女儿轻生的真相。牟林翰是高包丽一级的学长。包丽母亲说,女儿“是被牟林翰逼死的”,因为两人恋爱期间,牟嫌弃女儿不是处女,但又不想分手,而是以此折磨她。但12月10日,牟林翰在电话中告知南方周末记者,女友自杀跟他没有关系,并且也拒绝说明究竟发生了什么,理由是涉及隐私。根据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牟林翰认为:女孩的“第一次”是一种象征性风险,女孩结婚前应该是处女,如果不是就是犯了大错,这样就应该对男友作出补偿。包丽开始并不认可牟林翰的价值观。在被牟林翰“洗脑”的过程中,包丽曾试图质疑男友对自己的爱:你真的觉得你的感情是爱吗?你只不过是把我当成了满足你私欲的工具。当男友强调“女孩的第一次是最美好的东西”时,她也曾这样委婉反驳:“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将来。” 包丽曾尝试想要离开牟林瀚,但男方以死相逼,换取了包丽的屈服。牟林瀚对包丽说:“男生都会介意,越爱你越介意,所以我很爱你。”在牟林翰这次威胁“自杀”之后,包丽彻底否定了自己:“我现在好后悔”,“我想让你远离我这种垃圾,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女孩”,“我就是一切不好的源头。”看了上述聊天记录之后,包丽母亲才想起来,包丽有一次问她:妈妈,有一个同学,她跟男朋友分手,男朋友说要自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母亲以为是别人的事情,就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她万万没想到,故事的主角会是自己的女儿。包丽母亲承认,自己与女儿的沟通存在问题,这让她事后一直自责。“我现在想一想爱情,我都觉得不寒而栗。”包丽在9月17日的一次聊天中说。22天之后,这个在朋友眼中曾经“自信”“坚强”的女孩下定了决心。晚上7:13,那时药效尚未发作。她打开电脑,编辑了最后一条微博,并且设置为“仅自己可见”。微博内容是:我命由天不由我。(摘编自《南方周末》2019年12月12日相关报道)材料二:学生在步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是否应该“练爱”,是否有必要接受“爱情教育”?显然,“早恋”一词事实上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概念,因为人生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划定一个专门恋爱的阶段。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青春期的爱情发生是不可小视也不可打压的现实情况。如果教育者主动观察到青少年的情感变化,或有幸被孩子当作朋友交流恋爱的话题,切莫轻易剥夺其“练爱”的权利。当孩子的教育者、监护人失去了信任和了解孩子感情状况的机会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哈佛著名的“格兰特研究”花费76年时间,证明了亲密关系对于人生幸福的重要性——一个人拥有可观的收入和健康的身体,但是没有爱与支持,他无法幸福。而人际关系的建立,特别是亲密关系的处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需要长期培养和锻炼。如果孩子从小就视恋爱为禁区,甚至视异性交往为禁区,等其成年后,想要发展一份感情、处理好一段关系可能会变得异常困难。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在青春期的爱情教育中需要向孩子传达“客观”的知识。所谓客观,即正、负面的信息都需要呈现。尽管青春期的爱情自然发生,不能采取消极压制的态度,但比起成年人,青少年的恋爱存在诸多情绪管控与生理健康的风险因素,监护人或教育工作者必须跟孩子坦诚相待,帮助他们认识这些风险,提高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摘编自肖瑶、刘文利《全面性教育中的爱情教育》)材料三:加强对青少年的爱情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 家长、学校和社会在这方面均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当引导青少年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防止他们在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诱惑下,因思想情感上的不成熟而陷入早恋。工具理性与生活价值变异所造成的工作狂和消费狂现象日益消蚀两性交往中的伦理底蕴,使人们的情感日益物化,陷入心理迷惘和精神空虚。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指出:“在 技术关联的运动性社会中,能够证实永恒之爱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已无法找到,不朽之爱的基础瓦解了,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无常之感。”正是这种无常之感使一些人对“通过倾心、深沉而又持久的相爱去品味生存的含义”发生怀疑,他们的恋爱意向已不再寻求爱的支撑点———那种内蕴的、超感官的、无形的思想认同和精神心理的默契。而更为令人堪忧的是,形形色色的伪爱,如“滥性的爱”、“透支的爱”、“虚荣的爱”、“愚昧的爱”、“功利的爱”、“便捷的爱”,它们已经带来了诸多的个人悲剧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情所困、为情所伤而产生的形形色色的家庭与社会问题无非是社会处于急剧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由于人际关系淡薄,个体间心理疏离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的增加所引起的个人生活丧失完整性的一种具体体现。