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个人最高深的德行,是“省”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有言:自省是一个人最高深的德行,乃圣人之道。

  不自反者,不识病痛。

  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一身病痛。

  有些人常抱怨他人过错,却未从自身找过问题,抱怨他人不如自我反省。

  曾有一名同事,每日黑着脸对待众人。

  别人做事,他喜欢说三道四;别人不理他,又独自生闷气。

  一点小事能气自己好几天,还在背后诋毁别人:他故意和我作对!

  熟不知,令他生气的原因正是出在自己身上。

  不懂得自我反省,喜好插手他人之事,将诸般不顺置于他人,“众人皆醉我独醒”才是根本原因。

  少一点主观臆断,多一点自我反省,从自身寻找问题,方能明白四达。

  何以“上达”?曰“下学”。

  何以“远到”?曰“近思”。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放下身段学习;一个人想要走的更远,就必须不断思考。

  思考自身所作所为,思考自身过错。

  三国名将司马懿就是典范。

  他在朝堂上每说一句话,都会看看曹操的脸色;每做一件事,都会观察曹操的态度。

  每日回去还要不停回想,说的对不对,做的对不对,哪里有不足。若有不足之处立即改正,引以为戒,下次不再犯。

  “走一步,向前看三步,回头看十步”,这也是世人对他的评价。

  回头不是目的,自我反省才是根本。

  一个人只有时常反省,才能保持初心,不被外物干扰。

  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要做到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元气柔和纯净如赤子,善于内省消除杂念,才能不受外界干扰。

  惠泽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恃功自傲,才是至高的德行。

  一个人要达到形神一体,灵肉合一,难;永远保持初生的状态,婴儿般的纯净,难;保持内心明静无杂念,难;永久保持明事理而不张扬,难;永远保持不自以为是,不居功自傲,更难。

  故而,老子在《道经》第十章中,全篇以反问引出,灵魂六问,如暮鼓晨钟般给人当头棒喝的感觉。

  要做到所有一切,太难。却不妨碍以此作为立德之标杆,故应时常反省。

  孔子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真正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是君子,遇到问题先从自身寻找问题,诸多不顺亦先从自身出发。

  曾参说:

  我每日都要多次反省,是否为他人尽心尽力了?是否诚实待人了?是否领会老师传授的知识了?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唯有经常反省,方能净化内心,修得深厚的德行,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

  自省,亦是自悟,悟身,悟心,悟人。

  心者,身之主,无不经营。令心廓彻清静,始曰无为,此名真心,乃大道也。

  心灵掌管着人的身体,不能忽视对心灵的修养。只有让心沉静下来,达到“无为”的状态,才是本心,也是最接近自然大道的状态。

  一个人要做到“抟气为柔”,聚集自身精气保持灵动,保持赤子般的纯净,保持真我。必须时常自我反省,善于审视自我,反观内心。

  内省,使人进步;内省,使人通达;内省,使人成功。

  省,乃至高德行。今日,你自省了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萌宝宅急送:总裁爹地好凶猛》带娃CP,更有保障!
下一篇:媒体:儿童手表内置支付功能,会让孩子“失控”吗?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