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犯罪愈演愈烈,我们的法规是不是太“纵容”他们了?
本月月初,陕西汉中勉县一位6岁的男童在失踪半个月后,被警犬于同村村民家楼顶找到,可惜已不幸遇害。
昨日凌晨,陕西勉县官方发布了案件情况通报,真相内容令人震惊咂舌:该男童是在2月17日(大年初六)被邻居杨某诱骗至此住处杀害并藏尸的,而杀人犯杨某只有13岁。
又一起未成年人犯下重罪的案件,不禁让人想起这几年类似的曝光越来越多。未成年人犯罪似乎愈演愈烈,是不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孩子们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问为什么之前,还先得确认“是不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究竟到了哪一步,具体情况如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及部分地方法院所公布和统计的数据,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我国未成年人罪犯人数曾在2008年达到88891人的峰值,随后该数据伴随着法制建设工作持续下降,到2016年已经降到了35743人。1997-2016年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法律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1998-2017年版
从具体数据上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是持续下降的。但棘手的是,与此同时未成年犯罪的类型却也在朝着暴力化等恶劣性质方向发展。
以前的孩子可能由于物质生活较差等原因,未成年人盗窃,甚至参与抢劫的犯罪比例是很高的,而且多发于14-17周岁这一阶段。
现在这种小偷小摸是少了,但伴随着校园暴力、欺凌发生的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案件比例却大幅上升。更严重的是频频发生的未成年人杀人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7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中指出,2009至2017年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罪等暴力犯罪案件占案件总数的40.4%
2004年,黑龙江13岁男孩赵某某强奸了同村的一名14岁女孩,结果因“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被释放。一周后,被父亲责骂的赵某某怀恨在心,持刀夜闯女孩家将其母亲杀害。最终仅被处劳改一年零6个月。
2015年,湖南邵阳3名未成年中小学生(分别为11、12、13岁)在小学宿舍楼抢劫并杀害了一名52岁的女教师。也是因未到刑责年龄不受处罚,被送往邵阳市工读学校,仅由其父母承担民事责任并赔偿。警察带嫌犯在小学宿舍指认现场的照片
2018年,湖南益阳一名12岁的小学六年级男生吴某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在家中。他事后甚至表示并不后悔,因为“可以不用学习了”。还说出了“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我杀的是我妈”这种丧心病狂的话。
2019年,13岁的大连男孩蔡某某猥亵并杀害同小区的10岁女童,并抛尸灌木丛。在预感到警察很快会找上自己的同时,他还在班级群聊中发了“我虚岁14”等分析情况的言论。
随着越来越多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例的曝光,我们开始思考:原本出于保护未成年人考虑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不是反倒成了“未成年人渣”的保护伞了?2019大连案中受害女童(左)与杀人者
单就这一系列严重案例来看,14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负刑责的法规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让人觉得“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过要看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前述案例带来的悲愤情绪中跳脱出来,更加理性地观察一下未成年人群体,还有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相关法规。
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少年犯”的独特定义和相关规定。欧洲最低的刑事责任年龄是2010年之前苏格兰规定的10岁,而在巴西,刑事责任年龄则被定为18岁。
也就是说,对未成年犯罪者采取“宽大处理”的规定几乎是全人类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未成年人心智未成熟,很多犯罪行为是出于懵懂的认知而非强烈的主观犯罪意图,并且有很大的彻底改过自新的可能性。
想象一下,如果取消这种保护,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孩因为参与了贩毒就被依法判处死刑,那是不是也有些不合情理呢?1936年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话题的一张海报
而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特殊刑事处罚的规定。
《周礼·秋官·司刺》中定义了三种可“特赦”的人群:“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小孩、老人和痴呆者,都应该被视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这一理念历史悠久。
但古代的法规也并不死板。乾隆四十四年,有一个九岁的幼童因为讨要胡豆不得而打死了同龄人,乾隆皇帝听闻后特地下诏,称幼童因此小事杀人,危害性极大,不得宽大处理。
在清乾隆时期,只有被年长者欺侮而在抗争过程中打死了人的,还要死者比凶犯年长四岁以上,才能申请“免除刑事责任”的宽大处理。比如这种案例大概就符合乾隆爷的规定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面临的最实际问题是:中国青少年的心智发育速度提高,成熟年龄越来越小,一些未满14岁的行凶者其实已经有了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意识。
它们甚至因为清楚相关法规,而会将自己的年龄限制当作一种保护伞。之前就有人爆出中小学群聊中,有关于“犯罪要趁早,14(16)岁之前可以‘大干一场’ ”的恶心言论。
所以不久前我们也有一项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修正案: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说到底,年龄只是作为判断犯罪行为可责性的一项参考而已。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回归到每个案例中具体分析研判,或许才是对全社会真正的公平。
管伟康. 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研究.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9.2
郑丹阳. 美国未成年人犯罪缓刑制度考察. 吉林大学. 2014.4
牛犇. 古代如何处置未成年人犯罪. 人民法院报. 2021.2
徐可. 12岁可担刑责,保护与震慑并行不悖. 新京报. 2020.10
孔祥伟. 13岁男孩强暴少女获释后再杀人. 重庆晚报. 2006.3
杨锋;赵吉翔;王丹,湖南邵阳3未成年学生劫杀女教师 3人中最大13岁. 新京报. 2015.10
贾天荣. 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案宣判,被告家属至今未曾露面. 东方网. 2020.8
于文恺. 陕西6岁男童遭13岁邻居杀害 官方通报. 观察者网. 2021.3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