(摘编自周全德《论爱情伦理的建构和爱情伦理教育的意义》)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根据材料二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断,正是母亲对爱情教育的避讳与忽视直接导致了包丽自杀的悲剧。B. “格兰特研究”证明了“早恋”的必要性,因为孩子如果从小就视恋爱为禁区,未来建立亲密关系时将会遇到困难。C. 材料二与材料三有关青少年“爱情教育”的观点截然不同。前者强调“疏”,而后者更注重“堵”。D. 不同于材料二,材料三反对“早恋”,而且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浪潮中,人们容易陷入到形形色色的“伪爱”之中。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只隐去包丽一人的真名,暗示出新闻情感倾向的同时,却也损害了新闻报道的中立立场,容易使报道陷入到新闻伦理的争议当中。B. 牟某翰把性与爱混同,将女孩的“第一次”视为情感交换的筹码。这从某种角度来看,恰恰折射出了材料三中着力剖析的当代人情感物化与虚空的现象。C. 美学家今道友信指出,技术关联的运动性社会使永恒之爱瓦解,使人们产生了弥漫于个体间的强烈的无常之感,迫使人们放弃了寻求真正的爱的支撑点。D.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丽与牟某瀚都丧失了个人生活的完整性,是急剧变化的时代浪潮中的受害者。两人疏离的心理距离取代了超感官的思想认同。3. 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 “青少年无奈地去摸索、尝试错误,从色情商品和庸俗肥皂剧中学习扭曲的两性关系,是文明社会的耻辱。”B. “爱情以道德为基础,爱情教育与道德启蒙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甚至前者是衡量后者的天平,所以,爱情观的教育要贯穿一条主线:以理智为基础调控情感。”C. “当青少年的这段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包含亲密、激情和承诺的爱情元 素时,我们很难说出真正的爱情与青春期爱情的特定界限或区别。”D. “情感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长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的引导和培育。”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述层次。(4分)5. 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否应该“练爱”?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家 事 毕飞宇小艾有儿子。田满。体育生。高一(九)班那个著名的一米九九。 小艾和田满其实是在肯德基邂逅的。田满端着他的大盘子,绷着脸,坐到小艾的对面来了。小艾仰起头,吃惊地说:“这不是11号田满嘛。”田满傲滋滋地说:“──你是谁?”小艾的下巴朝着他们学校的方向送了送,说:“十七班的。”田满说:“难怪呢。”十七班是高中一年级的火箭班。这会儿,听田满这么一说,小艾就觉得“十七班”是她的脸上的一颗美人痣,足可以画龙点睛了。小艾咄咄逼人了,说:“难怪什么?”田满歪着嘴,冰冷地说:“你很蔻。”小艾说:“扮相倒酷,其实是马屁精。” 田满的脸顿时红了。他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没跟得上来。小艾再也没有料到大明星也会窘迫成这样,多好玩哦。小艾喜欢死了。当然,不是那种。田满这种人怎么说也不是她小艾的款。可小艾也不打算放弃,眯起了眼睛,有点勾人了,说:“做我儿子吧。” 田满的大拇指还含在嘴里,不动了。一开口小艾就知道自己过分了。肯德基里的空气寂静下来。田满的脸又红了,他叼住了吸管,用他潮湿的、明亮的、同时也是羞怯的目光盯着小艾,轻声说:“这我要想想。” 小艾不敢动。田满放下可乐,说:“我在班里头有两个哥哥。十二班有三个妹妹。舅妈是两个,大舅妈在高二(六),小舅妈在高一(十)。” 他们中学正在兴起“恢复人际”,小艾是知道的。既然未来的人生注定清汤寡水,那么,现在他们就必须抓紧结成兄弟姐妹、夫妻叔嫂、连襟妯娌。这是温馨啊,迷人啊。乱了套了。然而,复杂到田满这样的地步,还是少有。田满打定主意了,他神态庄重地说:“你首先要保证,你只能有我一个儿子。” 小艾笑了,说:“那当然。基本国策嘛。” 深夜零点,小艾收到田满的短信:“妈,我休息了,你也早点睡。儿子。”这孩子,这就孝顺了。小艾合上物理课本,立即就摩拳擦掌,进入角色了。她顺手摁了一行:“乖,好好睡,做个好梦。妈。”打好了,小艾凝视着“妈”这个字,想笑,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正犹豫着,手指头却已经揿下去了。小艾还没有来得及后悔,儿子的短信又来了,十分露骨的就是两个字: “吻你。”小艾不高兴了,决定给田满一点颜色看看。小艾在彩屏上写道:“我对你可是一腔的母爱哦”,后面是九个惊叹号,一排,是皇家的仪仗,也是不可僭越的栅栏。出乎小艾的意料,田满的回答很乖。田满说:“谢谢妈。” 下午第二节课的课后,田满叫住小艾,开门见山: “我又有了一个妹妹。” 噢──,又有“妹妹”了。小艾从田满的脸上看出来了,这个“妹妹”不同寻常。小艾突然就感到自己有些不自然。虽说是“当妈的”,小艾自己也知道,她吃醋了。也许还有些后悔。