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莫言获得诺奖后,表弟怒气冲冲地对他说:三哥,你不要自鸣得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我们的一生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时候最难的就是把握跟每个人相处的种种分寸。有的人与人交往用真心来打动人,有的人与人交往却是虚与委蛇,只有利益才会打动他,如果分寸没有掌握好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一身的麻烦。

  

  莫言曾说:独处是为了不陪他人演戏,不争是为了放过自己的内心,远离是对伤害过我的人最大的鄙视。

  面对很多难以处理的关系,有的时候越深入越是容易被伤害,不如适当的退一步远离,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有的时候,远离一个人、一件事或许不是坏事,反而会让人有轻松之感,与其纠缠不如各自安好。

  如果到了中年时期,还会遭遇一些恼人的烦心事,那就要多考虑下身边是否有这两种人,如果有要尽量远离,余生才会过得更加安稳。

  

  1、远离过于自我的人

  一个总是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却不愿意去寻求自我改变和升华的人,是很难去相处的。在他的眼中是过度的自我认知偏差,将自己定在了世界的中心,看不上别人的优秀,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就会疯狂谴责别人。

  莫言书中的角色,表弟宁赛叶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位表弟早期也是位文艺青年,喜欢写点东西,他经常说:“三哥,你不要自鸣得意,更不要沾沾自喜,老实说,我的才华在你之下吗?”

  在宁赛叶的眼里,莫言能够名声大噪,不过是因为莫言“命好”,而自己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到了30多岁仍在游手好闲,总是想入非非,大事干不了,小事看不起,偏偏还自命不凡。

  其实莫言清楚,表弟这些酸言酸语不过是羡慕嫉妒罢了,于是莫言也试图给表弟搭把手,以诚挚的态度鼓励表弟努力写作,多去提升自己,也许日后能有大成就。

  可惜的是表弟并不理会莫言的苦心,除了羡慕嫉妒恨,他还十分自信自己才华横溢,专门给莫言出难题,他连夜写一篇文章《黑白驴》让莫言帮忙发表,遭到莫言拒绝后,又擅自在自办的小报上写莫言的名字,更过分地还要求莫言签字写推荐,莫言再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对于这个表弟,莫言也是操碎了心,给他介绍了好几份工作都被他搅黄了,每次都不好好工作,一心想要骗女人还不负责任。年纪一大把了却想着自己的“作家梦”,意识不到自己才华不够,还总是不思进取。

  最为无奈的是,他将自己所有的不顺归结为莫言的错,他在酒后抱怨:为什么那些笨蛋可以辉煌腾达?为什么才华平平的人可以扬名立万?为什么我满腹才华却要老死在破败的村庄?

  在他的眼中,除了自己再没有一个好人,莫言帮了他这么多,最后获得的反馈也不过是表弟的轻视与抱怨。看透了这些本质后,莫言也不再与他纠缠,果断远离这种人,因为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2.远离自私自利的人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在他的眼中,利益远比其他更加重要,甚至可以为了利益伤害别人。这样的人总是把刀口向着别人,只看得到利益不顾他人浑身伤痕累累。

  

  《晚熟的人》写到了一个角色表妹覃桂英,一个自称是在网上玩得风生水起的“厉害人物”,莫言成名之后,表妹打来电话说要帮莫言卖书,并夸下海口,一年就能让他挣一个亿。

  莫言一直没有应允,没想到一天表妹突然要揭露两个秘密:一个是曾经有领导要提拔莫言,可他拒绝了,因为当领导老要开会,一开会他就打瞌睡;第二个秘密是莫言的父亲是被他气死的,因为他要土葬,而莫言要坚持火葬,他就气死了。

  原来表妹在网上做的是卖谣言的“生意”,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她一眼看穿网络传播的本质:得网络者得天下,失网络者失天下;得网络者得民心,失网络者失民心。

  表妹有一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她依靠在网上雇佣水军制造舆论,各种颠倒黑白,帮助自己的“客户”获取利益,为自己积累名利。

  

  她熟知各种直播、录像、剪辑等各种手段,利用水军、公众号,将种种信息传播到公众面前,引导舆论的走向,从而逼迫想要名声的一方不得不做出退让。随着得逞的次数越来越多,表妹的行为也越发不知节制,这次就将主意打到了莫言这里。毕竟名人的谣言可比普通人的“值钱”多了。

  表妹对莫言说:“你要给我四万块钱,不给我就将这两个秘密发到网上,你会更火的。”莫言了解这个表妹从小就不是个善茬儿,原本想要还给她两个足以让她崩溃的秘密,但是最终莫言还是客气地回了个“谢谢,我不买!”

  不管是宁赛叶还是覃桂英都是随着闻着名声而来,为了利益而上蹦下跳的人,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还是尽量远离,生活才能更加安稳。

  

  就像莫言曾说的:“不喜欢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人,就像一阵风,让他飞走就好了。不要在不值得的人那里丢失快乐,而要在自己身上寻找快乐。”

  这两个故事都被莫言写进了《晚熟的人》中,这本书写了十二个故事,这是他获奖后,回到家乡后的作品,书中人物具是以身边人为原型,这些人中有的因为生活被迫晚熟,有的人依靠他的名气假装晚熟,有的人其实熟透了却宁愿自己仍然懵懂。

  他在书中写道:“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最后虽然开窍了,但仍然善良和赤诚,不断地寻找同类,最后却成为最孤独的一个。”

  

  书中十二个故事,十二种人生,种种的得意与失意尽在其中。莫言的书在内容在人性思考上是有价值的,无论你是正在承受生活的重压,还是处于人生的迷茫,或者已经事业有成,建议你看看这本《晚熟的人》,你能从故事中,看透人性,看透人心,解决人生的迷茫困惑,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读了莫言新书《晚熟的人》才发现,人到中年,需要保持活力,对生活的期待,特别是心态上的调整,当同类人心机用尽疲惫的时候,晚熟的人新的冲劲才开始发挥,不管是工作还是对待家庭都会保持更好的态度,才能过好生活。

  

  余华说:“我不怕得罪人,莫言的作品足够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茅盾文学奖中有90%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晚熟的人》,值得每个人看一看!

  “十年等待,人事全新;一言掷地,壁立千仞。”读懂莫言就读懂了社会,这本书内容震撼,给大家前所未有的感受,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不一样的莫言。一起与这个世界上独特的灵魂相遇,不妨从《晚熟的人》开始。

上一篇:踏红色足迹 记战争印象
下一篇:最近流行电视剧里的那些虎狼之词太搞笑了,看得人猝不及防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