当初如果不给他“当妈”,田满会不会追自己呢?难说了。如果追了,拒绝他是一定的。可是,拒绝是一个问题,没能拒绝成却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小艾板起面孔,问:“叫什么?” “Monika。” ──Monika。到底是大明星,“找妹妹”也要走国际路线。“恭喜你了。” 田满想说什么,小艾哪还有心思去听,掉头就走。当天夜里小艾的手机猝不及防地再也没有收到田满的短信。直到凌晨两点,放在枕下的手机也没有颤动一下。小艾只好翻个身,又睡了。小艾的寥落和寡欢还是显而易见的了,一连串的梦也都是恍恍惚惚的。等天亮了,小艾从枕头的下面掏出手机,手机空空荡荡。天亮了,像说破了的谎。 Monika厉害,厉害啊! 后来的日子里小艾只在上学的路上见过一次田满,一大早,田满和篮球队的队员正在田径场上跑圈。小艾犹豫再三,还是立住了,远远的,站了十几秒钟。田满的样子很不好,耷拉着脑袋,晃晃悠悠地落在队伍的最后。就在跑道拐弯的地方,田满意外地抬起头来,他们相遇了。他们没有挥手。到了弯道与直道的连接处,田满的脖子已经转到了极限,只好回过头去了。小艾记住了他的这个回头,他的看不见的目光比他的身躯还要空洞。孩子瘦了。即使相隔了一百米,小艾也能看见田满的眼窝瘦成了两个黑色的窟窿。再不是失恋了吧。不会吧。小艾望着田满远去的背影,涨满了风。小艾牵挂了。小艾捋了捋头发,早晨的空气又冷又潮。儿行千里母担忧啊。田满的出现相当突兀,是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夜间零点十七分,小艾已经上床了,田满突然发短信让小艾下楼。小艾喜出望外,蹑手蹑脚的,下楼了。也许是因为路灯的关系,田满的脸色糟糕得很,瘦了。小艾猜出来了,她的乖儿子十有八九被Monika甩了,深更半夜的,一定是到老妈这里寻求安慰来了。好吧,那就安慰安慰吧。不过田满的心情似乎还不错,手一抬,突然从背后抽出了一束花,有点蔫,一直递到了小艾的跟前。小艾笑笑,犹豫了片刻,接过来了。放在鼻子的下面,清一色是康乃馨。 “Monika呢?”小艾问,“你的,Monika妹妹,她近来好不好?” “好。”田满说。田满手一抬,又掏出一张相片来了,是一个婴儿,混血,额头鼓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Monika。我妈刚生的,才四十来天。” “──你妈在哪儿?” 田满用脚后跟点了点地面,说:“那边。”世界“哗啦”一下辽阔了,循环往复,无边无垠。 田满犹豫了片刻,说,“我四岁的时候她就跟过去了。” 小艾望着田满,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小艾望着手里的康乃馨,不停地点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艾说──“花很好。妈喜欢。” 小艾就是在说完“妈喜欢”之后被田满揽入怀中的,很猛,十分地莽撞。小艾想把他推开。但是,小艾没有。就在田满对着小艾的头发做深呼吸的时候,小艾心窝子里头晃动了一下,软了,是疼。深夜的拥抱无比地漫长,直到小艾的后背被一只手揪住了。小艾的身体最终是从田满的身上被撕开的。是小艾的父亲。小艾不敢相信父亲能有这样惊人的力气,她的身体几乎是被父亲“提”到了楼上。“谢树达,你放开我!”小艾在楼道里尖声喊道,“谢树达,你放不放开我?!”小艾的尖叫在寂静的夜间吓人了,“──他是我儿子!──我是他妈!” (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先后通过多个场景,细腻地勾勒出了小艾对田满由好奇、戒备到后悔、寥落,再到牵挂、疼惜的心理变化过程,使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真实与丰满。B. “田满这种人怎么说也不是她小艾的款”和“拒绝是一个问题,没能拒绝成却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两处心理描写,描摹出了少女那点可爱的虚荣心。C. 田满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次脸红是因为田满对小艾的挖苦没有心理准备;第二次脸红是因为小艾的提议触碰了田满心中因丧母而留下的隐痛。D. 田满送给小艾康乃馨这一情节,既贴合了中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特点,又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了少年“暗度陈仓”的小心思,让小艾的接受变得顺理成章。7. 下列与小说艺术特点有关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借助大量的“了”字和一些细碎的短句,调节了叙事的节奏,增添了语言的韵律感,使得少年“家事”多出了几分诗意与浪漫。B. “天亮了,像说破了的谎”和“小艾望着田满远去的背影,涨满了风”两句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产生了化实为虚的效果。C. 作者借田满和小艾这对假母子,在校园轰轰烈烈的“恢复人际”的运动中,表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群像,凸显出他们隐秘的心理状态。D. 如果删去小说的最后一段,这样虽然更符合中国古典小说“大团圆”的审美趣味,但也会削弱读者对少年情感“游戏”的深入反思。8. 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作者有意反复强调情节发生的准确时间,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 有学者评价这篇小说是“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巧妙地讲了一个清冷的故事”。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①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②。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答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③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已酉夏五月,侯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比至,病危在膏盲。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朝廷已分遣六宫,又传江当禁渡。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有删改)【注】①赵侯德父:指赵明诚,字德父,李清照之夫。②铅椠(qiàn):古代文具。铅为铅条,可书写;椠为木板,可书文字。③刓阙:磨损残缺。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B.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C.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D.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建中: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而一个年号也可以多个皇帝使用。B. 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最高学府,类似今天的大学,起源于古代科举制度。C. 郡:古代行政区域。秦朝时设三十六郡,以后多有变动。隋唐后州郡互称。D. 驻跸:“跸”指帝王出行时,行人禁止通行。驻跸,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是李清照为《金石录》所写的后序。她在建中辛巳年间嫁到赵家。赵明诚才二十一岁,正在太学中做学生。赵、李两家原本是寒族,向来清贫朴素。B. 已酉年夏,赵明诚被皇帝征召,赴湖州任职。七月末,李清照收到夫君患病的家书,旋即赶往探望,然而赵明诚病情迅速恶化,不足月余,便英年早逝。C. 李清照苦于不能尽性赏玩书籍,就想办法不吃肉,不穿好看的衣服,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也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攒钱购买留作副本的书籍。D. 赵氏夫妻二人多年来收集的文物,在李清照逃难的过程中,流失了许多。如今,夫君已逝,手迹如新。李清照不禁生发出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2)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14. 有人认为,李清照创作于后期的词作《渔家傲》全然是写虚的“记梦”之笔,你是否认同?请结合《金石录》后序,简要分析。(3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少年游 周邦彦并刀①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②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注:①并(bīng)刀: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所产之刀;②锦幄:华美的帐幕,这里指闺阁居所。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将情节化的写法引入这首小令,写歌妓用玉手并刀为情人切橙的缱绻深情。B.下片一语一试探,一句一转折,“低声”二字逼真地描摹出歌妓的内敛与羞赧。C.全词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在情景刻画和语言记叙中,恋人间的情意呼之欲出。D.词作避开鄙俚恶俗的风气,未必实写作者经历,却能寓深情于言行的细微之处。16. 中国台湾诗人冯青的新诗《最好回苏州去》虽然是周邦彦《少年游》的一篇仿作,却有很多独到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两者的不同点。(6分)最好回苏州去 冯青午夜/什么才能解渴呢?/最好回苏州去/骑匹小毛驴/不要带书僮/七拐八拐的走进/青石弄堂/纸窗里/一把明晃晃的火/新橙如刚开脸的新妇/甜净的笑/在白脂玉盘里的脆响/而切橙的小刀/确曾在黄河的冰上/磨过/想那时/爱情总在霜与马蹄之间踌躇/把你的墨香留在屏风上的/应是那/持杯的手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依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静女》中描写女子自郊野而来,送给情郎第二件美好珍异的礼物的两句是:“ , 。”(2) 李清照的《声声慢》结构精巧。比如,词作的开头便借“ ”一句由外在动作过渡到内心感受,表里兼备;而在下片中,词人又用“ ”与上片叠字句前后呼应,情景婉绝,真是绝唱。(3) 你收到一封来自隔壁班同学诉说爱恋的情书,你在回信中引用了秦观《鹊桥仙》中的名句“ , ”,婉拒了他。你们相约高考之后,名校门前,再相聚。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 ① )。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甲】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力相遇之作”。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乙】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例如《离骚》、《远游》一类的著作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我以为这也未免失之牵强附会。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东西方恋爱观相差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丙】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所诟病。我们可以说,( ② ),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丁】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两者各有千秋。
18. 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四句,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甲 B. 乙 C. 丙 D. 丁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方诗歌是凭借直率、深刻、铺陈取胜的,它不同于中国诗歌的委婉、微妙与简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4分)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21. 下面是某电影明星的一段微博文字,其中有四处语病。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我和先生原本没有打算宣布结婚的事情,因为我俩都比较低调。②现在,迫于新闻媒体的压力,我们只好公诸于世。③我看到你们很着急地想要了解真相,因而也想对你们说上两句。④我从来不过问我先生的工作。⑤身为外科医生出身的他,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⑥他对家庭安顿得很好,对公司尽职尽责。⑦我先生婚前育有一女,现在由我们共同抚养。⑧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灵魂,也是我婚后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⑨我们要去度假了。⑩你们洗洗睡吧。四、写作(65分)22. 微写作(15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① 庚辰本《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存在这样一条双行夹批:“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你是否认同?请据此,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文学短评,简要分析宝、黛、钗之间的关系。② 朱光潜认为:“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观点,简要分析传统社会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少于150字。 23.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1) 给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写一封情书。(2) 关于爱情与生命价值之间的关系,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作家木心在评论一则古希腊爱情神话时说:“人类的快乐,不是靠理性、电脑、物质,而来自情感、直觉、本能、快乐行动。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而清华大学刘瑜教授却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她认为,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的渺小之处在于它只能遮蔽这个虚空而已。对于解决自我的渺小感,爱情只是伪币。于是爱情成了庸人的避难所。综合各方观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原版图片版温馨提示:双击图片可放大。最终版略有调整,以word为准。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盏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感
谢
阅
读
下载方法
打开公众号对话框(或者扫描下方两个二维码任意一个),回复关键词 模拟试卷 (查看回复方法) 即可下载试卷的原版word文档(附赠1952到2019年300套高考真题试卷下载地址)。
声明 本文内容为授权发表,欢迎关注李可个人公众号“可爱的语文课”(ID:nmsx1994)。如需再转载,请务必联系作者。【我要投稿】【我要加群】【我要纠错】
点在看的人,在变得好看
上一篇:谈谈近期学习人工智能产生的思考
下一篇:男人迷恋爱摸胸和乳环的原因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